第097章赶着回家
当然,农三明他们也知道,农小妹在这个家里,尽管她干的活最多,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可还是动不动就会被母亲责骂。
现在她这样说,他们也是很理解她。但是,他们也没办法帮她,谁让她是家里的大姐大,后面全是弟弟,没有妹妹呢。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他们的父母就喜欢这样的结果,有一个大女儿,早早作为干活的好帮手,后面又有那么多儿子,到他们老了,可以一起孝敬他们两个老人家。
农小妹在饭桌上放下那三包东西,抬头看到两个弟弟眼巴巴地看着她,口水都快要流下来的样子,心中不免有一点点心酸。
可见这个农家,可能一年到头来,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吃上这些东西。还好她只在这个家,生活了十天不到,就嫁到任家去了。
她应该是脱离了苦海,过上她真正能主牢的生活了吧?到时候任家又让她当了家,那就更好了。她肯定能活出自我,活出不一样的生活,活出不一样的龙真真。
“大姐,这些都是什么糖,什么饼干呀?”农四明见她还没打开包装,给他们分糖,只得带着提醒的意味问道。
“哦,是大白兔奶糖,还有猫耳饼和果丹皮。”农小妹边说着,边急忙先后打开那三包东西,从里面各拿了几个,分别递到两个弟弟的手中,“来,你们每样吃一些。”
两个弟弟马上眼中带笑,连声说道:“谢谢大姐,谢谢大姐!”
农小姐也顺手拿起一颗糖,剥开放进嘴里含着。嗯,现在的生活这么苦逼,那就每天含一颗糖,让它来提醒她,生活还是有甜的时候。
她边含着糖边笑了笑说道:“应该是谢谢你们的姐夫。”说起来,她也要谢谢他,她还是有不抢别人功劳的自觉性滴。
两个弟弟都是先吃饼干,这种猫耳饼他们都是最喜欢吃的了,又脆又香,最主要是不用剥包装纸,丢进嘴巴就能吃。
农三明分到糖和饼干后,就喜滋滋拿着菜篮子去摘菜了。农四明也很识趣地对农小妹说:“大姐,一会儿你煮饭时,就叫我过来烧火吧,我先回房间呆着。”
“好的,你去吧,如果我需要你来帮忙烧火,我就喊你。”
她还在心里想,她也不会煮饭,得让任达兵帮忙才行,不如就叫他教她煮吧。反正早学晚学,很多事她都得学会,做什么事都是一回生两回熟,她也不担心学不会。
农四明看了一眼农小妹,又看一眼从厨房走过来的姐夫,便回他的房间去了。农小妹也没空理会,他回去房间可以玩什么。
她只对走过来的任达兵笑了笑,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兵哥哥,你也知道,我们家煮饭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我并不怎么会煮饭,虽然见过我阿妈怎么煮,其实她都没让我煮过,怕我煮不好浪费米。今天……”
没等农小妹说完,任达兵已经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了,温柔地对她笑道:“没关系,我知道怎么煮的,我教你就是了,我们一起煮饭做菜。”这本来就是任母交待过的事。
真没想到,他居然还这么好说话,农小妹当然高兴了,“好的好的,不过,其实你就在旁边看着,教我放多少水就可以了。炒菜的时候也是,你也在旁边看着我,我来炒就行。”
前天她看过任母怎么倒饭汤出来的,只是还不知道,煮多少米一般得加多少水合适。加上她也想学炒菜,是以她就这样说。
任达兵真的是会煮饭和炒菜的,他在部队是连长级别,他有权利不去食堂吃大锅饭,一般是让士兵帮他去炊事班那里,拿些菜和大米回来,他自己煮饭和炒菜。
农五明和农小明是十一点半放学,他们今天倒是很快回到家,他们也知道农小妹今天要回娘家来,所以是一路跑着回家的。
两兄弟平时是你追我赶,一路跑跑停停回家,回到家也要到十二点半,家里出工的大人都回到家,他们还没回到,今天却比大人们快。
十二点钟没到,他们就到家了,两人一跑进家门,就喊了起来,“大姐!大姐!你在哪里?你回家了没?”
农小妹这会儿正在厨房炒青菜,任达兵在帮忙烧火,农四明不需要烧火,又和农三明在房间玩起了弹石子。
听到喊声,尽管农小妹对这些弟弟们,其实并没多少感情,也不可能表现出和他们不亲。
她看了看任达兵,才急忙应道:“哎,是小明和五明回来了,我正在厨房炒菜呢。”
任达兵倒是明白人,便对媳妇儿笑道:“真真,你快点去客厅,也拿些糖和饼干给他们吃吧。他们俩这么急着跑回家,肯定就是想着有零食吃的。”
“哦,也是啊,好,那你先帮忙看着菜,让它们先煮上一会儿好了。”农小妹就怕自己煮的菜不好吃了,可她刚才也不能说不会煮,一开始就让任达兵教她煮,这会儿找到借口了,刚好让他帮忙看看。
“没事,我会看着的,你放心去吧。我在部队的时候,自从当上连长后,便几乎每天都是自己煮饭和炒菜吃了。”除非是他特别忙那天,他想偷懒。
怪不得,原来他是在部队学会煮饭和炒菜的。农小妹便对两个小弟笑道:“小明,五明,走,我们几个去客厅,我给你们拿糖和饼干吃。”
“哗,太好了,太好了!我就知道会有糖或饼干吃。”没等农小妹从厨房走出来,他们俩又撒腿往客厅跑过去了。农小妹又是在心中暗叹一声,连忙大步跟上去,免得他们又是眼巴巴的等太久。
他们并没想到,还不止这两种零食,居然还有第三种,他们很少吃到的果丹皮,只想过应该会有糖或饼干其中一种。
毕竟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些东西都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得上。而且,在他们家,买了糖那年,就不买饼干了;买了饼干那年,就不会再买糖,他们家的确是比较贫穷的人家。
现在她这样说,他们也是很理解她。但是,他们也没办法帮她,谁让她是家里的大姐大,后面全是弟弟,没有妹妹呢。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他们的父母就喜欢这样的结果,有一个大女儿,早早作为干活的好帮手,后面又有那么多儿子,到他们老了,可以一起孝敬他们两个老人家。
农小妹在饭桌上放下那三包东西,抬头看到两个弟弟眼巴巴地看着她,口水都快要流下来的样子,心中不免有一点点心酸。
可见这个农家,可能一年到头来,也就是过年的时候,才有机会吃上这些东西。还好她只在这个家,生活了十天不到,就嫁到任家去了。
她应该是脱离了苦海,过上她真正能主牢的生活了吧?到时候任家又让她当了家,那就更好了。她肯定能活出自我,活出不一样的生活,活出不一样的龙真真。
“大姐,这些都是什么糖,什么饼干呀?”农四明见她还没打开包装,给他们分糖,只得带着提醒的意味问道。
“哦,是大白兔奶糖,还有猫耳饼和果丹皮。”农小妹边说着,边急忙先后打开那三包东西,从里面各拿了几个,分别递到两个弟弟的手中,“来,你们每样吃一些。”
两个弟弟马上眼中带笑,连声说道:“谢谢大姐,谢谢大姐!”
农小姐也顺手拿起一颗糖,剥开放进嘴里含着。嗯,现在的生活这么苦逼,那就每天含一颗糖,让它来提醒她,生活还是有甜的时候。
她边含着糖边笑了笑说道:“应该是谢谢你们的姐夫。”说起来,她也要谢谢他,她还是有不抢别人功劳的自觉性滴。
两个弟弟都是先吃饼干,这种猫耳饼他们都是最喜欢吃的了,又脆又香,最主要是不用剥包装纸,丢进嘴巴就能吃。
农三明分到糖和饼干后,就喜滋滋拿着菜篮子去摘菜了。农四明也很识趣地对农小妹说:“大姐,一会儿你煮饭时,就叫我过来烧火吧,我先回房间呆着。”
“好的,你去吧,如果我需要你来帮忙烧火,我就喊你。”
她还在心里想,她也不会煮饭,得让任达兵帮忙才行,不如就叫他教她煮吧。反正早学晚学,很多事她都得学会,做什么事都是一回生两回熟,她也不担心学不会。
农四明看了一眼农小妹,又看一眼从厨房走过来的姐夫,便回他的房间去了。农小妹也没空理会,他回去房间可以玩什么。
她只对走过来的任达兵笑了笑,显得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兵哥哥,你也知道,我们家煮饭的机会比较少。所以,我并不怎么会煮饭,虽然见过我阿妈怎么煮,其实她都没让我煮过,怕我煮不好浪费米。今天……”
没等农小妹说完,任达兵已经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了,温柔地对她笑道:“没关系,我知道怎么煮的,我教你就是了,我们一起煮饭做菜。”这本来就是任母交待过的事。
真没想到,他居然还这么好说话,农小妹当然高兴了,“好的好的,不过,其实你就在旁边看着,教我放多少水就可以了。炒菜的时候也是,你也在旁边看着我,我来炒就行。”
前天她看过任母怎么倒饭汤出来的,只是还不知道,煮多少米一般得加多少水合适。加上她也想学炒菜,是以她就这样说。
任达兵真的是会煮饭和炒菜的,他在部队是连长级别,他有权利不去食堂吃大锅饭,一般是让士兵帮他去炊事班那里,拿些菜和大米回来,他自己煮饭和炒菜。
农五明和农小明是十一点半放学,他们今天倒是很快回到家,他们也知道农小妹今天要回娘家来,所以是一路跑着回家的。
两兄弟平时是你追我赶,一路跑跑停停回家,回到家也要到十二点半,家里出工的大人都回到家,他们还没回到,今天却比大人们快。
十二点钟没到,他们就到家了,两人一跑进家门,就喊了起来,“大姐!大姐!你在哪里?你回家了没?”
农小妹这会儿正在厨房炒青菜,任达兵在帮忙烧火,农四明不需要烧火,又和农三明在房间玩起了弹石子。
听到喊声,尽管农小妹对这些弟弟们,其实并没多少感情,也不可能表现出和他们不亲。
她看了看任达兵,才急忙应道:“哎,是小明和五明回来了,我正在厨房炒菜呢。”
任达兵倒是明白人,便对媳妇儿笑道:“真真,你快点去客厅,也拿些糖和饼干给他们吃吧。他们俩这么急着跑回家,肯定就是想着有零食吃的。”
“哦,也是啊,好,那你先帮忙看着菜,让它们先煮上一会儿好了。”农小妹就怕自己煮的菜不好吃了,可她刚才也不能说不会煮,一开始就让任达兵教她煮,这会儿找到借口了,刚好让他帮忙看看。
“没事,我会看着的,你放心去吧。我在部队的时候,自从当上连长后,便几乎每天都是自己煮饭和炒菜吃了。”除非是他特别忙那天,他想偷懒。
怪不得,原来他是在部队学会煮饭和炒菜的。农小妹便对两个小弟笑道:“小明,五明,走,我们几个去客厅,我给你们拿糖和饼干吃。”
“哗,太好了,太好了!我就知道会有糖或饼干吃。”没等农小妹从厨房走出来,他们俩又撒腿往客厅跑过去了。农小妹又是在心中暗叹一声,连忙大步跟上去,免得他们又是眼巴巴的等太久。
他们并没想到,还不止这两种零食,居然还有第三种,他们很少吃到的果丹皮,只想过应该会有糖或饼干其中一种。
毕竟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些东西都是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得上。而且,在他们家,买了糖那年,就不买饼干了;买了饼干那年,就不会再买糖,他们家的确是比较贫穷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