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那面水晶镜是单向透视的,纪祥并不能看到隔壁,不过无端端的,他心头依旧一紧。
咽了口涎沫,他万分肯定点头,“没错,老侯爷认为两家人都姓纪,虽一时政见不合,但到底同气连枝,怎么生出谋害念头。”
第八十章
封后之初, 老侯爷是赞同夺嫡的。
毕竟女儿都当皇后了,膝下也有嫡出皇子, 距离那个位置仅一步之遥。
若是出了一个皇帝外孙,纪氏一族将摇身一变, 成为京城最顶级的世家。往下几代,繁荣兴盛没有问题。
然而, 他却不同意谋算靖北侯府。
临江侯府与靖北侯府同出一脉, 血缘关系十分亲近。纪宗庆刚正不阿,不愿意结党营私, 要坚定不移当中立保皇党。
两家政见不同,老侯爷惋惜,不过也仅此而已, 他从未生出其他念头。
因此纪宗文提出这个想法时, 他惊诧万分,怒意盈胸, 狠狠怒斥了一番。直到儿子唯唯诺诺, 打消念头, 这才算罢。
然而,事情真那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
老侯爷年纪大了, 早在七八年前, 就卸下了担子,将爵位传了个世子。彼时的临江侯,已是纪宗文。
既然退居了二线,自然就不及以往耳聪目明。毕竟, 临江侯府的绝大部分权柄,他也一并交到儿子手上了,自己颐养天年。
纪宗文表面妥协,实际上却阳奉阴违,既然父亲不同意,他们手足几个就自己干吧。事后父亲再气愤,还能告发自家不成?
于是,他立即联系了改名换姓的胞弟,大同指挥同知穆怀善。
嗯,当时的参与者,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那就是穆怀善。甚至,因亲临战场,他还亲自设计了整个计谋。
“你是说,松堡之役乃穆怀善为主谋策划?”
突然,刑审室出现一道男声,不疾不徐,沉稳而淡然。他声音不高,穿透力却十足,教人不容忽视。
纪祥闻声望去,却见刑审室门前,不知何时已站了一个身穿蓝色云纹锦袍的年轻男子。他白玉冠束发,长相清隽,浓黑剑眉下,一双黑眸尤为锐利,淡淡地扫了石室一眼。
这就是皇太子殿下。
他曾远远见过皇太子几次,对方一身温润气息,让人印象尤为深刻,与此时迥异。
这大约才是这位天潢贵胄的真面目吧。
纪祥心下一凛,忙垂眸不敢再看。只不过,他的余光却不可避免掠过整个刑审室。
一屋子黑衣暗卫早已俯身见礼,包括许驰,而石室中的纪家人,不知何时已经被带离。
这里面,仅剩下他一个外人。
见了皇太子的面,显然他是绝不可能活着出去了,纪祥本心中还有一丝侥幸,此刻也全消失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既然如此,为家人挣条活路也是好的。
“没错。”
纪祥也不迟疑,立即便答话,“皇后欲谋算前靖北侯已久,可惜一直未有机会,直到四年前鞑靼大军压境。”
皇后有心思,纪宗文亦然,可惜他们距离太远,战场瞬息万变,二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好在,他们还有个胞弟。
穆怀善极有能耐,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了临江侯府的势力协助,他多年来少走了不少弯路。因此,跟兄姐联系还算紧密。
他虽性情古怪,但对此事极感兴趣,一接到京城密报后,便立即谋算起来。
当时大战已经打响,松堡、宣府两城互为犄角之势。若松堡破,宣府压力剧增;若宣府也告破,京城危矣。
作为大周朝北边最重要的一个防守据点,这两地儿遭遇鞑靼最猛烈的进攻。其中因为城池更小,守城将士也更少,松堡压力远胜于宣府。
纪宗庆作为松堡统帅,被围城许久,在万分危急之时,终于顺利送出了求援信报。分别往比邻的宣府,以及距离不算太远的大同去了。
其实那个时候,大家都很艰难,也知道松堡肯定更加困难。然而既松堡求援,那情况肯定是危急得不能再危急了。
宣府那边一咬牙,硬生生分出几万兵马,交由大将楚立嵩,立即驰援松堡。
至于大同这边,原都指挥使已战死,指挥同知穆怀善临危受命,掌控了大局兼兵权。
想当然,这边是分不出兵来的。
非但如此,穆怀善还早已暗通了宣府内部,并提前做下了种种安排。等楚立崇领军出了宣府不久,便遇上了拦截,他与众将士奋力突围,激战了一天多,才终于成功。
只可惜,马不停蹄奔到松堡之时,已经晚了。
“负责拦截楚立崇援军者,究竟是何方神圣?”
暗卫搬来案椅,高煦撩袍落座,他本一直安静听着,到了此时,突然发问。
一语正中最关键之处,他抬眸,盯着纪祥,薄唇轻启吐出两个字。
“鞑靼?”
这个猜想一直都有。毕竟那个时候,大周这边兵力吃紧,就算穆怀善想从大同派军阻拦,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且还有很重要一点,就算真能派出去了。自己人打自己人,还是在全军一心抗外敌的背景下,普通将士不可能一放上去就闷头打的。
大伙儿难免诧异,难免迟疑,有了缝隙,根本不可能困住几万援军一天多。
楚立嵩之能,高煦再清楚不过。
这几年里,他反复推敲过,援军被阻止拖延,只能是鞑靼下的手。
大周这边,有人为了一己之私,私通外敌。鞑靼替这人清楚异己,这人替鞑靼通风报信,并战前提供便利,战后扫除痕迹。
这双方倒是皆大欢喜了,只悲剧了松堡一城军民及几万援军。
高煦放在案上的大手收紧,眸光冷冷,盯着纪祥。
纪祥心中一颤,垂首不敢对视,只点了点头,低声答话,“是。”
当时的穆怀善,虽是指挥同知,年轻有为,但头顶上还一个都指挥使。上峰坐镇大同已久,根深蒂固,他即便想动作,也极难。
况且做这等事,大量使用己方军队终究是不好的,人多口杂,他总不能将所有人灭口。
于是,穆怀善将目光投向鞑靼。
皇后与临江侯接信后,犹豫了一番,最终还是铲除异己的心思占据上风,同意了。
得了准信的穆怀善,立即设法与鞑靼方接上头。
当时鞑靼久攻不下,损兵折将,正骑虎难下,双方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了协议。
纪祥之所以会知道,是因为他经手过这些信笺。
鞑靼既然是与纪后一党有交易,协议当然得由两方领头人通信并签署,当时的穆怀善在鞑靼人眼中,还不够格。
信笺是临江侯府大管事亲自接的,等主子看罢同意,签署加了印鉴后,用火漆封好,他再负责传回去。
“我只知道大体情况,至于协议内容,仅有侯爷一人过目,我并不知。”
纪祥说的是实话,毕竟秘辛这玩意,主子没让知道,却硬凑上去打听,这是不想活命了。
高煦点了点头,“继续说。”
即便纪祥不知,他也能猜出一部分来。
加强对松堡、宣府的攻势,等松堡求援,宣府咬牙决定分兵后,王泽德之流,早已将消息传了出去。
鞑靼已经做好准备,穆怀善命王泽德等放开哨马,让他们潜伏过来,顺利阻截楚立嵩援军。
昔日种种蛛丝马迹,犹如散乱一地的珠子,如今被捡了起来,一一穿好,事情已经理清楚来龙去脉。
“鞑靼方面,与皇后临江侯协议的是何人,你可知悉?”
当时的鞑靼,老可汗病重,几个儿子都优秀,他在继承人上犹豫不决。
有人提议,我方对大周垂涎已久,布置得也差不多了,不若就试上一试,看哪位王子最能干?
老可汗同意了。
参与那次大战的,有老可汗的四位王子,大家都各自有拥护者。那么,与皇后一党暗通的究竟是何人?
高煦认为,应该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当时的大王子,现在的新可汗。
“我并不知。”
纪祥诚实地摇了摇头,这等通敌绝密,除了临江侯本人,再无人知悉具体内容。
他负责传信必不可少,能了解个七八分,还有几个心腹当时不知情,但根据后事能隐隐察觉到一些。仅此而已,偌大的临江侯府,就这零星几个人收到些风声。
他们闭口不言,彼此交谈也从来不提此事,只当没发生过。
这点正在高煦意料之中,他没在多问,食指轻敲了敲桌案,话锋一转,“宣府中与穆怀善有纠葛的,除了王泽德,还有谁?”
“王泽德?”
纪祥愣了片刻,方反应过来是东川侯,摇了摇头,他说:“战场瞬息万变,怎来得及处处传信回京城请示?”
“大体方向谈妥后,具体便由二爷实施。二爷处事,一贯也不爱征询旁人想法,只在事情布置妥当后,修书一封,将详情告知皇后娘娘,及我家侯爷。”
这一封书信,纪宗文看罢后立即焚毁,纪祥没看到,更不想看。
换而言之,穆怀善不但是主谋之一,他更是实施者。
审问到此处,其实纪祥能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高煦沉思半响,吩咐许驰等人继续询问详细情况,他则站起,往外外行去。
扳开机括,出了底下暗道,已是霞光漫天。橘黄色的天光洒满整个庭院,高煦剑眉却微微蹙起。
登上轿子,返回行宫,
真相很残酷,忆起身怀六甲,正翘首盼望他回屋的妻子,高煦揉了揉眉心。
不过,不管他如何隐忧,还是很快回到了行宫。
进了清和居,正在遛弯的纪婉青见了他,迎上前来,“殿下。”
“青儿。”
高煦扬了扬唇,握住她的小手,搀扶着她往回走,“我们回屋再说。”
咽了口涎沫,他万分肯定点头,“没错,老侯爷认为两家人都姓纪,虽一时政见不合,但到底同气连枝,怎么生出谋害念头。”
第八十章
封后之初, 老侯爷是赞同夺嫡的。
毕竟女儿都当皇后了,膝下也有嫡出皇子, 距离那个位置仅一步之遥。
若是出了一个皇帝外孙,纪氏一族将摇身一变, 成为京城最顶级的世家。往下几代,繁荣兴盛没有问题。
然而, 他却不同意谋算靖北侯府。
临江侯府与靖北侯府同出一脉, 血缘关系十分亲近。纪宗庆刚正不阿,不愿意结党营私, 要坚定不移当中立保皇党。
两家政见不同,老侯爷惋惜,不过也仅此而已, 他从未生出其他念头。
因此纪宗文提出这个想法时, 他惊诧万分,怒意盈胸, 狠狠怒斥了一番。直到儿子唯唯诺诺, 打消念头, 这才算罢。
然而,事情真那么简单吗?
当然不是。
老侯爷年纪大了, 早在七八年前, 就卸下了担子,将爵位传了个世子。彼时的临江侯,已是纪宗文。
既然退居了二线,自然就不及以往耳聪目明。毕竟, 临江侯府的绝大部分权柄,他也一并交到儿子手上了,自己颐养天年。
纪宗文表面妥协,实际上却阳奉阴违,既然父亲不同意,他们手足几个就自己干吧。事后父亲再气愤,还能告发自家不成?
于是,他立即联系了改名换姓的胞弟,大同指挥同知穆怀善。
嗯,当时的参与者,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那就是穆怀善。甚至,因亲临战场,他还亲自设计了整个计谋。
“你是说,松堡之役乃穆怀善为主谋策划?”
突然,刑审室出现一道男声,不疾不徐,沉稳而淡然。他声音不高,穿透力却十足,教人不容忽视。
纪祥闻声望去,却见刑审室门前,不知何时已站了一个身穿蓝色云纹锦袍的年轻男子。他白玉冠束发,长相清隽,浓黑剑眉下,一双黑眸尤为锐利,淡淡地扫了石室一眼。
这就是皇太子殿下。
他曾远远见过皇太子几次,对方一身温润气息,让人印象尤为深刻,与此时迥异。
这大约才是这位天潢贵胄的真面目吧。
纪祥心下一凛,忙垂眸不敢再看。只不过,他的余光却不可避免掠过整个刑审室。
一屋子黑衣暗卫早已俯身见礼,包括许驰,而石室中的纪家人,不知何时已经被带离。
这里面,仅剩下他一个外人。
见了皇太子的面,显然他是绝不可能活着出去了,纪祥本心中还有一丝侥幸,此刻也全消失了。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既然如此,为家人挣条活路也是好的。
“没错。”
纪祥也不迟疑,立即便答话,“皇后欲谋算前靖北侯已久,可惜一直未有机会,直到四年前鞑靼大军压境。”
皇后有心思,纪宗文亦然,可惜他们距离太远,战场瞬息万变,二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好在,他们还有个胞弟。
穆怀善极有能耐,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了临江侯府的势力协助,他多年来少走了不少弯路。因此,跟兄姐联系还算紧密。
他虽性情古怪,但对此事极感兴趣,一接到京城密报后,便立即谋算起来。
当时大战已经打响,松堡、宣府两城互为犄角之势。若松堡破,宣府压力剧增;若宣府也告破,京城危矣。
作为大周朝北边最重要的一个防守据点,这两地儿遭遇鞑靼最猛烈的进攻。其中因为城池更小,守城将士也更少,松堡压力远胜于宣府。
纪宗庆作为松堡统帅,被围城许久,在万分危急之时,终于顺利送出了求援信报。分别往比邻的宣府,以及距离不算太远的大同去了。
其实那个时候,大家都很艰难,也知道松堡肯定更加困难。然而既松堡求援,那情况肯定是危急得不能再危急了。
宣府那边一咬牙,硬生生分出几万兵马,交由大将楚立嵩,立即驰援松堡。
至于大同这边,原都指挥使已战死,指挥同知穆怀善临危受命,掌控了大局兼兵权。
想当然,这边是分不出兵来的。
非但如此,穆怀善还早已暗通了宣府内部,并提前做下了种种安排。等楚立崇领军出了宣府不久,便遇上了拦截,他与众将士奋力突围,激战了一天多,才终于成功。
只可惜,马不停蹄奔到松堡之时,已经晚了。
“负责拦截楚立崇援军者,究竟是何方神圣?”
暗卫搬来案椅,高煦撩袍落座,他本一直安静听着,到了此时,突然发问。
一语正中最关键之处,他抬眸,盯着纪祥,薄唇轻启吐出两个字。
“鞑靼?”
这个猜想一直都有。毕竟那个时候,大周这边兵力吃紧,就算穆怀善想从大同派军阻拦,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且还有很重要一点,就算真能派出去了。自己人打自己人,还是在全军一心抗外敌的背景下,普通将士不可能一放上去就闷头打的。
大伙儿难免诧异,难免迟疑,有了缝隙,根本不可能困住几万援军一天多。
楚立嵩之能,高煦再清楚不过。
这几年里,他反复推敲过,援军被阻止拖延,只能是鞑靼下的手。
大周这边,有人为了一己之私,私通外敌。鞑靼替这人清楚异己,这人替鞑靼通风报信,并战前提供便利,战后扫除痕迹。
这双方倒是皆大欢喜了,只悲剧了松堡一城军民及几万援军。
高煦放在案上的大手收紧,眸光冷冷,盯着纪祥。
纪祥心中一颤,垂首不敢对视,只点了点头,低声答话,“是。”
当时的穆怀善,虽是指挥同知,年轻有为,但头顶上还一个都指挥使。上峰坐镇大同已久,根深蒂固,他即便想动作,也极难。
况且做这等事,大量使用己方军队终究是不好的,人多口杂,他总不能将所有人灭口。
于是,穆怀善将目光投向鞑靼。
皇后与临江侯接信后,犹豫了一番,最终还是铲除异己的心思占据上风,同意了。
得了准信的穆怀善,立即设法与鞑靼方接上头。
当时鞑靼久攻不下,损兵折将,正骑虎难下,双方一番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了协议。
纪祥之所以会知道,是因为他经手过这些信笺。
鞑靼既然是与纪后一党有交易,协议当然得由两方领头人通信并签署,当时的穆怀善在鞑靼人眼中,还不够格。
信笺是临江侯府大管事亲自接的,等主子看罢同意,签署加了印鉴后,用火漆封好,他再负责传回去。
“我只知道大体情况,至于协议内容,仅有侯爷一人过目,我并不知。”
纪祥说的是实话,毕竟秘辛这玩意,主子没让知道,却硬凑上去打听,这是不想活命了。
高煦点了点头,“继续说。”
即便纪祥不知,他也能猜出一部分来。
加强对松堡、宣府的攻势,等松堡求援,宣府咬牙决定分兵后,王泽德之流,早已将消息传了出去。
鞑靼已经做好准备,穆怀善命王泽德等放开哨马,让他们潜伏过来,顺利阻截楚立嵩援军。
昔日种种蛛丝马迹,犹如散乱一地的珠子,如今被捡了起来,一一穿好,事情已经理清楚来龙去脉。
“鞑靼方面,与皇后临江侯协议的是何人,你可知悉?”
当时的鞑靼,老可汗病重,几个儿子都优秀,他在继承人上犹豫不决。
有人提议,我方对大周垂涎已久,布置得也差不多了,不若就试上一试,看哪位王子最能干?
老可汗同意了。
参与那次大战的,有老可汗的四位王子,大家都各自有拥护者。那么,与皇后一党暗通的究竟是何人?
高煦认为,应该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当时的大王子,现在的新可汗。
“我并不知。”
纪祥诚实地摇了摇头,这等通敌绝密,除了临江侯本人,再无人知悉具体内容。
他负责传信必不可少,能了解个七八分,还有几个心腹当时不知情,但根据后事能隐隐察觉到一些。仅此而已,偌大的临江侯府,就这零星几个人收到些风声。
他们闭口不言,彼此交谈也从来不提此事,只当没发生过。
这点正在高煦意料之中,他没在多问,食指轻敲了敲桌案,话锋一转,“宣府中与穆怀善有纠葛的,除了王泽德,还有谁?”
“王泽德?”
纪祥愣了片刻,方反应过来是东川侯,摇了摇头,他说:“战场瞬息万变,怎来得及处处传信回京城请示?”
“大体方向谈妥后,具体便由二爷实施。二爷处事,一贯也不爱征询旁人想法,只在事情布置妥当后,修书一封,将详情告知皇后娘娘,及我家侯爷。”
这一封书信,纪宗文看罢后立即焚毁,纪祥没看到,更不想看。
换而言之,穆怀善不但是主谋之一,他更是实施者。
审问到此处,其实纪祥能说的都说得差不多了。高煦沉思半响,吩咐许驰等人继续询问详细情况,他则站起,往外外行去。
扳开机括,出了底下暗道,已是霞光漫天。橘黄色的天光洒满整个庭院,高煦剑眉却微微蹙起。
登上轿子,返回行宫,
真相很残酷,忆起身怀六甲,正翘首盼望他回屋的妻子,高煦揉了揉眉心。
不过,不管他如何隐忧,还是很快回到了行宫。
进了清和居,正在遛弯的纪婉青见了他,迎上前来,“殿下。”
“青儿。”
高煦扬了扬唇,握住她的小手,搀扶着她往回走,“我们回屋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