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可在自傲之余,薛宝钗又是自怜的。
薛宝钗可不认为自己会比贾琰差,最多在颜值上两个人半斤八两、平分秋色罢了。只是自己出身差了一点又缺了几分运道,因此将来若是进宫了也只能从宫女、才人赞善往上爬,哪里像贾琰,将来进宫就是妃嫔。
想到将来自己很有可能是贾琰的使唤宫女,薛宝钗的心里是不甘的,就是这份不甘让她方才失了礼数。
薛宝钗进贾家之前就琢磨过自己在贾家的立身之道。薛宝钗知道,跟贾家这样的公侯门第大多都不是好相与的,就是有王夫人在,下面的人怕是也会看不上她这样的出身。
因此跟林黛玉一样,薛宝钗也下定了决心,绝对不能让人小瞧了她去。
跟林黛玉不同,林黛玉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贾家先冒犯了林家,而薛宝钗则是因为出身导致的自卑。
这也是薛宝钗最为遗憾的一点:薛宝钗认为,自己除了出身绝对不比任何一个女孩子差。可薛宝钗也明白,无论自己有多出色,就凭薛家的家世,她进宫之后也只能从宫女开始爬!
哪比得上贾琰,早早地就在后宫之中定了一个位置,位分还不低!
薛宝钗曾经也不止一次偷偷想过将来进宫以后她要如何立足:她的亲表姐贾元春已经在宫里了,贾琰又将进宫去,一个说不定等几年之后依旧还是宫女,一个说不定小小年纪就做了娘娘。做姐姐的年纪大位分却低,做妹妹的年纪小位分却高出一大截,这对堂姐妹将来肯定会闹起来,从贾琰进宫的那一天就会闹上,不,更早一点,也许从现在就开始闹了。而自己,只要做得巧,就可以左右逢源在这两姐妹的争斗中为自己谋尽好处。
这是薛宝钗之前的想法:横竖贾家大房不显,连贾赦邢夫人都被自己的亲姨娘王夫人治得服服帖帖,跟贾琰这样,父母根本就指望不上的女孩儿又能有多大作为?只要自己略施手段,哪里还不愁把对方收服得服服帖帖?
可是薛宝钗万万没想到贾琰竟然是一个完全不比她逊色的女孩子,之前她根本就没有听说过!
更没有想到的是,对方身边还有一个极厉害的嬷嬷,不但当众开口数落自己不说,就连王夫人都没有说一个不字。
薛宝钗立刻就知道贾琰边上坐着的这个二十来岁的女子不简单,连忙问贾宝玉和探春。
探春的眼底都是艳羡:“那是二姐姐的教养嬷嬷,听说之前是福宁殿的奉仪女官。”
探春还年幼,加上贾家的家风和她听到的林林总总,尤其是贾雨村靠着贾家才得到应天知府这个位置,因此她可不认为九品的奉仪女官会有多大体面,她会羡慕,完全是因为贾琰有教养嬷嬷而她没有。
不,不应该说她没有教养嬷嬷,而是她的教养嬷嬷其实就是贾母身边自梳了头发、不曾嫁人的老丫鬟,哪里比得上贾琰身边的嬷嬷,都是有品级有俸禄,在宫里挂了名儿的宫廷女官?
跟探春的侧重点不同,探春会因为奉仪女官的品级而轻视何奉仪温奉仪,可薛宝钗听说福宁殿三个字的时候,就忍不住两眼放光。
薛宝钗很清楚福宁殿的份量。福宁殿和勤政殿,一个是皇帝的寝宫,一个是皇帝的书房兼办公所在。能够在这两处地方伺候的女官,哪个是简单的?
听说人家是福宁殿出来的奉仪女官,薛宝钗倒是后悔自己造次了。早知道如此,自己哪里还用人家开口?早就在给老太太行完礼之后直接给贾琰行国礼不就完了?那样就不会得罪贾琰,还能在奉仪女官面前刷下好感度。
薛宝钗在心里后悔不迭,那边,王熙凤转了转眼珠子,道:“既然如此,让妹妹身边的两位奉仪指点宝妹妹不就行了。”
薛宝钗的心里立刻热了,她热切地望着何奉仪,希望对方能够点头。
她知道,这些从宫里出来的女官们总是有自己的门路的,尤其是对方还是福宁殿出来的。只要自己搭上了对方的路子,那自己进宫就有了七、八分指望。
薛宝钗只顾着热切地盯着何奉仪,却没有看到王夫人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王夫人的这个眼神,除了贾琰和何奉仪,其他人,尤其是薛姨妈和薛宝钗,根本就没有注意到。
那边,何奉仪听王熙凤这样说,心中就恼上了。身为福宁殿的奉仪女官,她伺候贾琰是皇帝的旨意是遵循圣命。要不然,就凭她福宁殿出身,哪个敢使唤她?这个薛宝钗又算哪颗葱?也想使唤她?
之前贾宝玉把她比作家里的丫头,现在王熙凤又这样说,何奉仪哪里不记住的?
只是何奉仪到底是福宁殿里面出来的,因此只要她愿意,没有人能够看出她的喜怒来。
贾琰依旧面带微笑,道:“我记得薛家进京,是为了参选今年的才人赞善以及公主郡主身边的伴读吧。”
“正是。”
“那恐怕来不及了。因为后日就要进宫,两位奉仪都要跟我进宫去,若是早日回来也就罢了。若是在宫里小住,恐怕是赶不上了。毕竟灯节一结束,这才人赞善选拔就要开始了。”
没错,这也是她从何奉仪嘴里得到的确切消息。每年的元宵花灯节,宫里都要举办大型宴会,同时皇后也会宣召宗室女进宫以示恩宠,也会留下其中几位在宫里小住一段时日,这都是惯例。
今年的灯节又是贾琰献上红薯后的第一个灯节,就是冲着红薯的重要性,皇后也会留下贾琰。
这已经是早就内定的事儿了。
众人听说,都吓了一跳,贾母更是顾不得薛姨妈薛宝钗母女了,连忙道:“你这孩子,这么重要的事儿怎么不早说?!你若是早些开口,家里也好为你准备衣裳首饰。”
说着贾母又对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道:“你们也不提醒我!”
贾琰只得道:“老太太,到底是在姑妈的九月里面,不好太过张扬。”
贾母连声道:“糊涂糊涂!虽然还在你姑妈的日子里,可到底出了百日,既然你已经能够进宫了就应该好好打扮!”
贾母已经顾不上薛姨妈和薛宝钗,她用听上去十分亲切,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十分敷衍的话跟薛姨妈客气了几句,就让王夫人带薛姨妈薛宝钗下去安置了。至于王夫人安排的给薛家人接风的宴席,贾母更是不用出席。
贾母找出当初贾敏在贾琰这个年纪置办的旧衣裳。这些衣裳说是旧的,其实打做起来贾敏也就穿了一天半天,都是顶好的料子,几十年过去依旧跟全新的一样,依旧光鲜夺目。作为贾母的亲闺女,又是生活在贾家最富贵最显赫的年代,当年的贾敏的衣服自然是顶好的,别说是如今的贾琰探春惜春几个,就是之前的贾元春都没有贾敏当年来得金贵,要不然,王夫人不会至今提起贾敏的时候依旧只有羡慕嫉妒恨了。
贾敏当年的衣服贾母都细细地收着呢,既然贾琰要用,而且是要去宫里那么要紧的地方,贾母当然不会舍不得。贾母亲自为贾琰挑了几身素雅又合身的,然后又给了贾琰两套头面首饰和整整一托盘荷包。
饶是如此,贾母还道:“你这孩子也太小心了。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不跟家里开口?若是你早些开口,也不致于样样都不齐备!”说着又忍不住数落王夫人:“你婶娘到底是亲妹妹上门,欢喜得昏了头了。这么要紧的事儿她都不知道上心,尽忙着薛家的事儿了。”
贾母是算计林黛玉,也没有把贾敏的死当一回事情,可贾母不让林黛玉为母守孝就是希望林黛玉跟贾宝玉能够早日培养出感情来好让她有理由为贾宝玉向林如海提亲,并不等于说贾母就不心疼女儿了,只不过在贾母的心里,贾敏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比不上贾宝玉这个孙子来得重要。为了孙子,贾母不得不算计死去的女儿留下的唯一骨血,贾母的心中对林黛玉也是心怀歉疚的。
可王夫人呢?
之前王夫人对林黛玉进京是如何轻慢的,现在对薛家又是如何礼遇的,贾母可是全都看在眼里。
贾母本来就对贾敏、对林黛玉心怀歉疚,再被王夫人和薛家这么一刺,心里会好受才怪!
换了别的时候,贾母完全可以发作王熙凤年轻不懂事儿,对自己的亲小姑子不上心,就是舍不得发作王熙凤,也可以发作邢夫人这个做娘的不上心,可是这一次,贾母是被王夫人对林黛玉和对薛家对薛宝钗的态度给气到了,因此不肯给王夫人面子。
贾母数落不在跟前的王夫人,那是她的权力,贾琰可不能就这么坐着。哪怕她跟王夫人素有嫌隙恨不得对方去死,可贾母开口训斥王夫人,若是她不说什么,回头这个不敬长辈的名儿一准扣在她的头上。
只见贾琰笑眯眯地站起来,道:“老太太,原是我觉得是在姑妈的日子里头,不好大肆铺张,因此没有跟老太太商量、请老太太帮忙把关罢了。老太太的话孙女儿记下了,以后有事儿,孙女儿必定第一个来找,请老太太帮忙参详。”
贾母一听,更加高兴了,指着那些装着金银锞子并大小面额的银票的荷包道:“到了宫里,别手太紧,该花的银钱还是要花的。”
贾琰初时还不敢要,贾母却道:“拿着。你大姐姐刚进宫的那会儿也有的。你是县君,家里哪里能少了你的花销?拿着。”
贾母还希望贾琰能够爬得更高一点呢。如果撒钱能够换来别人给贾琰说好话,帮贾琰在皇帝面前刷好感度,那这钱为什么不撒?贾家是缺这点银钱的人吗?
贾琰听说,这才拿了。
贾母又叮咛了贾琰许多话,这才放邢夫人、贾琰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贾母给钱这一段,看原著里就知道了,宫里随便一个太监就敢上贾家打秋风,而且一开口就是一千两。
这种情况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因此个人觉得,贾家给那些太监们送钱是有先例的,就是因为贾家的这种惯例,这才养肥了那些太监的胆子。
当然,贾家手松是肯定的。既然后来一个小太监都敢上贾家要钱,还一开口就是一千两银子,那么贾琰封爵之后第一次进宫,而且还要在宫里小住几天,贾家给的钱就绝对不会少。
第30章
等从贾母那边回来,贾琰立刻就叫人把那些荷包都拆开了,细细一数,那荷包里面有的是金锞子有的是银锞子,数量有多有少,少的只有一两个、多的多达一二十个,至于那些银票,最多的一包是五百两,也有三百两、两百两、一百两的,还有五十、三十、十两的。略一清点,折算成银两竟然超过了三千两银子!
看着这一堆银钱,贾琰忍不住冷笑:“原来大姐姐在宫里也是这么个花销法,怪不得她娘在家各种搂钱!”
都比得上皇庄一年的收成了!也难怪冷子兴会跟贾雨村说贾家内囊早就上来了。只是王夫人要贴补她女儿,用她自己的嫁妆好了,或者用他们夫妇自己私产也成,凭什么用荣国府的银钱贴补贾元春?贾元春又不是贾赦的女儿。
更可恶的是,王夫人花着贾赦的钱,用着贾赦的名头粥官鬻爵、包揽诉讼、放印子钱,回过头来还数落贾赦荒|淫|好|色、处处败坏贾赦的名头。
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来骂娘,王夫人的这副德行跟她儿子贾宝玉一模一样,真不愧是亲母子!
一想到这个,贾琰就难以压抑心中的怨恨。
何奉仪和温奉仪立刻就发现了贾琰情绪不对,只是她们不知道贾琰已经联想到王夫人粥官鬻爵、包揽诉讼等事上面去了,因此看见贾琰脸色不对,立刻挥手让那些丫头婆子们都退到外间去,这才开始教育贾琰。
作为贾琰身边的教养嬷嬷,何奉仪和温奉仪要批评贾琰的时候,肯定会把丫头婆子们都打发走。
维护贾琰的自尊心,永远是她们教育贾琰、让贾琰接受她们的想法的第一准则。
“县君,既然是府上规矩有差,县君慢慢想办法让这府里改了便是。”
能够成为福宁殿的女官,何奉仪和温奉仪行事靠的可不是小聪明。
循序渐进是必须的。
贾琰摇了摇头,道:“两位奉仪难道还没有看出来吗?这结不在我和我父亲身上,而在于万岁。即便我已经是县君,可在有些人的眼里,就这么一点位分,只怕万岁还记着我父亲当年追随老义忠亲王一事呢!”
贾琰说的有些人,自然是指贾母王夫人等人了,一力压制贾赦的可不是这两位,只不过一个是打着为了贾家子子孙孙的名义,一个完全是冲着权势金钱去的。
何奉仪和温奉仪对视一眼,立刻明白贾琰这是在问她们要答案。之前贾琰就拜托她们,希望她们能够帮忙说项,在皇帝面前刷好感度,为她和皇帝之间牵线。
老实说,作为皇帝安放在贾琰身边的人,被贾琰这样挑明了,她们还真的很有些尴尬。
可是另一方面,何奉仪和温奉仪都觉得贾琰有些焦躁了。
毕竟贾家如今看上去依旧一片花团锦簇不是吗?
何奉仪和温奉仪少不得安抚贾琰一二,说贾琰不用如此。
贾琰连连摇头:“如果那个王氏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挣钱,我一点意见都没有。可是她做做的件件桩桩用的是我父亲的名帖,将来若是有个什么事儿,被上头责问的是我父亲!你们说,我能不急吗?”
何奉仪道:“县君请放心,就是冲着那红薯,万岁也不会……”
贾琰道:“现在那红薯是我的功劳,可那边若是联合王家,说那红薯不是我们的功劳,是他们的功劳呢?”
“怎么可能?”
何奉仪和温奉仪失笑。
贾琰道:“如何不可能?你们难道忘记了吗。王家上一辈可是在南面替皇家管着外藩进贡并海塘之事。是我接触到南面的花花草草容易,还是他们更容易接触到红薯?若是他们说,那是宝玉无意中弄出来的因为他那块破石头因此不敢上报然后被我抢走了这份功劳呢?如果他们说动了老太太作证呢?两位可想过这后果?”
何奉仪觉得贾琰这种想法太过奇葩,当然,这种事情也太过匪夷所思。
温奉仪倒是觉得,贾家本来就是这么奇葩的人家,再出一点更加奇葩的事儿也不奇怪。鉴于贾赦的处境,鉴于王夫人的手段,鉴于王子腾的影响力,贾琰有这样的担心还真的一点儿都不奇怪。
温奉仪道:“县君是想为自己增添筹码喽?就是不知道县君打算如何行事,可需要下官帮忙?”
“那是自然。附耳过来。”
贾琰连忙在两位奉仪的耳边如此如此了一番。
花了足足大半个时辰,贾琰这才把她的计划说完,何奉仪和温奉仪听说之后,都皱起了眉头:
“县君,恕下官失礼,您的这个计划实在是冒险。”
贾琰答道:“冒险是冒险,可跟我这样的小女孩儿,若是不冒险又如何取信于万岁?我要,也只要万岁的宠爱和信赖。不知道奉仪能否帮我。”
何奉仪跟温奉仪刚要回答,就听见院门外传来响动,一个丫头急匆匆地进来。
这丫头快步走到廊下,在薄荷的耳朵边上嘀咕了一阵。
薄荷这才走到门边,低声道:“姑娘,西大院儿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宝姑娘遣身边的贴身大丫头莺儿打听林姑娘的事儿。金钏儿和玉钏儿两个提起林姑娘的时候极为不客气还扯上了姑娘……”
“让她进来。”
却说薛宝钗,她原本就因为出身而自卑,因此不想被人小瞧了去。可她万万没想到她来到贾家的第一天就被针对了,更后悔自己轻信了王夫人以致于行事不当给奉仪女官留下了坏印象。她心里着实委屈,只是她出身在那里摆着,在贾家、在贾琰面前根本就没有委屈的资格,更别说,她既然以端庄大方立身,自然更加不好由着性子来。
可是这份耻辱、这份委屈,薛宝钗还是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耻辱之余,对于跟自己同龄的贾琰,薛宝钗还是羡慕的。没错,因为没有见到林黛玉,也因为被贾琰针对了,薛宝钗的注意力就被贾琰给吸引住了。虽然跟林黛玉一样都是贾家的客人,可薛宝钗终究也只是分出了一小部分注意力在林黛玉身上,她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贾琰身上。
薛宝钗可不认为自己会比贾琰差,最多在颜值上两个人半斤八两、平分秋色罢了。只是自己出身差了一点又缺了几分运道,因此将来若是进宫了也只能从宫女、才人赞善往上爬,哪里像贾琰,将来进宫就是妃嫔。
想到将来自己很有可能是贾琰的使唤宫女,薛宝钗的心里是不甘的,就是这份不甘让她方才失了礼数。
薛宝钗进贾家之前就琢磨过自己在贾家的立身之道。薛宝钗知道,跟贾家这样的公侯门第大多都不是好相与的,就是有王夫人在,下面的人怕是也会看不上她这样的出身。
因此跟林黛玉一样,薛宝钗也下定了决心,绝对不能让人小瞧了她去。
跟林黛玉不同,林黛玉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贾家先冒犯了林家,而薛宝钗则是因为出身导致的自卑。
这也是薛宝钗最为遗憾的一点:薛宝钗认为,自己除了出身绝对不比任何一个女孩子差。可薛宝钗也明白,无论自己有多出色,就凭薛家的家世,她进宫之后也只能从宫女开始爬!
哪比得上贾琰,早早地就在后宫之中定了一个位置,位分还不低!
薛宝钗曾经也不止一次偷偷想过将来进宫以后她要如何立足:她的亲表姐贾元春已经在宫里了,贾琰又将进宫去,一个说不定等几年之后依旧还是宫女,一个说不定小小年纪就做了娘娘。做姐姐的年纪大位分却低,做妹妹的年纪小位分却高出一大截,这对堂姐妹将来肯定会闹起来,从贾琰进宫的那一天就会闹上,不,更早一点,也许从现在就开始闹了。而自己,只要做得巧,就可以左右逢源在这两姐妹的争斗中为自己谋尽好处。
这是薛宝钗之前的想法:横竖贾家大房不显,连贾赦邢夫人都被自己的亲姨娘王夫人治得服服帖帖,跟贾琰这样,父母根本就指望不上的女孩儿又能有多大作为?只要自己略施手段,哪里还不愁把对方收服得服服帖帖?
可是薛宝钗万万没想到贾琰竟然是一个完全不比她逊色的女孩子,之前她根本就没有听说过!
更没有想到的是,对方身边还有一个极厉害的嬷嬷,不但当众开口数落自己不说,就连王夫人都没有说一个不字。
薛宝钗立刻就知道贾琰边上坐着的这个二十来岁的女子不简单,连忙问贾宝玉和探春。
探春的眼底都是艳羡:“那是二姐姐的教养嬷嬷,听说之前是福宁殿的奉仪女官。”
探春还年幼,加上贾家的家风和她听到的林林总总,尤其是贾雨村靠着贾家才得到应天知府这个位置,因此她可不认为九品的奉仪女官会有多大体面,她会羡慕,完全是因为贾琰有教养嬷嬷而她没有。
不,不应该说她没有教养嬷嬷,而是她的教养嬷嬷其实就是贾母身边自梳了头发、不曾嫁人的老丫鬟,哪里比得上贾琰身边的嬷嬷,都是有品级有俸禄,在宫里挂了名儿的宫廷女官?
跟探春的侧重点不同,探春会因为奉仪女官的品级而轻视何奉仪温奉仪,可薛宝钗听说福宁殿三个字的时候,就忍不住两眼放光。
薛宝钗很清楚福宁殿的份量。福宁殿和勤政殿,一个是皇帝的寝宫,一个是皇帝的书房兼办公所在。能够在这两处地方伺候的女官,哪个是简单的?
听说人家是福宁殿出来的奉仪女官,薛宝钗倒是后悔自己造次了。早知道如此,自己哪里还用人家开口?早就在给老太太行完礼之后直接给贾琰行国礼不就完了?那样就不会得罪贾琰,还能在奉仪女官面前刷下好感度。
薛宝钗在心里后悔不迭,那边,王熙凤转了转眼珠子,道:“既然如此,让妹妹身边的两位奉仪指点宝妹妹不就行了。”
薛宝钗的心里立刻热了,她热切地望着何奉仪,希望对方能够点头。
她知道,这些从宫里出来的女官们总是有自己的门路的,尤其是对方还是福宁殿出来的。只要自己搭上了对方的路子,那自己进宫就有了七、八分指望。
薛宝钗只顾着热切地盯着何奉仪,却没有看到王夫人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王夫人的这个眼神,除了贾琰和何奉仪,其他人,尤其是薛姨妈和薛宝钗,根本就没有注意到。
那边,何奉仪听王熙凤这样说,心中就恼上了。身为福宁殿的奉仪女官,她伺候贾琰是皇帝的旨意是遵循圣命。要不然,就凭她福宁殿出身,哪个敢使唤她?这个薛宝钗又算哪颗葱?也想使唤她?
之前贾宝玉把她比作家里的丫头,现在王熙凤又这样说,何奉仪哪里不记住的?
只是何奉仪到底是福宁殿里面出来的,因此只要她愿意,没有人能够看出她的喜怒来。
贾琰依旧面带微笑,道:“我记得薛家进京,是为了参选今年的才人赞善以及公主郡主身边的伴读吧。”
“正是。”
“那恐怕来不及了。因为后日就要进宫,两位奉仪都要跟我进宫去,若是早日回来也就罢了。若是在宫里小住,恐怕是赶不上了。毕竟灯节一结束,这才人赞善选拔就要开始了。”
没错,这也是她从何奉仪嘴里得到的确切消息。每年的元宵花灯节,宫里都要举办大型宴会,同时皇后也会宣召宗室女进宫以示恩宠,也会留下其中几位在宫里小住一段时日,这都是惯例。
今年的灯节又是贾琰献上红薯后的第一个灯节,就是冲着红薯的重要性,皇后也会留下贾琰。
这已经是早就内定的事儿了。
众人听说,都吓了一跳,贾母更是顾不得薛姨妈薛宝钗母女了,连忙道:“你这孩子,这么重要的事儿怎么不早说?!你若是早些开口,家里也好为你准备衣裳首饰。”
说着贾母又对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道:“你们也不提醒我!”
贾琰只得道:“老太太,到底是在姑妈的九月里面,不好太过张扬。”
贾母连声道:“糊涂糊涂!虽然还在你姑妈的日子里,可到底出了百日,既然你已经能够进宫了就应该好好打扮!”
贾母已经顾不上薛姨妈和薛宝钗,她用听上去十分亲切,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十分敷衍的话跟薛姨妈客气了几句,就让王夫人带薛姨妈薛宝钗下去安置了。至于王夫人安排的给薛家人接风的宴席,贾母更是不用出席。
贾母找出当初贾敏在贾琰这个年纪置办的旧衣裳。这些衣裳说是旧的,其实打做起来贾敏也就穿了一天半天,都是顶好的料子,几十年过去依旧跟全新的一样,依旧光鲜夺目。作为贾母的亲闺女,又是生活在贾家最富贵最显赫的年代,当年的贾敏的衣服自然是顶好的,别说是如今的贾琰探春惜春几个,就是之前的贾元春都没有贾敏当年来得金贵,要不然,王夫人不会至今提起贾敏的时候依旧只有羡慕嫉妒恨了。
贾敏当年的衣服贾母都细细地收着呢,既然贾琰要用,而且是要去宫里那么要紧的地方,贾母当然不会舍不得。贾母亲自为贾琰挑了几身素雅又合身的,然后又给了贾琰两套头面首饰和整整一托盘荷包。
饶是如此,贾母还道:“你这孩子也太小心了。这么大的事儿怎么不跟家里开口?若是你早些开口,也不致于样样都不齐备!”说着又忍不住数落王夫人:“你婶娘到底是亲妹妹上门,欢喜得昏了头了。这么要紧的事儿她都不知道上心,尽忙着薛家的事儿了。”
贾母是算计林黛玉,也没有把贾敏的死当一回事情,可贾母不让林黛玉为母守孝就是希望林黛玉跟贾宝玉能够早日培养出感情来好让她有理由为贾宝玉向林如海提亲,并不等于说贾母就不心疼女儿了,只不过在贾母的心里,贾敏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比不上贾宝玉这个孙子来得重要。为了孙子,贾母不得不算计死去的女儿留下的唯一骨血,贾母的心中对林黛玉也是心怀歉疚的。
可王夫人呢?
之前王夫人对林黛玉进京是如何轻慢的,现在对薛家又是如何礼遇的,贾母可是全都看在眼里。
贾母本来就对贾敏、对林黛玉心怀歉疚,再被王夫人和薛家这么一刺,心里会好受才怪!
换了别的时候,贾母完全可以发作王熙凤年轻不懂事儿,对自己的亲小姑子不上心,就是舍不得发作王熙凤,也可以发作邢夫人这个做娘的不上心,可是这一次,贾母是被王夫人对林黛玉和对薛家对薛宝钗的态度给气到了,因此不肯给王夫人面子。
贾母数落不在跟前的王夫人,那是她的权力,贾琰可不能就这么坐着。哪怕她跟王夫人素有嫌隙恨不得对方去死,可贾母开口训斥王夫人,若是她不说什么,回头这个不敬长辈的名儿一准扣在她的头上。
只见贾琰笑眯眯地站起来,道:“老太太,原是我觉得是在姑妈的日子里头,不好大肆铺张,因此没有跟老太太商量、请老太太帮忙把关罢了。老太太的话孙女儿记下了,以后有事儿,孙女儿必定第一个来找,请老太太帮忙参详。”
贾母一听,更加高兴了,指着那些装着金银锞子并大小面额的银票的荷包道:“到了宫里,别手太紧,该花的银钱还是要花的。”
贾琰初时还不敢要,贾母却道:“拿着。你大姐姐刚进宫的那会儿也有的。你是县君,家里哪里能少了你的花销?拿着。”
贾母还希望贾琰能够爬得更高一点呢。如果撒钱能够换来别人给贾琰说好话,帮贾琰在皇帝面前刷好感度,那这钱为什么不撒?贾家是缺这点银钱的人吗?
贾琰听说,这才拿了。
贾母又叮咛了贾琰许多话,这才放邢夫人、贾琰回来。
作者有话要说: 贾母给钱这一段,看原著里就知道了,宫里随便一个太监就敢上贾家打秋风,而且一开口就是一千两。
这种情况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因此个人觉得,贾家给那些太监们送钱是有先例的,就是因为贾家的这种惯例,这才养肥了那些太监的胆子。
当然,贾家手松是肯定的。既然后来一个小太监都敢上贾家要钱,还一开口就是一千两银子,那么贾琰封爵之后第一次进宫,而且还要在宫里小住几天,贾家给的钱就绝对不会少。
第30章
等从贾母那边回来,贾琰立刻就叫人把那些荷包都拆开了,细细一数,那荷包里面有的是金锞子有的是银锞子,数量有多有少,少的只有一两个、多的多达一二十个,至于那些银票,最多的一包是五百两,也有三百两、两百两、一百两的,还有五十、三十、十两的。略一清点,折算成银两竟然超过了三千两银子!
看着这一堆银钱,贾琰忍不住冷笑:“原来大姐姐在宫里也是这么个花销法,怪不得她娘在家各种搂钱!”
都比得上皇庄一年的收成了!也难怪冷子兴会跟贾雨村说贾家内囊早就上来了。只是王夫人要贴补她女儿,用她自己的嫁妆好了,或者用他们夫妇自己私产也成,凭什么用荣国府的银钱贴补贾元春?贾元春又不是贾赦的女儿。
更可恶的是,王夫人花着贾赦的钱,用着贾赦的名头粥官鬻爵、包揽诉讼、放印子钱,回过头来还数落贾赦荒|淫|好|色、处处败坏贾赦的名头。
端起碗来吃饭,放下碗来骂娘,王夫人的这副德行跟她儿子贾宝玉一模一样,真不愧是亲母子!
一想到这个,贾琰就难以压抑心中的怨恨。
何奉仪和温奉仪立刻就发现了贾琰情绪不对,只是她们不知道贾琰已经联想到王夫人粥官鬻爵、包揽诉讼等事上面去了,因此看见贾琰脸色不对,立刻挥手让那些丫头婆子们都退到外间去,这才开始教育贾琰。
作为贾琰身边的教养嬷嬷,何奉仪和温奉仪要批评贾琰的时候,肯定会把丫头婆子们都打发走。
维护贾琰的自尊心,永远是她们教育贾琰、让贾琰接受她们的想法的第一准则。
“县君,既然是府上规矩有差,县君慢慢想办法让这府里改了便是。”
能够成为福宁殿的女官,何奉仪和温奉仪行事靠的可不是小聪明。
循序渐进是必须的。
贾琰摇了摇头,道:“两位奉仪难道还没有看出来吗?这结不在我和我父亲身上,而在于万岁。即便我已经是县君,可在有些人的眼里,就这么一点位分,只怕万岁还记着我父亲当年追随老义忠亲王一事呢!”
贾琰说的有些人,自然是指贾母王夫人等人了,一力压制贾赦的可不是这两位,只不过一个是打着为了贾家子子孙孙的名义,一个完全是冲着权势金钱去的。
何奉仪和温奉仪对视一眼,立刻明白贾琰这是在问她们要答案。之前贾琰就拜托她们,希望她们能够帮忙说项,在皇帝面前刷好感度,为她和皇帝之间牵线。
老实说,作为皇帝安放在贾琰身边的人,被贾琰这样挑明了,她们还真的很有些尴尬。
可是另一方面,何奉仪和温奉仪都觉得贾琰有些焦躁了。
毕竟贾家如今看上去依旧一片花团锦簇不是吗?
何奉仪和温奉仪少不得安抚贾琰一二,说贾琰不用如此。
贾琰连连摇头:“如果那个王氏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挣钱,我一点意见都没有。可是她做做的件件桩桩用的是我父亲的名帖,将来若是有个什么事儿,被上头责问的是我父亲!你们说,我能不急吗?”
何奉仪道:“县君请放心,就是冲着那红薯,万岁也不会……”
贾琰道:“现在那红薯是我的功劳,可那边若是联合王家,说那红薯不是我们的功劳,是他们的功劳呢?”
“怎么可能?”
何奉仪和温奉仪失笑。
贾琰道:“如何不可能?你们难道忘记了吗。王家上一辈可是在南面替皇家管着外藩进贡并海塘之事。是我接触到南面的花花草草容易,还是他们更容易接触到红薯?若是他们说,那是宝玉无意中弄出来的因为他那块破石头因此不敢上报然后被我抢走了这份功劳呢?如果他们说动了老太太作证呢?两位可想过这后果?”
何奉仪觉得贾琰这种想法太过奇葩,当然,这种事情也太过匪夷所思。
温奉仪倒是觉得,贾家本来就是这么奇葩的人家,再出一点更加奇葩的事儿也不奇怪。鉴于贾赦的处境,鉴于王夫人的手段,鉴于王子腾的影响力,贾琰有这样的担心还真的一点儿都不奇怪。
温奉仪道:“县君是想为自己增添筹码喽?就是不知道县君打算如何行事,可需要下官帮忙?”
“那是自然。附耳过来。”
贾琰连忙在两位奉仪的耳边如此如此了一番。
花了足足大半个时辰,贾琰这才把她的计划说完,何奉仪和温奉仪听说之后,都皱起了眉头:
“县君,恕下官失礼,您的这个计划实在是冒险。”
贾琰答道:“冒险是冒险,可跟我这样的小女孩儿,若是不冒险又如何取信于万岁?我要,也只要万岁的宠爱和信赖。不知道奉仪能否帮我。”
何奉仪跟温奉仪刚要回答,就听见院门外传来响动,一个丫头急匆匆地进来。
这丫头快步走到廊下,在薄荷的耳朵边上嘀咕了一阵。
薄荷这才走到门边,低声道:“姑娘,西大院儿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宝姑娘遣身边的贴身大丫头莺儿打听林姑娘的事儿。金钏儿和玉钏儿两个提起林姑娘的时候极为不客气还扯上了姑娘……”
“让她进来。”
却说薛宝钗,她原本就因为出身而自卑,因此不想被人小瞧了去。可她万万没想到她来到贾家的第一天就被针对了,更后悔自己轻信了王夫人以致于行事不当给奉仪女官留下了坏印象。她心里着实委屈,只是她出身在那里摆着,在贾家、在贾琰面前根本就没有委屈的资格,更别说,她既然以端庄大方立身,自然更加不好由着性子来。
可是这份耻辱、这份委屈,薛宝钗还是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耻辱之余,对于跟自己同龄的贾琰,薛宝钗还是羡慕的。没错,因为没有见到林黛玉,也因为被贾琰针对了,薛宝钗的注意力就被贾琰给吸引住了。虽然跟林黛玉一样都是贾家的客人,可薛宝钗终究也只是分出了一小部分注意力在林黛玉身上,她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贾琰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