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
垂拱殿也如常,看起来并没有任何让刘承祐不喜的变化,于此理政有差不多一年了,此殿也烙上了他刘承祐的印记。
“官家,有何不妥?”望着背手站在殿前,做抬头仰视状的刘承祐,张德钧不由上前问询圣意。
刘承祐的注意力放在顶上的牌匾,驻足良久,抬指吩咐着:“传命将作监,换块匾,将此殿名改了!”
对于天子的吩咐,张德钧并未作任何逡巡状,表示疑惑什么的,主动问道:“不知官家,欲易何名?”
刘承祐直接道:“殿名崇政!”
对于这殿名,刘承祐心中早有不喜,只是厌恶的情绪在此刻最为强烈罢了,顺便就给办了。刘承祐并不喜欢“垂拱”二字,垂拱而治,皇帝会轻松许多,但如今可不是时候。虽然只是换块匾,改两个字,但也是个政治信号。
殿中暂且在一片肃静的忙碌之中,随驾出京的内侍归置着于御用之物,动作都很轻,生怕影响到了刘承祐。
刘承祐坐在御案后,摸着那早已熟悉的龙纹把手,扫着殿中一览无遗的熟悉景象,刘承祐不由心安。别看刘承祐平日里偶尔会矫情对常处深宫、隔绝高墙表示不满,然而实际上,也只有在这宫廷御殿中,那种御临天下感觉,才更真实些。
“官家,大臣们正在殿外候召!”
闻言,刘承祐放下了手中的一本奏章,关于幽州情况的,简单得讲,燕王赵匡赞又上书要钱粮来了。刘承祐的心态已经足够平和,赵匡赞要得勤,他也不介意,换他要哭要叫。已有王章的批复,如常,给得小气……
“宣!”
“是!”
官家要接见大臣议政,不能打扰,张德钧赶忙给还在殿中做收尾布置的几名宦使了个手势,摆手的动作,麻利地跟赶蚊子一般。
“臣等恭迎陛下还京!”
来谒的臣子们,不管有没随驾,带平章事的都来了,另外尚洪迁、白文珂、李洪信几名将帅也在。
“免礼!”对待如今这些站在大汉权力高层的文武老臣,刘承祐面上还是十分礼重的。
“此番奉先帝梓宫南下,朕不在朝,有赖诸卿秉执国政,处置急要,使上下和协,诸务通达!”刘承祐向留守的王章、冯道、赵莹、王峻等臣夸奖的。
不过一句话的事情,让君臣间的气氛和缓些。此番出京,来回二十余日,他不在的情况下,东京这边局势很是平稳,众臣理政,也还算不错,刘承祐早有所了解。
“京中先帝祭礼如何?”刘承祐问。
“回陛下,高祖灵位已奉入宗庙,犹待殿祭!”冯道说道。
针对于刘知远的葬礼,还有一些后续的祭礼,不过已不是刘承祐所在意的了。稍微关注了下,也就过去了。
扫着冯道那几名留京宰臣,淡淡地吩咐道:“朕离京期间,中书门下所批奏章,都调出来,朕挑几份查阅一番!”
冯道几人互视了一眼,这天子,刚回朝,就迫不及待地,又开始收权了。虽起着心思,面上却不变,拱着手应道:“是!”
似乎看出了他们心中的异样一般,刘承祐微抬袖:“朕南下,少俗务加身,乐得轻便,致众卿受累。这若是放松久了,只怕怠政慢政啊!”
“陛下勤勉!”
面对这一番恭维,刘承祐一副恬然的样子,又看了众臣两眼,说:“诸部司衙署,拣些要紧事说来!”
这是要听政了,殿中的空气稍微沉凝了些,由王章起身,禀来:“陛下,立春之后,朝廷降令,督促诸道府州县,行劝耕之事。臣等选派职事郎官及御史,巡察中原,根据察报,各州春种之事,所行良善!”
“国之大本,在农在耕!”刘承祐颔首,表示满意:“国家连年战乱,土地荒芜,农事怠废,至今方得片刻安宁。未有三年,民间恐怕是难以恢复元气。接下来三至五年,农事仍旧是大汉的重中之重,中枢与地方,内外上下职吏,不得放松懈怠!”
“发制各地官府,对所有犁具、农种、耕牛,当积极调配,务使利用到位!各州营屯之事,着诸使尽职负责……”
“是!”
“对了!”稍微顿了一下,刘承祐看向老腰又弯了几分的风冯道:“曲辕犁的推广情况如何?”
曲辕犁的发明与使用,代表着农耕技术水平发展到一个高度,以轻便省力,调动灵活,起土方便,大利于农事耕作,提高效率。
不过以唐末以来,战事频繁,先进的耕具倒是出世了,然而在推广方面,实处于一个落后的阶段,尤其是北方地区。再加上曲辕犁具技术也在几十上百年的时间中,不断改良,到如今,勉强可以用成熟来形容。
据察,南唐那边,“江东犁”的应用,已然十分广泛。此前,刘承祐便下诏,在北方诸州,推广曲辕犁。当然,不似南方小面积水田的情况,移用于北面,针对于北方的土地特点,辕犁的设计铸造也在不断改进中,去岁初始,朝廷便在办此事。
听刘承祐问起,冯道还是思虑了片刻,方才答道:“陛下,已敦促各地官府,然新犁的推广,非一时半刻所能见效,黔首农民短时间内亦无力替换,不过富庶之家,已足用。朝廷半载以来所造新犁七千余架,已分往各地屯营外。臣等意造公犁,对百姓行租售惠农之事……”
听其介绍,刘承祐点着头,面上并无不耐之色,技术的推广从来不是一道政令就可以的,需要时间,更需要财力。
刘承祐吩咐着:“针对新犁推广及租售之事,拟个条陈,廷议商定吧,务求行之有效之法!”
“是!”
第151章 听政2
“陛下,去岁秋税,诸道州府使,其上供中枢之谷、帛、榷利,已陆续运抵东京。”王章起身,又向刘承祐通报了一则好消息。
闻言,刘承祐原本平静得几近黯淡的目光顿时就生动了不少,问道:“今春动作倒是快了些!”
“京畿诸州,不少朝廷所差职吏,又有转运使督察其事。各地藩镇,亦未刻意怠慢!”王章说道,老迈的语气难得地轻松了些。
“有多少?”
王章心中显然是有一笔账的,直接道来:“到此为止,钱帛、榷利约以四十万缗,已经尽数纳入内帑与国库,谷粮计约七十二万石,除一部分投入东京市场,悉入汴仓!”
刘承祐心脏争气地跳动了一下,面上虽然保持着平静,还是忍不住说了句:“倒是不少!”
在刘承祐的印象中,这大概是大汉立国以来,朝廷最宽裕的一刻了。当然,说宽裕,也只是相对而言。
仅去岁,大汉从头到尾,并不安宁,上半年有后蜀入侵,下半年有河中之叛,再加契丹人时时威胁,但整体而言,是朝着平稳发展。局势宁平了,再加刘承祐上台后矢志坚持的重农劝农的政策推动,总归有些收获。
当然,就那钱粮,于名义上控制中原、河北、河东以关右偌大地盘的大汉朝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不止不多,简直凄零。养官、养兵派发俸钱禄米、调拨边事、铸造武器、赈灾、水利,基本上做不了太多事,就得耗光。也就是,刘承祐穷惯了,此刻感触尤深。
王章佝着腰,明显更驼了,人也更清瘦了,刘承祐看向这老臣的目光也愈柔和了,带着几分真心道:“有劳王卿署理三司,实解朕大忧啊!”
面对刘承祐的赞扬,王章如常,平静而淡定地表示谦逊。
要说王章与理政一道上,真有多少高绝的天赋、卓越的才情,那倒不尽然。王章靠的是对基层庶务的熟悉,靠着勤政强干,不怕吃苦,不怕背骂名,可以说是兢兢业业、刻苦勤勉地给大汉管着钱袋子。
当然,王章兢兢业业的态度,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到如今,完全可以用劳苦功高来形容。大汉的财政,可不是那么好掌管的,要是换个人,没有惊世才情,估计直接就给崩溃了。
王章这个三司使当得,实则是很苦的,正因为体其辛劳、察其艰苦,即便王章当初是与杨邠穿同一条裤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承祐也对他也是另眼相待。
“如今东京粮价如何?”刘承祐问。
“回陛下,斗米一百九十五钱,粟、麦每斗仅一百钱!”积极答话的,是陶谷。
稍微看了陶谷一眼,略一思考,刘承祐语调轻松地说:“比起去岁冬,倒是有所下降!”
从乾祐元年入冬后,东京的粮价基本在斗米二百一十徘徊,确是有所下降,虽然下降的比例不算高。
“另,铸钱监新铸乾祐通宝六十三万缗,每缗计重五市斤,所耗铜料两百余万斤,几乎耗尽余料,臣已安排,继续收集铜料,另以臣之见,收矿之事,当着力推动了!”倒不怎么在意陶谷的抢答,王章又禀道。
“此事由三司牵头,诸司配合!”刘承祐顾忌倒是小了许多,干脆地吩咐着:“既造新钱,当着手施策投放民间,使之尽快于市面流通,以缓钱荒!”
“是!”
以如今的情况,朝廷的投放手段,实则匮乏得很,发饷俸、购粮、采备之类的支出性活动,又或者直接来一次大工,刘承祐一下子便想到治河、以工代赈什么的……
当然,最直接的,官府直接设点,布告士民,让百姓拿旧钱兑换,借以淘换劣币。
果然,刘承祐念头方起,王章就上禀此策了。
刘承祐想了想,看着王章道:“可!不过如今民间,旧币、杂币甚多,针对各类大小钱,兑换之比,当定出个严格合理的条制!”
“是!”
六十多万缗的新钱,相对于整个天下而言,算不得什么,但在东京,还是足够搅起一阵波浪,并且这只是个开始。
这该是一次收割韭菜的机会,刘承祐瞥着王章,以他的作风,肯定会想法在兑钱过程中为朝廷牟利的,若让他放开了干,刘承祐相信,王章甚至敢将东京民财尽敛于官府……
不过,有个念头,已然在刘承祐脑中盘旋,他想搞一个大汉的“中央银行”了。不过暂时也只是念头罢了,一者他对“银行”的事务功能也就知道个大概浮面,另外这等事情不能由他拍下脑袋就决定的,尤其是这等新鲜事务,得根据如今的情况机进行调查评判论断可行性……
不过对于此点,刘承祐还是有些信心的,交子铺就诞生于宋初,初中还是高中书上就有写来着,提前个几十年,由官府牵头发行,也不算跨时代。
另外,刘承祐脑中还有个清醒的认知,在国家局势未彻底安定,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度未足,官府的公信力不强,商业的发展繁荣未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贸贸然地搞事情。
但是,提出个想法,让臣子们研究研究,也是不妨。想着,刘承祐又将目光放到了王章身上,不知觉中,王章几乎成了朝堂之上最忙碌的人。
看着老臣那被压榨得气色不足的模样,刘承祐一时竟莫名地有些心酸之感。
“张德钧!”刘承祐突然唤道。
“是!”
“记一下,王卿沥血披肝,勤于王事,着赐钱百缗、绢十匹、粮五十石!”刘承祐吩咐着。
张德钧赶紧应下,而骤闻刘承祐之赏,众臣不禁惊讶,见刘承祐那一副认真而敬重的神情,看向王章的目光中难免有些羡慕,都知刘承祐很“抠”,能让他在听政期间,降下如此“重赏”,当真是很难得的。
而王章,在诧异的同时,也不矫情,动作麻利,态度恭顺地拜道:“谢陛下!”
起身,王章又向刘承祐禀来,只是这一回,眉色之间,透着些许迟疑:“河东节度上报,去岁下辖诸州受雪灾,损害严重,边备亦急,留州、留使之财用不足,恳请朝廷,酌免去岁上供秋税!”
如今大汉地方藩镇财税,除了幽州、府州、夏州、延州、凤翔等特殊州镇以及遭灾之地外,其余地方,两税与留使之资,暂时各据一半。即便如此,上供之事,也才开了个头,出各种各样的漏子。也就是朝廷直辖的州县,给朝廷供血多些。
而闻王章之报,刘承祐一下子便同许州的事联系起来了。
第152章 听政3
说起来,刘知远出河东入中原建汉,刘崇守太原这龙兴地,快两年了,干得还是不错,尤其以太原为中心的晋中那一块地盘,无灾无乱的,官府民间局面一直比较稳定。
当然,不是刘崇的镇戍能力有多强,有刘知远此前打下的底子,临发前又对河东诸州进行了妥善安排,契丹人的侵扰在代北又如瘙痒,大汉之纷扰自有中枢操心头疼,与他无关。河东那边,只要有个中下之才,再不搞事,都能有个“不错”的政绩。
刘崇呢,也是那么做的,事实上,在大汉立国的这两年来,刘崇在河东,日子完全可以用滋润来形容。
一直以来,在人财物力各方面上对朝廷的支持也还算有力,尤其是刘知远当政的一年,当然,根本也不敢有多少反抗心思,河东彼时可谓是放血支持朝廷。
等到刘承祐继位,力度自然有所减持,毕竟河东也要求发展、谋温饱嘛。即便如此,上供财税,也是老实往东京支援的,刘承祐平李守贞,刘崇也向军前支援了一批粮草。
虽然,刘崇对刘承祐的用人、治政方面,有所非议。但是,总得来说,河东这龙兴之地,还没有成为朝廷的威胁与负担。
从王章此刻的汇报中,刘承祐当然嗅到了那一丝不和谐的味道,殿中的重臣们望了望,都不是蠢人,多多少少也能察觉到刘崇此报中的不妥之处。毕竟,去岁冬,河东可没向朝廷汇报过受灾之事……
当然,聪明的,似郭威、冯道、赵莹这些人,不管有没有随驾南行,也都不禁往南边的事情上想。没有人贸然发表看法,都客望向刘承祐,看着天子沉思。
从本心讲,刘承祐对刘崇这个皇叔,忌惮心并没有那么重,也没有要破坏双方关系的意思,但是,很多事情,从来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眼下,刘承祐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应对处理这种“意外”的状况,维系双方的关系。
当然,把事情往最恶化的方向想,比如刘崇造反。那种可能性,实则不高,虽然这个年代节度造反的成本很低。
不说其他,河东数州之地,忻代、岚宪、辽汾的镇守军使,可是刘知远安排的。不提他们如今对朝廷的忠诚如何,刘崇虽则可凭身份、官位压制他们,但若要在如今的情况下带领他们造反,人心首先便不齐。
考虑可以这般考虑,但是,刘承祐若是做得太过。呵呵,即便是“五代”末期了,藩镇扯旗造反、吊民伐罪、清君侧是什么的真需要顾虑吗?
刘承祐认真地考虑了一会儿,面色倒未太过凝重,没有对王章所报之事做正面回答,反而环视一圈说道:“皇叔乃朕嫡亲的叔父,镇守北京,克诚尽忠,御边牧民,使河东无虞,业已两载。朕意封其为王,以副名位,诸卿以为如何?”
刘承祐话虽是疑问,但语气肯定而坚决,并没有让大臣们感受到多少商量的余地,自没人反对,皆表示赞同。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官家,有何不妥?”望着背手站在殿前,做抬头仰视状的刘承祐,张德钧不由上前问询圣意。
刘承祐的注意力放在顶上的牌匾,驻足良久,抬指吩咐着:“传命将作监,换块匾,将此殿名改了!”
对于天子的吩咐,张德钧并未作任何逡巡状,表示疑惑什么的,主动问道:“不知官家,欲易何名?”
刘承祐直接道:“殿名崇政!”
对于这殿名,刘承祐心中早有不喜,只是厌恶的情绪在此刻最为强烈罢了,顺便就给办了。刘承祐并不喜欢“垂拱”二字,垂拱而治,皇帝会轻松许多,但如今可不是时候。虽然只是换块匾,改两个字,但也是个政治信号。
殿中暂且在一片肃静的忙碌之中,随驾出京的内侍归置着于御用之物,动作都很轻,生怕影响到了刘承祐。
刘承祐坐在御案后,摸着那早已熟悉的龙纹把手,扫着殿中一览无遗的熟悉景象,刘承祐不由心安。别看刘承祐平日里偶尔会矫情对常处深宫、隔绝高墙表示不满,然而实际上,也只有在这宫廷御殿中,那种御临天下感觉,才更真实些。
“官家,大臣们正在殿外候召!”
闻言,刘承祐放下了手中的一本奏章,关于幽州情况的,简单得讲,燕王赵匡赞又上书要钱粮来了。刘承祐的心态已经足够平和,赵匡赞要得勤,他也不介意,换他要哭要叫。已有王章的批复,如常,给得小气……
“宣!”
“是!”
官家要接见大臣议政,不能打扰,张德钧赶忙给还在殿中做收尾布置的几名宦使了个手势,摆手的动作,麻利地跟赶蚊子一般。
“臣等恭迎陛下还京!”
来谒的臣子们,不管有没随驾,带平章事的都来了,另外尚洪迁、白文珂、李洪信几名将帅也在。
“免礼!”对待如今这些站在大汉权力高层的文武老臣,刘承祐面上还是十分礼重的。
“此番奉先帝梓宫南下,朕不在朝,有赖诸卿秉执国政,处置急要,使上下和协,诸务通达!”刘承祐向留守的王章、冯道、赵莹、王峻等臣夸奖的。
不过一句话的事情,让君臣间的气氛和缓些。此番出京,来回二十余日,他不在的情况下,东京这边局势很是平稳,众臣理政,也还算不错,刘承祐早有所了解。
“京中先帝祭礼如何?”刘承祐问。
“回陛下,高祖灵位已奉入宗庙,犹待殿祭!”冯道说道。
针对于刘知远的葬礼,还有一些后续的祭礼,不过已不是刘承祐所在意的了。稍微关注了下,也就过去了。
扫着冯道那几名留京宰臣,淡淡地吩咐道:“朕离京期间,中书门下所批奏章,都调出来,朕挑几份查阅一番!”
冯道几人互视了一眼,这天子,刚回朝,就迫不及待地,又开始收权了。虽起着心思,面上却不变,拱着手应道:“是!”
似乎看出了他们心中的异样一般,刘承祐微抬袖:“朕南下,少俗务加身,乐得轻便,致众卿受累。这若是放松久了,只怕怠政慢政啊!”
“陛下勤勉!”
面对这一番恭维,刘承祐一副恬然的样子,又看了众臣两眼,说:“诸部司衙署,拣些要紧事说来!”
这是要听政了,殿中的空气稍微沉凝了些,由王章起身,禀来:“陛下,立春之后,朝廷降令,督促诸道府州县,行劝耕之事。臣等选派职事郎官及御史,巡察中原,根据察报,各州春种之事,所行良善!”
“国之大本,在农在耕!”刘承祐颔首,表示满意:“国家连年战乱,土地荒芜,农事怠废,至今方得片刻安宁。未有三年,民间恐怕是难以恢复元气。接下来三至五年,农事仍旧是大汉的重中之重,中枢与地方,内外上下职吏,不得放松懈怠!”
“发制各地官府,对所有犁具、农种、耕牛,当积极调配,务使利用到位!各州营屯之事,着诸使尽职负责……”
“是!”
“对了!”稍微顿了一下,刘承祐看向老腰又弯了几分的风冯道:“曲辕犁的推广情况如何?”
曲辕犁的发明与使用,代表着农耕技术水平发展到一个高度,以轻便省力,调动灵活,起土方便,大利于农事耕作,提高效率。
不过以唐末以来,战事频繁,先进的耕具倒是出世了,然而在推广方面,实处于一个落后的阶段,尤其是北方地区。再加上曲辕犁具技术也在几十上百年的时间中,不断改良,到如今,勉强可以用成熟来形容。
据察,南唐那边,“江东犁”的应用,已然十分广泛。此前,刘承祐便下诏,在北方诸州,推广曲辕犁。当然,不似南方小面积水田的情况,移用于北面,针对于北方的土地特点,辕犁的设计铸造也在不断改进中,去岁初始,朝廷便在办此事。
听刘承祐问起,冯道还是思虑了片刻,方才答道:“陛下,已敦促各地官府,然新犁的推广,非一时半刻所能见效,黔首农民短时间内亦无力替换,不过富庶之家,已足用。朝廷半载以来所造新犁七千余架,已分往各地屯营外。臣等意造公犁,对百姓行租售惠农之事……”
听其介绍,刘承祐点着头,面上并无不耐之色,技术的推广从来不是一道政令就可以的,需要时间,更需要财力。
刘承祐吩咐着:“针对新犁推广及租售之事,拟个条陈,廷议商定吧,务求行之有效之法!”
“是!”
第151章 听政2
“陛下,去岁秋税,诸道州府使,其上供中枢之谷、帛、榷利,已陆续运抵东京。”王章起身,又向刘承祐通报了一则好消息。
闻言,刘承祐原本平静得几近黯淡的目光顿时就生动了不少,问道:“今春动作倒是快了些!”
“京畿诸州,不少朝廷所差职吏,又有转运使督察其事。各地藩镇,亦未刻意怠慢!”王章说道,老迈的语气难得地轻松了些。
“有多少?”
王章心中显然是有一笔账的,直接道来:“到此为止,钱帛、榷利约以四十万缗,已经尽数纳入内帑与国库,谷粮计约七十二万石,除一部分投入东京市场,悉入汴仓!”
刘承祐心脏争气地跳动了一下,面上虽然保持着平静,还是忍不住说了句:“倒是不少!”
在刘承祐的印象中,这大概是大汉立国以来,朝廷最宽裕的一刻了。当然,说宽裕,也只是相对而言。
仅去岁,大汉从头到尾,并不安宁,上半年有后蜀入侵,下半年有河中之叛,再加契丹人时时威胁,但整体而言,是朝着平稳发展。局势宁平了,再加刘承祐上台后矢志坚持的重农劝农的政策推动,总归有些收获。
当然,就那钱粮,于名义上控制中原、河北、河东以关右偌大地盘的大汉朝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不止不多,简直凄零。养官、养兵派发俸钱禄米、调拨边事、铸造武器、赈灾、水利,基本上做不了太多事,就得耗光。也就是,刘承祐穷惯了,此刻感触尤深。
王章佝着腰,明显更驼了,人也更清瘦了,刘承祐看向这老臣的目光也愈柔和了,带着几分真心道:“有劳王卿署理三司,实解朕大忧啊!”
面对刘承祐的赞扬,王章如常,平静而淡定地表示谦逊。
要说王章与理政一道上,真有多少高绝的天赋、卓越的才情,那倒不尽然。王章靠的是对基层庶务的熟悉,靠着勤政强干,不怕吃苦,不怕背骂名,可以说是兢兢业业、刻苦勤勉地给大汉管着钱袋子。
当然,王章兢兢业业的态度,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到如今,完全可以用劳苦功高来形容。大汉的财政,可不是那么好掌管的,要是换个人,没有惊世才情,估计直接就给崩溃了。
王章这个三司使当得,实则是很苦的,正因为体其辛劳、察其艰苦,即便王章当初是与杨邠穿同一条裤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承祐也对他也是另眼相待。
“如今东京粮价如何?”刘承祐问。
“回陛下,斗米一百九十五钱,粟、麦每斗仅一百钱!”积极答话的,是陶谷。
稍微看了陶谷一眼,略一思考,刘承祐语调轻松地说:“比起去岁冬,倒是有所下降!”
从乾祐元年入冬后,东京的粮价基本在斗米二百一十徘徊,确是有所下降,虽然下降的比例不算高。
“另,铸钱监新铸乾祐通宝六十三万缗,每缗计重五市斤,所耗铜料两百余万斤,几乎耗尽余料,臣已安排,继续收集铜料,另以臣之见,收矿之事,当着力推动了!”倒不怎么在意陶谷的抢答,王章又禀道。
“此事由三司牵头,诸司配合!”刘承祐顾忌倒是小了许多,干脆地吩咐着:“既造新钱,当着手施策投放民间,使之尽快于市面流通,以缓钱荒!”
“是!”
以如今的情况,朝廷的投放手段,实则匮乏得很,发饷俸、购粮、采备之类的支出性活动,又或者直接来一次大工,刘承祐一下子便想到治河、以工代赈什么的……
当然,最直接的,官府直接设点,布告士民,让百姓拿旧钱兑换,借以淘换劣币。
果然,刘承祐念头方起,王章就上禀此策了。
刘承祐想了想,看着王章道:“可!不过如今民间,旧币、杂币甚多,针对各类大小钱,兑换之比,当定出个严格合理的条制!”
“是!”
六十多万缗的新钱,相对于整个天下而言,算不得什么,但在东京,还是足够搅起一阵波浪,并且这只是个开始。
这该是一次收割韭菜的机会,刘承祐瞥着王章,以他的作风,肯定会想法在兑钱过程中为朝廷牟利的,若让他放开了干,刘承祐相信,王章甚至敢将东京民财尽敛于官府……
不过,有个念头,已然在刘承祐脑中盘旋,他想搞一个大汉的“中央银行”了。不过暂时也只是念头罢了,一者他对“银行”的事务功能也就知道个大概浮面,另外这等事情不能由他拍下脑袋就决定的,尤其是这等新鲜事务,得根据如今的情况机进行调查评判论断可行性……
不过对于此点,刘承祐还是有些信心的,交子铺就诞生于宋初,初中还是高中书上就有写来着,提前个几十年,由官府牵头发行,也不算跨时代。
另外,刘承祐脑中还有个清醒的认知,在国家局势未彻底安定,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度未足,官府的公信力不强,商业的发展繁荣未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还是不要贸贸然地搞事情。
但是,提出个想法,让臣子们研究研究,也是不妨。想着,刘承祐又将目光放到了王章身上,不知觉中,王章几乎成了朝堂之上最忙碌的人。
看着老臣那被压榨得气色不足的模样,刘承祐一时竟莫名地有些心酸之感。
“张德钧!”刘承祐突然唤道。
“是!”
“记一下,王卿沥血披肝,勤于王事,着赐钱百缗、绢十匹、粮五十石!”刘承祐吩咐着。
张德钧赶紧应下,而骤闻刘承祐之赏,众臣不禁惊讶,见刘承祐那一副认真而敬重的神情,看向王章的目光中难免有些羡慕,都知刘承祐很“抠”,能让他在听政期间,降下如此“重赏”,当真是很难得的。
而王章,在诧异的同时,也不矫情,动作麻利,态度恭顺地拜道:“谢陛下!”
起身,王章又向刘承祐禀来,只是这一回,眉色之间,透着些许迟疑:“河东节度上报,去岁下辖诸州受雪灾,损害严重,边备亦急,留州、留使之财用不足,恳请朝廷,酌免去岁上供秋税!”
如今大汉地方藩镇财税,除了幽州、府州、夏州、延州、凤翔等特殊州镇以及遭灾之地外,其余地方,两税与留使之资,暂时各据一半。即便如此,上供之事,也才开了个头,出各种各样的漏子。也就是朝廷直辖的州县,给朝廷供血多些。
而闻王章之报,刘承祐一下子便同许州的事联系起来了。
第152章 听政3
说起来,刘知远出河东入中原建汉,刘崇守太原这龙兴地,快两年了,干得还是不错,尤其以太原为中心的晋中那一块地盘,无灾无乱的,官府民间局面一直比较稳定。
当然,不是刘崇的镇戍能力有多强,有刘知远此前打下的底子,临发前又对河东诸州进行了妥善安排,契丹人的侵扰在代北又如瘙痒,大汉之纷扰自有中枢操心头疼,与他无关。河东那边,只要有个中下之才,再不搞事,都能有个“不错”的政绩。
刘崇呢,也是那么做的,事实上,在大汉立国的这两年来,刘崇在河东,日子完全可以用滋润来形容。
一直以来,在人财物力各方面上对朝廷的支持也还算有力,尤其是刘知远当政的一年,当然,根本也不敢有多少反抗心思,河东彼时可谓是放血支持朝廷。
等到刘承祐继位,力度自然有所减持,毕竟河东也要求发展、谋温饱嘛。即便如此,上供财税,也是老实往东京支援的,刘承祐平李守贞,刘崇也向军前支援了一批粮草。
虽然,刘崇对刘承祐的用人、治政方面,有所非议。但是,总得来说,河东这龙兴之地,还没有成为朝廷的威胁与负担。
从王章此刻的汇报中,刘承祐当然嗅到了那一丝不和谐的味道,殿中的重臣们望了望,都不是蠢人,多多少少也能察觉到刘崇此报中的不妥之处。毕竟,去岁冬,河东可没向朝廷汇报过受灾之事……
当然,聪明的,似郭威、冯道、赵莹这些人,不管有没有随驾南行,也都不禁往南边的事情上想。没有人贸然发表看法,都客望向刘承祐,看着天子沉思。
从本心讲,刘承祐对刘崇这个皇叔,忌惮心并没有那么重,也没有要破坏双方关系的意思,但是,很多事情,从来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眼下,刘承祐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应对处理这种“意外”的状况,维系双方的关系。
当然,把事情往最恶化的方向想,比如刘崇造反。那种可能性,实则不高,虽然这个年代节度造反的成本很低。
不说其他,河东数州之地,忻代、岚宪、辽汾的镇守军使,可是刘知远安排的。不提他们如今对朝廷的忠诚如何,刘崇虽则可凭身份、官位压制他们,但若要在如今的情况下带领他们造反,人心首先便不齐。
考虑可以这般考虑,但是,刘承祐若是做得太过。呵呵,即便是“五代”末期了,藩镇扯旗造反、吊民伐罪、清君侧是什么的真需要顾虑吗?
刘承祐认真地考虑了一会儿,面色倒未太过凝重,没有对王章所报之事做正面回答,反而环视一圈说道:“皇叔乃朕嫡亲的叔父,镇守北京,克诚尽忠,御边牧民,使河东无虞,业已两载。朕意封其为王,以副名位,诸卿以为如何?”
刘承祐话虽是疑问,但语气肯定而坚决,并没有让大臣们感受到多少商量的余地,自没人反对,皆表示赞同。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