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房玄龄从沉思中惊醒,轻轻理了理自己的胡子,意有所指道:“这神迹本来应该是严格保密的,可是为什么圣人要叫你来,把一切告诉你,你得心里有底。”
  长孙无忌脸上浮现出一丝苦笑。
  他当然心里有底。虽然是被人转述,但是他在那些客观描述的背后敏锐发觉到了造成安史之乱的一个巨大的冲突点——在关陇集团和河北山东门阀之间。
  身为关陇集团的代表人物,长孙无忌长叹一声,顿时觉得自己身上背上了沉重的大山。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众臣直起了身子——第一次关于“安史之乱”的会议开始了。
  “安史之乱”爆发的时期是在很久以后,久到他们这些有幸领受神迹的人都会一一逝去之后才会出现。
  李世民忙里偷闲时会疑惑,为什么光屏出现在这个时期呢?
  ——按照光屏所言,早期的李隆基也不失为一个英明的皇帝,如果让那个时候的他领受神迹。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所以为什么是他呢?
  为什么是贞观年间呢?
  是有些草蛇灰线在这个年代就已经埋下了伏笔,还是在此之后都找不到一个合格理智的帝王扭转倾颓的局面?
  李世民想不通。
  但他有时也会在深夜感谢光屏在这个时代出现。
  均田制、府兵制、节度使、吏治……光屏透露了太多太多的消息,但是他们也只能在现有的框架下努力地一点点改善那些沉疴旧疾。
  毕竟治大国如烹小鲜,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每一步的改革都要小心翼翼。
  王莽的覆辙,还在史书上明晃晃地写着呢。
  到了这个时候,李世民又不得不庆幸,幸好光屏还给大唐留下了这么长的时间来改变。
  已经不复年轻时雄武的李世民独自站在那里,闭目微微笑了。
  尽人事,听天命。
  未来的事,自有后人去承担。
  另一个位面,“平行世界历史直播”项目组。
  小组成员们齐聚一堂,看到“唐太宗”时期的研究顺利落幕,不禁笑闹着欢呼起来。就连总是老成持重的老教授也激动地互相拍着彼此的背。
  他们的项目顺利结束了。
  小刘兴奋地跳起来,和熟悉的不熟悉的同事紧紧拥抱。好不容易从人群中脱身出来,小刘转头看去,教授倚在门边,笑呵呵地看着他。
  小刘脑中依然有着残存的兴奋,他快跑几步冲过去,又在快要撞到教授的时候紧急刹车,不好意思地挠着后脑勺,笑道:“导师!真的真的特别谢谢您!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
  教授还是手里抱着那个保温杯,笑呵呵地摸了摸小刘的头。
  “我听负责人说了,他对你的评价很高哦!细心认真,工作谨慎,还帮研究组找到两个数据错误,做的很棒!”教授赞赏地点点头,“以后继续加油!”
  小刘感激地看着教授,突然发现,教授的身材不高,但是背总是挺得笔直;他的身材显然不是常年锻炼,有些走样和发福,但是半旧的衣服剪裁合身,总是洗得干干净净;鬓角的几丝霜白并没有让他变得老迈,而是为他增添了一丝儒雅的气质。
  ……我也好想成为这样的人啊。
  小刘在心中敬仰地想。
  数亿万个时空之外,被来自异世界大手轻轻拨乱的命运线在新的方向上前进,没人说得清未来的发展。项目组结束了,成员们各自打包行李,准备回家,小刘跟着教授的脚步走出大楼,外面的天地阳光灿烂。
  ——历史已定,而未来有无数种可能。
  ——正文完——
  全文完!
  一个月没有更新,其实主要是我根本想不出来唐朝到底能怎么改变了,对我来说,唐朝一直就是那个有最盛世,也有急速坠落的朝代,安史之乱涉及的各种矛盾该怎样改善,也超过了我这个半吊子爱好者可以写作的极限。所以,也许只能留下这个有些烂尾的、遗憾的开放式结局了,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最美的大唐。(专业的大佬或许可以在评论区聊一聊?
  毕竟是新人第一本小说,很感谢各位的包容和鼓励,以及更文中提出的建议!一直追更评论的小天使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在漫漫书海中遇见彼此~
  最后的最后,就以本书最后一句来结尾吧!
  ——历史已定,而未来有无数种可能。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