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节
王琼姿担心李逸这个连玉米面饼子都嫌糙的豌豆公主吃不下去,去了农户家里反而给人家添麻烦,正待拒绝,李逸拱手道:“多谢您。”
老汉一家加上儿子媳妇,以及一对孙儿孙女,一共有六口人,住着普通的瓦房,篱笆糊的院子,屋舍俨然,虽不富贵,但是收拾得干干净净。
老妪与儿媳妇下厨做饭,杀了家中一只大公鸡,切了两斤五花肉,家里还有过年熏得的腊肉,做了一个野菌菇炖鸡,一大海碗烧肉,一盘子蒸腊肉,其余的清炒时蔬,凉拌黄花菜,林林总总,摆满了一大桌子。
老汉的小孙子与孙女,偷偷躲在门边,嘴里含着指头,眼巴巴地望着桌子上的菜。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农家人朴实,确实拿出了自家最好的东西来招呼客人。
王琼姿冲那两个孩子招手,两个小孩先是害羞地往门后躲,被老汉叫出来,王琼姿扯下两只鸡腿,给他们兄妹一人一只,兄妹俩拿了鸡腿,害羞地笑了笑,飞快地跑了。
老汉忙道:“小孩子不懂事,请客人见谅。”
农家菜实在,用料足,没有用多余的调味品,原汁原味,滋味很不错,李逸吃了两大碗麦饭,还喝了老汉家自己酿造的高粱酒。
吃过饭,他与老汉聊起了农事,问老汉家里情况如何。老汉道:“这两年风调雨顺,家里还过得去。”
李逸问起本地的赋税徭役,老汉道:“自新皇登基,赋税有所减免,但是徭役不少。”
李逸一一过问,一旁的张锐牢记在心。
王琼姿也凝神细听,王家三代为官,不存在赋税与徭役。徭役,实则是官府让平民百姓免费做事,修路修桥,或者官府指派的其他差事,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征十万百姓修长城。也可用钱代替,但是普通百姓饥饱都成问题,哪有钱代徭役。
总之,不是什么好事。是以历代的贤臣多提倡轻徭役,薄赋敛。
从老农家告辞出来,李逸这才想到忘记了一件事,忙派一位侍卫给老汉家送银子。
侍卫问:“送多少?”
王琼姿出门有带钱的习惯,她才荷包里掏了一贯钱出来交给侍卫,“将这个给那户人家吧。”
侍卫领命而去,李逸笑道:“你怎么也小气起来,只送人家一贯钱?”
王琼姿正色道:“我这可不是小气,你要是大手笔的给银子反而容易给他家招祸,这样的普通百姓是用不上银子的,铜钱足矣,一贯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足够他家一个月的饭钱。”
李逸摸摸鼻子,“我说一句话,你就反驳这么多,真说不过你。不过你说的有道理。今日听这老汉之言,我倒觉得很多不必要的徭役完全没有必要,待回宫后与朝臣们商议。”
王琼姿笑道:“说来说去还是一个钱的问题,官府有钱,直接出钱请人做多好。”
李逸心里估摸了一个数,道:“暂时还不行,以后或许有机会。”
两人逛到日落时分方才乘坐马车回了东苑。
想起一整日没有去给太后请安,李逸与王琼姿换过衣服后,打算去萱和堂。罗翔过来禀告道:“皇上,今日您与娘娘出宫后,太后娘娘派人去请了建昌伯与其夫人过来觐见。”
建昌伯被削成白板,按理说不能再叫建昌伯了,但他毕竟是太后的亲弟弟,皇帝的亲舅舅,血脉关系亲近,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复起了。罗翔等人为了表示尊敬,仍旧以建昌伯呼之。李逸以往听顺口了,并不计较什么。
建昌伯近来时常出入东苑,李逸的眉头皱起来。他对王琼姿说:“你今日不必去给太后请安了,我一个人去。”
看他这样子,八成又要跟太后吵架,王琼姿乐得不淌这趟浑水,当下道:“那你记得跟太后说我身子稍有不适,明日再去看她。”
李逸颔首,神色严肃,带着罗翔等人去了萱和堂。
王琼姿安安稳稳地待在清凉殿。洗漱过后,葫芦与小英替她擦头发。小英担忧道:“皇上肯定会与太后起争执,到时候我们娘娘免不了被太后埋怨。”
葫芦并不在意,“太后本来就不喜欢我们娘娘,再多一件也无所谓。不过我真是不明白啊,明明是皇上跟太后闹了矛盾,太后娘娘不去责怪皇上,每次都认为是我们娘娘的错。”
王琼姿懒洋洋道:“这有什么好想不通的,太后与皇帝是亲母子,当娘的怎么舍得怪儿子,但凡儿子不好,那就是身边人的错。”
以前有孙忠罗翔等人背锅,现在么,王琼姿就是最好的背锅人选。
小英道:“好在太后娘娘身边的李嬷嬷很不错,时常为娘娘在太后面前说好话。”
提起李嬷嬷来,王琼姿想起了自己答应帮她寻女儿的事情,古代寻人可真是难啊,彭家以前的左邻右舍都打探过了,只说是突然发了一笔财,然后远远地走了,有说是去南京的,也有说是去福建的,反正如同一滴水汇入大海,音讯难寻。王琼姿只能叮嘱了南京的家人,还有远在泉州的俞贺仪慢慢打听。
内侍前来问是否要用晚膳,王琼姿道:“先等会儿,皇上应该快回来了。”
李逸对建昌伯这位娘舅厌烦得很,应当是不愿意跟他一起吃饭的。
115、第 115 章
太后留李逸在萱和堂用晚膳, 李逸见到建昌伯恨不得隔夜的饭都能吐出来,还跟他一起吃饭?
她黑着一张脸给给太后请完安, 就打算离开。白胖的建昌伯瘦了一些, 在袖子里拢着手,弯腰垂背, 一双细缝眼时不时地瞟一眼他大外甥,再低着头装鹌鹑。
要说太后的样貌确实是一等一的,而且为人伶俐,不然也不会讨得先帝喜欢,独宠后宫二十载。建昌伯却与太后全然不同, 姐弟两个的长相拿到外面让人评说, 不知情的人绝不会认为这是一对一母同胞的亲姐弟,建昌伯长相中就透着一股子猥琐劲,在先帝朝, 恩泽深厚,骄纵无知,一副无脑衙内样儿, 待李逸登基后, 丝毫不给这娘舅的面子,训斥过几次, 又虢夺了爵位,将他大部分的家产给充公了,近年来,建昌伯活得小心翼翼, 看到这大侄子无异于看到了活阎王。
建昌伯心里埋怨姐姐,他也不想同皇帝一起吃饭,不对,不是不想,是不敢。他现在看到李逸就怕得很。虽然没了爵位,比起往日的风光得意来,算是落魄了,但建昌伯没吃过苦,太后时不时的接济弟弟,日子过得倒也不错。建昌伯不想惹着皇帝,免得自己哪里让皇帝看不过眼,又被他削一顿,再削,他担心自己没命了。
太后却不这么认为,她始终认为都是一家子至亲骨肉,就是生天大的气,如今这三两年过去,皇帝也该消气了,便想替李逸与建昌伯说和。
哪晓得李逸一点也不给母后面子,见到建昌伯便满脸厌恶与嫌弃,一点也不掩饰,不但不肯留下来用饭,反而再离开后,又派了罗翔来萱和堂传话。
皇帝的意思是直接明白,那意思就是让太后不要总是宣建昌伯觐见,其中还有不少贬低嫌恶建昌伯的话。
罗翔接了这个苦差事,都没办法推给别人,只得来萱和堂传话。话肯定要说的委婉些,然而再委婉,话里的意思还是得表达出来。
把个太后气得满脸通红,太后不便直接骂皇帝儿子,便只指着罗翔骂,把个罗翔骂了个狗血淋头。建昌伯见形势不妙,在太后骂邱琰的那一刻就偷偷地溜出萱和堂大殿,躲到偏殿里蒙头睡觉。
罗翔来之前,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但是真听到太后毫不留情面的骂他,心里还是很不舒坦,只因太后是皇帝的亲娘,他也无可奈何。待回去复命了,心中怨恨不已,添油加醋说了太后与建昌伯许多坏话。
李逸听了对太后的不满更添加了一层,本来逐渐缓和的母子关系又陷入僵持。
儿子日益冷淡的态度,太后怎么能不知道,她只把这些归咎于王琼姿,认为是王琼姿挑拨母子关系。每日王琼姿去给她请安,她理也不理,甚至半日才出来,让王琼姿在萱和堂枯坐等候。
这不免让李逸更加不满,亲自下诏,太后身子不适,未免打扰太后的休息,改每日一请安,为五日一请安,其他时候只传太后身边亲近服侍的人去询问太后的起居状况。
王琼姿又不是受虐狂,太后不待见,她也懒得去找不自在。好在太后身边的李嬷嬷偏向她,给她传了太后的许多消息。
王琼姿也知道太后不待见她的原因,但是知道了原因,却也没法改变。太后因小皇帝而迁怒她,要想改变小皇帝的态度难上加难,除非太后彻底不再管建昌伯了,可建昌伯又是太后的心肝宝贝,何其难哉?
帝后二人对太后的冷淡分为明显,宫女太监不乏踩高捧低的人。太后本人毕竟是皇帝的亲娘,无人敢刻薄亏待她,但是太后身边的宫人太监的日子很不好过,在宫里很没有体面。
这么一来更加增添了太后的怒火,因着李嬷嬷时常为皇后说话,太后有时候连李嬷嬷都不搭理。她与弟妹建昌伯夫人抱怨宫里的情形。
建昌伯夫人“唉哟”一声,似乎与太后找到了共同语言,开始说起自己儿子来,“大郎小时候也是个疼人的,有什么事都不瞒着爹娘,娶了媳妇,一切都变了,有事只管跟自己媳妇说。不满您说,御史弹劾我们老爷的那几样事,又不少是大郎替他屋里人做的。我们做父母还不能管教,不然就生气,几日不回家也是有的,要我说都是他屋里人的错。”
她叹了口气,又道:“后来家里落难,也养不起那许多人,遣散了许多了,大郎屋里的人也走的差不多了,家里这才算安静下来。”
其实建昌伯内宠不少,建昌伯夫人也趁此机会,将她看不顺眼的一些妖娆女子都给发卖了,建昌伯虽然不舍但也无可奈何。
太后知道这事,没说什么,建昌伯年纪大了,也该修身养性,一味的往屋里拉女人,不管是对于身子,还是名誉都是不好的。
太后瞧了一眼李嬷嬷,吩咐她去厨房看着膳食,然后对建昌伯夫人说:“你如今要管着他,在那乡间,切勿做一些强占人子女的事情,届时传到皇帝的耳中,他想要起复更难了。”
建昌伯夫人道:“知道了,妾会尽力劝着老爷。”
她瞧着李嬷嬷心里不太舒服,劝道:“太后娘娘,这李嬷嬷年纪大了,做事想来也没有那么多精力,何不再挑了年轻的过来使唤?”
太后并不在在乎,道:“陈年旧事,你还记到现在?她从我进宫就在身边伺候,别人不如她想的周到,也不如她贴心。”
建昌伯夫人这才不说什么了。
太后此次召建昌伯夫人觐见,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吩咐她。
“皇上对自己的亲舅舅不闻不问,反而把王家那群人当做至亲对待,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在东苑款待王家人,对皇后的母亲,侍奉若亲母,我这个亲娘却被他抛到脑后,实在可恨。”
建昌伯夫人劝道:“皇上内心必定不是这样想的,可能是皇后手段了得,把皇上给迷住了。您以前还说过,那皇后娘娘根本就不是给端庄的好女子,在南京时就使出百般手段勾搭皇上。”
太后认为她说的很有道理,恨恨地道:“皇后本就是狐媚子!我手中无人可用,你此番回家后,让三弟派人去查皇后娘家是否有做违纪犯法的勾当!”
自大周建国,确有不惹事的外戚,但是极少极少,国朝昌盛,到了这几代,后妃出自民间,穷人乍富,又没个森严的家风,外戚一代比一代糜烂。太后心里清楚得很,建昌伯的所做作为,虽然上不得台面,但是与其他外戚也差不多,这也是她深觉李逸亏待建昌伯的原因所在。
其他朝代的外戚犯法的事情也没少做啊,还不是安安稳稳当着爵爷,过得养尊处优的好日子,偏偏到李逸这里就不行了,拿自己亲舅舅开刀。
“我就不信他王家没有一点半点违法的事情,你让三弟找人好好的查!”
彼时建昌伯鼎盛时期,人人巴结讨好,这事好查,现在别人都对建昌伯避而远之,家里的生计全赖太后,怎么查?
建昌伯夫人表示为难。
太后有钱,先帝对她的赏赐数之不尽,李逸也没亏待她。太后的钱养十个建昌伯都没问题,“我让黄伦送银子过去,钱不是问题,这事儿尽可能的给我办好。”
建昌伯夫人欢喜地答应道:“娘娘请放心,老爷一定会把事情办好的。”
李嬷嬷被太后故意支开,因此太后与建昌伯的密谈她并不知道。而且她对太后忠心耿耿,一些小事上愿意提点皇后,或许为皇后在太后面前说好说,但是让她背叛太后,这是她绝对做不到的事情。
王琼姿对此事无知无觉。东苑的日子过得很快活,不比宫中,要是常常召亲人进宫,肯定会惹出不少闲言碎语来,但是在这东苑,很多事情无须孤寂,王琼姿时常接了俞氏过来小住。
游湖赏花设宴,每日好玩的事情太多了。快活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好像眨眼间就到了八月底,该回皇宫了。
近了秋季,虽然秋老虎依然势猛,但是早晚已经能感受到凉意了,王琼姿早晚也会多穿一件衣服。
她与李逸在东苑,没有了紫禁城宫规的束缚,两个越发亲密。成婚一年,王琼姿总算有了一点新婚燕尔的感觉。
李逸今日在武英殿宴请英国公等勋贵,王琼姿独自用了晚膳,带着葫芦、小英等人去御花园逛了逛,回来洗漱后,躺在床上看书。
到了很晚,李逸才回来,除了眼神稍微有点迷糊,身上一点都不带酒味,他凑过去想亲王琼姿。王琼姿躲闪,“有酒味,臭!”
李逸抬起袖子闻了闻,“没有啊。”
王琼姿道:“你洗澡了,身上没有,可是嘴巴里有。”
于是乎,李逸又去漱口,嘴里嚼茶叶,务必把自己弄得口吐芳香.
王琼姿专心看书,李逸在她身边坐下,笑道:“这下子从里到外都没有酒味了吧!”
王琼姿“嗯”了一下,眼睛仍然盯在书上。
李逸一把夺了书,随手往大案上了一扔,道:“晚上灯光黯淡,别看啦,伤眼睛。”
王琼姿从善如流地躺在床上,眼波流转望着他。
李逸心中激荡,轻声道:“不如我们看书?”
“看书”并不是真正的看书,实乃比闺房画眉更有乐趣的一件事。但是王琼姿偏偏要逗逗他,故意道:“你刚才还说晚上看书伤眼睛,让我别看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116、第 116 章
李逸心里急, 偏偏喝了酒,脑子没法像平常转的那么快。他紧靠着王琼姿躺下, 耍赖:“那就看不伤眼睛的书。”
最后这书看没看不知道, 只知道次日两人起来的很晚,天色已经大亮了。
李逸喃喃道:“从此君王不早朝。”
老汉一家加上儿子媳妇,以及一对孙儿孙女,一共有六口人,住着普通的瓦房,篱笆糊的院子,屋舍俨然,虽不富贵,但是收拾得干干净净。
老妪与儿媳妇下厨做饭,杀了家中一只大公鸡,切了两斤五花肉,家里还有过年熏得的腊肉,做了一个野菌菇炖鸡,一大海碗烧肉,一盘子蒸腊肉,其余的清炒时蔬,凉拌黄花菜,林林总总,摆满了一大桌子。
老汉的小孙子与孙女,偷偷躲在门边,嘴里含着指头,眼巴巴地望着桌子上的菜。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农家人朴实,确实拿出了自家最好的东西来招呼客人。
王琼姿冲那两个孩子招手,两个小孩先是害羞地往门后躲,被老汉叫出来,王琼姿扯下两只鸡腿,给他们兄妹一人一只,兄妹俩拿了鸡腿,害羞地笑了笑,飞快地跑了。
老汉忙道:“小孩子不懂事,请客人见谅。”
农家菜实在,用料足,没有用多余的调味品,原汁原味,滋味很不错,李逸吃了两大碗麦饭,还喝了老汉家自己酿造的高粱酒。
吃过饭,他与老汉聊起了农事,问老汉家里情况如何。老汉道:“这两年风调雨顺,家里还过得去。”
李逸问起本地的赋税徭役,老汉道:“自新皇登基,赋税有所减免,但是徭役不少。”
李逸一一过问,一旁的张锐牢记在心。
王琼姿也凝神细听,王家三代为官,不存在赋税与徭役。徭役,实则是官府让平民百姓免费做事,修路修桥,或者官府指派的其他差事,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征十万百姓修长城。也可用钱代替,但是普通百姓饥饱都成问题,哪有钱代徭役。
总之,不是什么好事。是以历代的贤臣多提倡轻徭役,薄赋敛。
从老农家告辞出来,李逸这才想到忘记了一件事,忙派一位侍卫给老汉家送银子。
侍卫问:“送多少?”
王琼姿出门有带钱的习惯,她才荷包里掏了一贯钱出来交给侍卫,“将这个给那户人家吧。”
侍卫领命而去,李逸笑道:“你怎么也小气起来,只送人家一贯钱?”
王琼姿正色道:“我这可不是小气,你要是大手笔的给银子反而容易给他家招祸,这样的普通百姓是用不上银子的,铜钱足矣,一贯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足够他家一个月的饭钱。”
李逸摸摸鼻子,“我说一句话,你就反驳这么多,真说不过你。不过你说的有道理。今日听这老汉之言,我倒觉得很多不必要的徭役完全没有必要,待回宫后与朝臣们商议。”
王琼姿笑道:“说来说去还是一个钱的问题,官府有钱,直接出钱请人做多好。”
李逸心里估摸了一个数,道:“暂时还不行,以后或许有机会。”
两人逛到日落时分方才乘坐马车回了东苑。
想起一整日没有去给太后请安,李逸与王琼姿换过衣服后,打算去萱和堂。罗翔过来禀告道:“皇上,今日您与娘娘出宫后,太后娘娘派人去请了建昌伯与其夫人过来觐见。”
建昌伯被削成白板,按理说不能再叫建昌伯了,但他毕竟是太后的亲弟弟,皇帝的亲舅舅,血脉关系亲近,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复起了。罗翔等人为了表示尊敬,仍旧以建昌伯呼之。李逸以往听顺口了,并不计较什么。
建昌伯近来时常出入东苑,李逸的眉头皱起来。他对王琼姿说:“你今日不必去给太后请安了,我一个人去。”
看他这样子,八成又要跟太后吵架,王琼姿乐得不淌这趟浑水,当下道:“那你记得跟太后说我身子稍有不适,明日再去看她。”
李逸颔首,神色严肃,带着罗翔等人去了萱和堂。
王琼姿安安稳稳地待在清凉殿。洗漱过后,葫芦与小英替她擦头发。小英担忧道:“皇上肯定会与太后起争执,到时候我们娘娘免不了被太后埋怨。”
葫芦并不在意,“太后本来就不喜欢我们娘娘,再多一件也无所谓。不过我真是不明白啊,明明是皇上跟太后闹了矛盾,太后娘娘不去责怪皇上,每次都认为是我们娘娘的错。”
王琼姿懒洋洋道:“这有什么好想不通的,太后与皇帝是亲母子,当娘的怎么舍得怪儿子,但凡儿子不好,那就是身边人的错。”
以前有孙忠罗翔等人背锅,现在么,王琼姿就是最好的背锅人选。
小英道:“好在太后娘娘身边的李嬷嬷很不错,时常为娘娘在太后面前说好话。”
提起李嬷嬷来,王琼姿想起了自己答应帮她寻女儿的事情,古代寻人可真是难啊,彭家以前的左邻右舍都打探过了,只说是突然发了一笔财,然后远远地走了,有说是去南京的,也有说是去福建的,反正如同一滴水汇入大海,音讯难寻。王琼姿只能叮嘱了南京的家人,还有远在泉州的俞贺仪慢慢打听。
内侍前来问是否要用晚膳,王琼姿道:“先等会儿,皇上应该快回来了。”
李逸对建昌伯这位娘舅厌烦得很,应当是不愿意跟他一起吃饭的。
115、第 115 章
太后留李逸在萱和堂用晚膳, 李逸见到建昌伯恨不得隔夜的饭都能吐出来,还跟他一起吃饭?
她黑着一张脸给给太后请完安, 就打算离开。白胖的建昌伯瘦了一些, 在袖子里拢着手,弯腰垂背, 一双细缝眼时不时地瞟一眼他大外甥,再低着头装鹌鹑。
要说太后的样貌确实是一等一的,而且为人伶俐,不然也不会讨得先帝喜欢,独宠后宫二十载。建昌伯却与太后全然不同, 姐弟两个的长相拿到外面让人评说, 不知情的人绝不会认为这是一对一母同胞的亲姐弟,建昌伯长相中就透着一股子猥琐劲,在先帝朝, 恩泽深厚,骄纵无知,一副无脑衙内样儿, 待李逸登基后, 丝毫不给这娘舅的面子,训斥过几次, 又虢夺了爵位,将他大部分的家产给充公了,近年来,建昌伯活得小心翼翼, 看到这大侄子无异于看到了活阎王。
建昌伯心里埋怨姐姐,他也不想同皇帝一起吃饭,不对,不是不想,是不敢。他现在看到李逸就怕得很。虽然没了爵位,比起往日的风光得意来,算是落魄了,但建昌伯没吃过苦,太后时不时的接济弟弟,日子过得倒也不错。建昌伯不想惹着皇帝,免得自己哪里让皇帝看不过眼,又被他削一顿,再削,他担心自己没命了。
太后却不这么认为,她始终认为都是一家子至亲骨肉,就是生天大的气,如今这三两年过去,皇帝也该消气了,便想替李逸与建昌伯说和。
哪晓得李逸一点也不给母后面子,见到建昌伯便满脸厌恶与嫌弃,一点也不掩饰,不但不肯留下来用饭,反而再离开后,又派了罗翔来萱和堂传话。
皇帝的意思是直接明白,那意思就是让太后不要总是宣建昌伯觐见,其中还有不少贬低嫌恶建昌伯的话。
罗翔接了这个苦差事,都没办法推给别人,只得来萱和堂传话。话肯定要说的委婉些,然而再委婉,话里的意思还是得表达出来。
把个太后气得满脸通红,太后不便直接骂皇帝儿子,便只指着罗翔骂,把个罗翔骂了个狗血淋头。建昌伯见形势不妙,在太后骂邱琰的那一刻就偷偷地溜出萱和堂大殿,躲到偏殿里蒙头睡觉。
罗翔来之前,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但是真听到太后毫不留情面的骂他,心里还是很不舒坦,只因太后是皇帝的亲娘,他也无可奈何。待回去复命了,心中怨恨不已,添油加醋说了太后与建昌伯许多坏话。
李逸听了对太后的不满更添加了一层,本来逐渐缓和的母子关系又陷入僵持。
儿子日益冷淡的态度,太后怎么能不知道,她只把这些归咎于王琼姿,认为是王琼姿挑拨母子关系。每日王琼姿去给她请安,她理也不理,甚至半日才出来,让王琼姿在萱和堂枯坐等候。
这不免让李逸更加不满,亲自下诏,太后身子不适,未免打扰太后的休息,改每日一请安,为五日一请安,其他时候只传太后身边亲近服侍的人去询问太后的起居状况。
王琼姿又不是受虐狂,太后不待见,她也懒得去找不自在。好在太后身边的李嬷嬷偏向她,给她传了太后的许多消息。
王琼姿也知道太后不待见她的原因,但是知道了原因,却也没法改变。太后因小皇帝而迁怒她,要想改变小皇帝的态度难上加难,除非太后彻底不再管建昌伯了,可建昌伯又是太后的心肝宝贝,何其难哉?
帝后二人对太后的冷淡分为明显,宫女太监不乏踩高捧低的人。太后本人毕竟是皇帝的亲娘,无人敢刻薄亏待她,但是太后身边的宫人太监的日子很不好过,在宫里很没有体面。
这么一来更加增添了太后的怒火,因着李嬷嬷时常为皇后说话,太后有时候连李嬷嬷都不搭理。她与弟妹建昌伯夫人抱怨宫里的情形。
建昌伯夫人“唉哟”一声,似乎与太后找到了共同语言,开始说起自己儿子来,“大郎小时候也是个疼人的,有什么事都不瞒着爹娘,娶了媳妇,一切都变了,有事只管跟自己媳妇说。不满您说,御史弹劾我们老爷的那几样事,又不少是大郎替他屋里人做的。我们做父母还不能管教,不然就生气,几日不回家也是有的,要我说都是他屋里人的错。”
她叹了口气,又道:“后来家里落难,也养不起那许多人,遣散了许多了,大郎屋里的人也走的差不多了,家里这才算安静下来。”
其实建昌伯内宠不少,建昌伯夫人也趁此机会,将她看不顺眼的一些妖娆女子都给发卖了,建昌伯虽然不舍但也无可奈何。
太后知道这事,没说什么,建昌伯年纪大了,也该修身养性,一味的往屋里拉女人,不管是对于身子,还是名誉都是不好的。
太后瞧了一眼李嬷嬷,吩咐她去厨房看着膳食,然后对建昌伯夫人说:“你如今要管着他,在那乡间,切勿做一些强占人子女的事情,届时传到皇帝的耳中,他想要起复更难了。”
建昌伯夫人道:“知道了,妾会尽力劝着老爷。”
她瞧着李嬷嬷心里不太舒服,劝道:“太后娘娘,这李嬷嬷年纪大了,做事想来也没有那么多精力,何不再挑了年轻的过来使唤?”
太后并不在在乎,道:“陈年旧事,你还记到现在?她从我进宫就在身边伺候,别人不如她想的周到,也不如她贴心。”
建昌伯夫人这才不说什么了。
太后此次召建昌伯夫人觐见,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吩咐她。
“皇上对自己的亲舅舅不闻不问,反而把王家那群人当做至亲对待,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在东苑款待王家人,对皇后的母亲,侍奉若亲母,我这个亲娘却被他抛到脑后,实在可恨。”
建昌伯夫人劝道:“皇上内心必定不是这样想的,可能是皇后手段了得,把皇上给迷住了。您以前还说过,那皇后娘娘根本就不是给端庄的好女子,在南京时就使出百般手段勾搭皇上。”
太后认为她说的很有道理,恨恨地道:“皇后本就是狐媚子!我手中无人可用,你此番回家后,让三弟派人去查皇后娘家是否有做违纪犯法的勾当!”
自大周建国,确有不惹事的外戚,但是极少极少,国朝昌盛,到了这几代,后妃出自民间,穷人乍富,又没个森严的家风,外戚一代比一代糜烂。太后心里清楚得很,建昌伯的所做作为,虽然上不得台面,但是与其他外戚也差不多,这也是她深觉李逸亏待建昌伯的原因所在。
其他朝代的外戚犯法的事情也没少做啊,还不是安安稳稳当着爵爷,过得养尊处优的好日子,偏偏到李逸这里就不行了,拿自己亲舅舅开刀。
“我就不信他王家没有一点半点违法的事情,你让三弟找人好好的查!”
彼时建昌伯鼎盛时期,人人巴结讨好,这事好查,现在别人都对建昌伯避而远之,家里的生计全赖太后,怎么查?
建昌伯夫人表示为难。
太后有钱,先帝对她的赏赐数之不尽,李逸也没亏待她。太后的钱养十个建昌伯都没问题,“我让黄伦送银子过去,钱不是问题,这事儿尽可能的给我办好。”
建昌伯夫人欢喜地答应道:“娘娘请放心,老爷一定会把事情办好的。”
李嬷嬷被太后故意支开,因此太后与建昌伯的密谈她并不知道。而且她对太后忠心耿耿,一些小事上愿意提点皇后,或许为皇后在太后面前说好说,但是让她背叛太后,这是她绝对做不到的事情。
王琼姿对此事无知无觉。东苑的日子过得很快活,不比宫中,要是常常召亲人进宫,肯定会惹出不少闲言碎语来,但是在这东苑,很多事情无须孤寂,王琼姿时常接了俞氏过来小住。
游湖赏花设宴,每日好玩的事情太多了。快活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好像眨眼间就到了八月底,该回皇宫了。
近了秋季,虽然秋老虎依然势猛,但是早晚已经能感受到凉意了,王琼姿早晚也会多穿一件衣服。
她与李逸在东苑,没有了紫禁城宫规的束缚,两个越发亲密。成婚一年,王琼姿总算有了一点新婚燕尔的感觉。
李逸今日在武英殿宴请英国公等勋贵,王琼姿独自用了晚膳,带着葫芦、小英等人去御花园逛了逛,回来洗漱后,躺在床上看书。
到了很晚,李逸才回来,除了眼神稍微有点迷糊,身上一点都不带酒味,他凑过去想亲王琼姿。王琼姿躲闪,“有酒味,臭!”
李逸抬起袖子闻了闻,“没有啊。”
王琼姿道:“你洗澡了,身上没有,可是嘴巴里有。”
于是乎,李逸又去漱口,嘴里嚼茶叶,务必把自己弄得口吐芳香.
王琼姿专心看书,李逸在她身边坐下,笑道:“这下子从里到外都没有酒味了吧!”
王琼姿“嗯”了一下,眼睛仍然盯在书上。
李逸一把夺了书,随手往大案上了一扔,道:“晚上灯光黯淡,别看啦,伤眼睛。”
王琼姿从善如流地躺在床上,眼波流转望着他。
李逸心中激荡,轻声道:“不如我们看书?”
“看书”并不是真正的看书,实乃比闺房画眉更有乐趣的一件事。但是王琼姿偏偏要逗逗他,故意道:“你刚才还说晚上看书伤眼睛,让我别看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明天见。
116、第 116 章
李逸心里急, 偏偏喝了酒,脑子没法像平常转的那么快。他紧靠着王琼姿躺下, 耍赖:“那就看不伤眼睛的书。”
最后这书看没看不知道, 只知道次日两人起来的很晚,天色已经大亮了。
李逸喃喃道:“从此君王不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