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山海关定方略(一)
  1611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朱由栋一行抵达山海关。
  平时驻扎在北京的京营当然是跟着朱由栋从北京出发,蓟镇、宣府、大同等地军镇的部队,自然也不用到北京会齐。而南方的横海卫、四川镇等部队,自然是通过海运北上。所以,除了辽东镇本身的部队外,其他部队的聚齐地,一开始就是定在山海关。
  北京兵部在九月就已经发出命令,要求北方各军镇抽调兵马向山海关前进。但是受限于大明目前奇葩的后勤制度,所以,朱由栋因为要出征的名头,在北京城里整整浪费了两个月。但是当他到达山海关的时候,居然还有部队没有抵达。
  “殿下,杨经略,杜帅,据末将前日收到的消息,太原镇的部队已经到了居庸关附近,大约还有五六日便到。宁夏镇的部队还在宣府的怀安卫,至少还有二十天的路程。”
  “呃,殿下恕罪,本朝军镇兵移动到他处,这规矩是有些多,所以不是儿郎们不努力。”
  说这话的是辽东经略杨镐。作为文臣,这家伙的仕途长期和军伍之事有关,所以,他是大明朝难得的体恤将士,愿意倾听武将声音的文臣。或许是和部队打交道久了,此人平日的言行,那真的和普通的文弱书生大不相同。早年甚至跟随辽东大将董一元,深夜冒雪突袭敌军并获得大胜,单凭这一点,就足够武将们对其刮目相看。
  但是呢,此人也有官僚的毛病:爱拉帮派,在小团体里讲兄弟义气。你跟我交情好,是我的人,那你无论怎么作死,我都要护你周全。你不是我的兄弟,那对不住,故意坑害你的事情可能不经常做,但功劳什么的基本不会考虑你。
  当年大明援朝抗倭,杨镐组织了四万大军围攻日军据点蔚山,眼看着游击陈寅的部队就要攻破日军防线了,但是杨镐看自己的好兄弟李如梅的部队还没有上来,于是鸣金收兵。结果等到李如梅上来后,日军已经整顿好了防线,明军锐气已失,攻不进去了。在长期的对峙中,明军士气低落,被日军抓住机会反击,大败亏输……
  总之,这个家伙算是文臣里懂兵事的,但是自身的水平和道德……
  “哈哈哈,杨经略,孤虽然年幼,但体恤将士四个字还是做得到。这样吧,宁夏镇的马参将来不了就不等了,柴帅,你这关上哪里的地方宽阔点?咱们马上开始战前想定吧。”
  “回禀太孙,山海关的城楼很是宽阔,而且可以依山观海,景色也很是不错。”
  “嗯,那便登楼吧?杨经略?”
  “臣无异议。”
  一众人遂拥着朱由栋上了山海关城楼,朱由栋自是坐了主位,其左侧第一位自然是杨镐,右侧是辽东总兵杜松。然后山海关总兵柴国柱、四川总兵刘綎、辽东副总兵李如柏、大同参将麻承志、开原参将马林、蓟镇参将张承荫、延绥镇参将李昌龄、宣府镇参将尤世威、横海卫都司麻承诏、重庆卫石柱千户所马千乘等人,依次鱼贯入座。
  “杨经略,诸位大帅、将军,皇爷爷命孤来给大家做统帅,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本次参战的所有士兵足衣足食。至于军略方面的事情,孤年幼无知,还望杨经略,诸位大帅、将军,不吝赐教。”
  在一片“臣等不敢、殿下言重了”的谦辞后,杨镐清了清嗓子:“殿下,诸位将军,今日之会,尤为重要,我等深受皇恩……总之,建奴必灭……所以……”
  杨镐在那里掉书袋了半天,但朱由栋一点不耐烦的样子都没有。小半个时辰里,他只是稍微的换了个姿势,用一只手撑着腮帮子,露出很有兴趣的表情一直微笑着盯着杨镐看。
  杨经略这个尴尬啊。
  要说这次出兵,武将们当然是欢欣鼓舞,但杨经略的心情就不是很美好了。
  多少年了,大明的兵事啥时候是皇族可以参合的了?从嘉靖开始,不都是文臣做监军,拥有部队的最高决断权么?这会儿弄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在老子头上算什么事?这打赢了,最大的功劳不是我的。打输了,说不得,背锅的人就是我。谁tm乐意来做这次的统帅啊?
  还有啊,历来本朝武事,文臣监军的话是要扣下整个军饷的三成作为漂没的。这笔漂没,除了做监军的文臣要拿,对上,内阁、吏部、兵部等相关部门的官员们要分一些。对下,几个大军头也要分一些。这几十年下来都成了惯例了。可是这次太孙来做大将军算什么事?
  最可恶的是,这次打仗的军费据说全是太孙出。那个已经在南方商界成为诸多商人梦魇的曹三喜,这会儿也在山海关城楼下。如此一来,这漂没自然就不用想了。
  杨经略本身自己捞不到还是小事:打了这么多年仗,捞也捞够了。但是杨经略身后还有许多文官等着分钱啊!这可怎么交待?
  所以,杨镐一开始打的主意就是,先说几个小时废话,等朱由栋不耐烦了,再伺机将其请出现场。
  可惜,太孙殿下都在大明政坛的顶端厮混了七年,这一身养气功夫不比普通文臣差。下面的武将们都抓耳挠腮,各种坐立不安了,太孙殿下还能好整以暇的时不时抽空说一声“嗯,杨经略说的不错”啥的来捧场。
  最后没辙的杨经略只有结束了这恼人的思想动员,转而开始交出干货:“殿下,自接到皇上命臣经略辽东的旨意起,臣就一直在构思方略。臣以为,建奴虽然跳梁一时,但其土地狭小,人口稀少,战略回旋空间极小。抓住这几点,我朝只要将军队分为四路,齐齐进军,建奴必然顾此失彼,不战而降矣。”
  “嗯,杨经略,说说,都是哪四路?怎么走?”
  “是,臣以为,宣大、蓟镇以及京营、山海关等关外军队,合为一路。这一路乃是我军主力,从沈阳出发,直接向建奴的老巢赫图阿拉进军,是为西路军。
  四川、石柱和横海卫的军队可以在宽甸登陆,与宽甸卫、朝鲜援军合兵一路,从南侧攻击建奴后背,是为南路军。
  马参将率一军从开原出发,从北侧攻击建奴,是为北路军。
  李副将率一军,从辽阳出发,从西南侧进攻,是为西南路军。
  这其中,西路军主要的任务是吸引建奴主力靠过来。
  北路军和西南路军的任务是紧紧贴着西路军,为西路军辅助。
  南路军的任务是快速前插,趁着建奴老巢空虚,直捣腹心。
  在建奴面对我西路军久战不下,而且粮道不断受到我北路军和西南路军骚扰,必然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咂然听到我南路军袭取了其老巢,必然崩溃。那是,便是我西路军等三路大军乘胜追击之时。”
  “嗯~~”心里非常火大,但面上却古井不波的朱由栋喝了一口茶,然后悠然道:“诸位将军觉得这个方略怎么样?没事,都说说,毕竟,你们才是提刀上阵的厮杀汉嘛。”
  以前呢,没有皇族统军,所以武将们在文官的指挥下打仗,那是相当的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得罪了文官统帅,分派个必死的任务给你怎么办?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有朱由栋坐在这里,加上杨镐这个方略实在有些扯淡。所以,等朱由栋让大家发表意见后,刘綎第一个就站了出来。
  当年刘大刀的军队在朝鲜很是祸害了不少当地百姓。而杨镐呢?他在朝鲜除了是明军统帅外,还兼职当起了朝鲜的“宰相”。为了朝鲜战后的恢复可谓是尽职尽力。在这个过程中,刘綎因为士兵军纪的问题,多次遭到杨镐的弹劾和训斥。所以两人的积怨极深。
  而这些年呢,刘綎因为木邦一役和太孙建立起了固定的联系,这背后的后台硬得不得了。再加上这杨镐的方略实在是糟糕。所以,刘大刀就敢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