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好歌太多也是一种烦恼
“不打烊乐队带着新专辑《23》强势重回歌坛。”
“说真的,这是一张非常非常非常棒的专辑!”
“十首歌里,没有一首不精彩的,每一首都能够百听不腻!”
“而且叶未央这次大胆尝试了新的风格,拥抱市场,拥抱流行,这对已经有了风格基本盘粉丝的乐队来说,是一种很大胆的尝试!”
“但是他成功了,非常的成功!”
“……”
“……”
“……”
“朋友们,如果还没有购买这张专辑,我建议你们现在就买来听一听,绝对不会让人失望的!”
滚石杂志的电子版,在《23》发售的第二天,为这张专辑专门加刊了一期!
十二位北美知名的乐评人,全部都为这张专辑写了一篇超过四百字的乐评!
无一人差评!
十二个人里,最低打分4.5,最高打分5.0!
就算是有那么一点点批评的声音,也大多都是在“专辑风格不统一”这一点上。
《23》哪哪都好,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一个核心的专辑主题,将这十首歌串联起来。
这对于听过数千张专辑的资深乐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但是,有缺憾反而是一件好事。
如果一张专辑一点缺点都找不出来,只有全是吹嘘的声音,那就显得有那么一点假了,看乐评的人多少都会有些怀疑,怀疑这些乐评人收钱了。
嗯,虽然他们确实收钱了。
但是为了掩饰自己收钱了,所以必须要找一点无关紧要的地方喷一喷才行。
还好,《23》还是有那么一两点地方可喷的。
是的,人就是这么奇怪的一种生物。
如果一个普通人,看到一篇对《23》专辑全是夸奖和赞誉的乐评,那他下意识的就会认为,写这篇乐评的肯定收钱了!
但是,如果乐评中有一些针对《23》的批评,哪怕只有一两句,那都会让人感觉很真实,嗯,不是收钱的!
收钱的怎么可能批评雇主呢?
所以,现在的水军宣传其实早就已经升级了。
他们并不会一味地去吹嘘,而是在吹嘘中掺杂一点点批评的声音,反而特别容易让人信任。
不管是北美还是欧洲甚至中东地区。
只要是在音乐圈有影响力的乐评人,都收到了一份来自华纳的“特别补贴”。
然后,一篇篇关于《23》专辑的乐评,就在专辑发售的第二天,在互联网上到处出现了。
说实话,各位乐评人们真觉得,这個活很轻松。
至少,比他们去夸圈内其他歌手轻松的多。
因为《23》是真的有硬实力的,这张专辑的优秀也是肉眼可见的。
大家几乎没有说什么违心的话,只是照着自己在听完《23》专辑后的真实想法,写出的乐评,就已经非常偏向于不打烊乐队了。
欧美乐坛,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比《23》还要优秀的专辑了。
甚至很多乐评人都说出了那句华纳曾经和叶未央说过的话。
“这张专辑完全可以拆分成3张精品专辑发!”
“全世界,只有不打烊乐队舍得如此做专辑!”
“叶未央在向世界炫耀自己那无与伦比的音乐才华!”
对经纪公司来说,《23》这张专辑的制作绝对是非常浪费的行为。
但是对于听众来说,这简直是一件幸福来敲门的事情!
当这些乐评人们指出了这一点后。
已经购买了专辑,并且正在享受这场音乐盛宴的听众们,简直不能再认同了!
“这张专辑真的太良心了!”
“每一首歌都是精品,每一首歌都拍了mv,每一首歌都能够给其他歌手做主打歌!”
“20美元就能够买到这张数字专辑,简直就是在做慈善!”
“天哪,我再也不用忍受那种为了两三首喜欢的歌,就买一整张专辑的痛苦了!”
“不,这张专辑里还是有那么几首歌我不喜欢的,不过比起其他的歌手,比例确实低多了!”
喜欢摇滚的人,能够在这张专辑里听到五首现在乐坛少见的正统摇滚歌。
喜欢新流行的人,也能够听到四首迎合市场的流行,并且剩下的六首摇滚歌里,也有很多歌能够让他们喜欢。
任何一个平常比较爱听音乐的人,只要购买了《23》专辑,至少能够对其中7-8首歌都满意和喜爱,最多可能就是对一两首歌比较无感。
这比起其他歌手发的专辑,含金量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其他歌手发的专辑,一般也就是2-3首主打歌能够获得广泛好评,1-2首非主打歌获得一些小众好评。
剩下的五首歌,不好意思,大部分都只能沦为充数歌曲。
充数到什么程度呢?
歌手自己在发完之后,都很少会再唱,哪怕开演唱会的时候可能都不会唱...
就真的是只在专辑里出现过一次,然后就会被粉丝与歌手自己遗忘了。
就像是不打烊乐队《后青春的诗》这张专辑里的几首充数歌曲一样。
粉丝们基本不在意,不打烊乐队在大部分活动上也都不会唱。
但是《23》不一样,这张专辑没有哪首歌可以称得上是主打歌,或者说每一首歌都是主打歌!
专辑发布的首周,十首歌就手拉手的一起进入了公告牌前五十。
最低的一首排名42,最高的一首《counting stars》直接空降冠单。
并且,每一天这个排名都在激烈的变化。
因为《23》专辑的每一首歌,都有非常多的簇拥,甚至粉丝们自己内部都快要打起来了。
我觉得《counting stars》最好听。
他觉得《apologize》最棒。
你觉得《in mt life》最嗨。
就连梦龙的冠单《radioactive》在其中,都有些不显眼了,磕磕绊绊的才冲进前十...
对粉丝来说,这当然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好歌一下子太多了,都不知道应该支持哪首歌冲榜了。
而对华纳来说,这可就是一件坏事了。
《23》的十首歌,分散了不打烊乐队粉丝的支持力度,不像其他歌手发歌,粉丝们都是主要围绕着主打歌来冲榜,能够十指握拳,发出最大力量。
《23》的每一首歌,都让人舍不得放弃,都有一批人想要支持它们在公告牌榜单上冲的更高。
于是,滑稽的一幕出现了。
第二周的公告牌榜单上...
不打烊乐队的《counting stars》与《in mt life》激烈的争夺着第一。
后面的3-10名里,有五首不打烊乐队的歌正在互相打擂台,争夺更靠前的名次。
先一周发出来的《something just like this》,一下子就掉到了二十多名……
整个公告牌前30名,完全成了不打烊乐队自家《23》专辑歌曲的厮杀场...
自己人打自己人,自己专辑的歌曲互相之间抢榜。
这种只出现在玩笑中的事情,居然真的有走入现实的一天。
不管是不是不打烊乐队的粉丝,只要关注公告牌榜单的人,全都懵了...
“说真的,这是一张非常非常非常棒的专辑!”
“十首歌里,没有一首不精彩的,每一首都能够百听不腻!”
“而且叶未央这次大胆尝试了新的风格,拥抱市场,拥抱流行,这对已经有了风格基本盘粉丝的乐队来说,是一种很大胆的尝试!”
“但是他成功了,非常的成功!”
“……”
“……”
“……”
“朋友们,如果还没有购买这张专辑,我建议你们现在就买来听一听,绝对不会让人失望的!”
滚石杂志的电子版,在《23》发售的第二天,为这张专辑专门加刊了一期!
十二位北美知名的乐评人,全部都为这张专辑写了一篇超过四百字的乐评!
无一人差评!
十二个人里,最低打分4.5,最高打分5.0!
就算是有那么一点点批评的声音,也大多都是在“专辑风格不统一”这一点上。
《23》哪哪都好,美中不足的就是缺少一个核心的专辑主题,将这十首歌串联起来。
这对于听过数千张专辑的资深乐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但是,有缺憾反而是一件好事。
如果一张专辑一点缺点都找不出来,只有全是吹嘘的声音,那就显得有那么一点假了,看乐评的人多少都会有些怀疑,怀疑这些乐评人收钱了。
嗯,虽然他们确实收钱了。
但是为了掩饰自己收钱了,所以必须要找一点无关紧要的地方喷一喷才行。
还好,《23》还是有那么一两点地方可喷的。
是的,人就是这么奇怪的一种生物。
如果一个普通人,看到一篇对《23》专辑全是夸奖和赞誉的乐评,那他下意识的就会认为,写这篇乐评的肯定收钱了!
但是,如果乐评中有一些针对《23》的批评,哪怕只有一两句,那都会让人感觉很真实,嗯,不是收钱的!
收钱的怎么可能批评雇主呢?
所以,现在的水军宣传其实早就已经升级了。
他们并不会一味地去吹嘘,而是在吹嘘中掺杂一点点批评的声音,反而特别容易让人信任。
不管是北美还是欧洲甚至中东地区。
只要是在音乐圈有影响力的乐评人,都收到了一份来自华纳的“特别补贴”。
然后,一篇篇关于《23》专辑的乐评,就在专辑发售的第二天,在互联网上到处出现了。
说实话,各位乐评人们真觉得,这個活很轻松。
至少,比他们去夸圈内其他歌手轻松的多。
因为《23》是真的有硬实力的,这张专辑的优秀也是肉眼可见的。
大家几乎没有说什么违心的话,只是照着自己在听完《23》专辑后的真实想法,写出的乐评,就已经非常偏向于不打烊乐队了。
欧美乐坛,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比《23》还要优秀的专辑了。
甚至很多乐评人都说出了那句华纳曾经和叶未央说过的话。
“这张专辑完全可以拆分成3张精品专辑发!”
“全世界,只有不打烊乐队舍得如此做专辑!”
“叶未央在向世界炫耀自己那无与伦比的音乐才华!”
对经纪公司来说,《23》这张专辑的制作绝对是非常浪费的行为。
但是对于听众来说,这简直是一件幸福来敲门的事情!
当这些乐评人们指出了这一点后。
已经购买了专辑,并且正在享受这场音乐盛宴的听众们,简直不能再认同了!
“这张专辑真的太良心了!”
“每一首歌都是精品,每一首歌都拍了mv,每一首歌都能够给其他歌手做主打歌!”
“20美元就能够买到这张数字专辑,简直就是在做慈善!”
“天哪,我再也不用忍受那种为了两三首喜欢的歌,就买一整张专辑的痛苦了!”
“不,这张专辑里还是有那么几首歌我不喜欢的,不过比起其他的歌手,比例确实低多了!”
喜欢摇滚的人,能够在这张专辑里听到五首现在乐坛少见的正统摇滚歌。
喜欢新流行的人,也能够听到四首迎合市场的流行,并且剩下的六首摇滚歌里,也有很多歌能够让他们喜欢。
任何一个平常比较爱听音乐的人,只要购买了《23》专辑,至少能够对其中7-8首歌都满意和喜爱,最多可能就是对一两首歌比较无感。
这比起其他歌手发的专辑,含金量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其他歌手发的专辑,一般也就是2-3首主打歌能够获得广泛好评,1-2首非主打歌获得一些小众好评。
剩下的五首歌,不好意思,大部分都只能沦为充数歌曲。
充数到什么程度呢?
歌手自己在发完之后,都很少会再唱,哪怕开演唱会的时候可能都不会唱...
就真的是只在专辑里出现过一次,然后就会被粉丝与歌手自己遗忘了。
就像是不打烊乐队《后青春的诗》这张专辑里的几首充数歌曲一样。
粉丝们基本不在意,不打烊乐队在大部分活动上也都不会唱。
但是《23》不一样,这张专辑没有哪首歌可以称得上是主打歌,或者说每一首歌都是主打歌!
专辑发布的首周,十首歌就手拉手的一起进入了公告牌前五十。
最低的一首排名42,最高的一首《counting stars》直接空降冠单。
并且,每一天这个排名都在激烈的变化。
因为《23》专辑的每一首歌,都有非常多的簇拥,甚至粉丝们自己内部都快要打起来了。
我觉得《counting stars》最好听。
他觉得《apologize》最棒。
你觉得《in mt life》最嗨。
就连梦龙的冠单《radioactive》在其中,都有些不显眼了,磕磕绊绊的才冲进前十...
对粉丝来说,这当然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好歌一下子太多了,都不知道应该支持哪首歌冲榜了。
而对华纳来说,这可就是一件坏事了。
《23》的十首歌,分散了不打烊乐队粉丝的支持力度,不像其他歌手发歌,粉丝们都是主要围绕着主打歌来冲榜,能够十指握拳,发出最大力量。
《23》的每一首歌,都让人舍不得放弃,都有一批人想要支持它们在公告牌榜单上冲的更高。
于是,滑稽的一幕出现了。
第二周的公告牌榜单上...
不打烊乐队的《counting stars》与《in mt life》激烈的争夺着第一。
后面的3-10名里,有五首不打烊乐队的歌正在互相打擂台,争夺更靠前的名次。
先一周发出来的《something just like this》,一下子就掉到了二十多名……
整个公告牌前30名,完全成了不打烊乐队自家《23》专辑歌曲的厮杀场...
自己人打自己人,自己专辑的歌曲互相之间抢榜。
这种只出现在玩笑中的事情,居然真的有走入现实的一天。
不管是不是不打烊乐队的粉丝,只要关注公告牌榜单的人,全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