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 第585节
这样的大捷,立即盖过了文武朝臣勋贵被骂的难堪。让整个京城都沸腾起来了。天子在一昼夜内连打三仗,歼敌人数有五万余。没人去怀疑这数目真假,因为张铨在捷报里明确写了有战马尸骸,是以清点的马头数目为根据的。
但是天子领兵上阵冲杀这事儿,让还没有过去的、张铨斥骂的武将、勋贵、宗室等的浪潮,在京师益发地翻滚着、发酵着,英国公甚至改了几十年的骑马上朝的习惯,改乘没有英国公府标志的青油马车。
他们这些武勋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六部尚书和阁臣允许天子亲征的那部分。
隔日张铨的第三封八百里加急又到了。这回是给户部的。在这封八百里的加急文书中,张铨先是质问李汝华是不是有废立之心、谋害天子之意,竟然给出征在外的天子断了补给?
然后就是开骂的部分了。骂户部和兵部居心叵测,骂内阁尸位素餐,骂他们在京中饱食终日不知道亲征的天子断粮了。
反正张铨这二榜进士、科举上来的御史,变着花地把户部和兵部都损了一遍,直称户部和兵部该引咎辞职,他要立即去面圣,当面向天子弹劾户部、兵部的不称职。
李汝华看着张铨的八百里加急脸都变了,他匆匆地拿着这加急书信去找内阁召开小朝会。天子断粮可是大事儿啊,土木堡之战中的军卒哗变,不就是因为缺粮断水吗?
负责粮食补给的户部在小朝会上叫起了撞天屈,他们是按着天子带的禁军人数、设定的补给方案运作的。已经都派出了第三批送补给的。
可现在张铨送来八百里急报说天子的亲征大军断粮了,那断粮之事就是没假的。李汝华即便有再完美的方案,拿给小朝会的这些重臣们传阅,也都是没用的。
关键时刻,叶向高站出来维护李汝华。
“诸位请稍安勿躁。张铨说天子位于辽沈之间,可辽阳的存粮按照辽东年前上的奏折,是足够辽阳那几万驻军坚持到夏收的。天子会从辽阳调拨粮草。其所率的五万大军,短期内就没有断粮的可能。”
李汝华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自己真的是急糊涂了。怎么就没有想到辽阳的仓储呢!他转而去看兵部的崔景荣,还有沉默不语的英国公、定国公。
“崔尚书、英国公,你们是不是得派军卒沿途去查看送补给的车队?”
英国公见问到自己的头上了,站起来说道:“我看天子的补给断了,未必是李尚书户部安排的车队出了问题。”
定国公好死不死地补充道:“我赞成英国公的说法。”
他俩话音落了,也立即把朝臣的注意力都凝聚过去了。
英国公顶着所有人恨不能烧穿他的灼热眼神继续说:“从张御史的第一封八百里加急,我就觉得天子的行程比在关内快了很多。不是出京前预定的每天六十到八十里,应该超过了百里,大军才有可能在张御史写第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前一日抵达辽阳。要是不出我的所料,补给现在是应该到了天子亲征大军中了。
就是炮弹等要赶紧补送。对五万骑的建奴开炮后,炮弹应该所余应该不多。新式火炮的炮弹与原来都不同,这个在辽阳城那里是得不到补充的。”
崔景荣听英国公这么说才回过味来,躬身给英国公和定国公施礼。自己也是糊涂了,怪不得张铨指责尸位素餐。
“多谢英国公和定国公提醒,我竟然没从张御史的加急里看出天子的行程。今日就安排人再送炮弹去。”
天子所率的亲征大军在轰炸了五万的建奴后,炮弹不足了是明摆的事儿。
崔景荣接着提醒李汝华道:“张御史说天子所率的禁军伤亡将士,都移送去了辽阳城,户部是不是要补送药材过去辽阳?”
李汝华已经从张铨的指责里回过神,立即就答道:“户部已经准备了充足的药材,随时可以送去辽东。”
参加小朝会的这些官员,除了六部七卿,就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精心挑选出来的、能够担任尚书的侍郎。在首辅方从哲的主持下,群策群力地把天子在辽东可能遇到的各种意外、可能缺少的东西都列了出来,然后各自按所在的部门领了差事分头去做准备。户部已经备好的粮草和药材、工部的匠作坊这些日子又生产出来的火炮和炮弹,将与兵部之前备好的炮弹一起,明天就加急再往辽东送一批。
朱由检安静地坐在一边,承担自己的“监朝”摆设功能。他默默地看着这些老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把天子亲征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做了细致的安排。等大家准备向他告辞了,这孩子张口问道:“方首辅,张御史说宗室的成丁不应该看着皇兄领兵出征、令□□蒙羞,不该再领藩地的供奉,他们可以领兵出征吗?”
方从哲立即被这十岁的小豆丁问住了。他匆忙四顾想找个人替他给朱由检解释,正好看到了礼部侍郎公鼐。他立即对公鼐吩咐:“五皇子的问题,就交给你做解答了。”
公鼐叹气,但他是光宗的帝师,又是现任天子的帝师,两任学生都有教导朱由检的责任,可是光宗躺在皇极殿的灵柩里,现任天子领军在外,教导朱由检的事情就是他份内的事情了。他只能接过首辅布置的“艰难”任务,去给朱由检讲解封藩。
朱由检启蒙半年多,正是怀揣“十万个为什么”时期。公鼐从□□的封藩讲到孝文时期的撤藩,讲到成祖年间的事情,该讲不该讲的,在朱由检这个好奇宝宝的追问下,讲了快一个月了,才从朱由检那里得以脱身。
这是朱由检和公鼐之间的后话了。
再说出了乾清宫大门的文武各自去忙。英国公也与定国公搭伴往五军都督府去。
定国公眯眼看着残冬的暖阳,笑着对英国公说:“他们俩小子倒是命好,这次能在亲征大军中跟着立功了。”
英国公点头同意。
“幸好咱们俩有儿子跟去了,不然咱们两府在京师是没法安身了。”
“是啊。如今是老虎出了笼子,老鹰飞上了天。”
英国公知道定国公说的是天子,但是这话就不好接了,只能打着哈哈装不明白。
“他俩是国公世子,也到历练的时候。跟着天子与建奴硬碰硬一回,以后也知道领兵之道。”
定国公嘿嘿一笑,也不戳破英国公的小心谨慎,美美地晒着太阳,回想大朝会文臣那些五彩缤纷的脸色。
原来看所有人被骂的感觉这么爽啊。
第825章 木匠皇帝80
阿敏在起更的时候咽了气。其实他从城墙上摔下来之后, 就再没有醒过来。这样离去也算是没有痛苦地死了。
努/尔哈赤亲手给阿敏擦洗,替阿敏换上他心爱的贝勒服饰。然后又给黄太吉擦洗,一双虬筋凸显的大手,颤巍巍地抚摸黄太吉身上的十几处刀枪新伤,他的心里眼里都是黄太吉被明军团团围攻的幻影。
代善和他的三万大军尸骨无存。
莽古尔泰和那一万三千旗民也是尸骨无存。
长生天啊,为什么女真人要活的这么艰难?为什么要让女真人的勇士,丧生在那些卑鄙、懦弱的汉人之手。
努/尔哈赤在“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去世的时候,曾经哭得晕了过去。但是面对一昼夜内丧生的三子一侄, 他没有一滴眼泪。他心里翻滚着浓浓的不甘, 翻涌着这世道对女真人不公的愤怒。
他细心地给黄太吉穿上贝勒服饰, 凝望着心爱的儿子在早晨的时候还是生机勃勃的、如今带着些狰狞笑意的脸庞。他请何和礼和额亦都扶起黄太吉,亲手给儿子打好发辫,黑油油的头发上沾染的血污和尘土, 他都用丝帕细心地搽拭干净, 如同打理阿敏一样, 把黄太吉收拾的整齐、干净。
然后他就守着阿敏和黄太吉的尸体坐到了黎明。这期间他从自己记事起一点点地捋着这六十二年的时光, 捋着自己经过的人和事儿, 印象最深刻的李成梁不可一世的时候, 当然更记得李成梁晚年对自己那些莫可奈何的事情。
李成梁活着的时候, 几十年不停地挑拨女真族人自相残杀,自己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服膺在李成梁的麾下、为其驱役,给明军带路破了外祖父的寨子……父祖为李成梁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最后却命丧明军之手。
要不是李成梁的夫人对自己和舒尔哈齐网开一面, 自己和舒尔哈齐难保以后不走父祖的老路。就是从那时候起,自己不得不用祖父和父亲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开始统一建州女真各部的征战。
点点滴滴犹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
输了这一回算什么!
那李成梁六十六被罢官前自己要避其锋芒。等他七十六岁起复后,即便是他数个儿子手握辽东重兵,还不是一样要仰自己鼻息、避自己的锋芒?!
汉人不是喜欢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吗?
还就不信了,大明会永远强到如四十年前、自己无法撼动的那样。只要打定主意,慢慢地啃食掉大明在辽东的那些堡垒,女真人就能在辽东站稳。
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趁熊廷弼初到辽东、立足不稳的时候取了沈阳和辽阳。唉,根源就是缺少族人啊。
如果女真再多十万的勇士,沈阳和辽阳去年就到手了……
努/尔哈赤晃晃脑袋,不再去想那些不可能的事情。等回去赫图阿拉,就要鼓励女真族人多生养孩子。要补足这一战的损失,要有更多的勇士,要在辽东这片热土的每一个角落,都要有女真人的耕地和奴才。
想到这些,他扶着双膝站起来,立即下令他的亲卫拆了汗帐,准备天亮就回去赫图阿拉。
一夜未睡的努/尔哈赤看起来很疲惫、也很憔悴。但三子一侄的死并没有让他垮掉。只是他那尚有少量黑色的头发和胡须,如今皆成了雪白,衬他双目的湛湛精光,比平时更加威仪显赫。
“何和礼、额亦都,你俩不用再劝我了。我都明白。这都是命!这是长生天不想我们女真族人有足够的食物,安然渡过这个冬天。”
“大汗。”
何和礼与额亦都陪着努/尔哈赤坐了大半夜,扈尔汉忙着撤军的事宜。努/尔哈赤这样的反应,倒不如像费英东辞世那样哭晕过去呢。
□□哈赤像第一次与何和礼、额亦都见面那样,与他俩抱了抱,然后一手搭在额亦都肩膀、另一手握在何和礼的胳膊上,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回去赫图阿拉从头做起,现在总比万历二年的时候要好。”
张铨昨天傍晚接了天子派人送来的重伤将士,今儿才到府衙就接到了天子行营送来的的消息。总兵官杨麟奉旨要将阵亡将士送来辽阳,他赶紧令人去广佑寺先做安排。等杨麟抵达的时候,他立即被杨麟带来的天子亲征大军要断粮的消息惊呆了。
他匆匆命人将这些将士的遗体寄放在广佑寺,令自己的幕僚征集辽阳城里的木匠去赶制棺木。又安排人手从为辽阳驻军准备的粮仓里提取粮草,先用送阵亡将士过来的大车拉部分粮草回去,然后他会组织民夫将粮草再送往军中。
总之就是一句话,不会让天子所率的亲征军断粮。同时他还让杨麟带信给天子,说自己要去觐见。
张铨这两天是忙得脚打后脑勺。禁军的伤员是朝廷的功臣,不能含糊了,要安排好、要照应好。他把辽阳城里所有的大夫和药铺的帮工都征召到军营,还得按照天子随伤员送来的手册,协助军营里的医官护理这些重伤的禁军将士。
现在又多了粮草一事儿。
至于辽阳城外的那处战场,定国公世子只做了简单的处理,收回四棱钢锥,拣拾了部分被炸死的战马。
剩下的战场就留给辽阳的驻军去处理了。
张铨把此事交由总兵官侯世禄、童仲揆等人负责。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都需要他这个主官拿主意。
秦良玉等人又提出了要随驾亲征的事儿,张铨犹豫了片刻,表示会替他们上奏折。他白天把事情都安排好了,晚上又奋笔疾书写八百里急报进京。
他比建奴围困辽阳的时候,忙得更甚了几分。
中午的时候,杨麟派出去往山海关迎补给的军卒回来了一批。禀报他们遇到了离的最近的补给车队,粮草会在明天的傍晚抵达。
这是仅有粮草的车队。
朱由校听了有些许的失望,只好打消了今日拔营往沈阳去的主意,也就错了努/尔哈赤带大军离开沈阳的这一天。
当然了,他就是知道努/尔哈赤要离开沈阳,在补充的弹药没送到的时候,也不会冒险去追努/尔哈次的大军。因为他带着的这些禁军将士,是英国公挑选出来的最强悍的军卒。可是昨日四万骑兵对一万,伤亡惨重的教训,让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决定:如果没有火炮先击溃击垮建奴成建制的骑兵,不能与建奴面对面地硬抗。
因为大明承受不了战败的危险,也承受不了军卒的战损。
接着从辽阳回来的杨麟来见朱由校,汇报张铨对重伤将士的安排,还有其将阵亡将士寄放在广佑寺、已经组织木匠去做棺木的事情。同时还向朱由校转告了张铨想来军营觐见的愿望。
朱由校想着大军还要等补充的炮弹,短时间内不能开拔,也就应允张铨要觐见的请求。他让随行的曹化淳去传旨:“让辽阳的守备以上的军官,都随着张铨一起过来。”
这也是给辽阳守军的额外恩赏,酬劳他们这俩月辛苦守城的功劳。要知道面圣也是要够级别的。
曹化淳立即动身去辽阳传旨。他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好教导来觐见的那些武将们礼仪。方正化也跟着忙起来,他要给护卫的禁军交代明白搜身的事情。这些禁卫可不是宫里那些羽林卫,他们都是实打实的禁军军卒,是英国公一个一个挑选出来护卫天子的。
他们是能征善战,可是宫中那些视为常规的事情,可就一点儿都不知道了,这需要要方正化临时抱佛脚,能教会多少算多少,先把不能携带武器进御帐刻到这些禁卫的脑子里。
正忙碌的时候呢,亲征大军散往沈阳城的游骑哨探回来报消息了。
“围困沈阳的建奴撤军了。”
“看建奴扎营盘的大小,怎么也超出了十万大军的。”
泰宁侯就有点儿惋惜。
“陛下,要是咱们的炮弹足够,昨儿下午,不,今儿早晨就可以拔营去沈阳了。或许能够撵上建奴的尾巴轰他们几炮。”
刘渠的胳膊被军医打上了夹板,不肯在自己的军帐养伤,听说有了新军报,也凑到御帐听消息。朱由校曾当着众人用“好奇”的态度看了他的伤口,觉得马世龙说的真没有错,再深两分,他这胳膊就废掉了。
他见泰宁侯这么说,就提醒泰宁侯:“建奴的十万大军哪怕只剩了三万,咱们这五万人都不够他们撕扯的。快收起你的撵上建奴的尾巴、轰人家几炮的想法。”
泰宁侯尴尬地笑笑,“我不说说了要炮弹足够嘛。”
朱由校见领军的将领认识到这些,轻轻地笑着说:“从有了火炮、□□,以后作战看得就是谁的火炮、□□威力更大了。”
经过这三场战斗,在场的将领都发自内心地认同天子的话。
马世龙轻叹一声说道:“要是前年有这般利器,萨尔浒之战未必会一败涂地的。”
朱由校见其他人都认可马世龙之言,也不去分说萨尔浒之战为什么会败,杨镐等人还在大牢里关着呢。自己这时候说话,很容易左右杨镐的结局。
虽然他不认可杨镐这人,但是也不想放过督促杨镐仓促进军的原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人,不知兵事而敢发红旗促战。
但是天子领兵上阵冲杀这事儿,让还没有过去的、张铨斥骂的武将、勋贵、宗室等的浪潮,在京师益发地翻滚着、发酵着,英国公甚至改了几十年的骑马上朝的习惯,改乘没有英国公府标志的青油马车。
他们这些武勋承受的压力,远远超过了六部尚书和阁臣允许天子亲征的那部分。
隔日张铨的第三封八百里加急又到了。这回是给户部的。在这封八百里的加急文书中,张铨先是质问李汝华是不是有废立之心、谋害天子之意,竟然给出征在外的天子断了补给?
然后就是开骂的部分了。骂户部和兵部居心叵测,骂内阁尸位素餐,骂他们在京中饱食终日不知道亲征的天子断粮了。
反正张铨这二榜进士、科举上来的御史,变着花地把户部和兵部都损了一遍,直称户部和兵部该引咎辞职,他要立即去面圣,当面向天子弹劾户部、兵部的不称职。
李汝华看着张铨的八百里加急脸都变了,他匆匆地拿着这加急书信去找内阁召开小朝会。天子断粮可是大事儿啊,土木堡之战中的军卒哗变,不就是因为缺粮断水吗?
负责粮食补给的户部在小朝会上叫起了撞天屈,他们是按着天子带的禁军人数、设定的补给方案运作的。已经都派出了第三批送补给的。
可现在张铨送来八百里急报说天子的亲征大军断粮了,那断粮之事就是没假的。李汝华即便有再完美的方案,拿给小朝会的这些重臣们传阅,也都是没用的。
关键时刻,叶向高站出来维护李汝华。
“诸位请稍安勿躁。张铨说天子位于辽沈之间,可辽阳的存粮按照辽东年前上的奏折,是足够辽阳那几万驻军坚持到夏收的。天子会从辽阳调拨粮草。其所率的五万大军,短期内就没有断粮的可能。”
李汝华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自己真的是急糊涂了。怎么就没有想到辽阳的仓储呢!他转而去看兵部的崔景荣,还有沉默不语的英国公、定国公。
“崔尚书、英国公,你们是不是得派军卒沿途去查看送补给的车队?”
英国公见问到自己的头上了,站起来说道:“我看天子的补给断了,未必是李尚书户部安排的车队出了问题。”
定国公好死不死地补充道:“我赞成英国公的说法。”
他俩话音落了,也立即把朝臣的注意力都凝聚过去了。
英国公顶着所有人恨不能烧穿他的灼热眼神继续说:“从张御史的第一封八百里加急,我就觉得天子的行程比在关内快了很多。不是出京前预定的每天六十到八十里,应该超过了百里,大军才有可能在张御史写第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前一日抵达辽阳。要是不出我的所料,补给现在是应该到了天子亲征大军中了。
就是炮弹等要赶紧补送。对五万骑的建奴开炮后,炮弹应该所余应该不多。新式火炮的炮弹与原来都不同,这个在辽阳城那里是得不到补充的。”
崔景荣听英国公这么说才回过味来,躬身给英国公和定国公施礼。自己也是糊涂了,怪不得张铨指责尸位素餐。
“多谢英国公和定国公提醒,我竟然没从张御史的加急里看出天子的行程。今日就安排人再送炮弹去。”
天子所率的亲征大军在轰炸了五万的建奴后,炮弹不足了是明摆的事儿。
崔景荣接着提醒李汝华道:“张御史说天子所率的禁军伤亡将士,都移送去了辽阳城,户部是不是要补送药材过去辽阳?”
李汝华已经从张铨的指责里回过神,立即就答道:“户部已经准备了充足的药材,随时可以送去辽东。”
参加小朝会的这些官员,除了六部七卿,就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精心挑选出来的、能够担任尚书的侍郎。在首辅方从哲的主持下,群策群力地把天子在辽东可能遇到的各种意外、可能缺少的东西都列了出来,然后各自按所在的部门领了差事分头去做准备。户部已经备好的粮草和药材、工部的匠作坊这些日子又生产出来的火炮和炮弹,将与兵部之前备好的炮弹一起,明天就加急再往辽东送一批。
朱由检安静地坐在一边,承担自己的“监朝”摆设功能。他默默地看着这些老大臣,你一言我一语的把天子亲征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做了细致的安排。等大家准备向他告辞了,这孩子张口问道:“方首辅,张御史说宗室的成丁不应该看着皇兄领兵出征、令□□蒙羞,不该再领藩地的供奉,他们可以领兵出征吗?”
方从哲立即被这十岁的小豆丁问住了。他匆忙四顾想找个人替他给朱由检解释,正好看到了礼部侍郎公鼐。他立即对公鼐吩咐:“五皇子的问题,就交给你做解答了。”
公鼐叹气,但他是光宗的帝师,又是现任天子的帝师,两任学生都有教导朱由检的责任,可是光宗躺在皇极殿的灵柩里,现任天子领军在外,教导朱由检的事情就是他份内的事情了。他只能接过首辅布置的“艰难”任务,去给朱由检讲解封藩。
朱由检启蒙半年多,正是怀揣“十万个为什么”时期。公鼐从□□的封藩讲到孝文时期的撤藩,讲到成祖年间的事情,该讲不该讲的,在朱由检这个好奇宝宝的追问下,讲了快一个月了,才从朱由检那里得以脱身。
这是朱由检和公鼐之间的后话了。
再说出了乾清宫大门的文武各自去忙。英国公也与定国公搭伴往五军都督府去。
定国公眯眼看着残冬的暖阳,笑着对英国公说:“他们俩小子倒是命好,这次能在亲征大军中跟着立功了。”
英国公点头同意。
“幸好咱们俩有儿子跟去了,不然咱们两府在京师是没法安身了。”
“是啊。如今是老虎出了笼子,老鹰飞上了天。”
英国公知道定国公说的是天子,但是这话就不好接了,只能打着哈哈装不明白。
“他俩是国公世子,也到历练的时候。跟着天子与建奴硬碰硬一回,以后也知道领兵之道。”
定国公嘿嘿一笑,也不戳破英国公的小心谨慎,美美地晒着太阳,回想大朝会文臣那些五彩缤纷的脸色。
原来看所有人被骂的感觉这么爽啊。
第825章 木匠皇帝80
阿敏在起更的时候咽了气。其实他从城墙上摔下来之后, 就再没有醒过来。这样离去也算是没有痛苦地死了。
努/尔哈赤亲手给阿敏擦洗,替阿敏换上他心爱的贝勒服饰。然后又给黄太吉擦洗,一双虬筋凸显的大手,颤巍巍地抚摸黄太吉身上的十几处刀枪新伤,他的心里眼里都是黄太吉被明军团团围攻的幻影。
代善和他的三万大军尸骨无存。
莽古尔泰和那一万三千旗民也是尸骨无存。
长生天啊,为什么女真人要活的这么艰难?为什么要让女真人的勇士,丧生在那些卑鄙、懦弱的汉人之手。
努/尔哈赤在“五大臣”之一的费英东去世的时候,曾经哭得晕了过去。但是面对一昼夜内丧生的三子一侄, 他没有一滴眼泪。他心里翻滚着浓浓的不甘, 翻涌着这世道对女真人不公的愤怒。
他细心地给黄太吉穿上贝勒服饰, 凝望着心爱的儿子在早晨的时候还是生机勃勃的、如今带着些狰狞笑意的脸庞。他请何和礼和额亦都扶起黄太吉,亲手给儿子打好发辫,黑油油的头发上沾染的血污和尘土, 他都用丝帕细心地搽拭干净, 如同打理阿敏一样, 把黄太吉收拾的整齐、干净。
然后他就守着阿敏和黄太吉的尸体坐到了黎明。这期间他从自己记事起一点点地捋着这六十二年的时光, 捋着自己经过的人和事儿, 印象最深刻的李成梁不可一世的时候, 当然更记得李成梁晚年对自己那些莫可奈何的事情。
李成梁活着的时候, 几十年不停地挑拨女真族人自相残杀,自己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服膺在李成梁的麾下、为其驱役,给明军带路破了外祖父的寨子……父祖为李成梁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最后却命丧明军之手。
要不是李成梁的夫人对自己和舒尔哈齐网开一面, 自己和舒尔哈齐难保以后不走父祖的老路。就是从那时候起,自己不得不用祖父和父亲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开始统一建州女真各部的征战。
点点滴滴犹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
输了这一回算什么!
那李成梁六十六被罢官前自己要避其锋芒。等他七十六岁起复后,即便是他数个儿子手握辽东重兵,还不是一样要仰自己鼻息、避自己的锋芒?!
汉人不是喜欢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吗?
还就不信了,大明会永远强到如四十年前、自己无法撼动的那样。只要打定主意,慢慢地啃食掉大明在辽东的那些堡垒,女真人就能在辽东站稳。
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趁熊廷弼初到辽东、立足不稳的时候取了沈阳和辽阳。唉,根源就是缺少族人啊。
如果女真再多十万的勇士,沈阳和辽阳去年就到手了……
努/尔哈赤晃晃脑袋,不再去想那些不可能的事情。等回去赫图阿拉,就要鼓励女真族人多生养孩子。要补足这一战的损失,要有更多的勇士,要在辽东这片热土的每一个角落,都要有女真人的耕地和奴才。
想到这些,他扶着双膝站起来,立即下令他的亲卫拆了汗帐,准备天亮就回去赫图阿拉。
一夜未睡的努/尔哈赤看起来很疲惫、也很憔悴。但三子一侄的死并没有让他垮掉。只是他那尚有少量黑色的头发和胡须,如今皆成了雪白,衬他双目的湛湛精光,比平时更加威仪显赫。
“何和礼、额亦都,你俩不用再劝我了。我都明白。这都是命!这是长生天不想我们女真族人有足够的食物,安然渡过这个冬天。”
“大汗。”
何和礼与额亦都陪着努/尔哈赤坐了大半夜,扈尔汉忙着撤军的事宜。努/尔哈赤这样的反应,倒不如像费英东辞世那样哭晕过去呢。
□□哈赤像第一次与何和礼、额亦都见面那样,与他俩抱了抱,然后一手搭在额亦都肩膀、另一手握在何和礼的胳膊上,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回去赫图阿拉从头做起,现在总比万历二年的时候要好。”
张铨昨天傍晚接了天子派人送来的重伤将士,今儿才到府衙就接到了天子行营送来的的消息。总兵官杨麟奉旨要将阵亡将士送来辽阳,他赶紧令人去广佑寺先做安排。等杨麟抵达的时候,他立即被杨麟带来的天子亲征大军要断粮的消息惊呆了。
他匆匆命人将这些将士的遗体寄放在广佑寺,令自己的幕僚征集辽阳城里的木匠去赶制棺木。又安排人手从为辽阳驻军准备的粮仓里提取粮草,先用送阵亡将士过来的大车拉部分粮草回去,然后他会组织民夫将粮草再送往军中。
总之就是一句话,不会让天子所率的亲征军断粮。同时他还让杨麟带信给天子,说自己要去觐见。
张铨这两天是忙得脚打后脑勺。禁军的伤员是朝廷的功臣,不能含糊了,要安排好、要照应好。他把辽阳城里所有的大夫和药铺的帮工都征召到军营,还得按照天子随伤员送来的手册,协助军营里的医官护理这些重伤的禁军将士。
现在又多了粮草一事儿。
至于辽阳城外的那处战场,定国公世子只做了简单的处理,收回四棱钢锥,拣拾了部分被炸死的战马。
剩下的战场就留给辽阳的驻军去处理了。
张铨把此事交由总兵官侯世禄、童仲揆等人负责。
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都需要他这个主官拿主意。
秦良玉等人又提出了要随驾亲征的事儿,张铨犹豫了片刻,表示会替他们上奏折。他白天把事情都安排好了,晚上又奋笔疾书写八百里急报进京。
他比建奴围困辽阳的时候,忙得更甚了几分。
中午的时候,杨麟派出去往山海关迎补给的军卒回来了一批。禀报他们遇到了离的最近的补给车队,粮草会在明天的傍晚抵达。
这是仅有粮草的车队。
朱由校听了有些许的失望,只好打消了今日拔营往沈阳去的主意,也就错了努/尔哈赤带大军离开沈阳的这一天。
当然了,他就是知道努/尔哈赤要离开沈阳,在补充的弹药没送到的时候,也不会冒险去追努/尔哈次的大军。因为他带着的这些禁军将士,是英国公挑选出来的最强悍的军卒。可是昨日四万骑兵对一万,伤亡惨重的教训,让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决定:如果没有火炮先击溃击垮建奴成建制的骑兵,不能与建奴面对面地硬抗。
因为大明承受不了战败的危险,也承受不了军卒的战损。
接着从辽阳回来的杨麟来见朱由校,汇报张铨对重伤将士的安排,还有其将阵亡将士寄放在广佑寺、已经组织木匠去做棺木的事情。同时还向朱由校转告了张铨想来军营觐见的愿望。
朱由校想着大军还要等补充的炮弹,短时间内不能开拔,也就应允张铨要觐见的请求。他让随行的曹化淳去传旨:“让辽阳的守备以上的军官,都随着张铨一起过来。”
这也是给辽阳守军的额外恩赏,酬劳他们这俩月辛苦守城的功劳。要知道面圣也是要够级别的。
曹化淳立即动身去辽阳传旨。他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好教导来觐见的那些武将们礼仪。方正化也跟着忙起来,他要给护卫的禁军交代明白搜身的事情。这些禁卫可不是宫里那些羽林卫,他们都是实打实的禁军军卒,是英国公一个一个挑选出来护卫天子的。
他们是能征善战,可是宫中那些视为常规的事情,可就一点儿都不知道了,这需要要方正化临时抱佛脚,能教会多少算多少,先把不能携带武器进御帐刻到这些禁卫的脑子里。
正忙碌的时候呢,亲征大军散往沈阳城的游骑哨探回来报消息了。
“围困沈阳的建奴撤军了。”
“看建奴扎营盘的大小,怎么也超出了十万大军的。”
泰宁侯就有点儿惋惜。
“陛下,要是咱们的炮弹足够,昨儿下午,不,今儿早晨就可以拔营去沈阳了。或许能够撵上建奴的尾巴轰他们几炮。”
刘渠的胳膊被军医打上了夹板,不肯在自己的军帐养伤,听说有了新军报,也凑到御帐听消息。朱由校曾当着众人用“好奇”的态度看了他的伤口,觉得马世龙说的真没有错,再深两分,他这胳膊就废掉了。
他见泰宁侯这么说,就提醒泰宁侯:“建奴的十万大军哪怕只剩了三万,咱们这五万人都不够他们撕扯的。快收起你的撵上建奴的尾巴、轰人家几炮的想法。”
泰宁侯尴尬地笑笑,“我不说说了要炮弹足够嘛。”
朱由校见领军的将领认识到这些,轻轻地笑着说:“从有了火炮、□□,以后作战看得就是谁的火炮、□□威力更大了。”
经过这三场战斗,在场的将领都发自内心地认同天子的话。
马世龙轻叹一声说道:“要是前年有这般利器,萨尔浒之战未必会一败涂地的。”
朱由校见其他人都认可马世龙之言,也不去分说萨尔浒之战为什么会败,杨镐等人还在大牢里关着呢。自己这时候说话,很容易左右杨镐的结局。
虽然他不认可杨镐这人,但是也不想放过督促杨镐仓促进军的原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人,不知兵事而敢发红旗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