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节
因此从今年各行业的发展势头来看,明年的发展,将会更加出色,如果明年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财政收入有望达到二千五百万左右。就是达到三千万两白银,也不是不可能的,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恐怖的数字,因为在明朝的全盛时期,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就是三千万两白银左右,但商毅仅仅只用长江中下游一带地区,就能够达到这个水平,也说明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有多么巨大的潜力。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零五章 南京宣言
新年临近,尽管这不是商毅第一次在南京过新年,但却是商毅真正将以南京主人的身份,甚致是未来皇帝的身份,度过的第一个新年,因此感觉也大不相同。掌握大权的感觉,当然相当的好。
说起来过了今年之后,就己经进入商毅来到这个时代的第六个年头,而本时空的历史,己经被商毅的蝴蝶翅膀扇动的风暴弄得面目全非,而且这场风暴,还正在由中国向世界扩散。如果是另一时空里的任何一个历史学者,都会大呼看不懂,乱套了。
而这场风暴的始作俑者商毅,在中国农历顺治四年(1647年)腊月三十日,在《杭州时报》发行的年终特刊上,以靖北王的名议,并代表南京政府,发布了一份重要的宣言。
在头版的版面上,以醒目的大字刊印着南京政府提出新的四句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四民平等,天下为公。”
前两句口号是商毅早在两年以前就提出过,而且还可以理解成只属于战争、民族范围,而后两句则完全是以一个国家的口气,发表自己的治国纲提,或是政治主张了。
以前商毅尽管在军事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在名议上还是明朝的臣子,在政治领域中并没有多少建树,因此号招力和吸引力远不及清廷强,许多明军都选择向清廷投降而不是商毅。而现在商毅尽管只是称王,但实际上就是己经建立了一个国家。那么在政治领域中,也要有所表现。
对于一个国家,由其是还处于乱世之中的国家来说,完善行政组织、官职制度、包括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还是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政治纲领主张,特别是商毅的目标并不仅仅只是偏安于长江两岸,而是志在天下,当然也有必要向天下公布自己的治国理念。
说穿了就是争取人心,向天下百姓表示自己在政治上要比目前的其他割据势力,主要是清廷好得多,因此也有足够的理由来争天下。
虽然说政治理念是依附于自身的实力,但也能够达到武力达不到的效果,在这方面,清廷是非常聪明,因为单以武力而论,当年蒙元的铁骑要远强于八旗劲旅,但蒙元统治中国的时间还不到一百年,而清廷却接近三百年,就是因为清廷提出了一个十分俱有蒙骗性的政治口号“满汉一家”,也使大量汉人心悦诚服的为清廷卖命。在另一时空里,清帝退位时,大喊中国不能没有皇帝,以及后来导演复避的闹剧的,其实都是汉族人。
当然商毅提出的政治主张不仅仅是为自己造势,同时也有鼓励工商业发展,让中国走向近代道路。
因此在宣言中首先提出,将中国建立一个公平、公证、开明、强大的国家。
在政治上实行四民平等,取消顺民、贱民之分,使士农工商一律平等,都将获得人身、就业、居住、婚姻、穿戴等方面的自由权。并且扩大民间参政议政的权利。
在经济上,继续实行土地清丈和分配工作,使每一户农民都拥有自己的土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任意耕种,以及农民离农、转就工商业。并且在实行国内自由贸易,各地不得私设国家规定以外的税收关卡。同时也正式宣布,保护个人私人产财,未得所有者的同意,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私有财产。
而在思想上,实行言论自由,只要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拥有信仰、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等的权力。
宣言中的不少观点,比如四民平等、思想言论自由、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些有识之士早都提出来过,当然像“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慨念,以前虽然没有人明确提出过,但类似的观念也不是没有过,而且也能够被这个时代的人们所接受,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财产没有保障。
事实上这些主张中,其实有大部份商毅早都已经开始实施了,只是现在做为自己的治国理念,被正式的提出来。因此这份宣言实际也就是现在商毅政府的一份施政纲要。因此这份宣言也被称为《南京政治纲要》只是商毅并没有提出宪法、三权分立、议会一类的概念,主要还是怕这个时代的人暂时接受不了。
《南京宣言》发布之后,也就到了新年,南京城里也是张灯结彩,热烈的庆贺。
————————————
顺治五年,正月初一。
从一清早开始,南京城里就鞭炮声音响个不停,也充满了新年的喜庆气氛。而清廷和魔门在南京的新据点,锦绣山庄绣庄在新年里也在门口贴出了招牌,关门停业。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绣庄除了在商毅迁移南京时,鼓动了一次让商毅称帝的风波之外,也再没有什么大的举动,基本都在暗中发展,恢复。现在虽然还没有达到当初紫明楼的全盛时期,但也恢复了几分元气,并以绣庄为核心,又建立起一个情报网络来。
而这时墨经纬和紫玲珑正在研究昨天出版的《杭州时报》特刊,发布的《南京宣言》。
报纸还散发着油墨的味道,但两人的脸色却都十分凝重,因为两人都清楚,这份宣言一但传开之后,将对天下大势造成多么重大的影响。
当然宣言本身并没有什么,无非就是表示自己的政治主张,任何一个朝廷都会这么做,而且墨经纬和紫玲珑也都不相信,宣言的内容都是出于商毅的真心,比如扩大民间参政议政的权利,其实就是一句空话,又比如言论自由这一点,商毅在前面加上一个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这就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了。
但配合上商毅前期取得的战绩,就完全不同了,尽管商毅完全以一付国家的口气说话,但在四方会谈之后,南方的各势力之间暂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并且都承认了商毅靖北王的称号和封地,实际上也就是承认了商毅己经独立的事实,因此再用正统大议去指责商毅,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说白了这就和清廷自我标榜的所谓满汉一家的口号一样,虽然明知是不可能,是骗人的玩意,但确实可以让不少人选择性的失明。何况宣言所发表的内容看,也确实比清廷目前的施政情况要优秀得多,也符合一些士大夫的政治主张,这也说明,商毅正在争取士大夫了。
现在谁都清楚,天下的大势,实际就是在北京和南京之间展开竞争,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南京方面尽管领土不及北京的一半,但却取得了明显的领先优势,一方面是因为在前期的战斗中,南京取得完胜,另一方面清廷毕竟还是异族,因此在大名义上仍然不如商毅,而现在商毅也开始从政治领域对清廷施加压力了。
而且南京政府,也一直都以开明、公证、清廉的形像出现,因此也可以想象,宣言一经发布之后,也必然会给商毅在政治方面带来不小优势。当然清廷的日子也就会更不好过了。
墨经纬苦笑了一声,道:“我们好像还是有些低估了商毅,没想到他不仅仅是善于用兵,而且玩起政治手段来,也丝毫不输于他的用兵能力。我看再这么下去,清廷恐怕就根本没有希望取胜。”
紫玲珑也点了点头,道:“明明己经是南方最大的势力,却放弃称帝,仅仅只是称王,而且还奉立三个明藩为正朔,这可不是什么人都做得到的,但只放弃了一个虚名,却稳住了整个南方,还正式确定了自己的地位,也不得不说,这笔交易确实划算。”
墨经纬凝神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刺杀商毅。这也是南京唯一不如北京的地方,所有的希望,都维纟在商毅一个人身上,连一个继存人都没有,因此一但商毅发生意外,南京就会立刻土崩瓦解掉。这也是我们唯一获胜的机会。”
紫玲珑道:“你说得到是没错,我也不反对刺杀商毅。但想要刺杀商毅,可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现在恢复发展,是因为我们一直都没有什么举动,就是上一次鼓动商毅称帝,都差一点暴露子,因此刺杀商毅,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一但失败,就会连带我们在南京的势力全部暴露,所以没有万全的把握,绝对不能出手。”
墨经纬也点了点头,道:“这个我明白,所以我答应过你,在动手之前,一定要你点头同意。现在也是如此。”
紫玲珑笑道:“你能这样想就好,不过现在你到是可以开始准备,寻找合适的时机。不过千万不要打草惊蛇,我还另有计划。”
墨经纬一怔,道:“你还有什么计划。”
紫玲珑道:“商毅发布南京宣言,虽然为自己争取到了许多人望,但无形中也给自己增加了不少限制,至少在表面上,他不能明显和宣言内容有违,从这方面入手,我想会有机会的。”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零六章 接头
新年是中国人最为总视的传统节日,虽然在这一年里,清廷并没有取得南京却那么好的成就,但致少战争己经停止了,新年还是要好好的庆祝一番,因此在北京里同样也充满了新年的喜庆气氛,由其是在前几年侵占了大量土地的八旗贵族,更是开始大操大办。豪奢之风丝毫也不逊色于南方的大商富之家。
尽管清廷的经济恢复还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状态,但北京作为清廷的都城,依旧十分奢华热闹,大街小巷人潮涌动,商铺摊贩叫买叫卖。表现出新年将至时应有的气氛。
在北京西直门大街上的老舍茶馆,生意也比平时好了几分。老舍茶馆是一个中型规模的茶馆,分上下两层,同时还设有几间雅阁包房,茶馆掌柜李云贺是一个四十左右岁,白白胖胖的中年人,也在忙里忙外的照应着生意,脸上堆满了笑容,一双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更是迷成了两条缝。
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三十左右多年纪的年轻人,李云贺立刻迎了上去,笑道:“客爷,里面请,里面请。您是一个人还是等朋友。”
年轻人道:“要一间雅阁,我等朋友,先随便来一点茶水点心,等人到了我再叫你们。”
李云贺立刻点了点头,立刻叫过来一个伙计,道:“把这位客爷带到楼上福字房,先给上一壶龙井,四个点心,听客爷的招呼。”
伙计答应了一声,将这位客人带上楼去,而李云贺仍然继续在楼下招呼客人,又连着接待了好几批客人,李云贺才又叫也一个老成一点的伙计来,道:“我的身子有点不舒服,要回去睡一会,你在这里替我照应着一点,没有大事就别叫我了。”
那伙计也点了点头,道:“掌柜的,我看您这脸色也不好,快回去歇着去吧,这里有我们几个照应着,您就放心好了。”
李云贺这才转回到茶馆的后面,自己的居室里,将门窗都封好,然后从一面墙上扯起一付画轴,在画轴背后的墙面用力一推,立刻打开了一道暗门。
顺着暗门走了不多远,李云贺在一侧的墙面一拔,又打开一道暗门,不过在暗门前面,还挂着一道幔帐,李云贺撩开幔帐,占出了秘道,在屋子里的,就是先那个在楼上雅阁里等朋友的年轻人。
听到了背后的响声之后,那年轻人立刻回头,只见李云贺已经从幔帐后出走了出来,道:“赵团长,让你久等了。”
“赵团长”那个年轻人身子一震,这个称呼自己确实有好就都没有听到过了。他以前来找过李云贺两次,但只有这一次,李云贺才这样称呼自己,他心里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李云贺来到他的面前,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他,道:“赵团长,这是靖北王写给你的信。”
年轻人神色激动,立刻站起身来,首先敬了一个军礼,才道:“第六军九师十四团团长赵岳,报到。”
看完了信之后,赵岳的心情不仅没有平静下来,相反更加激动,连手都有些发抖了,因为商毅在信中将赵岳夸奖了一番,不仅正式承认,恢复赵岳的军籍,并且给了他中校的军衔,当然也提到要求赵岳留在清廷,担任卧底的事情。商家军改成中华虎贲、伏波两军,并且使用军衔制度,赵岳也是知道的,中校也就是团级的军衔。当然军衔高低是其次,关建在于自己终于又得到了认可,不用再背付叛徒之名。
不过李云贺是心里有数,知道现在还不能完全相信赵岳,还需要对他做进一步的考验和观察。当然现在也不会说破,只是笑道:“那么以后应该叫你赵中校了。”说着从他手上抽出信笺,放在灯上点燃,道:“靖北王安排给赵中校的任务,应该明白吧!”
赵岳立刻道:“我明白,请李站长转告王爷,赵岳一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李云贺点了点头,道:“那么从现在开始,就由我来付责你的俱体工作情况,王爷交给你的第一件任务,就了解清廷新军的训练、战斗、武器等等情况。”
赵岳对此到是十分自信,道:“这件事情尽管可以放心,现在清廷所有的新军我都训练过他们,对这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就在明天,多尔衮就会在校场亲眼参观各支新军的操演,我会把整个过程都详细的记录下来。”
李云贺道:“我知道这件事情应该难不倒你,不过干情报工作不同于在战场杀敌,不仅要万分小心,大胆心细,同时还有许多技术知识需要学习,否则自己暴露是小,但却容易牵连到其他的人员,仍致整个北京的情报系统。而且你的情况十分特殊,并不仅仅是收集清军的情报,同时还要尽量争取打进清廷军方内部,放眼长远,因此除了清廷新军的事情之外,别的事情都不要轻举妄动。另外有一些干情报的技巧也需要学习。”
赵岳道:“愿闻指教。”
原来商毅对赵岳的安排传到北京之后,李云贺也知道事关重大,弄好了将是北京情报网的一个重大突破,弄不好自己也就有生命危险,因此也对赵岳的安排做出了一个详细的计划。
尽管现在还不能判断赵岳到底是真反正还是假反正,但教授给他一些情报工作的常识,还是有必要的,如果赵岳反正是真,则有利于他在清廷隐藏好自己的真实身份,更好的完成任务;而赵岳是假反正,也能迷惑清廷,让清廷误以为自己己经完全相信少赵岳,也同样有利于下一步的工作开展。
李云贺道:“干情报工作,第一是要保密,上面分派下来的事情,对于任何人都不得透露,包括自己最亲近的人在内。而不属于自己的任务,也不要打听,更不要插手。任何有关于自已身份和工作任务的信函、文件,在看完之后,都必须立刻销毁,不得留下半占痕迹来。有些暂时需要留存起来的文仵,也必须妥善隐藏起来,以免泄露。”
顿了一顿,李云贺接着又道:“第二条就是注意细节,因为我们是在清廷的内部工作,而且清廷不可能不在暗中详查我们,因此我们的工作等于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被暴露往往都是由于细节上没有留意。比如在北京城里,我们是以这家茶馆为联络点,但如果你来得太多了,由其是一个人总向这里跑,也就难免就会引人怀疑,那么你平时的时候就应该多跑一下其他几家茶馆,有时也带几个朋友一起过来,这样当你再为了联络而来到这里时,也就不会引人注意了。”
赵岳确实是第一次接触情报工作,这才知道这里面原来有这么多复杂的事情,和打仗完全就是两回事,因此也连连点头。
李云贺又道:“大体的原则只有这两条,而且你的情况比较特殊,只要注意这两点,就不会有大问题。不过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尽量打入清军的内部,我们也会尽量配合你。但首先我们要了解你现在的情况,因此你要将你清廷的经历详细的告诉我,不要有任何的隐瞒和掩饰。包括曾经泄漏过的一些机密,我们才好为你规划下一步的安排。”
赵岳也点了点头,也将自这一年半以来在清廷的经历说了一遍,而李云贺又追问了一些细节情况,基本对赵岳现在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其实现在包括赵岳在内的原商家军人员虽然获得的爵位都很高,但并没有得到清廷的重用,而是独立组成一营,仅仅只是付责清军的训练工作,而没有在军队中正式任职。当然有一批人为了能在清廷立足,也确实是很卖力气的训练清军,以希望能得到清廷的赏识。而赵岳为了暂时委曲求全,取信于清廷,也确实泄漏了一些过去商家军的训练方法来训练清军。不过由于赵岳心里对自己被降清廷一直有些耿耿于怀,和洪承畴也一直有一点隔阁,有时还会顶撞洪承畴几句,因此在洪承畴面前不如李本深受重用。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李云贺也笑道:“赵中校,看来你想要打入清军内部,到并不容易啊。”
赵岳也苦笑了一声,道:“我怎么会知道有现在的局面,早知如此,当初就该……”
李云贺笑着打断他道:“过去的事情就不用提了,另外靖北王也有指示,为了让你能够得到清廷的信任,可以将你所知道的训练战斗方式都告诉清廷,这一点不必有所顾忌。不过现在你回去之后,以前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不要有太大的变化,想取信于清廷,还是要慢慢来,不能变得太过突然,否则就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只能耐心的等待机会,做到不露痕迹。现在暂时就这样。”
赵岳点点头,两人又讨论了一下以后的联络方式、细节,李云贺才由暗道离开,而赵岳又过了一会儿之后,才出了雅阁,付账离开。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零七章 清廷新军(上)
第二天,多尔衮带领着一干满清的文武大臣,果然就在北京城郊外的大校场中参观了新军的操演。
清军的新军确实都是按照过去商家军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不过投降清廷的原商家军士兵本来就不多,而且大半都是刚参加商家军不足一年的新兵,超过两年的老兵,不足十人,而真正有训练队伍,以及指挥作战经验的,还只有李本深和赵岳两个人。因此这五支新军实际也就是他们两个人在主要付责训练,这也是洪承畴一再容忍赵岳的重要原因。
五支新军各派来了两千人,一共一万人,依次下场进行操演。所进行是队列,刺刀、以及火力训练。多尔衮对队列、刺刀的训练并不感兴趣,重点还是观看火力训练。而火力训练又分为两种,一是原地不动的三段连射训练,二是逐排向前推进的射击训练。
清军的新军确实都是按照过去商家军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因此在射击的速度和组织上,也觉时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清军使用的火铳是火绳枪和燧发枪混用,比率大约是四比一到三比一之间,由于这次五支新军各自都只派来了两千人,因此各队都是使用的燧发枪。
从射速上说,正常情况下,火绳枪在一分钟内,一般只能射击二到三次之间,就再熟练的火绳枪手也很难超过三次,而煫发枪的射速一般都在三次以上,熟练者可以达到四次以上,甚教接近五次。其实现在中华军的射击速度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水平。
但由于清军没有雷汞,因此使用的是煫石打火的煫发枪,这种燧发枪的射速虽快,但射击的成功率只有七成多一点,这也就意味着在四枪之中,差不多就丢有一枪哑火。其实燧发枪的射击成功率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雷汞还没有出现之前,再好的煫发枪也只能达到八成五左右的射击成功率。而使用雷汞之后,才能使射击成功率无限的接近百分之百。
不过在操演中,如果一百枪里夹着二十多枪打不响,如果不是内行人根本就看不出来,而多尔衮也没有真正和商家军作战过,对商家军的火力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但他是和明军交过手,现在只是觉得现在清军的枪声一排接着一排,连续不断,发射的密集程度也确实比以前所见的明军强得太多了。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商家军的战斗力为什么会这样厉害。就算是用骑兵去硬冲这样的阵形,也一定会损失惨重,而步兵则更是杯具了。
当然也可以看出,五支军队的训练,也确实是花费了一番心血。
当然多尔衮也清楚现在看到的,不过是一次操演训练,并不代表实战的战斗力,事实上过去和明军交战时,经常可以看到,面对八旗铁骑的进攻,许多明军吓得手脚发软,根本就无法从容填弹射击。因此他也想来一次仿真的实战演习。当然就是仿真,也不能用人在当对方,多尔衮用的是动物——狼。
为了这次操演,检验新军的真实战斗力,多尔衮也确实是煞费了一番苦心,提前两个多月,抓获了二千多只狼,作为仿真实战演习的敌人。
现在将所有的狼分为五批,毎一批约有四百多只,在演习之前,狼群都被饿了三天。而每队新军出动三百人,以火铳来对抗这四百多只狼。并且在校场中以木栅围出了一个长宽各约一百步的方形围场,人狼大战就在这个围场里进行。
观看的一些原明官员对此都十分不以为然,还有不少人在心里都暗暗鄙视多尔衮的做法,果然是一付蛮夷之族的做派。但满族官员到是觉得这在正常不过了,虽然说两次南征清廷都败得很惨,但在这个时候,满族还保持着捍勇、尚武、好战的性格,在他们看来,这无非就是一场大型的围猎活动嘛,要是连一群狼都杀不过,还有什么用,上战场去也是送死。当然这一次狼群的数量确实是多了一些。
而洪承畴也知道,这才是今天最关建的时刻,因此首先派出场的,是由三大营新军派出的三百名士兵。其实洪承畴也摸不清各支新军的真实战斗力到底怎么样,但三大营是从满八旗中抽调的精锐,怎么也差不到那里去,只好首先把他们派上去,希望能开一个好头。
三百名士兵在围场的一端排成了三排横队,只见一声令下,在围场的一侧,栅门打开,四百余只野狼纷纷冲入围场中来。每只狼都是饿了二三天,眼睛都有一些发红,一见前面有猎物,立刻发出一声声狼嚎,向横队方向奔跑过来。
第一排的清军举起手里的火铳,对准了蜂拥而来的狼群,在狼群离自己约在六十步左右的距离是,一起开枪射击。
由余场地有限,狼群的距离十分密集,这种情况也是最适合排枪齐射的战术,因此尽管第一轮一百支火铳射击成功的不足八十支,但在狼群中被击中的却有近四十只,大半被悲鸣着倒地身亡,就算中弹未死,奔突的速度也大大降底了下来。还有不少被打得满地翻滚,绊到了不少其他同类。
而随后第二轮、第三轮也都连继开枪射击,狼群之中也被打得大乱,死亡的野狼己经接近百只,但其他的野狼也被激起了凶残的性格,仍然不顾一切向前狂奔。
但火铳的打击一轮接看一轮,几乎就没有停下来过,而再凶悍的野狼也只是血肉之躯,根本无法与火枪子弹相抗衡,在清军的打击之下,狼群中也不断有狼中弹倒地,数量也越来越少。等到清兵差不多进行了二十多轮排枪齐射之后,狼群中仅仅只剩下已经不足百只,而且其中大半也都有中弹。在地上躺满了狼尸,也有一些尚未完全断声,还在发出痛苦的哀鸣声音。
不过狼群的数量减少之后,阵式也拉得散开,因此清军排枪齐射的打击力度也越来越小,到了后来一排齐射仅仅只能打死几只狼了。而这狼群大部份还是死战不休,而冲到离清军的阵形最近的,己不足二十步。这时清兵也都停止了射程,上好了刺刀之后,也向狼群冲了上去。
这时狼群虽然凶悍,但这时己是强弩之末,数量上也己经远不及清兵的人数,一只狼至少要同时面对三名持枪的清兵,而且清军又是全身盔甲,因此虽然是近身肉搏,但也根本不是清兵的对手,不多时就被全部杀戳干净,不过清兵之中,也有几十人受伤,好在只伤势都不重。
其实整个过程,也就只进行了四五分钟,但观看的众人却都颇有惊心动魄之感,一直到全部都结束,在围场外面观看的众人才都松了一口气,不过回头一看却才发现,这场人狼大战,原来完全就是一边倒,是以人的完胜而告终。就连多尓衮也对这个结果也非常满意,如果是在过去纯使用刀枪的情况下,三百名士兵对四百多只野狼,就箅能够获胜,但损失可以少不了。也可见火器的威力,确实不同凡响。而多尓衮也都有些庆幸,当初明朝有这些历害的火器,为什么没有好好利用呢?否则清军根本就入不了关啊。
接下来其他四队也都陆继出场和狼群作战,但清军装配了火枪之后,狼群根本就不是对手,而且由于第一场开了一个好头,后面出场的几队也都信心十足,结果都大同小异,等五场比试全部都结束之后,狼群全部都被打死,而清兵却无一丧命,只有差不多两百多人有不同呈度的受伤。
多尔衮也十分高兴,为了训练新军,他也背付了不小的压力,因为在满八旗中,主要是老一辈的贵族中,反对专练使用火器,而放弃弓马的人可也不少,都声称这是有违祖训,放弃八旗根木,还有不少人没有和商家军交过战,列举当年大败明军的例子来证明,依靠弓马射骑之术,也一样能够胜过火器。
这些人大多都是追随努尔哈赤、皇太极早期的满州贵族,现在差不多都己经退仕或是担任闲职,虽然都没有什么权力,但都是有功之臣,而且子孙之中,有不少在军中任职,影响力到也不小,又都有些倚老卖老,因此连多尔衮也拿他们有点没办法。今天来观看的人中,这样的顽固份子也不少,而且都憋着一口气来挑剔火器的毛病,不过看到了这几场人狼大战的经过和结果之后,也都没有话可说了。毕竟真正老糊涂的没有几个,三百人对四百只狼,会有什么结果,大部份人心呈都清楚。
因此今天观看操演的结果,也让多尔衮完全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个路子自己是走对了,照这样继续练下去,清军的战斗力绝不会比商家军差,也许现在就己经能够和商家军一较高低了。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零八章 清廷新军(下)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零五章 南京宣言
新年临近,尽管这不是商毅第一次在南京过新年,但却是商毅真正将以南京主人的身份,甚致是未来皇帝的身份,度过的第一个新年,因此感觉也大不相同。掌握大权的感觉,当然相当的好。
说起来过了今年之后,就己经进入商毅来到这个时代的第六个年头,而本时空的历史,己经被商毅的蝴蝶翅膀扇动的风暴弄得面目全非,而且这场风暴,还正在由中国向世界扩散。如果是另一时空里的任何一个历史学者,都会大呼看不懂,乱套了。
而这场风暴的始作俑者商毅,在中国农历顺治四年(1647年)腊月三十日,在《杭州时报》发行的年终特刊上,以靖北王的名议,并代表南京政府,发布了一份重要的宣言。
在头版的版面上,以醒目的大字刊印着南京政府提出新的四句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四民平等,天下为公。”
前两句口号是商毅早在两年以前就提出过,而且还可以理解成只属于战争、民族范围,而后两句则完全是以一个国家的口气,发表自己的治国纲提,或是政治主张了。
以前商毅尽管在军事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在名议上还是明朝的臣子,在政治领域中并没有多少建树,因此号招力和吸引力远不及清廷强,许多明军都选择向清廷投降而不是商毅。而现在商毅尽管只是称王,但实际上就是己经建立了一个国家。那么在政治领域中,也要有所表现。
对于一个国家,由其是还处于乱世之中的国家来说,完善行政组织、官职制度、包括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还是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政治纲领主张,特别是商毅的目标并不仅仅只是偏安于长江两岸,而是志在天下,当然也有必要向天下公布自己的治国理念。
说穿了就是争取人心,向天下百姓表示自己在政治上要比目前的其他割据势力,主要是清廷好得多,因此也有足够的理由来争天下。
虽然说政治理念是依附于自身的实力,但也能够达到武力达不到的效果,在这方面,清廷是非常聪明,因为单以武力而论,当年蒙元的铁骑要远强于八旗劲旅,但蒙元统治中国的时间还不到一百年,而清廷却接近三百年,就是因为清廷提出了一个十分俱有蒙骗性的政治口号“满汉一家”,也使大量汉人心悦诚服的为清廷卖命。在另一时空里,清帝退位时,大喊中国不能没有皇帝,以及后来导演复避的闹剧的,其实都是汉族人。
当然商毅提出的政治主张不仅仅是为自己造势,同时也有鼓励工商业发展,让中国走向近代道路。
因此在宣言中首先提出,将中国建立一个公平、公证、开明、强大的国家。
在政治上实行四民平等,取消顺民、贱民之分,使士农工商一律平等,都将获得人身、就业、居住、婚姻、穿戴等方面的自由权。并且扩大民间参政议政的权利。
在经济上,继续实行土地清丈和分配工作,使每一户农民都拥有自己的土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任意耕种,以及农民离农、转就工商业。并且在实行国内自由贸易,各地不得私设国家规定以外的税收关卡。同时也正式宣布,保护个人私人产财,未得所有者的同意,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私有财产。
而在思想上,实行言论自由,只要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拥有信仰、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等的权力。
宣言中的不少观点,比如四民平等、思想言论自由、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些有识之士早都提出来过,当然像“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慨念,以前虽然没有人明确提出过,但类似的观念也不是没有过,而且也能够被这个时代的人们所接受,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财产没有保障。
事实上这些主张中,其实有大部份商毅早都已经开始实施了,只是现在做为自己的治国理念,被正式的提出来。因此这份宣言实际也就是现在商毅政府的一份施政纲要。因此这份宣言也被称为《南京政治纲要》只是商毅并没有提出宪法、三权分立、议会一类的概念,主要还是怕这个时代的人暂时接受不了。
《南京宣言》发布之后,也就到了新年,南京城里也是张灯结彩,热烈的庆贺。
————————————
顺治五年,正月初一。
从一清早开始,南京城里就鞭炮声音响个不停,也充满了新年的喜庆气氛。而清廷和魔门在南京的新据点,锦绣山庄绣庄在新年里也在门口贴出了招牌,关门停业。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绣庄除了在商毅迁移南京时,鼓动了一次让商毅称帝的风波之外,也再没有什么大的举动,基本都在暗中发展,恢复。现在虽然还没有达到当初紫明楼的全盛时期,但也恢复了几分元气,并以绣庄为核心,又建立起一个情报网络来。
而这时墨经纬和紫玲珑正在研究昨天出版的《杭州时报》特刊,发布的《南京宣言》。
报纸还散发着油墨的味道,但两人的脸色却都十分凝重,因为两人都清楚,这份宣言一但传开之后,将对天下大势造成多么重大的影响。
当然宣言本身并没有什么,无非就是表示自己的政治主张,任何一个朝廷都会这么做,而且墨经纬和紫玲珑也都不相信,宣言的内容都是出于商毅的真心,比如扩大民间参政议政的权利,其实就是一句空话,又比如言论自由这一点,商毅在前面加上一个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以内,这就有相当大的操作空间了。
但配合上商毅前期取得的战绩,就完全不同了,尽管商毅完全以一付国家的口气说话,但在四方会谈之后,南方的各势力之间暂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并且都承认了商毅靖北王的称号和封地,实际上也就是承认了商毅己经独立的事实,因此再用正统大议去指责商毅,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说白了这就和清廷自我标榜的所谓满汉一家的口号一样,虽然明知是不可能,是骗人的玩意,但确实可以让不少人选择性的失明。何况宣言所发表的内容看,也确实比清廷目前的施政情况要优秀得多,也符合一些士大夫的政治主张,这也说明,商毅正在争取士大夫了。
现在谁都清楚,天下的大势,实际就是在北京和南京之间展开竞争,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南京方面尽管领土不及北京的一半,但却取得了明显的领先优势,一方面是因为在前期的战斗中,南京取得完胜,另一方面清廷毕竟还是异族,因此在大名义上仍然不如商毅,而现在商毅也开始从政治领域对清廷施加压力了。
而且南京政府,也一直都以开明、公证、清廉的形像出现,因此也可以想象,宣言一经发布之后,也必然会给商毅在政治方面带来不小优势。当然清廷的日子也就会更不好过了。
墨经纬苦笑了一声,道:“我们好像还是有些低估了商毅,没想到他不仅仅是善于用兵,而且玩起政治手段来,也丝毫不输于他的用兵能力。我看再这么下去,清廷恐怕就根本没有希望取胜。”
紫玲珑也点了点头,道:“明明己经是南方最大的势力,却放弃称帝,仅仅只是称王,而且还奉立三个明藩为正朔,这可不是什么人都做得到的,但只放弃了一个虚名,却稳住了整个南方,还正式确定了自己的地位,也不得不说,这笔交易确实划算。”
墨经纬凝神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刺杀商毅。这也是南京唯一不如北京的地方,所有的希望,都维纟在商毅一个人身上,连一个继存人都没有,因此一但商毅发生意外,南京就会立刻土崩瓦解掉。这也是我们唯一获胜的机会。”
紫玲珑道:“你说得到是没错,我也不反对刺杀商毅。但想要刺杀商毅,可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现在恢复发展,是因为我们一直都没有什么举动,就是上一次鼓动商毅称帝,都差一点暴露子,因此刺杀商毅,我们只有一次机会,一但失败,就会连带我们在南京的势力全部暴露,所以没有万全的把握,绝对不能出手。”
墨经纬也点了点头,道:“这个我明白,所以我答应过你,在动手之前,一定要你点头同意。现在也是如此。”
紫玲珑笑道:“你能这样想就好,不过现在你到是可以开始准备,寻找合适的时机。不过千万不要打草惊蛇,我还另有计划。”
墨经纬一怔,道:“你还有什么计划。”
紫玲珑道:“商毅发布南京宣言,虽然为自己争取到了许多人望,但无形中也给自己增加了不少限制,至少在表面上,他不能明显和宣言内容有违,从这方面入手,我想会有机会的。”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零六章 接头
新年是中国人最为总视的传统节日,虽然在这一年里,清廷并没有取得南京却那么好的成就,但致少战争己经停止了,新年还是要好好的庆祝一番,因此在北京里同样也充满了新年的喜庆气氛,由其是在前几年侵占了大量土地的八旗贵族,更是开始大操大办。豪奢之风丝毫也不逊色于南方的大商富之家。
尽管清廷的经济恢复还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状态,但北京作为清廷的都城,依旧十分奢华热闹,大街小巷人潮涌动,商铺摊贩叫买叫卖。表现出新年将至时应有的气氛。
在北京西直门大街上的老舍茶馆,生意也比平时好了几分。老舍茶馆是一个中型规模的茶馆,分上下两层,同时还设有几间雅阁包房,茶馆掌柜李云贺是一个四十左右岁,白白胖胖的中年人,也在忙里忙外的照应着生意,脸上堆满了笑容,一双本来就不大的眼睛,更是迷成了两条缝。
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三十左右多年纪的年轻人,李云贺立刻迎了上去,笑道:“客爷,里面请,里面请。您是一个人还是等朋友。”
年轻人道:“要一间雅阁,我等朋友,先随便来一点茶水点心,等人到了我再叫你们。”
李云贺立刻点了点头,立刻叫过来一个伙计,道:“把这位客爷带到楼上福字房,先给上一壶龙井,四个点心,听客爷的招呼。”
伙计答应了一声,将这位客人带上楼去,而李云贺仍然继续在楼下招呼客人,又连着接待了好几批客人,李云贺才又叫也一个老成一点的伙计来,道:“我的身子有点不舒服,要回去睡一会,你在这里替我照应着一点,没有大事就别叫我了。”
那伙计也点了点头,道:“掌柜的,我看您这脸色也不好,快回去歇着去吧,这里有我们几个照应着,您就放心好了。”
李云贺这才转回到茶馆的后面,自己的居室里,将门窗都封好,然后从一面墙上扯起一付画轴,在画轴背后的墙面用力一推,立刻打开了一道暗门。
顺着暗门走了不多远,李云贺在一侧的墙面一拔,又打开一道暗门,不过在暗门前面,还挂着一道幔帐,李云贺撩开幔帐,占出了秘道,在屋子里的,就是先那个在楼上雅阁里等朋友的年轻人。
听到了背后的响声之后,那年轻人立刻回头,只见李云贺已经从幔帐后出走了出来,道:“赵团长,让你久等了。”
“赵团长”那个年轻人身子一震,这个称呼自己确实有好就都没有听到过了。他以前来找过李云贺两次,但只有这一次,李云贺才这样称呼自己,他心里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李云贺来到他的面前,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他,道:“赵团长,这是靖北王写给你的信。”
年轻人神色激动,立刻站起身来,首先敬了一个军礼,才道:“第六军九师十四团团长赵岳,报到。”
看完了信之后,赵岳的心情不仅没有平静下来,相反更加激动,连手都有些发抖了,因为商毅在信中将赵岳夸奖了一番,不仅正式承认,恢复赵岳的军籍,并且给了他中校的军衔,当然也提到要求赵岳留在清廷,担任卧底的事情。商家军改成中华虎贲、伏波两军,并且使用军衔制度,赵岳也是知道的,中校也就是团级的军衔。当然军衔高低是其次,关建在于自己终于又得到了认可,不用再背付叛徒之名。
不过李云贺是心里有数,知道现在还不能完全相信赵岳,还需要对他做进一步的考验和观察。当然现在也不会说破,只是笑道:“那么以后应该叫你赵中校了。”说着从他手上抽出信笺,放在灯上点燃,道:“靖北王安排给赵中校的任务,应该明白吧!”
赵岳立刻道:“我明白,请李站长转告王爷,赵岳一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
李云贺点了点头,道:“那么从现在开始,就由我来付责你的俱体工作情况,王爷交给你的第一件任务,就了解清廷新军的训练、战斗、武器等等情况。”
赵岳对此到是十分自信,道:“这件事情尽管可以放心,现在清廷所有的新军我都训练过他们,对这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就在明天,多尔衮就会在校场亲眼参观各支新军的操演,我会把整个过程都详细的记录下来。”
李云贺道:“我知道这件事情应该难不倒你,不过干情报工作不同于在战场杀敌,不仅要万分小心,大胆心细,同时还有许多技术知识需要学习,否则自己暴露是小,但却容易牵连到其他的人员,仍致整个北京的情报系统。而且你的情况十分特殊,并不仅仅是收集清军的情报,同时还要尽量争取打进清廷军方内部,放眼长远,因此除了清廷新军的事情之外,别的事情都不要轻举妄动。另外有一些干情报的技巧也需要学习。”
赵岳道:“愿闻指教。”
原来商毅对赵岳的安排传到北京之后,李云贺也知道事关重大,弄好了将是北京情报网的一个重大突破,弄不好自己也就有生命危险,因此也对赵岳的安排做出了一个详细的计划。
尽管现在还不能判断赵岳到底是真反正还是假反正,但教授给他一些情报工作的常识,还是有必要的,如果赵岳反正是真,则有利于他在清廷隐藏好自己的真实身份,更好的完成任务;而赵岳是假反正,也能迷惑清廷,让清廷误以为自己己经完全相信少赵岳,也同样有利于下一步的工作开展。
李云贺道:“干情报工作,第一是要保密,上面分派下来的事情,对于任何人都不得透露,包括自己最亲近的人在内。而不属于自己的任务,也不要打听,更不要插手。任何有关于自已身份和工作任务的信函、文件,在看完之后,都必须立刻销毁,不得留下半占痕迹来。有些暂时需要留存起来的文仵,也必须妥善隐藏起来,以免泄露。”
顿了一顿,李云贺接着又道:“第二条就是注意细节,因为我们是在清廷的内部工作,而且清廷不可能不在暗中详查我们,因此我们的工作等于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被暴露往往都是由于细节上没有留意。比如在北京城里,我们是以这家茶馆为联络点,但如果你来得太多了,由其是一个人总向这里跑,也就难免就会引人怀疑,那么你平时的时候就应该多跑一下其他几家茶馆,有时也带几个朋友一起过来,这样当你再为了联络而来到这里时,也就不会引人注意了。”
赵岳确实是第一次接触情报工作,这才知道这里面原来有这么多复杂的事情,和打仗完全就是两回事,因此也连连点头。
李云贺又道:“大体的原则只有这两条,而且你的情况比较特殊,只要注意这两点,就不会有大问题。不过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尽量打入清军的内部,我们也会尽量配合你。但首先我们要了解你现在的情况,因此你要将你清廷的经历详细的告诉我,不要有任何的隐瞒和掩饰。包括曾经泄漏过的一些机密,我们才好为你规划下一步的安排。”
赵岳也点了点头,也将自这一年半以来在清廷的经历说了一遍,而李云贺又追问了一些细节情况,基本对赵岳现在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其实现在包括赵岳在内的原商家军人员虽然获得的爵位都很高,但并没有得到清廷的重用,而是独立组成一营,仅仅只是付责清军的训练工作,而没有在军队中正式任职。当然有一批人为了能在清廷立足,也确实是很卖力气的训练清军,以希望能得到清廷的赏识。而赵岳为了暂时委曲求全,取信于清廷,也确实泄漏了一些过去商家军的训练方法来训练清军。不过由于赵岳心里对自己被降清廷一直有些耿耿于怀,和洪承畴也一直有一点隔阁,有时还会顶撞洪承畴几句,因此在洪承畴面前不如李本深受重用。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李云贺也笑道:“赵中校,看来你想要打入清军内部,到并不容易啊。”
赵岳也苦笑了一声,道:“我怎么会知道有现在的局面,早知如此,当初就该……”
李云贺笑着打断他道:“过去的事情就不用提了,另外靖北王也有指示,为了让你能够得到清廷的信任,可以将你所知道的训练战斗方式都告诉清廷,这一点不必有所顾忌。不过现在你回去之后,以前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不要有太大的变化,想取信于清廷,还是要慢慢来,不能变得太过突然,否则就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只能耐心的等待机会,做到不露痕迹。现在暂时就这样。”
赵岳点点头,两人又讨论了一下以后的联络方式、细节,李云贺才由暗道离开,而赵岳又过了一会儿之后,才出了雅阁,付账离开。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零七章 清廷新军(上)
第二天,多尔衮带领着一干满清的文武大臣,果然就在北京城郊外的大校场中参观了新军的操演。
清军的新军确实都是按照过去商家军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不过投降清廷的原商家军士兵本来就不多,而且大半都是刚参加商家军不足一年的新兵,超过两年的老兵,不足十人,而真正有训练队伍,以及指挥作战经验的,还只有李本深和赵岳两个人。因此这五支新军实际也就是他们两个人在主要付责训练,这也是洪承畴一再容忍赵岳的重要原因。
五支新军各派来了两千人,一共一万人,依次下场进行操演。所进行是队列,刺刀、以及火力训练。多尔衮对队列、刺刀的训练并不感兴趣,重点还是观看火力训练。而火力训练又分为两种,一是原地不动的三段连射训练,二是逐排向前推进的射击训练。
清军的新军确实都是按照过去商家军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因此在射击的速度和组织上,也觉时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清军使用的火铳是火绳枪和燧发枪混用,比率大约是四比一到三比一之间,由于这次五支新军各自都只派来了两千人,因此各队都是使用的燧发枪。
从射速上说,正常情况下,火绳枪在一分钟内,一般只能射击二到三次之间,就再熟练的火绳枪手也很难超过三次,而煫发枪的射速一般都在三次以上,熟练者可以达到四次以上,甚教接近五次。其实现在中华军的射击速度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水平。
但由于清军没有雷汞,因此使用的是煫石打火的煫发枪,这种燧发枪的射速虽快,但射击的成功率只有七成多一点,这也就意味着在四枪之中,差不多就丢有一枪哑火。其实燧发枪的射击成功率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雷汞还没有出现之前,再好的煫发枪也只能达到八成五左右的射击成功率。而使用雷汞之后,才能使射击成功率无限的接近百分之百。
不过在操演中,如果一百枪里夹着二十多枪打不响,如果不是内行人根本就看不出来,而多尔衮也没有真正和商家军作战过,对商家军的火力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但他是和明军交过手,现在只是觉得现在清军的枪声一排接着一排,连续不断,发射的密集程度也确实比以前所见的明军强得太多了。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商家军的战斗力为什么会这样厉害。就算是用骑兵去硬冲这样的阵形,也一定会损失惨重,而步兵则更是杯具了。
当然也可以看出,五支军队的训练,也确实是花费了一番心血。
当然多尔衮也清楚现在看到的,不过是一次操演训练,并不代表实战的战斗力,事实上过去和明军交战时,经常可以看到,面对八旗铁骑的进攻,许多明军吓得手脚发软,根本就无法从容填弹射击。因此他也想来一次仿真的实战演习。当然就是仿真,也不能用人在当对方,多尔衮用的是动物——狼。
为了这次操演,检验新军的真实战斗力,多尔衮也确实是煞费了一番苦心,提前两个多月,抓获了二千多只狼,作为仿真实战演习的敌人。
现在将所有的狼分为五批,毎一批约有四百多只,在演习之前,狼群都被饿了三天。而每队新军出动三百人,以火铳来对抗这四百多只狼。并且在校场中以木栅围出了一个长宽各约一百步的方形围场,人狼大战就在这个围场里进行。
观看的一些原明官员对此都十分不以为然,还有不少人在心里都暗暗鄙视多尔衮的做法,果然是一付蛮夷之族的做派。但满族官员到是觉得这在正常不过了,虽然说两次南征清廷都败得很惨,但在这个时候,满族还保持着捍勇、尚武、好战的性格,在他们看来,这无非就是一场大型的围猎活动嘛,要是连一群狼都杀不过,还有什么用,上战场去也是送死。当然这一次狼群的数量确实是多了一些。
而洪承畴也知道,这才是今天最关建的时刻,因此首先派出场的,是由三大营新军派出的三百名士兵。其实洪承畴也摸不清各支新军的真实战斗力到底怎么样,但三大营是从满八旗中抽调的精锐,怎么也差不到那里去,只好首先把他们派上去,希望能开一个好头。
三百名士兵在围场的一端排成了三排横队,只见一声令下,在围场的一侧,栅门打开,四百余只野狼纷纷冲入围场中来。每只狼都是饿了二三天,眼睛都有一些发红,一见前面有猎物,立刻发出一声声狼嚎,向横队方向奔跑过来。
第一排的清军举起手里的火铳,对准了蜂拥而来的狼群,在狼群离自己约在六十步左右的距离是,一起开枪射击。
由余场地有限,狼群的距离十分密集,这种情况也是最适合排枪齐射的战术,因此尽管第一轮一百支火铳射击成功的不足八十支,但在狼群中被击中的却有近四十只,大半被悲鸣着倒地身亡,就算中弹未死,奔突的速度也大大降底了下来。还有不少被打得满地翻滚,绊到了不少其他同类。
而随后第二轮、第三轮也都连继开枪射击,狼群之中也被打得大乱,死亡的野狼己经接近百只,但其他的野狼也被激起了凶残的性格,仍然不顾一切向前狂奔。
但火铳的打击一轮接看一轮,几乎就没有停下来过,而再凶悍的野狼也只是血肉之躯,根本无法与火枪子弹相抗衡,在清军的打击之下,狼群中也不断有狼中弹倒地,数量也越来越少。等到清兵差不多进行了二十多轮排枪齐射之后,狼群中仅仅只剩下已经不足百只,而且其中大半也都有中弹。在地上躺满了狼尸,也有一些尚未完全断声,还在发出痛苦的哀鸣声音。
不过狼群的数量减少之后,阵式也拉得散开,因此清军排枪齐射的打击力度也越来越小,到了后来一排齐射仅仅只能打死几只狼了。而这狼群大部份还是死战不休,而冲到离清军的阵形最近的,己不足二十步。这时清兵也都停止了射程,上好了刺刀之后,也向狼群冲了上去。
这时狼群虽然凶悍,但这时己是强弩之末,数量上也己经远不及清兵的人数,一只狼至少要同时面对三名持枪的清兵,而且清军又是全身盔甲,因此虽然是近身肉搏,但也根本不是清兵的对手,不多时就被全部杀戳干净,不过清兵之中,也有几十人受伤,好在只伤势都不重。
其实整个过程,也就只进行了四五分钟,但观看的众人却都颇有惊心动魄之感,一直到全部都结束,在围场外面观看的众人才都松了一口气,不过回头一看却才发现,这场人狼大战,原来完全就是一边倒,是以人的完胜而告终。就连多尓衮也对这个结果也非常满意,如果是在过去纯使用刀枪的情况下,三百名士兵对四百多只野狼,就箅能够获胜,但损失可以少不了。也可见火器的威力,确实不同凡响。而多尓衮也都有些庆幸,当初明朝有这些历害的火器,为什么没有好好利用呢?否则清军根本就入不了关啊。
接下来其他四队也都陆继出场和狼群作战,但清军装配了火枪之后,狼群根本就不是对手,而且由于第一场开了一个好头,后面出场的几队也都信心十足,结果都大同小异,等五场比试全部都结束之后,狼群全部都被打死,而清兵却无一丧命,只有差不多两百多人有不同呈度的受伤。
多尔衮也十分高兴,为了训练新军,他也背付了不小的压力,因为在满八旗中,主要是老一辈的贵族中,反对专练使用火器,而放弃弓马的人可也不少,都声称这是有违祖训,放弃八旗根木,还有不少人没有和商家军交过战,列举当年大败明军的例子来证明,依靠弓马射骑之术,也一样能够胜过火器。
这些人大多都是追随努尔哈赤、皇太极早期的满州贵族,现在差不多都己经退仕或是担任闲职,虽然都没有什么权力,但都是有功之臣,而且子孙之中,有不少在军中任职,影响力到也不小,又都有些倚老卖老,因此连多尔衮也拿他们有点没办法。今天来观看的人中,这样的顽固份子也不少,而且都憋着一口气来挑剔火器的毛病,不过看到了这几场人狼大战的经过和结果之后,也都没有话可说了。毕竟真正老糊涂的没有几个,三百人对四百只狼,会有什么结果,大部份人心呈都清楚。
因此今天观看操演的结果,也让多尔衮完全松了一口气,看来这个路子自己是走对了,照这样继续练下去,清军的战斗力绝不会比商家军差,也许现在就己经能够和商家军一较高低了。
第四卷 纵横篇 第二零八章 清廷新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