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第二修)
  传说,商灭夏朝之时,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故商朝上启天命,下揽民意,杀桀灭夏,成为天命王朝。
  玄鸟,便成为商朝的神鸟,被供奉成仙。而玄鸟一族似乎不愿上天位列仙班,虽被天帝降旨封为神鸟,却一直生活在一座离凡间不远的仙山上,自给自足,从不下山,所以外人对他们知之甚少。
  倾世鸟一族在被封神时,因“倾世”二字被仙庭上众神仙嫌弃晦气,在封神时改成了玄鸟。因此世人多唤其为玄鸟,唯其族人仍称自己为倾世鸟。
  倾世鸟一族向来不与世人相交,少与外人通婚,隐居云何山之上,云何山终日云雾缭绕,外人无法窥其全貌,自然也无法随意进入。连太上老君也说此族虽小,居于仙山,自顾自得,有桃源之心;晋封神职,却宠辱不忘其身,有坦然之心,甚好。
  “甚好”二字挠了多位神仙的心,修仙修了上千年,都未曾听到老君赞过几人,这次竟赞了神鸟一族!这是何等荣耀?倾世鸟一族却置若罔闻,不以为傲,不以为宠。依旧在仙山上,隐居避世,不见众仙。
  久而久之,众仙对倾世鸟就有了多方猜测,有鄙视之,有仰慕之,不一而足。
  恰巧,神书中曾提到,其妖身昳丽,玄羽红嘴,一双黑色翅翎,形若孔雀,尾犹血染,红似血滴。展翅欲飞间,彩色霞光闪烁。一族傲然,身负天命,有先知之能……不甘为神之坐骑,独立世间……之后就未见详细记载。
  而据一本毫无根据的残卷所写:倾世鸟有至宝,全族守护。至宝出世,而引天地祥瑞,彩霞万丈,百鸟来贺,鸣啼三日不绝。至今无人知晓至宝为何物,见之则死!
  偏偏书上没有记载那至宝为何物,有何契机,只知道此物一出天地震动。有人猜测至宝涉及天机,不能有任何泄漏。甚至如果至宝有任何闪失,全族便要以死谢罪。如此也不难理解他们为何隐居于云何山了。
  天机不可泄露!泄露天机者,必受天谴。
  倾世鸟一族有血泪预劫,本属触犯天机,当了神鸟也难以避免劫难!
  如此怀璧其罪,犹如凡间传说的唐僧肉一般,一群神魔对倾世鸟一族虎视眈眈,倾世鸟一族岌岌可危。
  倾世……倾世……倾世血泪,泪出而倾覆人世,倾覆三界,倾覆自己。
  几千年过去了,玉帝一直未曾表示对倾世鸟一族的一点喜恶,众仙家也不敢与他族攀结,否则后果……
  恰巧一千多年前,玉帝下命倾世鸟开放云何仙山。众仙受命前去拜访。他们不再神秘,但是,天上仙家却愈发对他们“尊敬”。不是认同他们的身份地位,而是因为他们是天之宠儿,侍奉天机,又有逆天先知之才,与他们结交并没有什么坏处。
  交情深了,也许可以得知那个涉及天机的至宝到底是何物,如此神秘。
  凡间都以为神仙冰玉纯洁,心怀慈悲。不为人知的是,人世混沌,仙家也不例外。在人间时,他们尚存一份温情留与亲人。而在天上,无亲无故,无情无爱,无悲无喜,便是为了自己。仙家相斗,登上宝座,只为成为最强大的那一个神仙,贪婪无度。
  知晓倾世鸟一族至宝涉及天机后,他们就抢破脑袋也要看上一眼,参透天机,比别人更快一步登仙成神,说不定还能晋升上神或者上仙。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岂不快活?
  天劫自有天命解,先知亦会有不知。
  所以,倾世一族灭了!
  那日倾世族族长正在为百岁**庆祝生辰,宴请族人,族中上下一片喜庆之色。只是宴席将降要结束时,族长夫人怀中的孩子忽然啼哭不止。
  九重天上风云变幻,乌云滚滚,一道闪电划过天空,惊得人心绪不宁。乌云之上是无数的天兵,为首的手中托着宝塔,在隆隆的战鼓声中喊道:“玄鸟一族,藐视天规与魔族勾结,欲扰乱天庭!奉玉帝之命前来捉拿,若有反抗就地斩杀!”
  不待倾世族人辩解,无数天兵如同夏日暴雨,倾盆而下。
  倾世族族长协同族中长老布阵,为族人的生存努力。忽而,一声尖利的女声在兵刃交接声中响起,撕裂了倾世鸟每一个人的心。
  族长夫人颤抖着擦掉怀中孩子流出的血泪哭喊着“血泪出,我族亡”。
  这是倾世鸟一族的劫难,一场难以挽回的劫难。在天兵天将尚未反应时,倾世族人全数将精血汇聚于一处凝结成一颗美如玛瑙的珠子,并将其融入流出血泪的孩童眼中。
  没有一个人有一分犹豫。他们将一生所有的期望,所有的未来都寄托在那个百岁女童身上。天边飞来一只仙鹤,族长将孩子抛到鸟背上。仙鹤转身载着女娃娃迅速飞走,消失在天际。眼睁睁看着仙鹤施展神通消失在他们面前,天兵天将追都来不及,也就这样放弃下来。
  最后,倾世族长将天界都为之怵惮的三昧真火源石里的一枚火种,倾倒在云何仙山上,大火吞噬着所有,来不及逃脱的天兵同倾世族人一同在大火中焚烧。瞬间,天上云霞赤红,火烧云好似血液泼洒,云海翻波,卷起抛下,惊心动魄的天象仿佛知道了所有真相才会如此愤怒。倾世一族在大火中覆灭。
  三界中人都道倾世鸟勾结魔族,落此下场是咎由自取。偶有认为证据不足,为倾世鸟伸冤抱不平的仙者,也在九天之上端坐的那人权势下噤了声。
  什么都是对?什么是错?对对错错!世间本没有绝对的对错!
  先知又如何?知道天机又如何?这是上天赐予的天赋还是劫难?
  如果是天赋,宁可不要这天赋,先知不如不知,血泪不如不流泪!
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