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4)
邶国君沉默,许久之后才道:这不可能,祁弟虽然胡闹了些,可没有坏心的。当初要没有他相帮,寡人也不可能会有今日。
老夫也只是提醒大王一句罢了,如今邶国中,王子祁位高权重,声望更是如日中天,朝中大臣依附者甚多。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知道王权富贵,若说没人动心只怕是假的,天家无亲情,只希望王子祁的心不会变吧。
这些话重重落在邶国君心上,他皱皱眉,脸上神色忽明忽暗,点点头道:湪谨记先生之言。
元洪离开后,荀湪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他真的要防着他的亲弟弟荀祁吗?
第123章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卫苏看着高耸入云的山道,心中啧啧赞叹,后世交通发达, 出川入蜀基本感觉不出什么。可现在, 全靠人力畜力跋山涉水, 是真的艰难。
也真不知谢家车队是怎么将一车车的茶叶运送出来的。难怪,谢灼说一路上耗费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了。
先生,翻过前面那座大山,就到了阜南关,就是秦国蜀地的地界了。这是谢家人,是他们的向导了,一路过来, 他功不可没。他跟着车队走这条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他们车队就算闭着眼也能知道哪里是哪里。
卫苏苦笑, 你就说说还有多久能到地儿吧?
以我们这个速度来看, 最多只需要十天天半月就可以抵达了。毕竟这个队伍中还有女眷, 也行不了太快, 他这已经是保守估计了。
十天半个月?卫苏惊叹,难怪要致富先修路了。在后世,哪怕是翻越秦岭,也就是分分钟的事,现在嘛卫苏也只能认命了,还能怎么办, 走呗!
钟离晖站在他的旁边,冷淡的道:你怎么就选择了这秦国?从地形上来看, 的确是不易攻打之地, 只是别人攻不进来, 想要出兵也是难上加难。
卫苏嘿嘿一笑,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这蜀地那可是根据地额,且叫它兵家必争之地吧。
钟离晖不相信,兵家必争之地?这倒是看不出来。
卫苏笑道:这蜀地外围都是崇山峻岭,然而里面却是平原之地。以前这里的确不显山不露水,常常有水患天灾,淹没田地,是众所周知的贫瘠之地。可是自秦国前几任先王王重视水患,并且经过几代人的治理之后,如今这里风调雨顺,再无水患之灾,可以称之为秦国的后备粮仓了。
哦?钟离晖来了一点兴趣,秦国在所有的诸侯国中算是最为软弱可欺的,不过弹丸之地而已,因此钟离晖以前从未曾注意过它。
以前他打定主意,哪怕娄国不值得他效力,他去往邶国也好,或者其他的诸侯国也罢,只要他愿意,随便选择哪一个都好。可他却从未考虑过秦国,毕竟一个边陲小国,外有戎夷以及周边强国虎视眈眈,内里又地贫物鄙,实在不是个好的选择。
所以刚开始听到卫苏说秦国之时,他还以为卫苏只是在开玩笑。到后来卫苏坚定了去秦国之意,他才知道卫苏是真的选择了去秦国。
褚先生让他跟着卫苏创一番成就,那是因为褚先生知道卫苏之志,知道卫苏着眼于天下,并非一般人能看透的。所以他才会决定跟着卫苏一起投奔,只是现在的情况,他不由得深深怀疑起来,卫苏的决定真的是对的吗?自己跟着卫苏一起投奔秦国真的有前途吗?
卫苏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秦国的新王是个锐意进取,有抱负,有思想的人。有他支持变革,秦国用不了多久就会今非昔比。相信我,我看人不会错的。卫苏不得不多替秦湛说说好话。
钟离晖摇摇头,这不是一个君王好坏就能够成事的。还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各方面的因素,既然着眼于天下,首先就要兵精粮足。可是秦国弹丸之地,能产多少粮食,能有多少人口?
钟离晖一语中的,不过卫苏却早有法子,钟离将军所言甚是。粮食的问题,蜀地是产粮之地,只需要几年积累,粮食就能解决,更何况还有陶家谢家,有他们帮忙从各地收集粮食,也能缓解一些燃眉之急。至于人口,只要国策得力,不怕吸引不来人口百姓,以及天下的有志之士。
钟离晖沉默,最后再问了一遍,卫先生真觉得秦国能助先生完成心愿?
卫苏这次回答的很肯定,不是觉得,而是只有秦国能有这个能力帮我完成心愿。
钟离晖一愣,为何?
卫苏摇摇头,一时半会的也说不清楚,钟离将军不试试看又怎么知道卫苏的话不可信?
钟离晖哈哈一笑,如果不是褚先生,我是不会信你的,不过现在嘛,倒是可以试试。
其实卫苏也早就对比过的,正如钟离晖所言,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各种因素加在一起选择的。
第一要君王的理念相近,有魄力,能全力支持他的想法行动才行。放眼看去,除了秦湛还真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每个诸侯国中王族的宗族势力是万万不可小觑的。他们排外,抱团取暖,肆意扩张。这些才是卫苏最为头疼的,卫苏是想要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改变一种社会格局,将这个世界的奴隶制彻底废除。
而这些都是与那些宗族势力相违背的,也就是说,如果一旦变革,将会与这些势力作对。任谁也不想自己的蛋糕被分走,这必然就会造成双方势力的对抗。相对来说,变革的阻力就会更大。
而在秦国来说,这样的阻力会小得多。因为之前颛太后的执政,就使了非常手段,将王室已经清理了一遍。如今各王室贵族都已势微,相信只要用一点手段,卫苏就可以大展拳脚。他们也就没有能力反对,激不起太大的风浪来。
只要秦国制度改变,有了发展的基础,那就先将自身发展起来,才会有征战天下的本钱。然后实现天下一统,度同制、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只有真正统一,百姓才不会受战乱之苦,国土也再分崩离析。到那个时候,才会形成一个真正进步的社会。
有一个支持他的秦王,还有一个已经拔除了毒瘤任他施展的秦国。卫苏觉得很欣慰,有秦湛在,至少自己不会那么累。
等到走出山岭,总算眼前一亮,一个依山而建的关隘便在眼前了。
这一队人马都开始雀跃起来,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卫苏也是松了一口气,终于到达秦国地界了啊,只怕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见到秦湛了。
然而,还没有等他想完,关隘口的城门打开,尘土飞扬中,一队人马驶了出来。
卫苏与钟离晖互相看了一眼,莫不是蜀郡太守接到他们的消息,特意前来迎见他们的?他们之前送出消息,不过他们却想着恐怕会真正到达槿城才会有人来迎接他们。
随即钟离晖就发现不对起来,疑惑的问:卫先生,这是来接应我们的?
卫苏也拿捏不准了,摇摇头,不知,我们没有接到任何消息说会有人在阜南关接应的。
这架势可不对啊,便是地方太守也不可能有如此的阵仗啊。钟离晖摸着下巴道。看这支队伍的规格阵势,来头不小啊。
不管他,我们到了蜀地就安全了,他们对于我们不会有任何威胁。卫苏决定看看再说。
就在这两人猜疑不定的时候,那队人马已经快到了近前。紧接着从一辆豪华的马车中,走下来一人身着玄色冕服,身材挺拔的年轻人。
卫苏眯眯眼,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旁边的钟离晖已经开口道:该不会是秦王来了吧?
卫苏一怔,真的是他?他不是应该在王都?怎的特地前来,就为了迎接自己?
秦湛已经走近,他的步伐急切,却又要保持属于王的自若模样。短短一段距离,他竟然觉得特别漫长。
他早就看到了那个清隽的身影。青色布衣,温柔浅笑,一如当初在白水县城初见的样子,是他无数次在心中勾画的模样。他心中激荡不已,袖中的手早就已经汗湿,他日思夜盼盼,总算盼来今日。此时他的眼中就只剩下那抹青衣身影,天地之大,再无旁骛。
卫苏与钟离晖也迎上去,卫苏见到秦湛自然是高兴的。虽然不知道他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不过,他来了,还是给了卫苏一个不小的惊喜。
如今秦湛的身份已经不同了,再也不是当初在颍阳学宫中那个被人欺负还无处诉苦的柔弱少年了。看到他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威风凛凛的王,卫苏也替他高兴。
既然秦湛身份不同,在大庭广众之下,卫苏自然要依礼而行。
卫苏拜见秦王。来到秦湛面前,卫苏与钟离晖便行礼下拜。然而卫苏刚刚弯腰就被秦湛扶住了。
他朝思暮想的人就站在面前,他却不知道应该要说些什么。卫卫先生,你我之间不必多礼。
钟离晖已经拜倒在地,嘴角抽了抽,感情你们之间不必多礼,我这边却要多礼了吧?
在卫苏的提醒下,秦湛这才醒悟过来,弯腰将钟离晖扶起,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钟离将军了吧?寡人早就听过钟离将军的赫赫威名,今日得见,幸甚!幸甚!
卫苏会带着钟离将军前来投奔秦国之事,秦湛早就在来信中得知了,对于钟离将军的大名,世人谁人不知?卫苏能将钟离晖说服,来投奔西秦,这对于秦国来说是天大的好事。秦湛自然明白卫苏在其中的作用的,如果没有卫苏,比秦国更多更好的选择,由得钟离晖选,他当然不可能选择西秦。
此时此刻他这个秦王是要礼下于人的,绝不可寒了钟离晖的心。
钟离晖冷心冷面,见礼之后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客套话就抱剑站于卫苏身后。秦王湛太过于年轻了,自己以后真的要效忠于他?自己真应该相信卫苏?他看了一眼卫苏,决定还是如先前之言,先观望一段时间吧。
前来迎接的臣子也上前来与卫苏钟离晖见过礼,孙章也在其中,他与卫苏多年未见,此刻见到卫苏自然是很激动的。可惜现在不是说话的地儿,只能以后寻机跟卫先生再说话了。
秦湛见到卫苏哪怕再激动,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表露太过,先生,一路辛苦劳累。寡人早在关内备好接风宴,可以先休整一番,晚上再好好为你们接风洗尘。
秦湛如此安排是最好不过的了,一路翻山越岭,提心吊胆的。卫苏一行人早就疲累不堪了,此时恨不能好好洗漱,倒下好好睡一觉。
既要启程入关,卫苏刚打算回自己的马车,就被人给拉住了。卫苏回头一看,就见到秦湛深邃的眼中带着一抹祈求之色,先生,好多年没见了,湛万分想念先生,先生可否与我同车而行?一路可以说说话?
卫苏看着面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年轻人,他周身的王者气势浑然天成。很明显这些年他所经历的真的不少,也难为他小小年纪就在风云诡谲的王宫朝廷中摸爬打滚这么多年。
虽然他的面貌已经长开,再不复少年时期的柔弱秀美。更多的是俊朗的棱角分明,这也给他的气势增添了王者霸气。
只是,此时此刻,眼中流露出来的熟悉神色却一如当年。在无依无靠之时,受人欺负却只能默默忍受,哪怕受伤也不让人看见。想到这些,卫苏有些心疼,这些年他一个人在秦国,没有一个真心正关心他的人,也不知他究竟承受了多少不应该承受的东西。以秦湛隐忍的性子,有苦都不会说出来。
秦湛眼中的祈求之色,让卫苏不忍心拒绝。卫苏有些迟疑,这,与大王同乘只怕不太好吧?
知道卫苏心软了,秦湛心中也一片熨烫。卫先生依旧没有变,只消稍稍示弱,就能让他心软,这样的他怎么能让自己放下?秦湛眼中有些许疯狂,有些许余念,最后被他压在眼底深处。
他低着头,可湛有好多话想跟先生说,这么些年,我连一个说话的都没有。我以为先生来了,总能像在颍阳学宫中一样,我们能无话不谈。
他抬头盯着卫苏,有些受伤,先生是因为我的地位改变,不愿意再听湛倾诉了吗?如果是这样,我千方百计争这个冰冷的位置又有何用?还不如放弃,回到曾经在学宫中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受身份地位的约束,畅所欲言。
这卫苏叹气,他实在没有办法拒绝。他知道秦湛其实有一半是为了自己去争这个位置的,就为了能给他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有秦湛在身后为后盾,他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是自己对不住他,卫苏心怀愧疚,就为了自己能实现心愿,他就愿意面对朝堂王宫的腥风血雨,一个人单打独斗。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要求罢了,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呢?
想到这里,卫苏点点头,行吧,那大王先请。
秦湛高兴了,拉着卫苏的手却没有放开,一起。说完径直拉着卫苏朝着马车而去。
与秦湛一起来迎接的臣子护卫都惊呆了,大王什么时候转性子了?
如今的秦王威严愈甚,从不曾见他对谁这般和颜悦色过。这位从娄国过来的卫先生竟然能得大王如此信重,不仅大王亲自出关迎接。还手拉手一同乘王驾,便是大王的王弟,新晋得大王看重的王子盱也没这个待遇吧。
所有人都在心里重新衡量起卫苏的身份地位来,这个卫先生,他们唯一能知道的就是曾经是颍阳学宫的先生。秦王少年之时,被先王派遣去颍阳学宫,就跟着卫先生学习过。秦王的身份地位早就不同于往日,现在还能对当初的先生尊崇有佳,实乃信义之人也。
这么想着,众人也就释然了,大王重情重义,如今邀卫先生同乘也就能说得过去了。
第124章
卫苏也没办法, 还想着提醒秦湛,一路同行的还有钟离晖,自己丢下他只怕是不太好。秦王礼下于人, 不正好趁这个机会拉拢钟离将军吗?他拉着自己同乘有又什么意义?
可是秦湛哪里还有多余的心思管顾别人?他的心里眼里, 也就卫苏一人。好在这样的安排钟离晖倒也没觉着有什么不满,自己走到一匹马前, 上了马,被前来迎接的臣子簇拥而行。
他是不愿意乘马车而行的,堂堂将军,不骑马还能干嘛?
钟离晖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谁都没有想到他会来到秦国。以他的本事,天下诸国君王宁愿重金也想求请得此人相助。现在他能跟着卫先生前来投奔秦国,那可是他们秦国莫大的荣幸。
孙章是颍阳学宫出来的, 他是听说过早些年褚先生的得意弟子钟离晖的。也是十分敬仰这位从未有一败绩点战神将军。故而他跟在钟离晖身边,说起颍阳学宫之事,钟离晖虽然不怎么搭理人, 可是偶尔还是会跟他答话, 说一两句学宫之事。
卫苏跟着秦湛上了王驾,拉下车帘,阻断旁人的视线。卫苏松了一口气,总算不用守规矩端着架子了。
老夫也只是提醒大王一句罢了,如今邶国中,王子祁位高权重,声望更是如日中天,朝中大臣依附者甚多。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知道王权富贵,若说没人动心只怕是假的,天家无亲情,只希望王子祁的心不会变吧。
这些话重重落在邶国君心上,他皱皱眉,脸上神色忽明忽暗,点点头道:湪谨记先生之言。
元洪离开后,荀湪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他真的要防着他的亲弟弟荀祁吗?
第123章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卫苏看着高耸入云的山道,心中啧啧赞叹,后世交通发达, 出川入蜀基本感觉不出什么。可现在, 全靠人力畜力跋山涉水, 是真的艰难。
也真不知谢家车队是怎么将一车车的茶叶运送出来的。难怪,谢灼说一路上耗费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了。
先生,翻过前面那座大山,就到了阜南关,就是秦国蜀地的地界了。这是谢家人,是他们的向导了,一路过来, 他功不可没。他跟着车队走这条道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他们车队就算闭着眼也能知道哪里是哪里。
卫苏苦笑, 你就说说还有多久能到地儿吧?
以我们这个速度来看, 最多只需要十天天半月就可以抵达了。毕竟这个队伍中还有女眷, 也行不了太快, 他这已经是保守估计了。
十天半个月?卫苏惊叹,难怪要致富先修路了。在后世,哪怕是翻越秦岭,也就是分分钟的事,现在嘛卫苏也只能认命了,还能怎么办, 走呗!
钟离晖站在他的旁边,冷淡的道:你怎么就选择了这秦国?从地形上来看, 的确是不易攻打之地, 只是别人攻不进来, 想要出兵也是难上加难。
卫苏嘿嘿一笑,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吧?这蜀地那可是根据地额,且叫它兵家必争之地吧。
钟离晖不相信,兵家必争之地?这倒是看不出来。
卫苏笑道:这蜀地外围都是崇山峻岭,然而里面却是平原之地。以前这里的确不显山不露水,常常有水患天灾,淹没田地,是众所周知的贫瘠之地。可是自秦国前几任先王王重视水患,并且经过几代人的治理之后,如今这里风调雨顺,再无水患之灾,可以称之为秦国的后备粮仓了。
哦?钟离晖来了一点兴趣,秦国在所有的诸侯国中算是最为软弱可欺的,不过弹丸之地而已,因此钟离晖以前从未曾注意过它。
以前他打定主意,哪怕娄国不值得他效力,他去往邶国也好,或者其他的诸侯国也罢,只要他愿意,随便选择哪一个都好。可他却从未考虑过秦国,毕竟一个边陲小国,外有戎夷以及周边强国虎视眈眈,内里又地贫物鄙,实在不是个好的选择。
所以刚开始听到卫苏说秦国之时,他还以为卫苏只是在开玩笑。到后来卫苏坚定了去秦国之意,他才知道卫苏是真的选择了去秦国。
褚先生让他跟着卫苏创一番成就,那是因为褚先生知道卫苏之志,知道卫苏着眼于天下,并非一般人能看透的。所以他才会决定跟着卫苏一起投奔,只是现在的情况,他不由得深深怀疑起来,卫苏的决定真的是对的吗?自己跟着卫苏一起投奔秦国真的有前途吗?
卫苏似乎看穿了他的想法,秦国的新王是个锐意进取,有抱负,有思想的人。有他支持变革,秦国用不了多久就会今非昔比。相信我,我看人不会错的。卫苏不得不多替秦湛说说好话。
钟离晖摇摇头,这不是一个君王好坏就能够成事的。还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等等各方面的因素,既然着眼于天下,首先就要兵精粮足。可是秦国弹丸之地,能产多少粮食,能有多少人口?
钟离晖一语中的,不过卫苏却早有法子,钟离将军所言甚是。粮食的问题,蜀地是产粮之地,只需要几年积累,粮食就能解决,更何况还有陶家谢家,有他们帮忙从各地收集粮食,也能缓解一些燃眉之急。至于人口,只要国策得力,不怕吸引不来人口百姓,以及天下的有志之士。
钟离晖沉默,最后再问了一遍,卫先生真觉得秦国能助先生完成心愿?
卫苏这次回答的很肯定,不是觉得,而是只有秦国能有这个能力帮我完成心愿。
钟离晖一愣,为何?
卫苏摇摇头,一时半会的也说不清楚,钟离将军不试试看又怎么知道卫苏的话不可信?
钟离晖哈哈一笑,如果不是褚先生,我是不会信你的,不过现在嘛,倒是可以试试。
其实卫苏也早就对比过的,正如钟离晖所言,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各种因素加在一起选择的。
第一要君王的理念相近,有魄力,能全力支持他的想法行动才行。放眼看去,除了秦湛还真没人能做到这一点。
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每个诸侯国中王族的宗族势力是万万不可小觑的。他们排外,抱团取暖,肆意扩张。这些才是卫苏最为头疼的,卫苏是想要建立一个新的世界秩序,改变一种社会格局,将这个世界的奴隶制彻底废除。
而这些都是与那些宗族势力相违背的,也就是说,如果一旦变革,将会与这些势力作对。任谁也不想自己的蛋糕被分走,这必然就会造成双方势力的对抗。相对来说,变革的阻力就会更大。
而在秦国来说,这样的阻力会小得多。因为之前颛太后的执政,就使了非常手段,将王室已经清理了一遍。如今各王室贵族都已势微,相信只要用一点手段,卫苏就可以大展拳脚。他们也就没有能力反对,激不起太大的风浪来。
只要秦国制度改变,有了发展的基础,那就先将自身发展起来,才会有征战天下的本钱。然后实现天下一统,度同制、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只有真正统一,百姓才不会受战乱之苦,国土也再分崩离析。到那个时候,才会形成一个真正进步的社会。
有一个支持他的秦王,还有一个已经拔除了毒瘤任他施展的秦国。卫苏觉得很欣慰,有秦湛在,至少自己不会那么累。
等到走出山岭,总算眼前一亮,一个依山而建的关隘便在眼前了。
这一队人马都开始雀跃起来,他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卫苏也是松了一口气,终于到达秦国地界了啊,只怕用不了多久,他就能见到秦湛了。
然而,还没有等他想完,关隘口的城门打开,尘土飞扬中,一队人马驶了出来。
卫苏与钟离晖互相看了一眼,莫不是蜀郡太守接到他们的消息,特意前来迎见他们的?他们之前送出消息,不过他们却想着恐怕会真正到达槿城才会有人来迎接他们。
随即钟离晖就发现不对起来,疑惑的问:卫先生,这是来接应我们的?
卫苏也拿捏不准了,摇摇头,不知,我们没有接到任何消息说会有人在阜南关接应的。
这架势可不对啊,便是地方太守也不可能有如此的阵仗啊。钟离晖摸着下巴道。看这支队伍的规格阵势,来头不小啊。
不管他,我们到了蜀地就安全了,他们对于我们不会有任何威胁。卫苏决定看看再说。
就在这两人猜疑不定的时候,那队人马已经快到了近前。紧接着从一辆豪华的马车中,走下来一人身着玄色冕服,身材挺拔的年轻人。
卫苏眯眯眼,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旁边的钟离晖已经开口道:该不会是秦王来了吧?
卫苏一怔,真的是他?他不是应该在王都?怎的特地前来,就为了迎接自己?
秦湛已经走近,他的步伐急切,却又要保持属于王的自若模样。短短一段距离,他竟然觉得特别漫长。
他早就看到了那个清隽的身影。青色布衣,温柔浅笑,一如当初在白水县城初见的样子,是他无数次在心中勾画的模样。他心中激荡不已,袖中的手早就已经汗湿,他日思夜盼盼,总算盼来今日。此时他的眼中就只剩下那抹青衣身影,天地之大,再无旁骛。
卫苏与钟离晖也迎上去,卫苏见到秦湛自然是高兴的。虽然不知道他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不过,他来了,还是给了卫苏一个不小的惊喜。
如今秦湛的身份已经不同了,再也不是当初在颍阳学宫中那个被人欺负还无处诉苦的柔弱少年了。看到他成长起来,成为一个威风凛凛的王,卫苏也替他高兴。
既然秦湛身份不同,在大庭广众之下,卫苏自然要依礼而行。
卫苏拜见秦王。来到秦湛面前,卫苏与钟离晖便行礼下拜。然而卫苏刚刚弯腰就被秦湛扶住了。
他朝思暮想的人就站在面前,他却不知道应该要说些什么。卫卫先生,你我之间不必多礼。
钟离晖已经拜倒在地,嘴角抽了抽,感情你们之间不必多礼,我这边却要多礼了吧?
在卫苏的提醒下,秦湛这才醒悟过来,弯腰将钟离晖扶起,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钟离将军了吧?寡人早就听过钟离将军的赫赫威名,今日得见,幸甚!幸甚!
卫苏会带着钟离将军前来投奔秦国之事,秦湛早就在来信中得知了,对于钟离将军的大名,世人谁人不知?卫苏能将钟离晖说服,来投奔西秦,这对于秦国来说是天大的好事。秦湛自然明白卫苏在其中的作用的,如果没有卫苏,比秦国更多更好的选择,由得钟离晖选,他当然不可能选择西秦。
此时此刻他这个秦王是要礼下于人的,绝不可寒了钟离晖的心。
钟离晖冷心冷面,见礼之后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客套话就抱剑站于卫苏身后。秦王湛太过于年轻了,自己以后真的要效忠于他?自己真应该相信卫苏?他看了一眼卫苏,决定还是如先前之言,先观望一段时间吧。
前来迎接的臣子也上前来与卫苏钟离晖见过礼,孙章也在其中,他与卫苏多年未见,此刻见到卫苏自然是很激动的。可惜现在不是说话的地儿,只能以后寻机跟卫先生再说话了。
秦湛见到卫苏哪怕再激动,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表露太过,先生,一路辛苦劳累。寡人早在关内备好接风宴,可以先休整一番,晚上再好好为你们接风洗尘。
秦湛如此安排是最好不过的了,一路翻山越岭,提心吊胆的。卫苏一行人早就疲累不堪了,此时恨不能好好洗漱,倒下好好睡一觉。
既要启程入关,卫苏刚打算回自己的马车,就被人给拉住了。卫苏回头一看,就见到秦湛深邃的眼中带着一抹祈求之色,先生,好多年没见了,湛万分想念先生,先生可否与我同车而行?一路可以说说话?
卫苏看着面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年轻人,他周身的王者气势浑然天成。很明显这些年他所经历的真的不少,也难为他小小年纪就在风云诡谲的王宫朝廷中摸爬打滚这么多年。
虽然他的面貌已经长开,再不复少年时期的柔弱秀美。更多的是俊朗的棱角分明,这也给他的气势增添了王者霸气。
只是,此时此刻,眼中流露出来的熟悉神色却一如当年。在无依无靠之时,受人欺负却只能默默忍受,哪怕受伤也不让人看见。想到这些,卫苏有些心疼,这些年他一个人在秦国,没有一个真心正关心他的人,也不知他究竟承受了多少不应该承受的东西。以秦湛隐忍的性子,有苦都不会说出来。
秦湛眼中的祈求之色,让卫苏不忍心拒绝。卫苏有些迟疑,这,与大王同乘只怕不太好吧?
知道卫苏心软了,秦湛心中也一片熨烫。卫先生依旧没有变,只消稍稍示弱,就能让他心软,这样的他怎么能让自己放下?秦湛眼中有些许疯狂,有些许余念,最后被他压在眼底深处。
他低着头,可湛有好多话想跟先生说,这么些年,我连一个说话的都没有。我以为先生来了,总能像在颍阳学宫中一样,我们能无话不谈。
他抬头盯着卫苏,有些受伤,先生是因为我的地位改变,不愿意再听湛倾诉了吗?如果是这样,我千方百计争这个冰冷的位置又有何用?还不如放弃,回到曾经在学宫中的时候,我们可以不受身份地位的约束,畅所欲言。
这卫苏叹气,他实在没有办法拒绝。他知道秦湛其实有一半是为了自己去争这个位置的,就为了能给他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有秦湛在身后为后盾,他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是自己对不住他,卫苏心怀愧疚,就为了自己能实现心愿,他就愿意面对朝堂王宫的腥风血雨,一个人单打独斗。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要求罢了,有什么不能答应的呢?
想到这里,卫苏点点头,行吧,那大王先请。
秦湛高兴了,拉着卫苏的手却没有放开,一起。说完径直拉着卫苏朝着马车而去。
与秦湛一起来迎接的臣子护卫都惊呆了,大王什么时候转性子了?
如今的秦王威严愈甚,从不曾见他对谁这般和颜悦色过。这位从娄国过来的卫先生竟然能得大王如此信重,不仅大王亲自出关迎接。还手拉手一同乘王驾,便是大王的王弟,新晋得大王看重的王子盱也没这个待遇吧。
所有人都在心里重新衡量起卫苏的身份地位来,这个卫先生,他们唯一能知道的就是曾经是颍阳学宫的先生。秦王少年之时,被先王派遣去颍阳学宫,就跟着卫先生学习过。秦王的身份地位早就不同于往日,现在还能对当初的先生尊崇有佳,实乃信义之人也。
这么想着,众人也就释然了,大王重情重义,如今邀卫先生同乘也就能说得过去了。
第124章
卫苏也没办法, 还想着提醒秦湛,一路同行的还有钟离晖,自己丢下他只怕是不太好。秦王礼下于人, 不正好趁这个机会拉拢钟离将军吗?他拉着自己同乘有又什么意义?
可是秦湛哪里还有多余的心思管顾别人?他的心里眼里, 也就卫苏一人。好在这样的安排钟离晖倒也没觉着有什么不满,自己走到一匹马前, 上了马,被前来迎接的臣子簇拥而行。
他是不愿意乘马车而行的,堂堂将军,不骑马还能干嘛?
钟离晖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谁都没有想到他会来到秦国。以他的本事,天下诸国君王宁愿重金也想求请得此人相助。现在他能跟着卫先生前来投奔秦国,那可是他们秦国莫大的荣幸。
孙章是颍阳学宫出来的, 他是听说过早些年褚先生的得意弟子钟离晖的。也是十分敬仰这位从未有一败绩点战神将军。故而他跟在钟离晖身边,说起颍阳学宫之事,钟离晖虽然不怎么搭理人, 可是偶尔还是会跟他答话, 说一两句学宫之事。
卫苏跟着秦湛上了王驾,拉下车帘,阻断旁人的视线。卫苏松了一口气,总算不用守规矩端着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