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山海GL_40
老汪急道:“他们顶多就给五百,还有个破证书。”
尤司令瞪了他一眼,转头对我说:“小宋啊,你随便看看就行。”
宋半烟又客气两句,拿起书,小心的翻开。这一翻,忍不住心底大呼怪哉。脸上不露,对两人道:“这是前清端重亲王博洛的传记稿本。爱新觉罗·博洛是□□哈赤的孙子,死后因依附多尔衮等罪,追削王爵,降为贝勒。”
老汪惊喜道:“小宋啊,你厉害嘛!看一眼就知道啦?”
宋半烟翻了翻,尽是博洛丰功伟绩。屠大同、屠汾州、屠江阴、屠常熟、屠嘉兴、屠金华...粗粗一翻,惊寒透骨。
老汪一脸期盼的看着她,巴望着她能报出个天价。连尤司令见她一脸深沉,心也不由提起来。
宋半烟看着满纸“民不顺,屠之”,只觉悲痛莫名。待看到“八十一日,破江阴,尽歼”,霎时眼眶一热,连忙合上书放在石桌上。
宋半烟定了定声,说道:“通常来说1911年前的叫做古籍,1949年前叫旧书。这算是古籍,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老汪听她说完,急忙问道:“那,那能买多少钱?”
宋半烟道:“这我不知道,不过两位应该打听过。”
老汪一脸失落:“收古玩的说什么,一页宋版一辆汽车。说我这个.....”
尤司令打断他,说道:“小宋,老汪没有孩子,我们又都没有退休金。就指着这些,换点钱养老。我们这小地方,古玩店就一二家,给得价格也不知道实在不实在。”
宋半烟不知道他话里真假,但料定这些古籍来路不明,有心试探试探,就说:“明清皆有佞宋之风,宋版书的价格居高不低。可这是清代手抄本,又不是书法家名家写的,里面还有涂改错别字。不过好歹有二三百年,古玩店出价多少?”
“一千。”老汪竖起一根手指头。
尤司令没来得及阻止他,只得补充道:“一本一千。”
宋半烟倒是有心,但是没钱。只得对他们说:“这价格稍微低了一点,可能是其他没有这本保存的好。”
老汪道:“其他更好,还有黄布呢!”
黄布?用黄绫封,那很有可能是王公大臣,上表给皇帝的奏折贺表。
宋半烟笑问道:“黄绫封套?”
老汪看了尤司令一眼,迟疑的问:“你怎么知道?”
宋半烟忽悠道:“我是学历史的,历史上的东西就是古董。既然是历史上的东西,我一个学历史的当然要知道。”
尤司令和老汪大概被绕晕了,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宋半烟乘胜追击,胡扯的说:“我们学历史的,很多都成了考古学家。所以跟一些搞收藏的,多少有些交情。你们要是需要,我可帮忙问问价。”
老汪满脸堆笑:“那太好了,太好了。”
宋半烟见尤司令不说话,知道他多疑,就对他们说:“没事,我就先回去了。”
老汪还要说话,却被尤司令拦住。宋半烟笑了笑,跟他们告辞。
回去的路上,她越想越觉得可疑。
博洛的传记稿本、奏折、贺表,这些原本应该放在紫禁城内阁大库里面。现在也应该保存在历史博物馆之类国家机构。
怎么会落到两个大字不识的老头子手里?
她左思右想,突然想起一件事。清末战乱频发,大内档案流失。这前后经历,可谓是波折坎坷。
公元1908年。
2月2日,清廷授醇亲王载沣为军机大臣。
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
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死。
12月2日,年仅三岁的宣统帝溥仪即位。由其生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
大清多少年没有出过摄政王?
258年。
载沣没有笑,眉头反而皱的更紧。如今内忧外患,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比多尔衮的结局更好。
各项事宜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唯有摄政典礼,无人知道如何办。请示载沣,他说了句“照例”。阁臣们命人到内阁大库里,搜检清初摄政典礼旧档。
内阁大库建于明孝宗年间,清廷继续延用。大库位于紫禁城东南隅、内阁大堂之东。
红本、关防、满文老档、实录、圣训、起居注、史、表章、舆图、黄册、乡试录、各种书籍尽在其中...包括明代档案,前代帝王功臣画像、书籍、三节表文、表匣及秘史档案等。
内阁大库所藏策籍档册,为朝廷机密,九卿、翰林有终生不得窥其一字。
礼部的阁臣,在大库里找了几天,也没找到。只得回来禀报:旧档杂乱堆积充溢,殿中没有落脚之处,奏请焚毁无用旧档。
这事情还没有批下来,翰林院里面先传开了。脑子灵活的立即请旨,说要去找自己当年殿试的卷子。载沣也未多想,一律准了。
顿时间,比满清国运还死气沉沉的遗老们,精神抖擞地趴在纸堆里,如同在地缝里找米粒的老鼠。但凡能翻到一本宋版书,半张蜀刻残页,顿时红光满面。立刻塞进大褂里,唯恐同僚们看见,将面前这块宝地夺取。
勿怪其他,宋版书当时的价格已是一页一两黄金了。
时任学部参议的罗振玉,也在这个行列。他更聪明些,“偶于残书中得宋人玉牒写本残叶,并呈文襄及荣公”。
文襄就是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他曾任两江总督,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他当时是顾命大臣,兼太子太保。张之洞就好奇的问,大库里怎么有宋本?
罗振玉趁机说:“香帅,这些档案虽残破,但也该整理保存,先由我们学部接收,将来移送京师图书馆。”
张之洞欣然允诺。
罗振玉让人从中挑出善本,其余装了八千麻袋,移存在国子监敬一亭。
1911年,辛*亥革命,北洋军*阀政府上台。
尤司令瞪了他一眼,转头对我说:“小宋啊,你随便看看就行。”
宋半烟又客气两句,拿起书,小心的翻开。这一翻,忍不住心底大呼怪哉。脸上不露,对两人道:“这是前清端重亲王博洛的传记稿本。爱新觉罗·博洛是□□哈赤的孙子,死后因依附多尔衮等罪,追削王爵,降为贝勒。”
老汪惊喜道:“小宋啊,你厉害嘛!看一眼就知道啦?”
宋半烟翻了翻,尽是博洛丰功伟绩。屠大同、屠汾州、屠江阴、屠常熟、屠嘉兴、屠金华...粗粗一翻,惊寒透骨。
老汪一脸期盼的看着她,巴望着她能报出个天价。连尤司令见她一脸深沉,心也不由提起来。
宋半烟看着满纸“民不顺,屠之”,只觉悲痛莫名。待看到“八十一日,破江阴,尽歼”,霎时眼眶一热,连忙合上书放在石桌上。
宋半烟定了定声,说道:“通常来说1911年前的叫做古籍,1949年前叫旧书。这算是古籍,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老汪听她说完,急忙问道:“那,那能买多少钱?”
宋半烟道:“这我不知道,不过两位应该打听过。”
老汪一脸失落:“收古玩的说什么,一页宋版一辆汽车。说我这个.....”
尤司令打断他,说道:“小宋,老汪没有孩子,我们又都没有退休金。就指着这些,换点钱养老。我们这小地方,古玩店就一二家,给得价格也不知道实在不实在。”
宋半烟不知道他话里真假,但料定这些古籍来路不明,有心试探试探,就说:“明清皆有佞宋之风,宋版书的价格居高不低。可这是清代手抄本,又不是书法家名家写的,里面还有涂改错别字。不过好歹有二三百年,古玩店出价多少?”
“一千。”老汪竖起一根手指头。
尤司令没来得及阻止他,只得补充道:“一本一千。”
宋半烟倒是有心,但是没钱。只得对他们说:“这价格稍微低了一点,可能是其他没有这本保存的好。”
老汪道:“其他更好,还有黄布呢!”
黄布?用黄绫封,那很有可能是王公大臣,上表给皇帝的奏折贺表。
宋半烟笑问道:“黄绫封套?”
老汪看了尤司令一眼,迟疑的问:“你怎么知道?”
宋半烟忽悠道:“我是学历史的,历史上的东西就是古董。既然是历史上的东西,我一个学历史的当然要知道。”
尤司令和老汪大概被绕晕了,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宋半烟乘胜追击,胡扯的说:“我们学历史的,很多都成了考古学家。所以跟一些搞收藏的,多少有些交情。你们要是需要,我可帮忙问问价。”
老汪满脸堆笑:“那太好了,太好了。”
宋半烟见尤司令不说话,知道他多疑,就对他们说:“没事,我就先回去了。”
老汪还要说话,却被尤司令拦住。宋半烟笑了笑,跟他们告辞。
回去的路上,她越想越觉得可疑。
博洛的传记稿本、奏折、贺表,这些原本应该放在紫禁城内阁大库里面。现在也应该保存在历史博物馆之类国家机构。
怎么会落到两个大字不识的老头子手里?
她左思右想,突然想起一件事。清末战乱频发,大内档案流失。这前后经历,可谓是波折坎坷。
公元1908年。
2月2日,清廷授醇亲王载沣为军机大臣。
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
11月15日,慈禧太后病死。
12月2日,年仅三岁的宣统帝溥仪即位。由其生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
大清多少年没有出过摄政王?
258年。
载沣没有笑,眉头反而皱的更紧。如今内忧外患,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比多尔衮的结局更好。
各项事宜都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唯有摄政典礼,无人知道如何办。请示载沣,他说了句“照例”。阁臣们命人到内阁大库里,搜检清初摄政典礼旧档。
内阁大库建于明孝宗年间,清廷继续延用。大库位于紫禁城东南隅、内阁大堂之东。
红本、关防、满文老档、实录、圣训、起居注、史、表章、舆图、黄册、乡试录、各种书籍尽在其中...包括明代档案,前代帝王功臣画像、书籍、三节表文、表匣及秘史档案等。
内阁大库所藏策籍档册,为朝廷机密,九卿、翰林有终生不得窥其一字。
礼部的阁臣,在大库里找了几天,也没找到。只得回来禀报:旧档杂乱堆积充溢,殿中没有落脚之处,奏请焚毁无用旧档。
这事情还没有批下来,翰林院里面先传开了。脑子灵活的立即请旨,说要去找自己当年殿试的卷子。载沣也未多想,一律准了。
顿时间,比满清国运还死气沉沉的遗老们,精神抖擞地趴在纸堆里,如同在地缝里找米粒的老鼠。但凡能翻到一本宋版书,半张蜀刻残页,顿时红光满面。立刻塞进大褂里,唯恐同僚们看见,将面前这块宝地夺取。
勿怪其他,宋版书当时的价格已是一页一两黄金了。
时任学部参议的罗振玉,也在这个行列。他更聪明些,“偶于残书中得宋人玉牒写本残叶,并呈文襄及荣公”。
文襄就是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他曾任两江总督,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他当时是顾命大臣,兼太子太保。张之洞就好奇的问,大库里怎么有宋本?
罗振玉趁机说:“香帅,这些档案虽残破,但也该整理保存,先由我们学部接收,将来移送京师图书馆。”
张之洞欣然允诺。
罗振玉让人从中挑出善本,其余装了八千麻袋,移存在国子监敬一亭。
1911年,辛*亥革命,北洋军*阀政府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