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别做梦了
郑大龙不仅满脸错愕,而且胸中腾地蹿出股怒火来,实在控制不了,就伸手重重地了下桌子,瞪着老会计吼句:“你怎么敢这样?”
杨建国也气得指着郑应明骂句:“真糊涂,你真特么糊涂呀!”
见二位当家人责骂自己,郑应明心里也有气,想狠狠回击,最终还是选择了忍气吞声,并缓缓垂下头去,因为他觉得自己对不住他俩。
孙剑武见郑应明任人怒骂也不吭声,便路见不平一声吼了,瞪着杨建国,梗着喉咙说:“郑会计一点都不糊涂,倒是你糊涂了。”
别看杨建国平时嘻嘻哈哈、温不伦吞的,发起脾气来也够吓人的。
这不,只见他抡起拳头咚地一声砸了下桌子,怒气冲冲地冲着孙剑武吼句:“你特么吃豹子胆了,敢说老子糊涂。我进村委会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还跟在我屁股后哭着要糖吃哪。真是没大没小,哼!”
郑大龙脸阴沉得像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天空,似乎还要继续发作,最后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顺着杨建国的话说:“大家现在长大了,有人撑腰,翅膀也硬了,哪把我们这些长辈放在眼里呀。”
孙剑武申辩道:“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就事论事。这修马路确实是件好事,可以增加全村人的收入,可以脱贫致富。”
郑大龙先扫了眼默不作声的女村官,接着瞪眼孙剑武,冷哼一声说:“糊涂的是你呀,剑武,你在帮外人祸害自己村里人哪。”
孙剑武理直气壮地反驳道:“根本就不是你说的这样,岑书记非但没有祸害我们村里人,反倒是一心一意为大家着想,不辞辛苦带着大家种黄栀子,好让全村人都挣钱富起来。贷款修马路这事,同样也是为全村人好。就因为这样,我才全力支持岑书记。”
孙剑武说得字字属实,句句在理,郑大龙一时语塞,不知如何还击,半晌才憋出句话:“色迷心窍,胡说八道!”
孙剑武觉得色迷心窍这四个字极大的侮辱了自己,登时火冒三丈,从椅子里跳了起来,准备跟当家人好好干一架。
岑若楠一直旁观,直到现在也没有开口说话,因为她清楚,只要自己发声,不管怎么说,都会遭到二位当家人的怒斥,甚至大闹起来。
说实话,她倒不是怕他俩,而是不想激化矛盾,毕竟班子不团结对村里的工作不利。
瞧见双方剑拔弩张,要再不出面制止,估计就要事与愿违了。
于是,她伸手扯了下退役军人的肘子,同时递给他一个眼色。
孙剑武明白她的意思,就慢慢压下心中的怒气,没有动嘴。
郑大龙和杨建国都了解孙剑武这小子的脾气,吃软不吃硬,平时不怎么爱说话,可一旦说起来,嘴巴子也够厉害,准会让自己下不了台。至于打架嘛,那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毕竟在部队练过拳脚。
见孙剑武不发飚了,他俩也就不吭声了,只在心里咬牙骂他。
岑若楠见双方都冷静了下来,悬着的心也踏实了,含笑着说:“刚才大家都表了态,三位赞成,两位反对,因此贷款修马路这个方案就通过了。当然,这只是我们班子的决议,至于能不能通过,还要看后天村民代表大会的表决结果。”
没错,还有最后一关呢,到底鹿死谁手,尚不可知。
也就是说,郑大龙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而且胜算还不小,因此一直阴沉沉的脸上忽然放出阳光来,盯着女村官冷笑起来,在心里咬牙切齿地说句:你特么别得意,我一定会让你哭都找不着地方,哼!
杨建国瞥了眼女村官,尽管心里有气,却也没到恨的地步。
岑若楠瞧见郑大龙面目的阴笑,忽然间明白了过来,便胸有成竹地说:“不过,我相信这个决议一定能够在大会上通过,因为修马路有利于我们村的发展,能够使大家尽快脱贫致富。”
杨建国不以为然地说:“修段马路就能够让大家富起来,小岑,你该不是吹牛了吧。再说了,光靠栽黄栀子,也发不了多大的财。”
岑若楠脸上挂着笑说:“没错,杨主任,光靠种黄栀子的确不能发大财,只能增加乡亲们的收入,比现在过得好些。正因为这样,我们还得想其它致富的路子,比如办厂。”
“办厂?”郑大龙冷笑一声,挖苦道:“年轻人爱做梦,可也没有这么做梦的。就我们这山窝窝,谁会来办厂呀,别做梦了!”
岑若楠信心十足地说:“这可不是做梦,郑书记,只要我们挖掘出了自身的优势,再加上把马路修好了,办厂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孙剑武郑重地点了点头:“对,我也认为,我们可以办厂发财。”
杨雪梅兴奋地说:“要真是办厂了,那外面打工的人就可以回来做事挣钱了,全村人都可以靠厂子发财致富了,这真是太好了!”
郑应明像给杨雪梅感染了,嘿嘿笑了笑:“没错,这确实好啊。”
“做你们的春秋大梦去啊!”郑大龙突然情绪有些失控,起身拍了下桌子,冷嘲热讽了句,转身就大踏步往门外走去。
杨建国似乎对办厂产生了兴趣,眼含笑意地注视着女村官问:“小岑,你打算办啥样的厂?”
岑若楠照实说:“老实说,杨主任,我还没有想好呢。”
杨建国立马嘲笑道:“哦,原来你是在给大家开空头支票呢。”
岑若楠满有把握地说:“相信我吧,杨主任,用不了多久,厂子一定能够办成,乡亲们也一定能够靠着厂子发家致富。”
“行,等厂子办起来了,你再给我说这些。”杨建国边起身边说,“小岑,我倒是希望你赶快把厂子办起来,要不还真给郑书记说中了,你在做春秋大梦呢。要是传出去了,全村人都会笑你是牛皮大王。”
不论杨建国说的是真心话,还是借机嘲讽,岑若楠都把它当心里话看,怀着感激地说:“谢谢,杨主任,还请你多多帮助和大力支持。”
杨建国也气得指着郑应明骂句:“真糊涂,你真特么糊涂呀!”
见二位当家人责骂自己,郑应明心里也有气,想狠狠回击,最终还是选择了忍气吞声,并缓缓垂下头去,因为他觉得自己对不住他俩。
孙剑武见郑应明任人怒骂也不吭声,便路见不平一声吼了,瞪着杨建国,梗着喉咙说:“郑会计一点都不糊涂,倒是你糊涂了。”
别看杨建国平时嘻嘻哈哈、温不伦吞的,发起脾气来也够吓人的。
这不,只见他抡起拳头咚地一声砸了下桌子,怒气冲冲地冲着孙剑武吼句:“你特么吃豹子胆了,敢说老子糊涂。我进村委会的时候,你还在穿开裆裤,还跟在我屁股后哭着要糖吃哪。真是没大没小,哼!”
郑大龙脸阴沉得像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天空,似乎还要继续发作,最后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顺着杨建国的话说:“大家现在长大了,有人撑腰,翅膀也硬了,哪把我们这些长辈放在眼里呀。”
孙剑武申辩道:“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就事论事。这修马路确实是件好事,可以增加全村人的收入,可以脱贫致富。”
郑大龙先扫了眼默不作声的女村官,接着瞪眼孙剑武,冷哼一声说:“糊涂的是你呀,剑武,你在帮外人祸害自己村里人哪。”
孙剑武理直气壮地反驳道:“根本就不是你说的这样,岑书记非但没有祸害我们村里人,反倒是一心一意为大家着想,不辞辛苦带着大家种黄栀子,好让全村人都挣钱富起来。贷款修马路这事,同样也是为全村人好。就因为这样,我才全力支持岑书记。”
孙剑武说得字字属实,句句在理,郑大龙一时语塞,不知如何还击,半晌才憋出句话:“色迷心窍,胡说八道!”
孙剑武觉得色迷心窍这四个字极大的侮辱了自己,登时火冒三丈,从椅子里跳了起来,准备跟当家人好好干一架。
岑若楠一直旁观,直到现在也没有开口说话,因为她清楚,只要自己发声,不管怎么说,都会遭到二位当家人的怒斥,甚至大闹起来。
说实话,她倒不是怕他俩,而是不想激化矛盾,毕竟班子不团结对村里的工作不利。
瞧见双方剑拔弩张,要再不出面制止,估计就要事与愿违了。
于是,她伸手扯了下退役军人的肘子,同时递给他一个眼色。
孙剑武明白她的意思,就慢慢压下心中的怒气,没有动嘴。
郑大龙和杨建国都了解孙剑武这小子的脾气,吃软不吃硬,平时不怎么爱说话,可一旦说起来,嘴巴子也够厉害,准会让自己下不了台。至于打架嘛,那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毕竟在部队练过拳脚。
见孙剑武不发飚了,他俩也就不吭声了,只在心里咬牙骂他。
岑若楠见双方都冷静了下来,悬着的心也踏实了,含笑着说:“刚才大家都表了态,三位赞成,两位反对,因此贷款修马路这个方案就通过了。当然,这只是我们班子的决议,至于能不能通过,还要看后天村民代表大会的表决结果。”
没错,还有最后一关呢,到底鹿死谁手,尚不可知。
也就是说,郑大龙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而且胜算还不小,因此一直阴沉沉的脸上忽然放出阳光来,盯着女村官冷笑起来,在心里咬牙切齿地说句:你特么别得意,我一定会让你哭都找不着地方,哼!
杨建国瞥了眼女村官,尽管心里有气,却也没到恨的地步。
岑若楠瞧见郑大龙面目的阴笑,忽然间明白了过来,便胸有成竹地说:“不过,我相信这个决议一定能够在大会上通过,因为修马路有利于我们村的发展,能够使大家尽快脱贫致富。”
杨建国不以为然地说:“修段马路就能够让大家富起来,小岑,你该不是吹牛了吧。再说了,光靠栽黄栀子,也发不了多大的财。”
岑若楠脸上挂着笑说:“没错,杨主任,光靠种黄栀子的确不能发大财,只能增加乡亲们的收入,比现在过得好些。正因为这样,我们还得想其它致富的路子,比如办厂。”
“办厂?”郑大龙冷笑一声,挖苦道:“年轻人爱做梦,可也没有这么做梦的。就我们这山窝窝,谁会来办厂呀,别做梦了!”
岑若楠信心十足地说:“这可不是做梦,郑书记,只要我们挖掘出了自身的优势,再加上把马路修好了,办厂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孙剑武郑重地点了点头:“对,我也认为,我们可以办厂发财。”
杨雪梅兴奋地说:“要真是办厂了,那外面打工的人就可以回来做事挣钱了,全村人都可以靠厂子发财致富了,这真是太好了!”
郑应明像给杨雪梅感染了,嘿嘿笑了笑:“没错,这确实好啊。”
“做你们的春秋大梦去啊!”郑大龙突然情绪有些失控,起身拍了下桌子,冷嘲热讽了句,转身就大踏步往门外走去。
杨建国似乎对办厂产生了兴趣,眼含笑意地注视着女村官问:“小岑,你打算办啥样的厂?”
岑若楠照实说:“老实说,杨主任,我还没有想好呢。”
杨建国立马嘲笑道:“哦,原来你是在给大家开空头支票呢。”
岑若楠满有把握地说:“相信我吧,杨主任,用不了多久,厂子一定能够办成,乡亲们也一定能够靠着厂子发家致富。”
“行,等厂子办起来了,你再给我说这些。”杨建国边起身边说,“小岑,我倒是希望你赶快把厂子办起来,要不还真给郑书记说中了,你在做春秋大梦呢。要是传出去了,全村人都会笑你是牛皮大王。”
不论杨建国说的是真心话,还是借机嘲讽,岑若楠都把它当心里话看,怀着感激地说:“谢谢,杨主任,还请你多多帮助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