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宝珠不作理论,只是把玩着帕子出神。一旁,气坏了红花。扯扯宝珠衣袖,红花扁着嘴:“咱们回去吧,每每来这么早作什么,要听这些话。”
见她小嘴儿鼓嘟着,煞是有趣,宝珠就轻轻一笑,依从了她:“我们走开些,等里面话说完了再进去吧。”
红花是和福英一起买进来的丫头,家里穷爹娘卖了她。在安府里呆上两年,什么是姑娘们不该听的,她倒心中清楚。
这一点上,宝珠是感激老太太钟氏的。钟氏刻薄的时候让人听不下去,可该把持的地方也半点儿不错,如教养姑娘们,在这城里算是头一份。
但这样的人,也会听方姨妈胡扯,宝珠背后想到,就会心中纳罕,觉得祖母行事,总是猜不透摸不着。
她们刚走出两步,里面倒听见了。
“外面是谁?”老太太钟氏的声音问出来。福英如卸重负,忙扬声而回:“四姑娘来了。”略停一停,钟氏缓缓道:“进来吧。”
里面,忽然就安静下来,想来老太太交待了方姨妈,让她不要再说下去。许亲事的话,总不好当着姑娘们还说。
宝珠就从容进去,见房中坐的,果然是方姨妈。还有一个人,她的女儿方明珠也在。宝珠就不去想方姨妈说侯府的小爷大了,方明珠用什么样的表情坐这里听着,而是上前,对着正中福寿榻上的半百老妇人,恭恭敬敬行下礼去。
“给祖母请安。”
随着这一声,老太太钟氏的目光,放到宝珠身上。这是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妇人,她中年丧夫,膝下无亲生之子,庶子又全丧光,独自带着三个儿媳和孙女儿过日子,在别人眼里这日子是难过的,可钟氏硬是过得体体面面,身子骨儿也比同年纪的人硬朗。
这一切,与她侯府的娘家不无关系。
第二章方姨妈
老太太钟氏眸子只在宝珠身上一转,即命:“一旁坐下。”宝珠惴惴,又暗有庆幸,今天老太太没有骂。
老太太一天不骂,日子都难过。她这会儿不骂,等会儿也是要骂几句的。宝珠庆幸的,就是老太太没单独骂上自己。她是没出闺阁的姑娘,老太太骂起来虽留三分情面,也是难听的。
等下骂,不是一个人在听,宝珠脸上就好过得多。
不过宝珠还是疑惑,老太太今儿是什么样的心情,居然晚饭前必骂人也推后一时。难道真的是让方姨妈说动,打算带着孙女儿京中过年,这才有三分客气?
见榻前摆着紫檀雕花鸟的小几,几上放着老太太心爱的宝石红釉盖碗,碗盖掀开一半,搭在茶盏上,茶水尚袅袅冒烟气,宝珠忍不住瞄上一眼。
老太太一生有着大家闺秀的格调,爱茶品玉,件件来得。她心情好时,就会多用上几口,又爱滚水烹茶,却不喜入口时太热,丫头们以沸水泡上茶来,先时滚烫,放到一旁待温热才好饮用。
这茶碗盖,有时是打开的,可以看出里面茶水余下多少。
一眼扫过去,见余下的只有一半,宝珠不禁纳罕,老太太去年还精明,今年难道糊涂,不知道方姨妈怂恿阖家去京都的厉害。
老太太钟氏的另一个丫头寿英,手拎一把小的提梁壶,轻轻走来把茶水添上,还是敞着盖子,任它自凉。
借这个空儿,方姨妈满面春风地对宝珠问了声好:“四姑娘,回回请安,都是你来得早,不枉老太太疼你一场。”
方姨妈才得四十出头,乍一看还精精神神的,细看眼角纹路,就是辛苦之相。她又正在含笑,皱纹更挤在眼角一侧,像极几个细小蜘蛛网趴在面上,虽五官俏丽,这就怎么看也好看不起来。
闻她的话,老太太冷哼一声,不像不喜欢,也不像很喜欢。反正她的孙女儿全是吃她的,用她的,她高兴哼就哼上几声,别人也不敢说什么。
宝珠就只眼观鼻,鼻观心,摆出恭恭敬敬的样子,才坐下,又站起来,轻声回方姨妈话:“姨妈说笑话才是,我离得近,原应到得早才是。”
她客气礼谦,像方姨妈是自己姨妈一样对待。
“坐下吧,才坐下又起来站着的闹。”老太太缓缓地道。方姨妈也急忙地笑:“可是的这个四姑娘,就说句话儿,你又站起来是为着什么。”
见对面那个人儿往上,对着老太太道了声喏,像荷花轻摇般归位,方姨妈的心头恨的可以滴血,却又无可奈何。
她在安家是客边,又占着一个长辈的名分,姑娘们见到她,本该行礼问好。可自从方姨妈自作主张把女儿名字改成明珠,安家的三个姑娘从此见到她,能不行礼就不行,走路顶面遇上,能装看不到就看不到。
偏偏老太太也不理会,把个方姨妈气得无法,只能自己忍着。
就像刚才,安四姑娘宝珠就只对祖母一个人行礼,对方姨妈视而不见,像她们母女不在这房中。
问了句话,是方姨妈有意让她站起,这一点上,安四姑娘从来不会错礼,老太太又说了一句:“起来坐下的闹。”
祖孙都有意无意的表明,方姨妈不是安家的正经长辈,有礼无礼皆可。
老太太这般态度,方姨妈倒心中清楚。老太太钟氏出自京中南安侯府,现在的南安侯,又是山西布政使的钟居忠,是钟氏的胞兄。钟氏一生,自先南安侯夫妇去世后,就不曾再回南安侯府,不过南安侯府对钟氏的照顾,四时节礼从来不曾少过。
这算是一个铁杆儿的娘家。
有这样娘家的老太太钟氏,眼界自然是高的,她的眼睛里不会当方姨妈是门正经亲戚,她的眼睛里没有,她自然让孙女儿在方姨妈面前摆摆谱儿,不在话下。
老太太,方姨妈不敢恼。她恼的,就是安家三位姑娘,她们的眼睛里没有自己。时常方姨妈背后在骂:“都不是老太太亲生的,都是等着泼出去的水。老太太一生有南安侯府照顾,还落得无数话柄。几个毛丫头,还没出门子就不认人。有一天个个嫁得不好,才知道没有亲戚的苦。”
见一回安家三个姑娘,方姨妈由她们的态度就气一回。今天就请个晚安,方姨妈又惹了一肚子气,晚饭还没有用,人先气得饱。
宝珠悄悄的扫量她,她不在乎方姨妈生气,事实上方姨妈这个人,是不能太热络。过分亲近,她的恭维话还不如老太太的刻薄话中听。
宝珠看她,就是延续刚才的猜测。老太太对去京都的心思不明,方姨妈呢?她要是有把握,会得意的什么都忘在脑后。
果然,见方姨妈面上气很快消失,还是昂着下巴,双手捧着茶碗,一脸笑吟吟的表情。
宝珠的心里就突突的直跳,难道老太太真的答应去京中过年?
侯府的小爷长成,人家自己知道。
安家的姑娘也长成,人家也知道。
老太太早不回娘家,晚不回娘家,在这种时候带着三个孙女儿回去,怎么想,也将给京中添个大笑话。
明眼人一看,就是为亲上加亲去的。
想到这里,宝珠又活泼起来。如果能看到方明珠许给谁,宝珠还真不介意赔上点脸面。
方姨妈的女儿方明珠,就坐在方姨妈下首。见到方明珠,就知道方姨妈和安家二房奶奶邵氏年青是什么模样。
方明珠生得明艳动人,还真的像一颗初出深海的明珠。可惜的是,她没有钟氏老太太这样的严厉祖母,失于管教,说出话来和方姨妈如同一个人。
见她小嘴儿鼓嘟着,煞是有趣,宝珠就轻轻一笑,依从了她:“我们走开些,等里面话说完了再进去吧。”
红花是和福英一起买进来的丫头,家里穷爹娘卖了她。在安府里呆上两年,什么是姑娘们不该听的,她倒心中清楚。
这一点上,宝珠是感激老太太钟氏的。钟氏刻薄的时候让人听不下去,可该把持的地方也半点儿不错,如教养姑娘们,在这城里算是头一份。
但这样的人,也会听方姨妈胡扯,宝珠背后想到,就会心中纳罕,觉得祖母行事,总是猜不透摸不着。
她们刚走出两步,里面倒听见了。
“外面是谁?”老太太钟氏的声音问出来。福英如卸重负,忙扬声而回:“四姑娘来了。”略停一停,钟氏缓缓道:“进来吧。”
里面,忽然就安静下来,想来老太太交待了方姨妈,让她不要再说下去。许亲事的话,总不好当着姑娘们还说。
宝珠就从容进去,见房中坐的,果然是方姨妈。还有一个人,她的女儿方明珠也在。宝珠就不去想方姨妈说侯府的小爷大了,方明珠用什么样的表情坐这里听着,而是上前,对着正中福寿榻上的半百老妇人,恭恭敬敬行下礼去。
“给祖母请安。”
随着这一声,老太太钟氏的目光,放到宝珠身上。这是一个花白头发的老妇人,她中年丧夫,膝下无亲生之子,庶子又全丧光,独自带着三个儿媳和孙女儿过日子,在别人眼里这日子是难过的,可钟氏硬是过得体体面面,身子骨儿也比同年纪的人硬朗。
这一切,与她侯府的娘家不无关系。
第二章方姨妈
老太太钟氏眸子只在宝珠身上一转,即命:“一旁坐下。”宝珠惴惴,又暗有庆幸,今天老太太没有骂。
老太太一天不骂,日子都难过。她这会儿不骂,等会儿也是要骂几句的。宝珠庆幸的,就是老太太没单独骂上自己。她是没出闺阁的姑娘,老太太骂起来虽留三分情面,也是难听的。
等下骂,不是一个人在听,宝珠脸上就好过得多。
不过宝珠还是疑惑,老太太今儿是什么样的心情,居然晚饭前必骂人也推后一时。难道真的是让方姨妈说动,打算带着孙女儿京中过年,这才有三分客气?
见榻前摆着紫檀雕花鸟的小几,几上放着老太太心爱的宝石红釉盖碗,碗盖掀开一半,搭在茶盏上,茶水尚袅袅冒烟气,宝珠忍不住瞄上一眼。
老太太一生有着大家闺秀的格调,爱茶品玉,件件来得。她心情好时,就会多用上几口,又爱滚水烹茶,却不喜入口时太热,丫头们以沸水泡上茶来,先时滚烫,放到一旁待温热才好饮用。
这茶碗盖,有时是打开的,可以看出里面茶水余下多少。
一眼扫过去,见余下的只有一半,宝珠不禁纳罕,老太太去年还精明,今年难道糊涂,不知道方姨妈怂恿阖家去京都的厉害。
老太太钟氏的另一个丫头寿英,手拎一把小的提梁壶,轻轻走来把茶水添上,还是敞着盖子,任它自凉。
借这个空儿,方姨妈满面春风地对宝珠问了声好:“四姑娘,回回请安,都是你来得早,不枉老太太疼你一场。”
方姨妈才得四十出头,乍一看还精精神神的,细看眼角纹路,就是辛苦之相。她又正在含笑,皱纹更挤在眼角一侧,像极几个细小蜘蛛网趴在面上,虽五官俏丽,这就怎么看也好看不起来。
闻她的话,老太太冷哼一声,不像不喜欢,也不像很喜欢。反正她的孙女儿全是吃她的,用她的,她高兴哼就哼上几声,别人也不敢说什么。
宝珠就只眼观鼻,鼻观心,摆出恭恭敬敬的样子,才坐下,又站起来,轻声回方姨妈话:“姨妈说笑话才是,我离得近,原应到得早才是。”
她客气礼谦,像方姨妈是自己姨妈一样对待。
“坐下吧,才坐下又起来站着的闹。”老太太缓缓地道。方姨妈也急忙地笑:“可是的这个四姑娘,就说句话儿,你又站起来是为着什么。”
见对面那个人儿往上,对着老太太道了声喏,像荷花轻摇般归位,方姨妈的心头恨的可以滴血,却又无可奈何。
她在安家是客边,又占着一个长辈的名分,姑娘们见到她,本该行礼问好。可自从方姨妈自作主张把女儿名字改成明珠,安家的三个姑娘从此见到她,能不行礼就不行,走路顶面遇上,能装看不到就看不到。
偏偏老太太也不理会,把个方姨妈气得无法,只能自己忍着。
就像刚才,安四姑娘宝珠就只对祖母一个人行礼,对方姨妈视而不见,像她们母女不在这房中。
问了句话,是方姨妈有意让她站起,这一点上,安四姑娘从来不会错礼,老太太又说了一句:“起来坐下的闹。”
祖孙都有意无意的表明,方姨妈不是安家的正经长辈,有礼无礼皆可。
老太太这般态度,方姨妈倒心中清楚。老太太钟氏出自京中南安侯府,现在的南安侯,又是山西布政使的钟居忠,是钟氏的胞兄。钟氏一生,自先南安侯夫妇去世后,就不曾再回南安侯府,不过南安侯府对钟氏的照顾,四时节礼从来不曾少过。
这算是一个铁杆儿的娘家。
有这样娘家的老太太钟氏,眼界自然是高的,她的眼睛里不会当方姨妈是门正经亲戚,她的眼睛里没有,她自然让孙女儿在方姨妈面前摆摆谱儿,不在话下。
老太太,方姨妈不敢恼。她恼的,就是安家三位姑娘,她们的眼睛里没有自己。时常方姨妈背后在骂:“都不是老太太亲生的,都是等着泼出去的水。老太太一生有南安侯府照顾,还落得无数话柄。几个毛丫头,还没出门子就不认人。有一天个个嫁得不好,才知道没有亲戚的苦。”
见一回安家三个姑娘,方姨妈由她们的态度就气一回。今天就请个晚安,方姨妈又惹了一肚子气,晚饭还没有用,人先气得饱。
宝珠悄悄的扫量她,她不在乎方姨妈生气,事实上方姨妈这个人,是不能太热络。过分亲近,她的恭维话还不如老太太的刻薄话中听。
宝珠看她,就是延续刚才的猜测。老太太对去京都的心思不明,方姨妈呢?她要是有把握,会得意的什么都忘在脑后。
果然,见方姨妈面上气很快消失,还是昂着下巴,双手捧着茶碗,一脸笑吟吟的表情。
宝珠的心里就突突的直跳,难道老太太真的答应去京中过年?
侯府的小爷长成,人家自己知道。
安家的姑娘也长成,人家也知道。
老太太早不回娘家,晚不回娘家,在这种时候带着三个孙女儿回去,怎么想,也将给京中添个大笑话。
明眼人一看,就是为亲上加亲去的。
想到这里,宝珠又活泼起来。如果能看到方明珠许给谁,宝珠还真不介意赔上点脸面。
方姨妈的女儿方明珠,就坐在方姨妈下首。见到方明珠,就知道方姨妈和安家二房奶奶邵氏年青是什么模样。
方明珠生得明艳动人,还真的像一颗初出深海的明珠。可惜的是,她没有钟氏老太太这样的严厉祖母,失于管教,说出话来和方姨妈如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