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归也龙首原
长安城北,玄武门外,龍首原上。
巍巍峨峨的长安城,依旧雄踞在关中平原上,龍盘虎踞,傲不可侵。
气象森严的玄武门,依旧箭楼兵室,峰峰隐隐,俯视宫城,执掌天下。
苍苍茫茫的龍首原,依旧天高地广,一望无边,尽显着天地之间的浩瀚大气。
但今天,却发生了一件与往昔不同的事情。
太阳才堪堪爬上终南山的山头,略显清凉的秋风就已经荡平了龍首原上的尘埃,将龍首原焕然一新。
千乘万骑,无数官员、士子、百姓,自玄武门以下,绵延三十余里,夹道而列,面向东北,翘首而盼。
本来在如今的长安城,话题和主心应该是要放在科举上面的,毕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学子们能不能改变命运,就在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了。
但今天不同,因为今天是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得胜而归的大喜日子。
就是本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诸葛武侯一样,事必躬亲、实实在在的房玄龄也放下了手中的重担,与一众宰相,在监国太子李承乾的带领下,率着文武百官、御林军士,出城三十里相迎。
因为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之事,所以大唐的官方并没有制止舆论的传播,一日之内,大胜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长安城内出征的将士家属、爱国荣誉心强的百姓、想要在达官显贵面前博得一面之缘的士子,也都纷纷出城绕道向北,环绕在玄武门周围两边,夹道相迎。
潮水般聚拢的人群的狂跑,如同万川归海般,无数的人流齐齐流向玄武门,不消半个时辰,玄武门外的龍首原,已是人如山海,人潮层层叠叠。
龍首原上的大石、土丘,被纷纭人众全部占领了。
他们居高远望,或想最先看到自己的亲人,或想最先看到自己爱慕的英雄,或想最先向着自己崇敬的大人“行卷”、“温卷”。
虽然山石土丘之上的人们为了争一时之地,相互推嚷的,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喜庆的笑意。
就连那些出来维持秩序的禁军卫士,也都放下了平日里威严冷血的姿态,尽显和善之色。
“太子殿下,程处弼可更今时不同往日咯,这次归来他可就真正成为朝堂之上的三品大员了!”
“十四岁的三品大员啊,想想就觉得可怕啊!”
长孙无忌策马走向李承乾,后退了半个身子,遥望东北,目光萧索,脸带苦涩,欠身向着李承乾说道。
“而且,陛下还让他代天封禅,封狼居胥山,禅姑衍山,若汉武帝霍去病故事,太子可知其中的含义!”
他一生之中,阅人无数,自以为看破世间人事,但是这个程处弼,他长孙无忌确实看走了眼。
第一次,相遇便以舌尖嘴利,而在他和李二陛下面前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更是文战孔颖达、武杀马来戈壁,儒家经典,烂熟于肚,力大如牛,箭术超群,戟法绝伦,是一位允文允武不可多得的人才。
其后,创立锦衣卫、塑造军械司、统领左卫亲府,以弘文馆学士之职务,编纂《论语》、考校科举,身兼数职,一跃而起。
不过半年之时,已经从一介勋贵子弟,摇身一变,化身成为了大唐正四品上的校检左卫将军,而且马上就要进位为从三品的大员。
这样惊世骇俗的人才,他原本应该是要巴结迎奉的,或者是要将女嫁与的,这样的人才是可以网络到麾下就网络到麾下,不能也一定要与之交好。
这样的人才,但却在第一次相遇之时,便结下了生死之仇的梁子,而这样的仇怨,双方又如何能放得下......
但是,就算他和程处弼,乃至整个程家、山东世族的关系不好,但这也不妨碍他,为李承乾出谋划策。
“舅舅所言,孤明白的,孤会尝试着改善与程处弼之间的关系的......”
李承乾思量一番,颔首点头,身子后倾,低声回应道。
长孙无忌并没有把如意,一个小小的娈童看得很重,毕竟一个小小的娈童,对于皇图霸业、万里江山来说,太轻太轻了。
而且,他这样的关中世家出身,身份高贵,对于娈童也是瞧不起、鄙夷的,在他的心中,娈童也就和歌姬一般,是廉价的附属品而已。
所以,李承乾和程处弼之间的仇怨是可以,轻易化解的。
但是,他错误的小看了那个娈童在李承乾心中的份量。
在如意死后,李承乾还在东宫中修了一间小屋,堆了一座小坟,立称心像,树起石碑,早晚祭奠,在坟室之间徘徊,痛哭流涕。
不过,李承乾也不是傻子,他自然也不会在平常的时候,表现出他对程处弼的仇恨。
因为程处弼是一个深受他父皇宠爱器重之人,而且马上程处弼就要成为他的妹婿了,还会成为一个不到冠礼便官拜三品大员之人。
一个年纪轻轻,便炙手可热之人,这样的人,可以成为他登基为帝的助力。
但一个杀害他挚爱之人的贼子,在他登基之后,他也一定不会放过他!
“快看那,你们快看那,旌旗铁骑,陛下回来了,陛下得胜归来了!”
土丘之上,视力较好的百姓,不经然眼眸一怔,突然惊起回顾,欢喜着大声嚷嚷起来。
“好像是的,龍首原都震动起来了,肯定是陛下的胜利之师凯旋了!”
“看到了,我也看到了,是我大唐的龍旗,是我大唐的雄师归来了!”
一石惊起千层浪,李二陛下大军凯旋而来的消息,迅速在人海中发酵,整个龍首原,瞬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总领百官的房玄龄,跃马向前,细长的眼睛微眯,凝视着由远而近的明黄龍旗,长袖一挥,命令下去。
“奏乐!” ..
巍巍峨峨的长安城,依旧雄踞在关中平原上,龍盘虎踞,傲不可侵。
气象森严的玄武门,依旧箭楼兵室,峰峰隐隐,俯视宫城,执掌天下。
苍苍茫茫的龍首原,依旧天高地广,一望无边,尽显着天地之间的浩瀚大气。
但今天,却发生了一件与往昔不同的事情。
太阳才堪堪爬上终南山的山头,略显清凉的秋风就已经荡平了龍首原上的尘埃,将龍首原焕然一新。
千乘万骑,无数官员、士子、百姓,自玄武门以下,绵延三十余里,夹道而列,面向东北,翘首而盼。
本来在如今的长安城,话题和主心应该是要放在科举上面的,毕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学子们能不能改变命运,就在这一次的科举考试了。
但今天不同,因为今天是皇帝陛下御驾亲征、得胜而归的大喜日子。
就是本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若诸葛武侯一样,事必躬亲、实实在在的房玄龄也放下了手中的重担,与一众宰相,在监国太子李承乾的带领下,率着文武百官、御林军士,出城三十里相迎。
因为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之事,所以大唐的官方并没有制止舆论的传播,一日之内,大胜的消息就已经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长安城内出征的将士家属、爱国荣誉心强的百姓、想要在达官显贵面前博得一面之缘的士子,也都纷纷出城绕道向北,环绕在玄武门周围两边,夹道相迎。
潮水般聚拢的人群的狂跑,如同万川归海般,无数的人流齐齐流向玄武门,不消半个时辰,玄武门外的龍首原,已是人如山海,人潮层层叠叠。
龍首原上的大石、土丘,被纷纭人众全部占领了。
他们居高远望,或想最先看到自己的亲人,或想最先看到自己爱慕的英雄,或想最先向着自己崇敬的大人“行卷”、“温卷”。
虽然山石土丘之上的人们为了争一时之地,相互推嚷的,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喜庆的笑意。
就连那些出来维持秩序的禁军卫士,也都放下了平日里威严冷血的姿态,尽显和善之色。
“太子殿下,程处弼可更今时不同往日咯,这次归来他可就真正成为朝堂之上的三品大员了!”
“十四岁的三品大员啊,想想就觉得可怕啊!”
长孙无忌策马走向李承乾,后退了半个身子,遥望东北,目光萧索,脸带苦涩,欠身向着李承乾说道。
“而且,陛下还让他代天封禅,封狼居胥山,禅姑衍山,若汉武帝霍去病故事,太子可知其中的含义!”
他一生之中,阅人无数,自以为看破世间人事,但是这个程处弼,他长孙无忌确实看走了眼。
第一次,相遇便以舌尖嘴利,而在他和李二陛下面前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次,更是文战孔颖达、武杀马来戈壁,儒家经典,烂熟于肚,力大如牛,箭术超群,戟法绝伦,是一位允文允武不可多得的人才。
其后,创立锦衣卫、塑造军械司、统领左卫亲府,以弘文馆学士之职务,编纂《论语》、考校科举,身兼数职,一跃而起。
不过半年之时,已经从一介勋贵子弟,摇身一变,化身成为了大唐正四品上的校检左卫将军,而且马上就要进位为从三品的大员。
这样惊世骇俗的人才,他原本应该是要巴结迎奉的,或者是要将女嫁与的,这样的人才是可以网络到麾下就网络到麾下,不能也一定要与之交好。
这样的人才,但却在第一次相遇之时,便结下了生死之仇的梁子,而这样的仇怨,双方又如何能放得下......
但是,就算他和程处弼,乃至整个程家、山东世族的关系不好,但这也不妨碍他,为李承乾出谋划策。
“舅舅所言,孤明白的,孤会尝试着改善与程处弼之间的关系的......”
李承乾思量一番,颔首点头,身子后倾,低声回应道。
长孙无忌并没有把如意,一个小小的娈童看得很重,毕竟一个小小的娈童,对于皇图霸业、万里江山来说,太轻太轻了。
而且,他这样的关中世家出身,身份高贵,对于娈童也是瞧不起、鄙夷的,在他的心中,娈童也就和歌姬一般,是廉价的附属品而已。
所以,李承乾和程处弼之间的仇怨是可以,轻易化解的。
但是,他错误的小看了那个娈童在李承乾心中的份量。
在如意死后,李承乾还在东宫中修了一间小屋,堆了一座小坟,立称心像,树起石碑,早晚祭奠,在坟室之间徘徊,痛哭流涕。
不过,李承乾也不是傻子,他自然也不会在平常的时候,表现出他对程处弼的仇恨。
因为程处弼是一个深受他父皇宠爱器重之人,而且马上程处弼就要成为他的妹婿了,还会成为一个不到冠礼便官拜三品大员之人。
一个年纪轻轻,便炙手可热之人,这样的人,可以成为他登基为帝的助力。
但一个杀害他挚爱之人的贼子,在他登基之后,他也一定不会放过他!
“快看那,你们快看那,旌旗铁骑,陛下回来了,陛下得胜归来了!”
土丘之上,视力较好的百姓,不经然眼眸一怔,突然惊起回顾,欢喜着大声嚷嚷起来。
“好像是的,龍首原都震动起来了,肯定是陛下的胜利之师凯旋了!”
“看到了,我也看到了,是我大唐的龍旗,是我大唐的雄师归来了!”
一石惊起千层浪,李二陛下大军凯旋而来的消息,迅速在人海中发酵,整个龍首原,瞬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总领百官的房玄龄,跃马向前,细长的眼睛微眯,凝视着由远而近的明黄龍旗,长袖一挥,命令下去。
“奏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