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李二陛下想灭佛!
“此教不除,我大唐江山何安,我大唐社稷何定!来人呐,速传礼部尚书鸿胪寺卿唐俭,过来见朕!”
唐朝名义上以崇玄署管理宗教事务,而崇玄署归列于鸿胪寺中,自然归于鸿胪寺卿唐俭管辖。
李二陛下气得是两只眼睛灌满了血丝,眸光似电,死死地盯着青石地板,似乎要把地板射穿一般,两个鼻孔直冒烟,粗气猛出,一口气还没有入肺,另一口气已经强劲地喷了出来。
他在为征伐薛延陀的军费开支而困惑的时候,寺庙却在花费大钱塑造佛像!
他在遏制土地兼并、打压世族门阀为平民百姓拼搏出头机会的时候,而寺庙正在以妖言强征百姓的土地!
他在为民生凋敝,为战乱之后,人口紧缺而烦恼的时候,而寺庙却提倡不近女色,不得婚育,还将大量的人口编成了寺庙的黑户!
这样事事与李二陛下相违背的宗教,如何不让他,火爆三丈,怒焰烧天!
国家发展需要人口、钱财、土地,而这三样佛门,很多很多。
拆一座山寺就可以获得几座甚至几十座的铜像,将铜熬成铜水,重新灌注,就是崭新的开元通宝。
还可以获得土地,不仅是那些寺庙收刮的土地,就连山寺也可以改造成新的耕地。
更可以获得人口,将人口重新登记入籍,又可以增加许多的户籍。
而户籍,往往代表国家的税收、兵役的人口和徭役的劳动力。
更重要的是可以还俗的和尚和尼姑是可以成婚的,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持续发展提供后续的人口。
尤为关键的是,佛教的寺庙很多,单单一个南京城就有佛寺五百余所,僧尼十余万人。
那么,整个大唐天下,十个道,三百五十八个州府,一千五百五十一县,所拥有的寺庙、僧尼又为几何!
这是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也是多么惊人的一笔财富,这样的财富又怎能让李二陛下不动心!
因为佛门与国家争利,阻碍了国家的发展,而一切利益在国家利益面前都必须让道,所以佛门不得不死!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这些较为古代杰出的皇帝即使阻力很大,也依旧不闻不顾,雷厉风行,强制推行“灭佛”运动的根本原因!
“岳父大人,还请稍缓龍霆,且听小婿一言!”
听到李二陛下的话,程处弼并没有手舞足蹈,反而脸上有些凝重的神色,又出来向李二陛下劝诫道。
虽然佛门的一些藏污纳垢、淫秽灰暗的行为很是令人不耻,但他并没有想要灭佛,将佛教连根拔起,只是想要留其精华,去其糟粕。
佛门能够流传千年,也自然有它传承的原因,其中的禅道、功夫都是佛教之中的精萃。
而且,其比较其中也不乏一些得道高僧,也不全是秃驴恶僧,不能因为那么一小撮人,就颠覆了所有的僧尼。
“贤婿,谠言嘉论,一语惊醒梦中人,令朕幡然醒悟!朕算是完全明白了,为何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两位皇帝为何力排众议,推行灭佛!”
“是朕对于这些教派,管制得太为放松了,以至于沉沦堕落,危民祸国!”
虽然李二陛下龍颜大怒,但是转向程处弼时,却立马转阴为晴,笑颜相对。
对于佛教,他很生气,但对于程处弼,这样的贤臣良婿,他心里可是喜欢得紧,自然不会以气相对。
“贤婿还有何巧言妙论,快快道来!”
“岳父大人,虽然此事据有例在,串连其间的寺庙定然不在少数,但终究还是存在寺庙的有利之处,前朝崇佛也并非没有道理。”
程处弼收容整目,按下心神,和风细雨般细细说道。
“再来,此刻传唐尚书入宫,亦有不可。天子一动,天下震惊,若弄得天下人心惶惶,恐怕不妥,而且满朝文武,亦不知其人心声!”
“更何况,此事不过是小婿的个人推断,小婿对于我朝僧寺知之甚少。”
“不若,暂由小婿派人暗访山寺,究其裨益,查其底细,若真如小婿所言,岳父大人再开朝纵论,高声下判,也为时不晚!”
“不知,岳父大人,意下如何?”
唐俭可以传,也是一把好刀,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朝堂之上的态度还不明确,毕竟古代有许多官员也捐款建设寺庙,甚至有不少官员也是寺庙利益的获得者。
根据《高僧伷慧意传》记载,(孝武)帝亦续至,诸王后妃,道俗士庶,填满山谷,投衣解宝,不可胜数”。
根据清人陈作霖《南朝佛寺志》记载,二百二十五座著名寺院中,由皇帝捐钱兴建者三十三座,后妃公主者十七座,王公者十五座,官僚者三十座,僧侣募捐者十六座,商人者一座,官府强迫民间集资者一座,余者不详。
“贤婿此言,倒也妥贴。此事事关重大,贤婿可要小心操作,但有所忧,朕自当全力配合!”
李二陛下暗自思忖了一会,眸光悦然,很是欣赏地点了点头,程处弼的话,有理有据,分寸有度,让他很是赞同。
“多谢岳父大人关心,小婿明白!”
程处弼眼睁眸亮,重重地点了点头,这将是锦衣卫的第一把火,也是让锦衣卫切入朝堂的第一把火,他自然要将这把火烧好,烧旺!
“不过这道观,贤婿也一并清查,一视同仁,不要因为道祖乃是朕之先祖,而有些懈怠!”
李二陛下转念一想,佛教存在的事情,道教虽然不会像佛教一般猖獗,但或多或少也会存在,便将道教也一并拉了出来。
毕竟,这多出来的人口、土地、钱财最终都会让大唐帝国变得更为繁荣昌盛,没人会嫌弃自家的钱袋子鼓,只会希望越多越好。
“小婿谨遵岳父大人之命!不过,小婿敢问岳父大人,这锦衣卫的备选人员,尚在何处?” ..
唐朝名义上以崇玄署管理宗教事务,而崇玄署归列于鸿胪寺中,自然归于鸿胪寺卿唐俭管辖。
李二陛下气得是两只眼睛灌满了血丝,眸光似电,死死地盯着青石地板,似乎要把地板射穿一般,两个鼻孔直冒烟,粗气猛出,一口气还没有入肺,另一口气已经强劲地喷了出来。
他在为征伐薛延陀的军费开支而困惑的时候,寺庙却在花费大钱塑造佛像!
他在遏制土地兼并、打压世族门阀为平民百姓拼搏出头机会的时候,而寺庙正在以妖言强征百姓的土地!
他在为民生凋敝,为战乱之后,人口紧缺而烦恼的时候,而寺庙却提倡不近女色,不得婚育,还将大量的人口编成了寺庙的黑户!
这样事事与李二陛下相违背的宗教,如何不让他,火爆三丈,怒焰烧天!
国家发展需要人口、钱财、土地,而这三样佛门,很多很多。
拆一座山寺就可以获得几座甚至几十座的铜像,将铜熬成铜水,重新灌注,就是崭新的开元通宝。
还可以获得土地,不仅是那些寺庙收刮的土地,就连山寺也可以改造成新的耕地。
更可以获得人口,将人口重新登记入籍,又可以增加许多的户籍。
而户籍,往往代表国家的税收、兵役的人口和徭役的劳动力。
更重要的是可以还俗的和尚和尼姑是可以成婚的,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持续发展提供后续的人口。
尤为关键的是,佛教的寺庙很多,单单一个南京城就有佛寺五百余所,僧尼十余万人。
那么,整个大唐天下,十个道,三百五十八个州府,一千五百五十一县,所拥有的寺庙、僧尼又为几何!
这是多么惊人的一个数字,也是多么惊人的一笔财富,这样的财富又怎能让李二陛下不动心!
因为佛门与国家争利,阻碍了国家的发展,而一切利益在国家利益面前都必须让道,所以佛门不得不死!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这些较为古代杰出的皇帝即使阻力很大,也依旧不闻不顾,雷厉风行,强制推行“灭佛”运动的根本原因!
“岳父大人,还请稍缓龍霆,且听小婿一言!”
听到李二陛下的话,程处弼并没有手舞足蹈,反而脸上有些凝重的神色,又出来向李二陛下劝诫道。
虽然佛门的一些藏污纳垢、淫秽灰暗的行为很是令人不耻,但他并没有想要灭佛,将佛教连根拔起,只是想要留其精华,去其糟粕。
佛门能够流传千年,也自然有它传承的原因,其中的禅道、功夫都是佛教之中的精萃。
而且,其比较其中也不乏一些得道高僧,也不全是秃驴恶僧,不能因为那么一小撮人,就颠覆了所有的僧尼。
“贤婿,谠言嘉论,一语惊醒梦中人,令朕幡然醒悟!朕算是完全明白了,为何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两位皇帝为何力排众议,推行灭佛!”
“是朕对于这些教派,管制得太为放松了,以至于沉沦堕落,危民祸国!”
虽然李二陛下龍颜大怒,但是转向程处弼时,却立马转阴为晴,笑颜相对。
对于佛教,他很生气,但对于程处弼,这样的贤臣良婿,他心里可是喜欢得紧,自然不会以气相对。
“贤婿还有何巧言妙论,快快道来!”
“岳父大人,虽然此事据有例在,串连其间的寺庙定然不在少数,但终究还是存在寺庙的有利之处,前朝崇佛也并非没有道理。”
程处弼收容整目,按下心神,和风细雨般细细说道。
“再来,此刻传唐尚书入宫,亦有不可。天子一动,天下震惊,若弄得天下人心惶惶,恐怕不妥,而且满朝文武,亦不知其人心声!”
“更何况,此事不过是小婿的个人推断,小婿对于我朝僧寺知之甚少。”
“不若,暂由小婿派人暗访山寺,究其裨益,查其底细,若真如小婿所言,岳父大人再开朝纵论,高声下判,也为时不晚!”
“不知,岳父大人,意下如何?”
唐俭可以传,也是一把好刀,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朝堂之上的态度还不明确,毕竟古代有许多官员也捐款建设寺庙,甚至有不少官员也是寺庙利益的获得者。
根据《高僧伷慧意传》记载,(孝武)帝亦续至,诸王后妃,道俗士庶,填满山谷,投衣解宝,不可胜数”。
根据清人陈作霖《南朝佛寺志》记载,二百二十五座著名寺院中,由皇帝捐钱兴建者三十三座,后妃公主者十七座,王公者十五座,官僚者三十座,僧侣募捐者十六座,商人者一座,官府强迫民间集资者一座,余者不详。
“贤婿此言,倒也妥贴。此事事关重大,贤婿可要小心操作,但有所忧,朕自当全力配合!”
李二陛下暗自思忖了一会,眸光悦然,很是欣赏地点了点头,程处弼的话,有理有据,分寸有度,让他很是赞同。
“多谢岳父大人关心,小婿明白!”
程处弼眼睁眸亮,重重地点了点头,这将是锦衣卫的第一把火,也是让锦衣卫切入朝堂的第一把火,他自然要将这把火烧好,烧旺!
“不过这道观,贤婿也一并清查,一视同仁,不要因为道祖乃是朕之先祖,而有些懈怠!”
李二陛下转念一想,佛教存在的事情,道教虽然不会像佛教一般猖獗,但或多或少也会存在,便将道教也一并拉了出来。
毕竟,这多出来的人口、土地、钱财最终都会让大唐帝国变得更为繁荣昌盛,没人会嫌弃自家的钱袋子鼓,只会希望越多越好。
“小婿谨遵岳父大人之命!不过,小婿敢问岳父大人,这锦衣卫的备选人员,尚在何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