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魏溪总结:“所以还是太宗杀了太·祖。为了皇位,杀了自己的亲哥哥亲弟弟亲侄儿亲嫂子,太宗前世一定是杀猪的屠夫。”
苏翰林:“……”
小皇帝: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
苏翰林说完了古,又讲了几个历史上兄终弟及的典故,小皇帝坚持着听完了全部。谁也不知道此时此刻他的心底是作何想法,更不知道他对历史上那些身为弟弟们却继承了兄弟皇位的古人们有什么评价。
待到晌午,宫人传膳,苏翰林才出了宫女,魏溪蹦蹦跳跳的跟在其后。
“大人,今天的典故会不会太血腥了?我听得都怕怕的。”
苏翰林回过身来,笑道:“那姑娘还凑也要凑到这个时辰过来听小臣讲课?”
魏溪跳到他的身边,仰头看着这位文质彬彬的青年,开口:“谁让大人长得好看呢!宫女姐姐们都说翰林的大臣们都有才气,我家是猎户,只见过血腥气,还没见过有大才气的人是怎样的呢,所以看见大人就心生喜悦,想尽办法都要亲近亲近,这样说不定我也能披个羊皮做个知书达理的闺阁小姐啊。”
“姑娘谬赞了。”苏翰林脸皮薄得很,暗自嘀咕这小姑娘也太牙尖嘴利了些,“姑娘爱听的话,日后也这个时辰过来就是,皇上在行宫的这段时日,小臣每日代替太傅等三位大人替皇上讲课。”再不多话,几乎是逃也似的跑了。
魏溪摇手追着喊了最后一句:“大人辛苦了,大人好走。对了,大人,替我想穆爷爷道谢。”
苏翰林踉跄一下,头也没回的跑得更加快了。
引凤殿内,太后与穆大人在一起用膳,吃到一半就听说小皇帝想要回皇宫的消息。
穆太后放下碗盏,有些疑惑:“皇上怎么突然闹着要回宫了?”昨天不还是好好的在养伤吗?
穆大人仿佛早就知道小皇帝会来这么一出,只问太后:“太皇太后那边早就知道皇上病重的消息吧?贤王都回去好些天了,除了他,睿王和齐王都只派了属官来送了些药材。哪怕撕破了脸皮,王爷们就不说了,太皇太后也没有一丁点表示,这就不妥了。皇上这是要为自己讨公道了。”
穆太后小心翼翼的看向自己的父亲:“那爹爹的意思是……”
穆大人很淡定:“皇上闹着要回宫,我们自然得顺着他的意思。”
穆太后还是很迟疑:“可皇上的身子实在不适合移宫。”
穆大人对穆太后了解不可谓不深,计划开始的时候就思虑过了应对之策:“齐太医早就看过了,只要马车妥当,沿路多加照拂没事的。”顿了顿,还是提醒自家闺女,“娘娘,你应当明白一个词,叫做‘乘胜追击’。皇上病重,宫里的主人是知道了,可宫人们呢,大臣们呢,平民百姓呢?您别忘了,皇上是正统,他的身后站着一心为国的大臣们,更是站着可以覆舟的黎民百姓。”
穆太后如此短视,一心只惦记着皇帝的身体,这本来没错,可有些事情,哪怕真的断了所有的骨头,躺在床上只有一口气了,身为皇帝他就必须去做。不做,那就只有死路一条;做了,好歹可以挣扎出一条活路来。
穆大人一开始就知道穆太后舍不得小皇帝迁宫,她甚至想着干脆在这行宫住下去,不回皇宫去面对那刁钻恶毒的太皇太后,不去应对几位小叔们的虚情假意,她只求片刻安宁。穆太后实在是被先帝的急病给吓坏了,生怕身为儿子的小皇帝也有个三长两短就弃她而去。
可有些事情,穆太后不去做的话,小皇帝就必须去做。机会总是稍纵即逝。小皇帝不懂,身为外祖父的穆大人会教他懂;小皇帝不明白的,穆大人也会想尽办法让他明白。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日苏翰林讲斧声烛影典故的最终原因。
☆、第十六章
许多人都不知道小皇帝不在行宫好好的养伤,闹腾着要回皇宫里去做什么。
要说皇宫与行宫相比哪里好,那肯定是皇宫,不好的话,历代皇帝会在那个围城里一住就是一辈子吗?
可谁都知道,对于小皇帝秦衍之而言,行宫哪怕处处不如皇宫,只要有一点,行宫里没有太皇太后就够了。太皇太后对先帝与小皇帝的不喜早已人尽皆知。故而,小皇帝这时候闹着要回去,很多人脑袋上都冒出了无数的问号。
魏海与魏江两兄弟从练武场回来就一瘸一拐的来寻了妹妹。
刘姑姑不在小院,魏溪一人正坐在厅堂的桌前,桌案上早就摆放好了药油,小小的瘦颈白玉牡丹瓶,瓶口小小的,透出的药香反而浓厚。
“这药哪里来的?一看就名贵得紧。”
魏溪让魏江坐下,褪去衣衫后,少年背脊上遍布乌青。不管是什么地方,一旦有新来的,第一天基本就是被旧人们‘上课’。才子们基本就是文斗,武夫们自然就是武斗了,而且是群殴。所以,哪怕小皇帝磨着让魏溪陪他多说说话,到了黄昏,宫女们换班的时候她还是趁机跑了,为的就是早早回来等着给哥哥们送药。
魏溪给魏海的手心倒了铜钱大的药油,两手搓热,再一翻,就盖在了魏江的伤处。魏海的力气有多大,魏溪是知晓的,果不其然,没几下魏江就狼嚎了起来,整个人只差趴在地上被哥哥搓揉了。
也许是药效的确不错,没过多久魏江就浑身冒汗,背上的乌青散开不少,再擦揉两次估摸着就全部化开了。魏海拉开魏江的衣衫,把弟弟浑身上下都搜查了个遍,连指甲盖那么大的淤青也不放过,直把魏江这条活鱼糟蹋成了咸鱼。等到给魏海擦药的时候,魏江也使出了吃奶的劲头,势要让哥哥也尝尝他的厉害,可惜,魏海仿佛天生面瘫,一张脸平淡得跟木头雕出来的一样,在弟弟的蹂虐下眉头都没有皱一皱。
三个人吃了晚饭,魏溪就将药直接给了魏海:“我从秦衍之那里讹来的,哥哥们可别浪费了。”笑了笑,“用完了尽管说,我再去找他拿。”
魏江不停的揉着肩膀:“皇上的东西你说要他就肯给?有次打猎,我抓的竹叶青,哥哥烤的,分他最多一份,事后让他给我留一块都不肯。”
魏溪压根就不记得带着小皇帝玩耍的途中还发生过这样的小事,好在她对皇帝的性子有些了解,只说:“那是哥哥没有用对方法而已。我拿药,他不给,揍他一顿就给了。”
魏海无语,魏江跃跃欲试:“真的可以?”不给就开揍,揍的还是皇帝,多威风,比揍禁卫军们威风多了。
魏海赶快拦住蠢弟弟:“这方法只有妹妹适用,你去试的话,命都没了,信我。”
魏江半信半疑:“都没有尝试过,怎么知道结果会不同。”
魏海确定肯定而且坚信不疑:“不要试,想都不要想。”
魏江无奈:“好吧。”转念又想到一茬,“哎,小溪你一整日都陪着皇上,知道他为什么突然要回去皇宫吗?”
魏溪又不知道从哪里端来一盘荔枝,一边剥一边吃:“他是皇帝,不回皇宫难道在行宫呆一辈子啊?”
魏江看到妹妹开吃,也毫不犹豫的伸手拔了一爪子:“他不是在行宫住的好好的吗?”
“他是皇帝,皇宫才是他该呆的地方。行宫再好那也是行宫。”
魏江含着荔枝肉,手上还在不停的剥壳:“老妹啊,你这是跟哥哥我说绕口令?”
魏海看不得弟弟这幅蠢样,解释道:“小溪的意思是,皇上在行宫再待下去,宫里的主人迟早会换个人来坐了。”
魏溪看到魏海没有自己动手的意思,直接把手上剥好的荔枝塞到了他的嘴里,“这么说吧。江哥哥你欺负了我,我会不会找娘亲告状?”
魏江瞪眼:“我无缘无故怎么会欺负你?我没欺负你你也经常跟娘亲告状,让我挨揍啊!”
“所以,太后欺负了贤王,所以贤王肯定也会回去找太皇太后告状。太皇太后可偏袒贤王啦,再有贤王世子在太皇太后面前哭一哭,说皇上要砍他脑袋,你说太皇太后会不会想要砍了小皇帝的脑袋?”
贤王就是典型的披着羊皮的狼,外表再如何的道貌岸然,骨子里早就坏得流脓了。贤王世子很好的继承了贤王的衣钵,找太皇太后告状,特别是告一些莫须有的状驾轻就熟。穆太后关心儿子一时半会没有想到这一点,穆大人替她想到了,所以才拐弯抹角的让苏翰林给小皇帝上了一课。
魏江皱眉:“不至于吧,都是一家子兄弟。贤王世子有这么狠毒?太皇太后好歹也是皇上的祖母吧,他祖母想要杀他?”他爹还经常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呢,虽然每说一次就被赶出家门一次。
“表兄都可以推你下悬崖了,祖母为什么不会毒死你?”魏溪对自家兄弟十足的耐心,如果换了小皇帝东问西问她估计早就不耐烦了。
魏江想了想这些年在行宫里听宫人们对先帝和小皇帝八卦,再想想那夜救下小皇帝后看到的一声伤痕,难得的动了恻隐之心:“这么说小皇帝蛮可怜的!妹妹你对他好点。”
魏溪反问:“我对他不好吗?”
魏江又抓了一把荔枝在手上:“你把他宫里的荔枝都端来了……”
“荔枝上火,他伤口还没好全呢,吃什么荔枝。我不吃的话,等着它们烂掉,多浪费。”
“可以赏赐给宫女太监们啊!”
魏溪理直气壮:“我就是宫女啊!江哥哥你话这么多,都不耽误你吃水果,有种就把你手里的荔枝给放下。”
魏江嘿嘿一笑:“我这不是没吃过贡果吗?荔枝啊,只在娘的故事里听过,我还是第一次吃呢,真甜。”有妹妹就是好,有个疼哥哥的妹妹更加好。
魏海随便吃了两个就不吃了,琢磨了一遍魏溪的话,问:“太皇太后要杀皇上的话,他回去不是自投罗网?”
“有的人,在眼皮底子下才不好杀。如果秦衍之真的那么容易被弄死的话,他怎么可能活到登基?后宫里虽然是太皇太后的天下,皇帝还太小,是不在后宫留宿甚至吃饭的,他有自己的寝宫长乐殿。皇宫里他身边伺候的人大部分都是先帝留给他的亲信,衣食住行都有特定的人,护卫也更加严密。不过,这不是他回去皇宫的主要理由。他回去,是为了质问。”
魏江:“质问谁?”
魏溪:“太皇太后啊!”
魏江咂舌:“孙子敢质问祖母?”
魏溪理所当然:“这天下,没有皇帝不敢去做的事情。再说了,换了我家,哥哥你欺负我,母亲包庇你,我就不能质问母亲了吗?”
魏江太委屈了,真是六月飞雪啊,“娘怎么可能包庇我!娘只会包庇你,然后教训我。教训得再狠,我也不敢质问娘啊。”这就是儿子和女儿的区别。儿子是用来揍的,女儿是用来疼的,魏家这一点执行得特别彻底。
魏海适时的插话:“就算是与太皇太后对持,那身子好了之后再去不行吗?现在他的骨头都还没长好,要是又折了,受罪更加多。”
“哥哥以为皇帝坐的马车就跟我家的轱辘车一样啊?他的马车有我们这间房子大,地上铺着羊毛毯子,足足三层,一脚踩下去整个脚掌都看不见了的那种羊毛毯。再说,真的又折了,才更有理由找太皇太后的麻烦。打蛇打七寸,要断了几位王爷们对皇位的窥视,第一步就要先灭了太皇太后。”
魏江往桌后倒了倒:“我好像看到了杀气。”
魏溪气得给了她哥一个爆栗,哼哼道:“哥哥你不是经常说我爱拿着鸡毛当令箭吗?秦衍之现在准备做的事儿就有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意思。而且,如果射箭的人准头好的话,不当可以射中太皇太后,还有躲在太皇太后身后耀武扬威狐假虎威的人。”
在前世,小皇帝虽然有穆大人在背后谋划,也有三公撑腰,可他到底年纪小,又学着穆太后什么话都不敢直接问,一天到晚端着皇帝的架子,哪怕鼓起龙胆质问了太皇太后,可对方简直是皇宫里的老麻雀了,什么人没见过,什么话没听过,怎么可能因为小皇帝的几句稚气的问话就治罪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更加别说贤王世子了。到头来,贤王只是被罚俸半年,贤王世子闭门思过一个月,不痛不痒。
从那以后,小皇帝就彻底的被皇族子弟们给孤立了,度过了一个孤独的童年。所以,在十岁那年,第一次与皇后相遇之时,孤寂的秦衍之几乎瞬间就抓住了皇后那根救命稻草,好些年中,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也不知道,那到底算不上是秦衍之的一种悲哀。
☆、第十七章
四月二十一日,大朝。
黎明的薄雾笼罩在皇城的头顶,如同堆积的薄纱,轻飘又沉闷。
皇帝的銮驾悄无声息的驶入城门的时候,宫中的永寿殿才刚刚扑灭燃了整夜的嫦娥奔月鎏金灯。
大朝是卯时初刻,故而平日里帝王都必须寅时起,太后年岁渐高,都是下朝之后方起,有时更晚些可以拖到辰时三刻。
近日里太皇太后心里存了事,夜里总是不安稳,今日也就格外起得早了,由鲜嫩的宫女们伺候着洗漱后,正端坐在累金丝七宝铜镜前梳妆,身后的梳头大宫女拿着新掐的一朵牡丹在她脑后比着,一边的原嬷嬷禀着宫里最新的动静。
“皇上要回宫了?”太皇太后眼角的皱纹哪怕是磨得再粗糙的铜镜都可以照得一清二楚了,问话的时候,鱼尾纹一皱,额头的法令纹更是深了几分。她老人家把手中的玉如意往梳妆台上一掷,上等白玉雕刻的吉祥图纹就四分五裂,“他还有脸回来!”
原嬷嬷是太皇太后身边的老人,对她老人家是忠心不二,论对皇宫中宫人的掌控,她说第二就没人敢争第一了。所以,在守门太监传了消息后,她就急急忙忙来给太皇太后分析形势:“皇上现在回来,定然又是穆太后在搬弄是非,想来找老祖宗的麻烦呢。”
太皇太后统御后宫几十年,积威甚重,不过,在先帝给她取了一个不省心的儿媳妇后,她就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衅:“哼,他们穆家有什么资格找哀家的麻烦!哀家倒要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想要了我凌儿的命。就一点点小伤,居然囚禁凌儿,在大臣面前责问自己的皇叔,她还知道脸面两个字怎么写吗?”
行宫里自然有太皇太后的人,再有贤王受了太傅连同太后的欺压后怎么会不来找太皇太后告状。后宫里最尊贵的两个女人的争斗早就是明面上的事情了,贤王不利用一二都说不过去。
太皇太后这个人极端护短,与她护短齐名就是只要是儿媳妇一概看不过眼,最厌憎穆太后。
贤王当天上午告状,太皇太后下午就恨不得把穆太后召回来骂个痛快。那个女人以为自己是谁啊,居然敢如泼妇一般对贤王又吼又叫。一个深宫妇人居然敢痛斥当朝王爷,谁给她的胆儿?他们穆家当她王家过气了吗?太皇太后觉得自己很有必要让穆太后和穆家看清楚事实,别以为有个当皇帝的儿子就可以骑到她太皇太后的头上,穆家也别妄想将王家取而代之。
贤王怎么告状的?居然把太皇太后气得饭都吃不下了,一天到晚在永寿宫扬言要穆太后好看。反正,大家只知道贤王受了委屈,贤王世子受了冤枉,至于小皇帝,哦,不是没死吗?
太皇太后压根就没有想过仔细询问小皇帝受伤的过程,也没有深入的想过穆太后为何敢对指着自己小叔子的鼻子破口大骂。在她老人家的心目中,小儿子们最重要,小儿子的们儿子第二重要,其他人那都是蝼蚁。
所以,南楚第一尊贵的女主人就一心一意的等待着穆太后回来,她要好好的收拾对方,收拾对方生的那个孽障!
好不容易回来了,太皇太后从卯时初刻等到了三刻,宫门外的孽畜们一个人影子都没瞧见。到了辰时,终于有去前朝打听的大太监来回话了。
大太监喘着粗气:“启禀太皇太后,皇上回宫后并没有回寝殿,而是直接上朝去了。”
太皇太后不高兴了,孙子回宫来难道不应该先拜见长辈吗?跑去上朝是怎么回事?对她这个祖母视而不见?这是对她老人家有意见啊!她还没收拾那一对母子呢,她的孙儿就先给她下马威了。
“一个三岁的娃娃,听人叫他一声皇帝,还真当自己是权掌天下的第一人了,他听得懂朝政吗?大臣们为了那些芝麻绿豆的小事吵起来的时候,他可别吓得哇哇大哭。”
原嬷嬷附和道:“老祖宗说的是,皇上他年岁那么小,早就应该让贤王睿王齐王三位王爷掌管六部了,那些个大臣又不是姓秦,他们哪里会真心实意的替我南楚江山考虑。”
一主一仆左一句右一句把小皇帝给贬得一文不值,喝口茶正要润润喉咙,大太监又跑来了,这次不止是喘气还结巴:“禀太皇太后,皇上他……”
太皇太后头也没抬,拿着茶盖拨弄着茶梗,漫不经心的道:“他怎么了,真的被大臣们吓着了?”
大太监尴尬之色一闪而过:“皇上正在大殿上嚎啕大哭。”
太皇太后冷哼:“哀家就知道,那个丧门星,从小就听不得一句真话,说他一句,还当哀家抽了他一鞭子呢。”在大朝的时候哭,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哭丧呢,以为太皇太后有了什么好歹。
苏翰林:“……”
小皇帝: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
苏翰林说完了古,又讲了几个历史上兄终弟及的典故,小皇帝坚持着听完了全部。谁也不知道此时此刻他的心底是作何想法,更不知道他对历史上那些身为弟弟们却继承了兄弟皇位的古人们有什么评价。
待到晌午,宫人传膳,苏翰林才出了宫女,魏溪蹦蹦跳跳的跟在其后。
“大人,今天的典故会不会太血腥了?我听得都怕怕的。”
苏翰林回过身来,笑道:“那姑娘还凑也要凑到这个时辰过来听小臣讲课?”
魏溪跳到他的身边,仰头看着这位文质彬彬的青年,开口:“谁让大人长得好看呢!宫女姐姐们都说翰林的大臣们都有才气,我家是猎户,只见过血腥气,还没见过有大才气的人是怎样的呢,所以看见大人就心生喜悦,想尽办法都要亲近亲近,这样说不定我也能披个羊皮做个知书达理的闺阁小姐啊。”
“姑娘谬赞了。”苏翰林脸皮薄得很,暗自嘀咕这小姑娘也太牙尖嘴利了些,“姑娘爱听的话,日后也这个时辰过来就是,皇上在行宫的这段时日,小臣每日代替太傅等三位大人替皇上讲课。”再不多话,几乎是逃也似的跑了。
魏溪摇手追着喊了最后一句:“大人辛苦了,大人好走。对了,大人,替我想穆爷爷道谢。”
苏翰林踉跄一下,头也没回的跑得更加快了。
引凤殿内,太后与穆大人在一起用膳,吃到一半就听说小皇帝想要回皇宫的消息。
穆太后放下碗盏,有些疑惑:“皇上怎么突然闹着要回宫了?”昨天不还是好好的在养伤吗?
穆大人仿佛早就知道小皇帝会来这么一出,只问太后:“太皇太后那边早就知道皇上病重的消息吧?贤王都回去好些天了,除了他,睿王和齐王都只派了属官来送了些药材。哪怕撕破了脸皮,王爷们就不说了,太皇太后也没有一丁点表示,这就不妥了。皇上这是要为自己讨公道了。”
穆太后小心翼翼的看向自己的父亲:“那爹爹的意思是……”
穆大人很淡定:“皇上闹着要回宫,我们自然得顺着他的意思。”
穆太后还是很迟疑:“可皇上的身子实在不适合移宫。”
穆大人对穆太后了解不可谓不深,计划开始的时候就思虑过了应对之策:“齐太医早就看过了,只要马车妥当,沿路多加照拂没事的。”顿了顿,还是提醒自家闺女,“娘娘,你应当明白一个词,叫做‘乘胜追击’。皇上病重,宫里的主人是知道了,可宫人们呢,大臣们呢,平民百姓呢?您别忘了,皇上是正统,他的身后站着一心为国的大臣们,更是站着可以覆舟的黎民百姓。”
穆太后如此短视,一心只惦记着皇帝的身体,这本来没错,可有些事情,哪怕真的断了所有的骨头,躺在床上只有一口气了,身为皇帝他就必须去做。不做,那就只有死路一条;做了,好歹可以挣扎出一条活路来。
穆大人一开始就知道穆太后舍不得小皇帝迁宫,她甚至想着干脆在这行宫住下去,不回皇宫去面对那刁钻恶毒的太皇太后,不去应对几位小叔们的虚情假意,她只求片刻安宁。穆太后实在是被先帝的急病给吓坏了,生怕身为儿子的小皇帝也有个三长两短就弃她而去。
可有些事情,穆太后不去做的话,小皇帝就必须去做。机会总是稍纵即逝。小皇帝不懂,身为外祖父的穆大人会教他懂;小皇帝不明白的,穆大人也会想尽办法让他明白。
这也就是为什么今日苏翰林讲斧声烛影典故的最终原因。
☆、第十六章
许多人都不知道小皇帝不在行宫好好的养伤,闹腾着要回皇宫里去做什么。
要说皇宫与行宫相比哪里好,那肯定是皇宫,不好的话,历代皇帝会在那个围城里一住就是一辈子吗?
可谁都知道,对于小皇帝秦衍之而言,行宫哪怕处处不如皇宫,只要有一点,行宫里没有太皇太后就够了。太皇太后对先帝与小皇帝的不喜早已人尽皆知。故而,小皇帝这时候闹着要回去,很多人脑袋上都冒出了无数的问号。
魏海与魏江两兄弟从练武场回来就一瘸一拐的来寻了妹妹。
刘姑姑不在小院,魏溪一人正坐在厅堂的桌前,桌案上早就摆放好了药油,小小的瘦颈白玉牡丹瓶,瓶口小小的,透出的药香反而浓厚。
“这药哪里来的?一看就名贵得紧。”
魏溪让魏江坐下,褪去衣衫后,少年背脊上遍布乌青。不管是什么地方,一旦有新来的,第一天基本就是被旧人们‘上课’。才子们基本就是文斗,武夫们自然就是武斗了,而且是群殴。所以,哪怕小皇帝磨着让魏溪陪他多说说话,到了黄昏,宫女们换班的时候她还是趁机跑了,为的就是早早回来等着给哥哥们送药。
魏溪给魏海的手心倒了铜钱大的药油,两手搓热,再一翻,就盖在了魏江的伤处。魏海的力气有多大,魏溪是知晓的,果不其然,没几下魏江就狼嚎了起来,整个人只差趴在地上被哥哥搓揉了。
也许是药效的确不错,没过多久魏江就浑身冒汗,背上的乌青散开不少,再擦揉两次估摸着就全部化开了。魏海拉开魏江的衣衫,把弟弟浑身上下都搜查了个遍,连指甲盖那么大的淤青也不放过,直把魏江这条活鱼糟蹋成了咸鱼。等到给魏海擦药的时候,魏江也使出了吃奶的劲头,势要让哥哥也尝尝他的厉害,可惜,魏海仿佛天生面瘫,一张脸平淡得跟木头雕出来的一样,在弟弟的蹂虐下眉头都没有皱一皱。
三个人吃了晚饭,魏溪就将药直接给了魏海:“我从秦衍之那里讹来的,哥哥们可别浪费了。”笑了笑,“用完了尽管说,我再去找他拿。”
魏江不停的揉着肩膀:“皇上的东西你说要他就肯给?有次打猎,我抓的竹叶青,哥哥烤的,分他最多一份,事后让他给我留一块都不肯。”
魏溪压根就不记得带着小皇帝玩耍的途中还发生过这样的小事,好在她对皇帝的性子有些了解,只说:“那是哥哥没有用对方法而已。我拿药,他不给,揍他一顿就给了。”
魏海无语,魏江跃跃欲试:“真的可以?”不给就开揍,揍的还是皇帝,多威风,比揍禁卫军们威风多了。
魏海赶快拦住蠢弟弟:“这方法只有妹妹适用,你去试的话,命都没了,信我。”
魏江半信半疑:“都没有尝试过,怎么知道结果会不同。”
魏海确定肯定而且坚信不疑:“不要试,想都不要想。”
魏江无奈:“好吧。”转念又想到一茬,“哎,小溪你一整日都陪着皇上,知道他为什么突然要回去皇宫吗?”
魏溪又不知道从哪里端来一盘荔枝,一边剥一边吃:“他是皇帝,不回皇宫难道在行宫呆一辈子啊?”
魏江看到妹妹开吃,也毫不犹豫的伸手拔了一爪子:“他不是在行宫住的好好的吗?”
“他是皇帝,皇宫才是他该呆的地方。行宫再好那也是行宫。”
魏江含着荔枝肉,手上还在不停的剥壳:“老妹啊,你这是跟哥哥我说绕口令?”
魏海看不得弟弟这幅蠢样,解释道:“小溪的意思是,皇上在行宫再待下去,宫里的主人迟早会换个人来坐了。”
魏溪看到魏海没有自己动手的意思,直接把手上剥好的荔枝塞到了他的嘴里,“这么说吧。江哥哥你欺负了我,我会不会找娘亲告状?”
魏江瞪眼:“我无缘无故怎么会欺负你?我没欺负你你也经常跟娘亲告状,让我挨揍啊!”
“所以,太后欺负了贤王,所以贤王肯定也会回去找太皇太后告状。太皇太后可偏袒贤王啦,再有贤王世子在太皇太后面前哭一哭,说皇上要砍他脑袋,你说太皇太后会不会想要砍了小皇帝的脑袋?”
贤王就是典型的披着羊皮的狼,外表再如何的道貌岸然,骨子里早就坏得流脓了。贤王世子很好的继承了贤王的衣钵,找太皇太后告状,特别是告一些莫须有的状驾轻就熟。穆太后关心儿子一时半会没有想到这一点,穆大人替她想到了,所以才拐弯抹角的让苏翰林给小皇帝上了一课。
魏江皱眉:“不至于吧,都是一家子兄弟。贤王世子有这么狠毒?太皇太后好歹也是皇上的祖母吧,他祖母想要杀他?”他爹还经常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呢,虽然每说一次就被赶出家门一次。
“表兄都可以推你下悬崖了,祖母为什么不会毒死你?”魏溪对自家兄弟十足的耐心,如果换了小皇帝东问西问她估计早就不耐烦了。
魏江想了想这些年在行宫里听宫人们对先帝和小皇帝八卦,再想想那夜救下小皇帝后看到的一声伤痕,难得的动了恻隐之心:“这么说小皇帝蛮可怜的!妹妹你对他好点。”
魏溪反问:“我对他不好吗?”
魏江又抓了一把荔枝在手上:“你把他宫里的荔枝都端来了……”
“荔枝上火,他伤口还没好全呢,吃什么荔枝。我不吃的话,等着它们烂掉,多浪费。”
“可以赏赐给宫女太监们啊!”
魏溪理直气壮:“我就是宫女啊!江哥哥你话这么多,都不耽误你吃水果,有种就把你手里的荔枝给放下。”
魏江嘿嘿一笑:“我这不是没吃过贡果吗?荔枝啊,只在娘的故事里听过,我还是第一次吃呢,真甜。”有妹妹就是好,有个疼哥哥的妹妹更加好。
魏海随便吃了两个就不吃了,琢磨了一遍魏溪的话,问:“太皇太后要杀皇上的话,他回去不是自投罗网?”
“有的人,在眼皮底子下才不好杀。如果秦衍之真的那么容易被弄死的话,他怎么可能活到登基?后宫里虽然是太皇太后的天下,皇帝还太小,是不在后宫留宿甚至吃饭的,他有自己的寝宫长乐殿。皇宫里他身边伺候的人大部分都是先帝留给他的亲信,衣食住行都有特定的人,护卫也更加严密。不过,这不是他回去皇宫的主要理由。他回去,是为了质问。”
魏江:“质问谁?”
魏溪:“太皇太后啊!”
魏江咂舌:“孙子敢质问祖母?”
魏溪理所当然:“这天下,没有皇帝不敢去做的事情。再说了,换了我家,哥哥你欺负我,母亲包庇你,我就不能质问母亲了吗?”
魏江太委屈了,真是六月飞雪啊,“娘怎么可能包庇我!娘只会包庇你,然后教训我。教训得再狠,我也不敢质问娘啊。”这就是儿子和女儿的区别。儿子是用来揍的,女儿是用来疼的,魏家这一点执行得特别彻底。
魏海适时的插话:“就算是与太皇太后对持,那身子好了之后再去不行吗?现在他的骨头都还没长好,要是又折了,受罪更加多。”
“哥哥以为皇帝坐的马车就跟我家的轱辘车一样啊?他的马车有我们这间房子大,地上铺着羊毛毯子,足足三层,一脚踩下去整个脚掌都看不见了的那种羊毛毯。再说,真的又折了,才更有理由找太皇太后的麻烦。打蛇打七寸,要断了几位王爷们对皇位的窥视,第一步就要先灭了太皇太后。”
魏江往桌后倒了倒:“我好像看到了杀气。”
魏溪气得给了她哥一个爆栗,哼哼道:“哥哥你不是经常说我爱拿着鸡毛当令箭吗?秦衍之现在准备做的事儿就有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意思。而且,如果射箭的人准头好的话,不当可以射中太皇太后,还有躲在太皇太后身后耀武扬威狐假虎威的人。”
在前世,小皇帝虽然有穆大人在背后谋划,也有三公撑腰,可他到底年纪小,又学着穆太后什么话都不敢直接问,一天到晚端着皇帝的架子,哪怕鼓起龙胆质问了太皇太后,可对方简直是皇宫里的老麻雀了,什么人没见过,什么话没听过,怎么可能因为小皇帝的几句稚气的问话就治罪自己最疼爱的儿子,更加别说贤王世子了。到头来,贤王只是被罚俸半年,贤王世子闭门思过一个月,不痛不痒。
从那以后,小皇帝就彻底的被皇族子弟们给孤立了,度过了一个孤独的童年。所以,在十岁那年,第一次与皇后相遇之时,孤寂的秦衍之几乎瞬间就抓住了皇后那根救命稻草,好些年中,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也不知道,那到底算不上是秦衍之的一种悲哀。
☆、第十七章
四月二十一日,大朝。
黎明的薄雾笼罩在皇城的头顶,如同堆积的薄纱,轻飘又沉闷。
皇帝的銮驾悄无声息的驶入城门的时候,宫中的永寿殿才刚刚扑灭燃了整夜的嫦娥奔月鎏金灯。
大朝是卯时初刻,故而平日里帝王都必须寅时起,太后年岁渐高,都是下朝之后方起,有时更晚些可以拖到辰时三刻。
近日里太皇太后心里存了事,夜里总是不安稳,今日也就格外起得早了,由鲜嫩的宫女们伺候着洗漱后,正端坐在累金丝七宝铜镜前梳妆,身后的梳头大宫女拿着新掐的一朵牡丹在她脑后比着,一边的原嬷嬷禀着宫里最新的动静。
“皇上要回宫了?”太皇太后眼角的皱纹哪怕是磨得再粗糙的铜镜都可以照得一清二楚了,问话的时候,鱼尾纹一皱,额头的法令纹更是深了几分。她老人家把手中的玉如意往梳妆台上一掷,上等白玉雕刻的吉祥图纹就四分五裂,“他还有脸回来!”
原嬷嬷是太皇太后身边的老人,对她老人家是忠心不二,论对皇宫中宫人的掌控,她说第二就没人敢争第一了。所以,在守门太监传了消息后,她就急急忙忙来给太皇太后分析形势:“皇上现在回来,定然又是穆太后在搬弄是非,想来找老祖宗的麻烦呢。”
太皇太后统御后宫几十年,积威甚重,不过,在先帝给她取了一个不省心的儿媳妇后,她就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衅:“哼,他们穆家有什么资格找哀家的麻烦!哀家倒要看看她是不是真的想要了我凌儿的命。就一点点小伤,居然囚禁凌儿,在大臣面前责问自己的皇叔,她还知道脸面两个字怎么写吗?”
行宫里自然有太皇太后的人,再有贤王受了太傅连同太后的欺压后怎么会不来找太皇太后告状。后宫里最尊贵的两个女人的争斗早就是明面上的事情了,贤王不利用一二都说不过去。
太皇太后这个人极端护短,与她护短齐名就是只要是儿媳妇一概看不过眼,最厌憎穆太后。
贤王当天上午告状,太皇太后下午就恨不得把穆太后召回来骂个痛快。那个女人以为自己是谁啊,居然敢如泼妇一般对贤王又吼又叫。一个深宫妇人居然敢痛斥当朝王爷,谁给她的胆儿?他们穆家当她王家过气了吗?太皇太后觉得自己很有必要让穆太后和穆家看清楚事实,别以为有个当皇帝的儿子就可以骑到她太皇太后的头上,穆家也别妄想将王家取而代之。
贤王怎么告状的?居然把太皇太后气得饭都吃不下了,一天到晚在永寿宫扬言要穆太后好看。反正,大家只知道贤王受了委屈,贤王世子受了冤枉,至于小皇帝,哦,不是没死吗?
太皇太后压根就没有想过仔细询问小皇帝受伤的过程,也没有深入的想过穆太后为何敢对指着自己小叔子的鼻子破口大骂。在她老人家的心目中,小儿子们最重要,小儿子的们儿子第二重要,其他人那都是蝼蚁。
所以,南楚第一尊贵的女主人就一心一意的等待着穆太后回来,她要好好的收拾对方,收拾对方生的那个孽障!
好不容易回来了,太皇太后从卯时初刻等到了三刻,宫门外的孽畜们一个人影子都没瞧见。到了辰时,终于有去前朝打听的大太监来回话了。
大太监喘着粗气:“启禀太皇太后,皇上回宫后并没有回寝殿,而是直接上朝去了。”
太皇太后不高兴了,孙子回宫来难道不应该先拜见长辈吗?跑去上朝是怎么回事?对她这个祖母视而不见?这是对她老人家有意见啊!她还没收拾那一对母子呢,她的孙儿就先给她下马威了。
“一个三岁的娃娃,听人叫他一声皇帝,还真当自己是权掌天下的第一人了,他听得懂朝政吗?大臣们为了那些芝麻绿豆的小事吵起来的时候,他可别吓得哇哇大哭。”
原嬷嬷附和道:“老祖宗说的是,皇上他年岁那么小,早就应该让贤王睿王齐王三位王爷掌管六部了,那些个大臣又不是姓秦,他们哪里会真心实意的替我南楚江山考虑。”
一主一仆左一句右一句把小皇帝给贬得一文不值,喝口茶正要润润喉咙,大太监又跑来了,这次不止是喘气还结巴:“禀太皇太后,皇上他……”
太皇太后头也没抬,拿着茶盖拨弄着茶梗,漫不经心的道:“他怎么了,真的被大臣们吓着了?”
大太监尴尬之色一闪而过:“皇上正在大殿上嚎啕大哭。”
太皇太后冷哼:“哀家就知道,那个丧门星,从小就听不得一句真话,说他一句,还当哀家抽了他一鞭子呢。”在大朝的时候哭,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哭丧呢,以为太皇太后有了什么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