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793节
还限制了在部队的中的配发,只给了几个师团的配备数量,这不是抽风还能是什么?人家都已经大量的装备,并早就在实战之中使用,自己却在这里闭门自欺欺人。还怕大量落到中国军队手中?人家早就装备了类似的好吗?
其实不管日军大本营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下面的人心里大致也都明白真正的原因所在。一句话,就是抗联使用的这种武器,是帝国眼中最卑劣的支那人开发和研制的。让先进的帝国,去仿制一款落后、愚昧的支那人研发的武器,大本营实在放不下这个面子。
虽说承受着一线指挥官的巨大压力,但大本营依旧死要面子的宁肯舍近求远的去找自己的盟友德国人,也不肯放着现成的优秀武器去仿制。对于大本营来说,下面的部队使用缴获的武器,是下面部队的自身行为。帝国陆军的脸面很重要,这个绝对是不能丢的。
尽管他们的友军日本海军,早就已经开始使用打捞的中国海军舰艇。但是对于陆军来说,怎么做那是海军的事情。拿着一款支那人研发的武器,作为帝国陆军的制式装备,那是想也不要想的,更是绝对不能做的。
只是不管下面的非议有多少,但目前日军总算有了一款,适合步兵装备的新式反坦克武器。至少一百师团,是有了可以部分弥补反坦克炮数量不足的轻便武器。至于那款枪射反坦克榴弹,所有的日军各级军官都不约而同忽视了。
不仅这个一百师团配备了新式的反坦克火箭筒,其配备在右翼的两个战车中队,还是在三式坦克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定改进的型号。防护力虽说并未有任何的增加,但是火力却超过了原有的五十毫米坦克炮。
原本这款编号为三式的日军最新式坦克,虽说在抗联的反坦克部队面前损失惨重。但是这种目前日军唯一能够与抗联装备的主战坦克,勉强能够抗衡的坦克。其配备的五十毫米坦克炮,尽管一如既往的缺乏性能优良的被帽穿甲弹,只能使用普通的钢芯穿甲弹,但是整体上的射程和威力还是很优秀的。
其五十毫米厚的正面装甲,也是日军所有坦克之中最厚实的一个。日军投入的这款坦克,是日军装备的所有坦克之中,第一个能与抗联部分坦克,在火力和装甲防护力上勉强抗衡的型号。
与陈翰章在右翼实施包抄的装甲集群,第一轮打响的日军两个坦克中队,所属的坦克不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抗联坦克抗衡的三式坦克。而且是整个日军本就不多的坦克部队之中,眼下唯一装备了七十五毫米坦克炮的三式改进型坦克两个中队。
三式坦克是日军为了应对抗联坦克威胁,以及为了在战局越来越不利的情况之下,为了所谓的国土防御作战开发的,从试制到定型都很仓促。不过到底因为日本工业基础还算不错的老底子尚在,研制的这款坦克也算中规中矩,其装甲厚度和机动性都很不错的。
如果说日军在第一阶段会战之中,投入的一式改型坦克,是日军目前主要生产和制造的坦克的话。那么这款刚刚列装部队的坦克,则是日军最新型号的坦克。只是这种坦克在此战之前不就才开始进行生产,而且在抗联的轰炸干扰之下,使得这种坦克的产量并不高。
在还要生产结构更简单一些,被大本营认为效费比更高一些的一式改型的情况之下,在资源的争夺之下,处于弱势一些的这款坦克,到眼下为止只有不到三百辆的总产量,远远的无法满足需要。
目前整个日本陆军所属坦克部队之中,只有此次投入作战的独立战车第二、第四旅团才换装。其余新组建的坦克部队,包括此战之前日军调集到华北战场的坦克部队,还是以一式或是一式改型坦克为主。
当然之前抗联遭遇过的一式改型坦克,对于日军来说也是一款先进的坦克。这种三式坦克,实际上就是在一式改型的基础上,增强了部分的装甲防护力,以及换装了马力略大一些的改进型。其他的行走结构一类的东西,因为时间的紧张基本上还是照搬的一式改型坦克。
只是这款坦克虽说是日军最新式的坦克,可坦克炮因为时间的关系来不及研制,只能使用一式改型坦克使用的五十毫米坦克炮。对于这款坦克绝大部分性能,尤其是不错的机动性和日本陆军所有坦克之中,性能最好的防护性,日本陆军上下还是相当满意的。
唯一不满意就是认为支那人除了轻型坦克之外,中型坦克火炮的口径都在七十毫米以上。三式坦克配备的五十毫米火炮,尽管已经是日本陆军坦克炮之中威力最大的一款。但是与敌军相比,在威力和射程上还是差很多。
对于饱受抗联七十五毫米左右口径坦克炮蹂躏,很是感觉到自己丢人,同时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抗联中口径坦克炮威力的日本陆军一线指挥官来说,都坚持认为五十毫米坦克炮的威力还是有些偏小。
毕竟对于一款武器来说,一线指挥官的感受是最直接的。所以作为这款坦克第一个部署对象的华北战场,在两个战车旅团抵达之后,虽说大的改动不可能,但还是想尽办法做了一定的改变。
不过尽管日本陆军对火力还有些不满意,但一款新的坦克炮研发是需要时间,一款武器的研制,也不是胡搅蛮缠就能搞出来的。在早先没有预研的情况之下,短时间之内拿出来一款坦克炮基本上没有可能。日本人的技术力量,与他们的盟友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可蛮干已经蔚然成风的日本陆军,却偏偏就喜欢这么做。威力巨大的战车炮,短时间研制不出来这不要紧,可以想办法替代嘛。虽说眼下被陆军当成最优秀的反坦克炮使用的八八式高炮,怎么该都塞不进去坦克炮塔中,不是还有别的武器可以选择吗?
第2032章 一场难啃的战斗
这个独立战车第四旅团调到中国战场之后,之所以一直没有参战。除了冈村宁次要留着在最关键的时候,当做杀手锏使用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济南日军汽车维修厂内接受改造。
当然这款改造不是彻底的大改,中国派遣军没有这个技术能力。中国战场关内的日军各个维修工厂,就连上海都没有这个实力。更何况是华北方面军所属的一个汽车维修工厂?所以这个改造是华北方面军,为了应对抗联的坦克威胁,进行的针对性的改造。
在其他方面没有进行任何的改造,唯一的改造就是想办法将口径较大,又具备较强穿甲能力的火炮塞进这种坦克之中。为了所谓的在火力上不吃亏,华北方面军利用战役打响之前短暂的平息期间,对多种火炮进行了对比。
将经过仔细的挑选,日军之中唯一真正具备反坦克能力的九零式野炮,被冈村宁次亲自拍板,指定给这款新式坦克换装主炮使用。这款野炮的威力,已经在一式炮战车上有了明显的体验。
在平射反坦克威力最大的八八式高炮,怎么改进也无法成为装进这款坦克的炮塔之中。整个中国派遣军装备数量最大的,九五式和三八式野炮穿甲威力过小,九一式榴弹炮又太大,都无法成为最合适的选择之后。这款日军一式炮战车使用的野炮,就成了日军的首选。
不过将一门野战火炮装进狭小的坦克炮塔之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式炮战车是敞篷的,这款威力很大的野炮可以塞进去,不用考虑大小和后坐力的问题。但三式坦克的炮塔虽然当初为了改进,而有意识的设计很宽大,可毕竟不是为了这款野炮预备的。
被逼急眼了的日军技术人员,在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怎么才能将九零式野炮,塞进坦克炮塔里面之后。在狗急跳墙之下,居然干脆想了一个招。将九零式野炮的三十八倍口径的炮管,锯成了三十二倍后,又在后坐力上想办法减少了行程才总算勉强搞定。
在改装了九零式野炮之后,华北方面军总算是将这款坦克,不在当做原来的一式坦克改进型的发展。其实倒也不是说原来华北方面军的认识错误,而是原来的三式坦克也的确就是一式改进型的发展型号。
相对于之前在通州战场上投入的一式改进型号,这款三式坦克只不过换装了二百九十四千瓦的柴油发动机。同时炮塔的尺寸加大了一圈,以便为以后改进做准备。另外一个改动就是将侧后方的装甲厚度,由一式改进型的八毫米增加到了十一毫米。
而最大的改动是配备了增加了车内送话器,使得坦克乘员在作战的时候,不用在依靠手势、拍肩膀、架脚踹等方式相互联系。可以很便利的直接使用喉头送话器进行相互通话,极大的方便了指挥。至于外观除了炮塔略微大了一圈之外,二者的外观都基本上相似。
经过华北方面军这么一改动,二者的外观才有了相当大的区别。毕竟改型坦克使用的野炮,因为炮塔的限制火炮大部分的东西都无法塞进炮塔。火炮的气缸驻退机,都暴露在炮塔之外。炮塔前部护盾外,那硕大的野炮助退机显得很显眼。
而且由于是用步兵使用的野炮,临时改装的坦克炮。虽说具有后坐距离达到了八百毫米,火炮复进所需的时间相当的长。无自动退壳装置只有手动炮闩,使得火炮的射速也相当的慢,至少比抗联使用的美制m四坦克慢了一半等很多毛病。
但是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不管怎么说总算有了一款与抗联中型坦克相抗衡的火力。至少口径上已经赶上来了,更何况威力还是不错的。经过试射在使用日军一式自走炮装备的穿甲爆破弹,完全可以击穿抗联装备的几种坦克正面装甲。
只是中国派遣军的九零式野炮有限,而且战局的发展也不允许华北方面军,稳当将所有坦克改装。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才改装了两个中队的三式坦克。而这两个中队之前的突击之中,被当做独立战车第四旅团长高泽英辉大佐,一直当着压箱子底宝贝没有使用。
陈翰章的坦克集群在向一百师团右翼强行穿插包抄的过程之中,正好与日军这款临时拼凑出来的坦克迎头撞击到一起。面对于迎上来的日军这种新式坦克,抗联坦克部队的一个坦克营自然不会含糊。上来就全线压上,准备按照通州之战的经验在五百米外开火。
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日军这款拼凑的坦克居然在坦克战之中,却成了与之对抗的抗联坦克部队最难啃的骨头。缩短了身管的九零式野炮,虽说射程近了不少,威力也有些打了一定的折扣,但是基本的威力还在。
对地面部队作战提供火力支援,射程缩短了一些也许是相当致命的缺点。但是对于眼下基本上开火距离都在一千米之内,甚至只有几百米的坦克战来说射程缩短了一些,并不是足以成为致命的影响。
同时一百师团吸取了之前对抗抗联坦克部队的经验教训,在这两个战车中队身边和身后,还配备了一个中队的八八式高炮,两个中队的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以及一个炮战车中队作为反坦克炮使用。在这些火力的身后,还有装备了四十多部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四个步兵中队。
刚这一交手,抗联的参战部队立即就感觉到,眼前日军投入的这些坦克不对。虽说装甲防护能力并未与之前步兵遭遇的同型号坦克,有什么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火力上,却是有了相当的不同。
而且随着两军的接近,抗联一线指挥员也发现了当面的日军坦克,与之前遭遇过的日军坦克在外表略微的不同。但这个距离,已经让一线指挥员无法在做出任何的调整。只能按照原来的计划,抢先开炮以取得主动。
当面明显也一样打定了先下手为强主意的日军坦克,面对抗联冲过来的坦克群也没有丝毫的犹豫,几乎与抗联的坦克抢在同一时间开炮射击。而日军部署在纵深的反坦克炮阵地,此时也全部开火以远射配合坦克作战。
双方坦克刚一对面,第一轮的炮火对射下来。在八百米的距离上,抗联虽说击毁了日军的七辆坦克。但是自己的参战部队的坦克,也吃了一个不小的亏,参战的坦克被日军一举击毁五辆。而且这五辆坦克不是被击伤,是清一色被击穿炮塔或是正面主装甲造成了坦克全毁。
在八百米的距离开火,一次就被日军击毁五辆坦克。这在之前历次与日军坦克作战的时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当面的这款日军坦克,居然能在八百米左右的距离之内,击穿自己的所使用的m四中型坦克正面装甲。
其坦克主炮的威力,甚至还在m四坦克配备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之上。远远的超过日军之前使用的五十毫米坦克炮,相当让抗联的一线指挥员感到吃惊。这个威力几乎与日军所有坦克装甲车辆之中,对抗联坦克集群威胁最大的一式炮战车已经大致相等了。
就算在通州战场抗联的坦克部队,被日军投入的一式改型坦克,击毁了当时参战部队的大部分。但那时的战损主要是因为参战部队过于大意,被敌军靠近五百米左右的近战之中。这次可是绝对不一样,日军的坦克还是第一次,能在八百米的距离击穿自己的主装甲。
在这场战斗之中,日军很注意发挥自己火力上的优势,改变了原有加大马力靠上去打近战。结果却因为坦克自身的缺点,以及抗联采取相对应的战术。被抗联坦克以精确的远射,一辆辆的击毁在冲击的路线上。
而是转为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眼下利用野炮改装的坦克炮,威力大、射程远,精度也相当高的优势。与抗联坦克部队,保持在六百米以上的距离,不断的采取机动对抗的战术。转为采取抗联之前采取的战术,试图将抗联的坦克群消灭在冲锋的路上。
日军在战术上的这一改变,以及坦克性能出乎抗联预料。使得这一场日军不过投入两个中队的坦克战,到成了抗联坦克部队在与日军坦克,进行的正面对战之中,单次战斗损失最大的一场战斗。
好在抗联的一线指挥员经验丰富,在发现日军坦克火力明显增强之后,立即下令将原本密集的冲锋队形立即散开。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m四坦克观瞄性能好,炮塔转动速度快,因为装备了火炮垂直稳定器,在行进间射击精准的优点。
采取以排为建制采取多路出击,拉大各辆坦克之间的距离。所有的坦克,绝对不要形成纵向攻击序列,在进攻的时候要向日军坦克集群两翼散开,尽可能的采取行进间精确射击,力争开火即命中的战术。
在仔细观察过日军这款新式坦克之后,一线指挥员要求部队,第一炮就要命中敌军坦克暴露在炮塔外很明显的驻退机。尽管这种战术上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坦克集群的冲击力,但是也迅速的将战损降了下来。
在一线指挥员快速的调整战术之后,有效的利用了日军这款坦克改装火的弱点,成果是相当的见效。日军炮塔转动缓慢,坦克炮的射速又远不如抗联的美制中型坦克。局面虽说没有如以往那般一边倒,尽管还能勉强的抗衡,但局面越来越不利。
而日军方面这款新式坦克,尽管首轮炮战之中表现出色。第一次在八百米的距离上,击毁了抗联的中型坦克,可谓是首开日军坦克战中的作战记录。一改原来在五百米开外的距离上,只能被动挨打的现状。
但过于草率的改动,也造成了进入实战后,这款坦克的毛病百出。能够取得的均势,维持的时间并不长。好在部署在其纵深,使用高炮射击指挥仪指挥的八八式高炮威力大、射程远,给予了其相当的支援。才没有让这两个日军战车中队,在第一时间之内就被打垮。
第2033章 一百师团的防御战术
吃够了抗联坦克炮威力的华北方面军高层,不顾技术人员以及独立战车第四旅团长高泽英辉大佐的坚决反对,逼着技术人员临时改装的这款坦克,火力的确比之前的型号上升了一个档次。
也的确具备了与抗联中型坦克相互抗衡的能力,使得日军第一次有了可以在火力上与抗联抗衡的战车。但毕竟一款新式的武器的设计以及改动,是需要大量的科学论证和系统研究的,不是你想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一味的蛮干只顾着加大火炮的威力,却从没有想着从弹上着手,改进老式的穿甲弹这种更加捷径一些的道路,只想着给坦克增加大口径的火炮。没有经过详细的论证,以及相对充分的实验,投入到实战之中后毛病也是百出。
用原本就大威力的野炮临时草草改装的主炮,这威力的确相当的大,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超过了抗联的美制m四坦克与t三四坦克使用的主炮。如果经过系统的论证以及科学的改进,甚至不比抗联手中威力最大的,德制四号坦克七十五毫米长身管火炮性能差。
但山野炮这样的中型口径地面火炮,普遍使用的手动炮闩,使得其主炮相对于坦克炮来说射速很慢。原始过于笨重的重量,使得原本设计就不是很成功的炮塔回旋机构,旋转的速度更慢。
日军整个炮兵装备之中,威力最大、射程最远,也是唯一具备真正反坦克能力的九零式野炮,可不是原来的五十毫米坦克炮,这一吨多重的份量可是十足。日本陆军炮兵都嫌这款野炮除了射程远、威力大之外,太过于笨重,造成机动困难而选择了九五式野炮。
将一款炮兵都嫌笨重的野炮,不加任何大的改动。只是去掉一些坦克炮不需要的部件并截断了炮管,便强行塞进了原本只用来使用五十毫米坦克炮的炮塔之中,这个做法也只有一向以蛮干著称的日本陆军,才能干出来这种事情。
虽说世界上所有的大口径坦克炮,基本上都是地面火炮改装的,这个年代专门研制一款坦克炮的不是没有,可的确并不多见。尤其是在战时,没有那么多的充裕时间的情况之下,基本上所有的坦克炮,都是利用反坦克炮或是高射炮改装的。
但人家在塞进坦克之前,都要做一番大手术,甚至很多方面都要重新的设计。一味追求威力的华北方面军,只看中火炮的威力,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就这么草草的改装,不出事那就怪了。
日军这款坦克的炮塔,虽说在当初设计的时候,就已经留下了改造的余地。可这款一吨多重的野炮,对于炮塔来说还是有些难以承受。尽管作为坦克炮使用,可以去掉很多设置和两个轮子。但这款野炮的重量,依旧是炮塔难以承受的。
换装了九零野炮之后,因为原始设计没有做到相对应的调整,使得这款坦克的炮塔转动速度更加的缓慢。抗联的m四坦克,这边已经绕开日军坦克炮直瞄视线,日军坦克的炮塔还没有转过来。
再加上本身的射速问题,往往抗联的坦克已经开了四炮,日军坦克才能还击一炮,这一点让日军在对抗之中吃了很大的亏。坦克对决除了装甲、机动性等其他因素之外,火炮的威力和射速都相当关键。
同时因为原始设计的关系,这款坦克炮使用的护盾和固定火炮的部件,又不是专门为这款火炮准备的。只改装了火炮,护盾的强度没有相对应的增加,这对这款坦克来说也是一个致命的威胁。护盾要承担火炮的主要后坐力,远远的超过了原始设计。
结果这两个日军战车中队之中的坦克,只开了几炮就有三分之一坦克的护盾被自己坦克炮,开火时产生的强大的后坐力给撕裂。甚至有几辆坦克炮,因为连续开火带来的后坐力,将固定火炮的挂耳硬生生的给扯断,而丧失了还击能力被抗联的坦克击毁。
在加上抗联美制坦克的观瞄系统,以及装备了垂直稳定器,使得射击精度远远好于日军的坦克。同时具备部分行进间精确射击的能力,坦克手的训练水平,也已经超过了日军坦克兵的训练水平。
同时美国给抗联的这些m四中型坦克,虽说装备的都是老式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但是威力对付三式坦克的五十毫米正面装甲,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尽管刚一开始的确吃了不小的亏,主炮的威力也逊色于日军这款坦克,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略占据了上风。
不过这次的坦克战,是抗联的坦克在面对日军坦克的时候,第一次在火炮威力上落了下风。同时日军依托身后的反坦克炮阵地,尽可能的避免与抗联打近战。虽说临时改装的这种坦克毛病多多,但也给抗联投入的坦克集群,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一场规模并不算大的坦克战下来,参战的抗联一个坦克营,虽说将这两个日军坦克中队,外加一个炮战车中队的十辆一式炮战车全部击毁,但自身的损失也相当的惨重。在与日军三式改型坦克作战之中,损失了一多半的兵力。
而且自身拉开了攻击间距,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了日军坦克集群身上,也给日军部署在自己坦克群侧后方的步兵和反坦克炮,制造了相当大的机会。尽管配合坦克作战的步兵,不断的以密集的火力驱逐日军反坦克手掩护坦克。
但面对日军采取照搬抗联的以坦克、反坦克炮阵地,外加步兵反坦克火力小组,组成的多层次、大纵深的防御体系,也给抗联参战各个部队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原本用于纵深突破的一个完整拥有三个中型坦克连建制营,外加一个配属的轻型坦克连基本上被打残。
三个中型坦克连损失惨重,虽说配合步兵突入日军防御纵深六、七公里,但自身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三个中型坦克连的美制m四中型坦克,只剩下五辆坦克还有战斗力。最多的一辆m四坦克,被命中了十余发铁拳反坦克火箭弹,外加两发五十毫米反坦克炮弹。
至于装甲更是薄弱的m三轻型坦克,在战斗之中全部被日军击毁。这个损失是抗联装甲部队,在此次会战之中除了通州战场的那一次失利之外,与日军坦克作战之中损失最大的一场战斗。
此战之中给抗联的坦克部队,带来如此惨重的损失,不单单是日军投入了新式坦克。日军投入的这款草草改进的坦克,的确给抗联的坦克集群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是很大的损失,但是这并不是损失如此之大的关键因素。
日军在此战之中采取的战术,才是抗联投入的坦克部队损失如此大的原因。日军使用八八式高炮和五十毫米反坦克炮,组成远近结合的反坦克火力网。使用高炮射击指挥仪,引导反坦克炮兵作战。
其设置的反坦克炮阵地,与前面的坦克部队,以及大量出动的在身后炮兵和机枪掩护下的反坦克小组协同作战。在抗联坦克部队为了应对日军坦克火力,转为采取疏散攻击队形,并将主要注意力用于对付威胁相当大的日军坦克之后。
部署在日军坦克集群身后的八八式高射炮群,则立即利用其射程远的优势,在一米光学测距仪和高炮射击指挥仪的引导之下,在一千米的距离直接开火。与面前的坦克相互配合,利用这款远射程、高精度的高射炮平射,弥补日军坦克射速慢的缺点。
同时步兵的反坦克小组,则在炮兵和重机枪,以及步兵发动反突击的不惜代价的掩护之下也冲了出去。利用步兵发动的反突击和炮火的掩护,缠住随同坦克部队作战的抗联步兵,自己则利用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近距离攻击抗联的坦克。
而在日军坦克集群的身后,不仅仅有着八八式高炮和步兵组成的大量反坦克集群。还有着隐蔽良好,抗联坦克不到三百米的距离,轻易不开火的五十毫米反坦克炮阵地。日军的这个战术体系,给侯国忠的突击造成了相当致命的威胁。
m四中型坦克和m三轻型坦克过于高大的身材,在地势平坦的地形之下,给日军的反坦克炮火,树立了一个高大的靶子。日军在使用高炮射击指挥仪,一米光学测距仪,引导反坦克炮兵远距离射击,可以说命中率相当的高。
尽管抗联的炮兵,也在不断的提供火力掩护。尤其是火箭炮兵对日军纵深阵地,不断的实施火力覆盖,对日军的反坦克炮兵阵地实施压制。但该部日军整个防御体系,依旧给侯国忠的突破行动,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
原本按照侯国忠的计划,是投入步兵为坦克打开通道,然后以坦克采取抗联惯用的大纵深穿插战术。但面对抗联发起的穿插攻势,日军上来就投入了两个战车中队,外加一个炮战车中队,来应对抗联的步兵冲击。
只能让他将预定向纵深突击的坦克集群提前使用,直接面对日军坦克与反坦克炮阵地的火力组合。这一战下来,尽管也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但是他预定投入到纵深,对一百师团实施包抄的坦克集群也损失惨重。
这个损失让陈翰章与侯国忠,都感觉到相当的意外。这战斗刚一打响,一支利矛就被折断。这对整个战役的进度,无疑会产生不小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右翼的突破行动,以及拖延整个战役的进程。
好在负责一线指挥的侯国忠动作也相当的快,在这个坦克营基本全部损失掉后,立即调整了部分的部署。从围歼七十二师团残部的战场上,抽调出来最后的两个坦克连,加上该营剩下的五辆坦克,临时缩编成了一个营。
全速开往战场加强给迂回包抄部队,以尽快的完成对一百师团侧翼穿插的任务。并将侧翼的炮兵数量,增加了将近一倍的数量。对一百师团整个右翼的防御体系,采取了密集的炮火覆盖,全力掩护攻击集群的突破。
第2034章 教训还不够
在后续的突破作战之中,为了消灭日军反坦克步兵小组,以及反坦克炮阵地。在右翼一个方向,一次突击之中就集中了两个一零七火箭炮连、一个一二二火箭炮连,一口气打了七个齐射。
其实不管日军大本营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下面的人心里大致也都明白真正的原因所在。一句话,就是抗联使用的这种武器,是帝国眼中最卑劣的支那人开发和研制的。让先进的帝国,去仿制一款落后、愚昧的支那人研发的武器,大本营实在放不下这个面子。
虽说承受着一线指挥官的巨大压力,但大本营依旧死要面子的宁肯舍近求远的去找自己的盟友德国人,也不肯放着现成的优秀武器去仿制。对于大本营来说,下面的部队使用缴获的武器,是下面部队的自身行为。帝国陆军的脸面很重要,这个绝对是不能丢的。
尽管他们的友军日本海军,早就已经开始使用打捞的中国海军舰艇。但是对于陆军来说,怎么做那是海军的事情。拿着一款支那人研发的武器,作为帝国陆军的制式装备,那是想也不要想的,更是绝对不能做的。
只是不管下面的非议有多少,但目前日军总算有了一款,适合步兵装备的新式反坦克武器。至少一百师团,是有了可以部分弥补反坦克炮数量不足的轻便武器。至于那款枪射反坦克榴弹,所有的日军各级军官都不约而同忽视了。
不仅这个一百师团配备了新式的反坦克火箭筒,其配备在右翼的两个战车中队,还是在三式坦克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定改进的型号。防护力虽说并未有任何的增加,但是火力却超过了原有的五十毫米坦克炮。
原本这款编号为三式的日军最新式坦克,虽说在抗联的反坦克部队面前损失惨重。但是这种目前日军唯一能够与抗联装备的主战坦克,勉强能够抗衡的坦克。其配备的五十毫米坦克炮,尽管一如既往的缺乏性能优良的被帽穿甲弹,只能使用普通的钢芯穿甲弹,但是整体上的射程和威力还是很优秀的。
其五十毫米厚的正面装甲,也是日军所有坦克之中最厚实的一个。日军投入的这款坦克,是日军装备的所有坦克之中,第一个能与抗联部分坦克,在火力和装甲防护力上勉强抗衡的型号。
与陈翰章在右翼实施包抄的装甲集群,第一轮打响的日军两个坦克中队,所属的坦克不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抗联坦克抗衡的三式坦克。而且是整个日军本就不多的坦克部队之中,眼下唯一装备了七十五毫米坦克炮的三式改进型坦克两个中队。
三式坦克是日军为了应对抗联坦克威胁,以及为了在战局越来越不利的情况之下,为了所谓的国土防御作战开发的,从试制到定型都很仓促。不过到底因为日本工业基础还算不错的老底子尚在,研制的这款坦克也算中规中矩,其装甲厚度和机动性都很不错的。
如果说日军在第一阶段会战之中,投入的一式改型坦克,是日军目前主要生产和制造的坦克的话。那么这款刚刚列装部队的坦克,则是日军最新型号的坦克。只是这种坦克在此战之前不就才开始进行生产,而且在抗联的轰炸干扰之下,使得这种坦克的产量并不高。
在还要生产结构更简单一些,被大本营认为效费比更高一些的一式改型的情况之下,在资源的争夺之下,处于弱势一些的这款坦克,到眼下为止只有不到三百辆的总产量,远远的无法满足需要。
目前整个日本陆军所属坦克部队之中,只有此次投入作战的独立战车第二、第四旅团才换装。其余新组建的坦克部队,包括此战之前日军调集到华北战场的坦克部队,还是以一式或是一式改型坦克为主。
当然之前抗联遭遇过的一式改型坦克,对于日军来说也是一款先进的坦克。这种三式坦克,实际上就是在一式改型的基础上,增强了部分的装甲防护力,以及换装了马力略大一些的改进型。其他的行走结构一类的东西,因为时间的紧张基本上还是照搬的一式改型坦克。
只是这款坦克虽说是日军最新式的坦克,可坦克炮因为时间的关系来不及研制,只能使用一式改型坦克使用的五十毫米坦克炮。对于这款坦克绝大部分性能,尤其是不错的机动性和日本陆军所有坦克之中,性能最好的防护性,日本陆军上下还是相当满意的。
唯一不满意就是认为支那人除了轻型坦克之外,中型坦克火炮的口径都在七十毫米以上。三式坦克配备的五十毫米火炮,尽管已经是日本陆军坦克炮之中威力最大的一款。但是与敌军相比,在威力和射程上还是差很多。
对于饱受抗联七十五毫米左右口径坦克炮蹂躏,很是感觉到自己丢人,同时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抗联中口径坦克炮威力的日本陆军一线指挥官来说,都坚持认为五十毫米坦克炮的威力还是有些偏小。
毕竟对于一款武器来说,一线指挥官的感受是最直接的。所以作为这款坦克第一个部署对象的华北战场,在两个战车旅团抵达之后,虽说大的改动不可能,但还是想尽办法做了一定的改变。
不过尽管日本陆军对火力还有些不满意,但一款新的坦克炮研发是需要时间,一款武器的研制,也不是胡搅蛮缠就能搞出来的。在早先没有预研的情况之下,短时间之内拿出来一款坦克炮基本上没有可能。日本人的技术力量,与他们的盟友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可蛮干已经蔚然成风的日本陆军,却偏偏就喜欢这么做。威力巨大的战车炮,短时间研制不出来这不要紧,可以想办法替代嘛。虽说眼下被陆军当成最优秀的反坦克炮使用的八八式高炮,怎么该都塞不进去坦克炮塔中,不是还有别的武器可以选择吗?
第2032章 一场难啃的战斗
这个独立战车第四旅团调到中国战场之后,之所以一直没有参战。除了冈村宁次要留着在最关键的时候,当做杀手锏使用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济南日军汽车维修厂内接受改造。
当然这款改造不是彻底的大改,中国派遣军没有这个技术能力。中国战场关内的日军各个维修工厂,就连上海都没有这个实力。更何况是华北方面军所属的一个汽车维修工厂?所以这个改造是华北方面军,为了应对抗联的坦克威胁,进行的针对性的改造。
在其他方面没有进行任何的改造,唯一的改造就是想办法将口径较大,又具备较强穿甲能力的火炮塞进这种坦克之中。为了所谓的在火力上不吃亏,华北方面军利用战役打响之前短暂的平息期间,对多种火炮进行了对比。
将经过仔细的挑选,日军之中唯一真正具备反坦克能力的九零式野炮,被冈村宁次亲自拍板,指定给这款新式坦克换装主炮使用。这款野炮的威力,已经在一式炮战车上有了明显的体验。
在平射反坦克威力最大的八八式高炮,怎么改进也无法成为装进这款坦克的炮塔之中。整个中国派遣军装备数量最大的,九五式和三八式野炮穿甲威力过小,九一式榴弹炮又太大,都无法成为最合适的选择之后。这款日军一式炮战车使用的野炮,就成了日军的首选。
不过将一门野战火炮装进狭小的坦克炮塔之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式炮战车是敞篷的,这款威力很大的野炮可以塞进去,不用考虑大小和后坐力的问题。但三式坦克的炮塔虽然当初为了改进,而有意识的设计很宽大,可毕竟不是为了这款野炮预备的。
被逼急眼了的日军技术人员,在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怎么才能将九零式野炮,塞进坦克炮塔里面之后。在狗急跳墙之下,居然干脆想了一个招。将九零式野炮的三十八倍口径的炮管,锯成了三十二倍后,又在后坐力上想办法减少了行程才总算勉强搞定。
在改装了九零式野炮之后,华北方面军总算是将这款坦克,不在当做原来的一式坦克改进型的发展。其实倒也不是说原来华北方面军的认识错误,而是原来的三式坦克也的确就是一式改进型的发展型号。
相对于之前在通州战场上投入的一式改进型号,这款三式坦克只不过换装了二百九十四千瓦的柴油发动机。同时炮塔的尺寸加大了一圈,以便为以后改进做准备。另外一个改动就是将侧后方的装甲厚度,由一式改进型的八毫米增加到了十一毫米。
而最大的改动是配备了增加了车内送话器,使得坦克乘员在作战的时候,不用在依靠手势、拍肩膀、架脚踹等方式相互联系。可以很便利的直接使用喉头送话器进行相互通话,极大的方便了指挥。至于外观除了炮塔略微大了一圈之外,二者的外观都基本上相似。
经过华北方面军这么一改动,二者的外观才有了相当大的区别。毕竟改型坦克使用的野炮,因为炮塔的限制火炮大部分的东西都无法塞进炮塔。火炮的气缸驻退机,都暴露在炮塔之外。炮塔前部护盾外,那硕大的野炮助退机显得很显眼。
而且由于是用步兵使用的野炮,临时改装的坦克炮。虽说具有后坐距离达到了八百毫米,火炮复进所需的时间相当的长。无自动退壳装置只有手动炮闩,使得火炮的射速也相当的慢,至少比抗联使用的美制m四坦克慢了一半等很多毛病。
但是对于华北方面军来说,不管怎么说总算有了一款与抗联中型坦克相抗衡的火力。至少口径上已经赶上来了,更何况威力还是不错的。经过试射在使用日军一式自走炮装备的穿甲爆破弹,完全可以击穿抗联装备的几种坦克正面装甲。
只是中国派遣军的九零式野炮有限,而且战局的发展也不允许华北方面军,稳当将所有坦克改装。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才改装了两个中队的三式坦克。而这两个中队之前的突击之中,被当做独立战车第四旅团长高泽英辉大佐,一直当着压箱子底宝贝没有使用。
陈翰章的坦克集群在向一百师团右翼强行穿插包抄的过程之中,正好与日军这款临时拼凑出来的坦克迎头撞击到一起。面对于迎上来的日军这种新式坦克,抗联坦克部队的一个坦克营自然不会含糊。上来就全线压上,准备按照通州之战的经验在五百米外开火。
但谁也没有想到,就是日军这款拼凑的坦克居然在坦克战之中,却成了与之对抗的抗联坦克部队最难啃的骨头。缩短了身管的九零式野炮,虽说射程近了不少,威力也有些打了一定的折扣,但是基本的威力还在。
对地面部队作战提供火力支援,射程缩短了一些也许是相当致命的缺点。但是对于眼下基本上开火距离都在一千米之内,甚至只有几百米的坦克战来说射程缩短了一些,并不是足以成为致命的影响。
同时一百师团吸取了之前对抗抗联坦克部队的经验教训,在这两个战车中队身边和身后,还配备了一个中队的八八式高炮,两个中队的五十毫米反坦克炮,以及一个炮战车中队作为反坦克炮使用。在这些火力的身后,还有装备了四十多部铁拳反坦克火箭筒四个步兵中队。
刚这一交手,抗联的参战部队立即就感觉到,眼前日军投入的这些坦克不对。虽说装甲防护能力并未与之前步兵遭遇的同型号坦克,有什么较大的进步。但是在火力上,却是有了相当的不同。
而且随着两军的接近,抗联一线指挥员也发现了当面的日军坦克,与之前遭遇过的日军坦克在外表略微的不同。但这个距离,已经让一线指挥员无法在做出任何的调整。只能按照原来的计划,抢先开炮以取得主动。
当面明显也一样打定了先下手为强主意的日军坦克,面对抗联冲过来的坦克群也没有丝毫的犹豫,几乎与抗联的坦克抢在同一时间开炮射击。而日军部署在纵深的反坦克炮阵地,此时也全部开火以远射配合坦克作战。
双方坦克刚一对面,第一轮的炮火对射下来。在八百米的距离上,抗联虽说击毁了日军的七辆坦克。但是自己的参战部队的坦克,也吃了一个不小的亏,参战的坦克被日军一举击毁五辆。而且这五辆坦克不是被击伤,是清一色被击穿炮塔或是正面主装甲造成了坦克全毁。
在八百米的距离开火,一次就被日军击毁五辆坦克。这在之前历次与日军坦克作战的时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当面的这款日军坦克,居然能在八百米左右的距离之内,击穿自己的所使用的m四中型坦克正面装甲。
其坦克主炮的威力,甚至还在m四坦克配备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之上。远远的超过日军之前使用的五十毫米坦克炮,相当让抗联的一线指挥员感到吃惊。这个威力几乎与日军所有坦克装甲车辆之中,对抗联坦克集群威胁最大的一式炮战车已经大致相等了。
就算在通州战场抗联的坦克部队,被日军投入的一式改型坦克,击毁了当时参战部队的大部分。但那时的战损主要是因为参战部队过于大意,被敌军靠近五百米左右的近战之中。这次可是绝对不一样,日军的坦克还是第一次,能在八百米的距离击穿自己的主装甲。
在这场战斗之中,日军很注意发挥自己火力上的优势,改变了原有加大马力靠上去打近战。结果却因为坦克自身的缺点,以及抗联采取相对应的战术。被抗联坦克以精确的远射,一辆辆的击毁在冲击的路线上。
而是转为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眼下利用野炮改装的坦克炮,威力大、射程远,精度也相当高的优势。与抗联坦克部队,保持在六百米以上的距离,不断的采取机动对抗的战术。转为采取抗联之前采取的战术,试图将抗联的坦克群消灭在冲锋的路上。
日军在战术上的这一改变,以及坦克性能出乎抗联预料。使得这一场日军不过投入两个中队的坦克战,到成了抗联坦克部队在与日军坦克,进行的正面对战之中,单次战斗损失最大的一场战斗。
好在抗联的一线指挥员经验丰富,在发现日军坦克火力明显增强之后,立即下令将原本密集的冲锋队形立即散开。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m四坦克观瞄性能好,炮塔转动速度快,因为装备了火炮垂直稳定器,在行进间射击精准的优点。
采取以排为建制采取多路出击,拉大各辆坦克之间的距离。所有的坦克,绝对不要形成纵向攻击序列,在进攻的时候要向日军坦克集群两翼散开,尽可能的采取行进间精确射击,力争开火即命中的战术。
在仔细观察过日军这款新式坦克之后,一线指挥员要求部队,第一炮就要命中敌军坦克暴露在炮塔外很明显的驻退机。尽管这种战术上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坦克集群的冲击力,但是也迅速的将战损降了下来。
在一线指挥员快速的调整战术之后,有效的利用了日军这款坦克改装火的弱点,成果是相当的见效。日军炮塔转动缓慢,坦克炮的射速又远不如抗联的美制中型坦克。局面虽说没有如以往那般一边倒,尽管还能勉强的抗衡,但局面越来越不利。
而日军方面这款新式坦克,尽管首轮炮战之中表现出色。第一次在八百米的距离上,击毁了抗联的中型坦克,可谓是首开日军坦克战中的作战记录。一改原来在五百米开外的距离上,只能被动挨打的现状。
但过于草率的改动,也造成了进入实战后,这款坦克的毛病百出。能够取得的均势,维持的时间并不长。好在部署在其纵深,使用高炮射击指挥仪指挥的八八式高炮威力大、射程远,给予了其相当的支援。才没有让这两个日军战车中队,在第一时间之内就被打垮。
第2033章 一百师团的防御战术
吃够了抗联坦克炮威力的华北方面军高层,不顾技术人员以及独立战车第四旅团长高泽英辉大佐的坚决反对,逼着技术人员临时改装的这款坦克,火力的确比之前的型号上升了一个档次。
也的确具备了与抗联中型坦克相互抗衡的能力,使得日军第一次有了可以在火力上与抗联抗衡的战车。但毕竟一款新式的武器的设计以及改动,是需要大量的科学论证和系统研究的,不是你想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一味的蛮干只顾着加大火炮的威力,却从没有想着从弹上着手,改进老式的穿甲弹这种更加捷径一些的道路,只想着给坦克增加大口径的火炮。没有经过详细的论证,以及相对充分的实验,投入到实战之中后毛病也是百出。
用原本就大威力的野炮临时草草改装的主炮,这威力的确相当的大,无论是射程还是精度,都超过了抗联的美制m四坦克与t三四坦克使用的主炮。如果经过系统的论证以及科学的改进,甚至不比抗联手中威力最大的,德制四号坦克七十五毫米长身管火炮性能差。
但山野炮这样的中型口径地面火炮,普遍使用的手动炮闩,使得其主炮相对于坦克炮来说射速很慢。原始过于笨重的重量,使得原本设计就不是很成功的炮塔回旋机构,旋转的速度更慢。
日军整个炮兵装备之中,威力最大、射程最远,也是唯一具备真正反坦克能力的九零式野炮,可不是原来的五十毫米坦克炮,这一吨多重的份量可是十足。日本陆军炮兵都嫌这款野炮除了射程远、威力大之外,太过于笨重,造成机动困难而选择了九五式野炮。
将一款炮兵都嫌笨重的野炮,不加任何大的改动。只是去掉一些坦克炮不需要的部件并截断了炮管,便强行塞进了原本只用来使用五十毫米坦克炮的炮塔之中,这个做法也只有一向以蛮干著称的日本陆军,才能干出来这种事情。
虽说世界上所有的大口径坦克炮,基本上都是地面火炮改装的,这个年代专门研制一款坦克炮的不是没有,可的确并不多见。尤其是在战时,没有那么多的充裕时间的情况之下,基本上所有的坦克炮,都是利用反坦克炮或是高射炮改装的。
但人家在塞进坦克之前,都要做一番大手术,甚至很多方面都要重新的设计。一味追求威力的华北方面军,只看中火炮的威力,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就这么草草的改装,不出事那就怪了。
日军这款坦克的炮塔,虽说在当初设计的时候,就已经留下了改造的余地。可这款一吨多重的野炮,对于炮塔来说还是有些难以承受。尽管作为坦克炮使用,可以去掉很多设置和两个轮子。但这款野炮的重量,依旧是炮塔难以承受的。
换装了九零野炮之后,因为原始设计没有做到相对应的调整,使得这款坦克的炮塔转动速度更加的缓慢。抗联的m四坦克,这边已经绕开日军坦克炮直瞄视线,日军坦克的炮塔还没有转过来。
再加上本身的射速问题,往往抗联的坦克已经开了四炮,日军坦克才能还击一炮,这一点让日军在对抗之中吃了很大的亏。坦克对决除了装甲、机动性等其他因素之外,火炮的威力和射速都相当关键。
同时因为原始设计的关系,这款坦克炮使用的护盾和固定火炮的部件,又不是专门为这款火炮准备的。只改装了火炮,护盾的强度没有相对应的增加,这对这款坦克来说也是一个致命的威胁。护盾要承担火炮的主要后坐力,远远的超过了原始设计。
结果这两个日军战车中队之中的坦克,只开了几炮就有三分之一坦克的护盾被自己坦克炮,开火时产生的强大的后坐力给撕裂。甚至有几辆坦克炮,因为连续开火带来的后坐力,将固定火炮的挂耳硬生生的给扯断,而丧失了还击能力被抗联的坦克击毁。
在加上抗联美制坦克的观瞄系统,以及装备了垂直稳定器,使得射击精度远远好于日军的坦克。同时具备部分行进间精确射击的能力,坦克手的训练水平,也已经超过了日军坦克兵的训练水平。
同时美国给抗联的这些m四中型坦克,虽说装备的都是老式的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但是威力对付三式坦克的五十毫米正面装甲,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尽管刚一开始的确吃了不小的亏,主炮的威力也逊色于日军这款坦克,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略占据了上风。
不过这次的坦克战,是抗联的坦克在面对日军坦克的时候,第一次在火炮威力上落了下风。同时日军依托身后的反坦克炮阵地,尽可能的避免与抗联打近战。虽说临时改装的这种坦克毛病多多,但也给抗联投入的坦克集群,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
一场规模并不算大的坦克战下来,参战的抗联一个坦克营,虽说将这两个日军坦克中队,外加一个炮战车中队的十辆一式炮战车全部击毁,但自身的损失也相当的惨重。在与日军三式改型坦克作战之中,损失了一多半的兵力。
而且自身拉开了攻击间距,将注意力主要放在了日军坦克集群身上,也给日军部署在自己坦克群侧后方的步兵和反坦克炮,制造了相当大的机会。尽管配合坦克作战的步兵,不断的以密集的火力驱逐日军反坦克手掩护坦克。
但面对日军采取照搬抗联的以坦克、反坦克炮阵地,外加步兵反坦克火力小组,组成的多层次、大纵深的防御体系,也给抗联参战各个部队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原本用于纵深突破的一个完整拥有三个中型坦克连建制营,外加一个配属的轻型坦克连基本上被打残。
三个中型坦克连损失惨重,虽说配合步兵突入日军防御纵深六、七公里,但自身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三个中型坦克连的美制m四中型坦克,只剩下五辆坦克还有战斗力。最多的一辆m四坦克,被命中了十余发铁拳反坦克火箭弹,外加两发五十毫米反坦克炮弹。
至于装甲更是薄弱的m三轻型坦克,在战斗之中全部被日军击毁。这个损失是抗联装甲部队,在此次会战之中除了通州战场的那一次失利之外,与日军坦克作战之中损失最大的一场战斗。
此战之中给抗联的坦克部队,带来如此惨重的损失,不单单是日军投入了新式坦克。日军投入的这款草草改进的坦克,的确给抗联的坦克集群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甚至是很大的损失,但是这并不是损失如此之大的关键因素。
日军在此战之中采取的战术,才是抗联投入的坦克部队损失如此大的原因。日军使用八八式高炮和五十毫米反坦克炮,组成远近结合的反坦克火力网。使用高炮射击指挥仪,引导反坦克炮兵作战。
其设置的反坦克炮阵地,与前面的坦克部队,以及大量出动的在身后炮兵和机枪掩护下的反坦克小组协同作战。在抗联坦克部队为了应对日军坦克火力,转为采取疏散攻击队形,并将主要注意力用于对付威胁相当大的日军坦克之后。
部署在日军坦克集群身后的八八式高射炮群,则立即利用其射程远的优势,在一米光学测距仪和高炮射击指挥仪的引导之下,在一千米的距离直接开火。与面前的坦克相互配合,利用这款远射程、高精度的高射炮平射,弥补日军坦克射速慢的缺点。
同时步兵的反坦克小组,则在炮兵和重机枪,以及步兵发动反突击的不惜代价的掩护之下也冲了出去。利用步兵发动的反突击和炮火的掩护,缠住随同坦克部队作战的抗联步兵,自己则利用手中的反坦克火箭筒,近距离攻击抗联的坦克。
而在日军坦克集群的身后,不仅仅有着八八式高炮和步兵组成的大量反坦克集群。还有着隐蔽良好,抗联坦克不到三百米的距离,轻易不开火的五十毫米反坦克炮阵地。日军的这个战术体系,给侯国忠的突击造成了相当致命的威胁。
m四中型坦克和m三轻型坦克过于高大的身材,在地势平坦的地形之下,给日军的反坦克炮火,树立了一个高大的靶子。日军在使用高炮射击指挥仪,一米光学测距仪,引导反坦克炮兵远距离射击,可以说命中率相当的高。
尽管抗联的炮兵,也在不断的提供火力掩护。尤其是火箭炮兵对日军纵深阵地,不断的实施火力覆盖,对日军的反坦克炮兵阵地实施压制。但该部日军整个防御体系,依旧给侯国忠的突破行动,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
原本按照侯国忠的计划,是投入步兵为坦克打开通道,然后以坦克采取抗联惯用的大纵深穿插战术。但面对抗联发起的穿插攻势,日军上来就投入了两个战车中队,外加一个炮战车中队,来应对抗联的步兵冲击。
只能让他将预定向纵深突击的坦克集群提前使用,直接面对日军坦克与反坦克炮阵地的火力组合。这一战下来,尽管也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但是他预定投入到纵深,对一百师团实施包抄的坦克集群也损失惨重。
这个损失让陈翰章与侯国忠,都感觉到相当的意外。这战斗刚一打响,一支利矛就被折断。这对整个战役的进度,无疑会产生不小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右翼的突破行动,以及拖延整个战役的进程。
好在负责一线指挥的侯国忠动作也相当的快,在这个坦克营基本全部损失掉后,立即调整了部分的部署。从围歼七十二师团残部的战场上,抽调出来最后的两个坦克连,加上该营剩下的五辆坦克,临时缩编成了一个营。
全速开往战场加强给迂回包抄部队,以尽快的完成对一百师团侧翼穿插的任务。并将侧翼的炮兵数量,增加了将近一倍的数量。对一百师团整个右翼的防御体系,采取了密集的炮火覆盖,全力掩护攻击集群的突破。
第2034章 教训还不够
在后续的突破作战之中,为了消灭日军反坦克步兵小组,以及反坦克炮阵地。在右翼一个方向,一次突击之中就集中了两个一零七火箭炮连、一个一二二火箭炮连,一口气打了七个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