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潼关乌云
玄宗再一次展现出他反复无常的本性。他听了边令诚的话以后,大怒!
所以,当封常清和李嗣业带着人匆匆撤入潼关后不久,玄宗下诏,命斩杀这二人。
诏书是下达给边令诚的,自然由这位监军来落实。
李泌得到消息的时候,边令诚已经带着诏书离开了长安。
李泌和大唐很多官员多有来往,这么多年下来,李泌发现这些官员骨子里对诏书这种东西丝毫也没有抵抗力。
那种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已经浸透到了他们的骨子里。
李泌知道,一旦边令诚宣读了诏书,封常清一定也不会抵抗,而是引颈受戮。
这不怨封常清,大唐的官员多数都是这样。即使他们心有不甘,顶多也就是以自尽的方式,来显示他心里的愤恨和不满。
但他们一定会死,不管是受了多大的冤枉。
至于李嗣业,李泌觉得他还不至于傻到任人宰割。他在书院呆的时日很长,去安西军打仗的时候,日常也多有异于常人之举。
所以,李泌对他有信心,知道他不会像封常清一样坐地等死。对此,李泌很有信心。
得知边令诚早已离开长安后,李泌又并没有过分着急,只是让学宫派出了两个人,两个练习飞天夜叉术的人。
如果边令诚没有死在潼关,他们就会让他死在回长安的路上。
紧接着,李泌给哥舒翰去信,信上说,你是不是最近身体不太好?若是身体不好,可来长安养病。
哥舒翰接到信后,心说自己这一阵子确实身体不好,正想着修养一段时日。只是,自己身体不好,远在长安的小先生是怎么知道的?
想了一下,哥舒翰笑道:“他是神童,我怎么把这事忘了。”
想罢,哥舒翰将李光弼叫来,命他以陇右节度副使的身份,兼任陇右、河西留后,继续防备吐蕃人。而他自己,则准备带人去长安。
哥舒翰去长安的时候,是坐着马车去的。前些日子,他洗澡的时候,突然头一晕,一头摔倒在地上。
经过疾医的救治,虽然无生命危险,但他身体受到损伤,暂时不能骑马了。
哥舒翰长病的消息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因为他怕吐蕃人知道他病了后,会趁机打过来。所以,哥舒翰将自己生病的事情连朝廷也没告知。
可就在哥舒翰刚刚离开鄯州,玄宗命哥舒翰带兵打安禄山的诏书就到了。李光弼赶紧派人追上他,将诏书一事告诉了他。
哥舒翰坐在马车里,心说自己正想睡觉呢,皇帝就送了枕头来。于是,他回复玄宗,“自家身体有病,欲往长安的家中休养……”
也不等再有诏令下达,哥舒翰又上路了。
哥舒翰已经猜到了,李泌让他回长安养病这事,一定和皇帝命他带兵出战有关。所以,他想先回长安看看局势再说。
洛阳已经失守,安禄山也已经称帝,如此风雨交加之时,还是听听小先生的说法为好。
就在哥舒翰还在路上的时候,边令诚已经到了潼关。这边令诚一路上就在想着,自己到了潼关后先收拾谁比较好。
在他手中的诏令上,封常清虽然已经被免去三镇节度使等官爵,可他后面站着的是左金吾大将军高仙芝。
边令诚虽然在玄宗面前受宠,可他生财的门道主要来自于敲诈这些边军将领。其中,他从高仙芝手里索要的钱财最多。
而高仙芝做了左金吾大将军,特别是和太子李享勾搭上以后,为人就有点飘了,对边令诚也就不是那么尊敬了。
边令诚觉得,只要太子做了皇帝,高仙芝做宰相的可能性很大。到了那个时候,高仙芝会和他好好算账的。
弄死封常清,捎带着再把高仙芝牵扯进来,自己就无虑了。至于李嗣业,一莽汉也,此次捎上他,实乃误伤。
谁叫他是封常清的手下呢!想来想去,边令诚还是决定先从封常清下手。
因为,他知道李嗣业是李泌的弟子。但他并不是怕李泌,而是怕李嗣业那把陌刀。
想当年,李嗣业手执陌刀,为数万唐军杀出一条生路。其中,边令诚就在那些唐军里。
当时,李嗣业左右劈砍,无差别杀伤,硬是给唐军主力杀出一条生路,见者无不心惊。
而事后李嗣业回望那条被自家兄弟和敌军士卒尸首几乎堵塞,血流成河的山路,跪地嚎啕大哭,竟是数人无法拉走他。
想起这些,边令诚就是畏惧不已。
这李嗣业该是留他一命的。虽是这么想的,可边令诚明白已是晚了。诏书在手,李嗣业不死,他自己就要死了。
一路思前想后的,边令诚就到了潼关。
进了关城后,边令诚私下里找到封常清。然后他屏退左右,将诏书给了封常清。
果然,和他意料的一样,封常清看完诏书后面无怒色,只是满目凄凉的看向外面。
外面天色阴沉,厚重的黑云压在潼关上方,像是要来一场暴风雪啊!
看到封常清面色落寞,边令诚放心了,他做出一副悲切的样子说道:“将军,我听说军中资财,多落入高仙芝之手,将军何不此时具书,将此事奏于圣人知道,说不定……”
封常清收回目光,盯着他说道:“监军说的这些是从哪里听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边令诚的脸哆嗦了一下,心说你还真是不怕死,某家只好成全你了。
封常清将诏书还给边令诚,缓缓说道:“圣人说我畏死惧战,岂不知此时敌强我弱,我若是出战,就是给安禄山的人送军功。”
边令诚不语,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这时,封常清的手伸进怀里,边令诚见了,顿时紧张起来。可封常清拿出来的只是一道帛书。
其实,他怀里还藏着一把短刀。这把短刀自打他从军起,就一直藏在怀里。他的腿不好,也就是人们说的瘸子。
他总想着,若是有一日自己身陷重围,这把短刀就是让自己杀身成仁用的。至于用这把短刀杀死一名内侍,他连想都没想过。
没办法,他在书院读书的时日太短,脑子里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昧思想太严重。
而边令诚又太鬼,故意选了李嗣业不在这里的时候,把封常清带进这间屋子。
封常清将帛书郑重地放在边令诚手上……
所以,当封常清和李嗣业带着人匆匆撤入潼关后不久,玄宗下诏,命斩杀这二人。
诏书是下达给边令诚的,自然由这位监军来落实。
李泌得到消息的时候,边令诚已经带着诏书离开了长安。
李泌和大唐很多官员多有来往,这么多年下来,李泌发现这些官员骨子里对诏书这种东西丝毫也没有抵抗力。
那种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观念,已经浸透到了他们的骨子里。
李泌知道,一旦边令诚宣读了诏书,封常清一定也不会抵抗,而是引颈受戮。
这不怨封常清,大唐的官员多数都是这样。即使他们心有不甘,顶多也就是以自尽的方式,来显示他心里的愤恨和不满。
但他们一定会死,不管是受了多大的冤枉。
至于李嗣业,李泌觉得他还不至于傻到任人宰割。他在书院呆的时日很长,去安西军打仗的时候,日常也多有异于常人之举。
所以,李泌对他有信心,知道他不会像封常清一样坐地等死。对此,李泌很有信心。
得知边令诚早已离开长安后,李泌又并没有过分着急,只是让学宫派出了两个人,两个练习飞天夜叉术的人。
如果边令诚没有死在潼关,他们就会让他死在回长安的路上。
紧接着,李泌给哥舒翰去信,信上说,你是不是最近身体不太好?若是身体不好,可来长安养病。
哥舒翰接到信后,心说自己这一阵子确实身体不好,正想着修养一段时日。只是,自己身体不好,远在长安的小先生是怎么知道的?
想了一下,哥舒翰笑道:“他是神童,我怎么把这事忘了。”
想罢,哥舒翰将李光弼叫来,命他以陇右节度副使的身份,兼任陇右、河西留后,继续防备吐蕃人。而他自己,则准备带人去长安。
哥舒翰去长安的时候,是坐着马车去的。前些日子,他洗澡的时候,突然头一晕,一头摔倒在地上。
经过疾医的救治,虽然无生命危险,但他身体受到损伤,暂时不能骑马了。
哥舒翰长病的消息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因为他怕吐蕃人知道他病了后,会趁机打过来。所以,哥舒翰将自己生病的事情连朝廷也没告知。
可就在哥舒翰刚刚离开鄯州,玄宗命哥舒翰带兵打安禄山的诏书就到了。李光弼赶紧派人追上他,将诏书一事告诉了他。
哥舒翰坐在马车里,心说自己正想睡觉呢,皇帝就送了枕头来。于是,他回复玄宗,“自家身体有病,欲往长安的家中休养……”
也不等再有诏令下达,哥舒翰又上路了。
哥舒翰已经猜到了,李泌让他回长安养病这事,一定和皇帝命他带兵出战有关。所以,他想先回长安看看局势再说。
洛阳已经失守,安禄山也已经称帝,如此风雨交加之时,还是听听小先生的说法为好。
就在哥舒翰还在路上的时候,边令诚已经到了潼关。这边令诚一路上就在想着,自己到了潼关后先收拾谁比较好。
在他手中的诏令上,封常清虽然已经被免去三镇节度使等官爵,可他后面站着的是左金吾大将军高仙芝。
边令诚虽然在玄宗面前受宠,可他生财的门道主要来自于敲诈这些边军将领。其中,他从高仙芝手里索要的钱财最多。
而高仙芝做了左金吾大将军,特别是和太子李享勾搭上以后,为人就有点飘了,对边令诚也就不是那么尊敬了。
边令诚觉得,只要太子做了皇帝,高仙芝做宰相的可能性很大。到了那个时候,高仙芝会和他好好算账的。
弄死封常清,捎带着再把高仙芝牵扯进来,自己就无虑了。至于李嗣业,一莽汉也,此次捎上他,实乃误伤。
谁叫他是封常清的手下呢!想来想去,边令诚还是决定先从封常清下手。
因为,他知道李嗣业是李泌的弟子。但他并不是怕李泌,而是怕李嗣业那把陌刀。
想当年,李嗣业手执陌刀,为数万唐军杀出一条生路。其中,边令诚就在那些唐军里。
当时,李嗣业左右劈砍,无差别杀伤,硬是给唐军主力杀出一条生路,见者无不心惊。
而事后李嗣业回望那条被自家兄弟和敌军士卒尸首几乎堵塞,血流成河的山路,跪地嚎啕大哭,竟是数人无法拉走他。
想起这些,边令诚就是畏惧不已。
这李嗣业该是留他一命的。虽是这么想的,可边令诚明白已是晚了。诏书在手,李嗣业不死,他自己就要死了。
一路思前想后的,边令诚就到了潼关。
进了关城后,边令诚私下里找到封常清。然后他屏退左右,将诏书给了封常清。
果然,和他意料的一样,封常清看完诏书后面无怒色,只是满目凄凉的看向外面。
外面天色阴沉,厚重的黑云压在潼关上方,像是要来一场暴风雪啊!
看到封常清面色落寞,边令诚放心了,他做出一副悲切的样子说道:“将军,我听说军中资财,多落入高仙芝之手,将军何不此时具书,将此事奏于圣人知道,说不定……”
封常清收回目光,盯着他说道:“监军说的这些是从哪里听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边令诚的脸哆嗦了一下,心说你还真是不怕死,某家只好成全你了。
封常清将诏书还给边令诚,缓缓说道:“圣人说我畏死惧战,岂不知此时敌强我弱,我若是出战,就是给安禄山的人送军功。”
边令诚不语,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这时,封常清的手伸进怀里,边令诚见了,顿时紧张起来。可封常清拿出来的只是一道帛书。
其实,他怀里还藏着一把短刀。这把短刀自打他从军起,就一直藏在怀里。他的腿不好,也就是人们说的瘸子。
他总想着,若是有一日自己身陷重围,这把短刀就是让自己杀身成仁用的。至于用这把短刀杀死一名内侍,他连想都没想过。
没办法,他在书院读书的时日太短,脑子里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昧思想太严重。
而边令诚又太鬼,故意选了李嗣业不在这里的时候,把封常清带进这间屋子。
封常清将帛书郑重地放在边令诚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