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节
  “揽翠阁。”
  “揽翠阁?”太子目光微闪,笑了。
  桑娆回以嫣然一笑,“消失的揽翠阁,就要重新开张了。殿下不妨猜一猜,我会将揽翠阁开在何处?”
  太子唯一思忖,笑意到了眼底,“什刹海。”
  “正是。”桑娆颔首,“燕王妃是近几年最负盛名的女子,美名邪名都让她成了寻常人眼里的奇女子。我总要会一会她。”
  “也好。”太子想着,桑娆与炤宁若能坐在一起,必是机锋百出,真不知谁能占上风。不能亲眼得见,委实是件憾事。
  等桑娆走后,太子心里的疑问反倒越来越多。
  这女子多年来似在人间消失了一般,她去了何处?锦衣卫都没能找到她的踪迹,她的栖身之处想来不是特别显赫,便是特别隐蔽。若她所言非虚,她身后到底有哪些有分量的人可以帮他除掉燕王的势力?
  要想查清这些,恐怕是谁都不能办到的。而他能否相信她,只需给南疆总督去信,探探口风便可。
  自心底,他当然希望她日后能成为自己的谋士、炤宁的克星,如此,他便能在势均力敌的情形下,与燕王一较高下。
  思及此,他不由竭力回忆前世的事,末了只是懊恼地蹙了蹙眉。
  前世,他一直不曾听说过荣国公那些荒唐事,到落难前后,都不曾知晓有桑娆这女子的存在。
  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是她一直不忍心惩戒荣国公,还是躲在暗处冷幽幽地笑看着荣国公被师庭逸处死?
  全无头绪,斟酌不出答案。
  回东宫的时候,太子远远地看到了韩越霖的身影。
  韩越霖与昭华,到底还是要结为连理。
  他自从听说赐婚一事,便为此怄火。
  炤宁与师庭逸、韩越霖与昭华的事情都一样,他只是改变了过程,没能改变结局。
  前世的韩越霖成亲比燕王还早。他与昭华,是除了燕王夫妇之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前世的昭华育有两女一子,母子四个几乎被韩越霖宠上了天。
  这一世,他们是不能够了。昭华那身子骨,便是华佗在世,也不能让她恢复如常生儿育女。
  也只有想到这些,他心里才能好过一点儿。前世韩越霖那张冷酷的脸,那帮助炤宁冷酷行事的手段,让他想来便是切齿的恨。他就是要他韩越霖此生不得完满,断子绝孙。
  可是……想到昭华公主中毒的原由很有可能被查出来,太子不由脸色一变。
  如果韩越霖和炤宁知道是他命人动的手,那么……他们余生的消遣,恐怕就是想尽法子折磨他。
  那件事,绝对不能留下任何证据。
  但是,分明还有证据——人证。
  他走向书房,写了一个字条,随后亲自将字条绑在信鸽的腿上,把鸽子放飞。
  第091章 宠爱
  第091章宠爱(上)
  进到棠梨宫的时候,炤宁遇见了顾大夫。
  有昭华公主解释的缘故,顾大夫对炤宁的恐惧消散大半,唯有满心的恭敬。
  炤宁见对方态度好转不少,便笑着问道:“得空能否给我把把脉?”
  顾大夫忙道:“自然,随时听候殿下传唤。”
  “那好,改日我命人来接你。”炤宁颔首一笑,去见昭华公主。
  师庭逸在子嗣之事上是由衷地抱着随缘的心思,她起初也是,现在却有所不同。
  含情脉脉一往情深的话,她不愿意对他多说,但是,她爱他,兴许不输于任何女子对意中人的感情。
  在这般的前提之下,她不可能接受与他相伴的岁月中有缺憾。想为他生个孩子,想让他成为父亲,想让孩子得到他的宠爱——正如自己得到的如山父爱。
  楚王妃曾笑说,喜欢小孩子的男子不见得喜欢猫猫狗狗,但是喜欢猫猫狗狗的男子绝大多数都是打心底喜欢小孩子。末了笑着打趣道,来日我就等着看你和孩子争宠了。
  当时晋王妃忙不迭笑着表示赞同。
  子嗣的事,师庭逸是不会张罗的。皇后是打心底为他们好,长期张罗,可她对太医都存着一份忌惮,平日不过是敷衍了事,让他们给开个补养的方子就好。总这样下去,她要到何时才能有喜?
  生孩子这件事,听说太早了不好,太晚了也不好,都有危险。她总不能一直随缘,要是拖延到二十大几再生孩子……同龄女子的儿女都十多岁快该张罗婚事了。
  她要不是身体底子差,应该早就有喜脉了。她与他,很多时候简直是无度地放纵,近来这两个月,她小日子前后的十来天,简直是没完没了地痴缠。
  说起来,他似乎只在那些日子里特别想,别的时候不是太忙,就是只愿意与她说说话,让她在温馨平宁的氛围中入睡。
  进到棠梨宫的正殿,炤宁敛起这些思绪。
  昭华公主笑着迎出来,携了炤宁的手,“四嫂,来,我给你量量尺寸。”
  “要给我做新衣服吗?”炤宁笑问道。
  “是啊。我平日里就这一件事打发时间,想给你做几身衣服。”昭华公主引着炤宁到了里间,一面量尺寸一面解释道,“前几日翻了翻黄历,今日适合量尺寸裁衣。”
  炤宁喜滋滋的,“我可真是有福啊。但是你可千万别累着。”
  “这种事简单,不累人的。”
  随后,炤宁又自行检点起来:“我偶尔给你四哥做衣服,从来是几时想起几时动手,都没看过日子。”
  昭华公主不由轻笑,“你可不就是百无禁忌的性子,这些对你不灵的。我平日也不是很讲究,但是这是第一次给你做衣服,可不就要挑个好日子。万一别人看不过眼,说出闲话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