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于丽英走后,方如初和方知浓经常是在厂里,因为厂里忙的时候,方主任和沈老师也会去帮忙,方季康的办公室就成了兄妹俩的地盘。
方凯文和方毅也都放暑假了,邓霞开小卖铺活动性比较强,还能照顾到方毅,原本暑假的时候,邓霞为了图省事,也会把方毅送沈老师这边,还能让沈老师辅导,又不用做饭做菜。今年方主任沈老师要给方季康帮忙,其次邓霞也不好意思送孩子过来。
方伯勇和刘翠如还要上班,方凯文也就跟着到厂里来了,方凯文已经上四年级了,方伯勇和刘翠如都是宽厚的性格,方凯文也比同龄人稳重些。
大热的天气,一把破破旧旧的落地扇呼啦呼啦的,方知浓都不愿意离开这把扇子,她的肉夹缝里太容易出汗了,稍微动一动就浑身是汗。
沈老师怕他们没事情做,让方凯文教方如初写字算数,方知浓盘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翻着报纸,电风扇吹得报纸哗哗响。
“如初,你这个初,是衤字旁,你少一点。”
方季康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这幅景象,两小子坐小马扎上一个教一个写,小闺女坐他那大椅子里好似看得懂似的在看报纸,一副人小鬼大的模样,满身的疲惫都一扫而空,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爸爸!我会写自己名字了!”方如初邀功一般说道。
方季康也配合地说:“真乖,凯文也教得很好,弟弟妹妹要是不乖了,去找奶奶。”
“如初一直在练字,浓浓也很乖,自己看报纸,没有吵闹。”方凯文说道。
方知浓听到声音,扯下报纸,方季康走过来,方知浓张开手臂,就被方季康抱了起来,方季康身上还有车间机油的味道,但大概是自己爸爸,也没那么嫌弃。
“你个小人你看得懂吗?”方季康坐下后把方知浓放膝盖上。
方知浓手里还攥着报纸,小脸端正严肃:“浓浓懂!”
方季康更乐了:“好,跟爸爸说说,你懂什么?”
方知浓暗想,就怕吓到你。
她一本正经地对着报纸胡说八道了,叽里咕噜说婴儿语:“宝宝,书书,%……”
她那可爱得不行的小脸蛋配上这正经的表情,恨不得抱在怀里好好疼爱一番,方季康忍俊不禁,抱着她狠狠地啄了两口。
厂里进进出出的人多,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厂长的小闺女喜欢看报纸,逗她的人还不少,都问她看不看得懂。
但这么小的囡囡能坐得住,而且不乱撕乱涂,真是少见,那小模样好似真看得懂。
于丽英七月底回来,顺利通过了培训,并且申请也已经提交了上去,没什么意外的话,她的条件应该是可以通过的。
市政府卫生部门通过之后,还需要和乡镇府卫生部门商量诊所地点,一般离镇上比较远的村委办公处都会设置个乡村医务所,但于家就在镇上附近,一般诊所还是要离镇上稍微远一点,这样才能发挥作用。
方主任说道:“咱们村不行,这不还有季康厂那边,就把厂门口那个小屋子收拾出来,田湾那里的村子离得不远不近,几个村还分得比较开,季康那个厂正好在中间,都能照顾到。”
这么一说,倒是比自家这里还好,沈老师原本是想把家里旁边以前养猪的圈给收拾出来,这猪圈不用好多年了,现在堆积杂物,到时候还得修葺一下,方季康厂那边直接就可以用,还朝着外头,位置也好。
审批是直接发到镇政府这边的,有方主任在,话也不难说,于丽英顺利上岗,成为一名赤脚医生。
家里亲戚都喜闻乐见,做医生是好事啊,小病小痛的也不用去医院,认识人多方便,谁不想和医生打好关系。
“瞧瞧你们一家子,老师、医生、公务员、大老板都齐了。”邻里这般开玩笑,亦是无限的羡慕,放其他人家里头,占一个家里头都很体面了,全给这一家子占了,当真是祖上烧了高香。
“丽英,你咋不在我们村做呢?平时我们有个小病小痛的,找你也方便,医院里就是太麻烦了。”
于丽英道:“婶儿,我又不是不回家了,要是不是急病,晚一点可以来家里找我,或者早上来找我,都可以的。”
这样一说,大家都更热情了。
更是受到了工厂里工人的热烈欢迎,常年做工,最近还经常三班倒,工人们小病小痛还是挺多的,忙的时候哪里有空去看病,于丽英就等于是个厂医。
放几张桌子,卫生院送来两张病床、输液杆和其他的医用物品,如果日后需要补药,需要向卫生所提交申请,赤脚医生只能治一些普通常见的病,能够申请的药品也不多。
八月中旬就正式营业了,方知浓每天也转移到医务室了,刚开始这几天一事物忙得很,厂里的、附近村里的,大概是离得近,天天来量血压都高兴。
方知浓每天见到的人也更多了,看完病还要坐着闲聊一会儿,要是有输液的,还要逗上她好一会儿。
她生得好,又乖的不行,逢人笑着叫个阿姨叔叔,总让人稀罕得不行。每天一本正经地看着报纸,大家也都特别好奇她到底能看懂个什么。
方知浓也不想一天到晚看报纸,但除了看报纸,她真的没什么可以做的,有时候看看电视吧也就那么几个台,那么几个电视剧。
看来看去也就那么几个毛病,不是发热就是血压高,亦或者划开了涂点红药水。于丽英的精神状态也比闲赋在家的时候好多了,闲赋在家总要考虑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人一旦无事可做,想得也会多一点。
如今这不算太忙又有事可做的状态,家里也能有个进账,之前填进去的进药费慢慢开始回本,心里的压力也就没那么大了。
九月份开学,方如初没有读大班,直接上了小学,幼儿园放学太早,其实就是个托管的,真正教什么也没有。他脑子又聪明,书家里方凯文教他算数,一教就会,沈老师觉得幼儿园里学不到什么,索性直接送她去上小学。
方小琴是小学老师,托一下关系很容易,宋俊凯比方凯文大一岁,表兄弟两正好一道入学了。
自打于丽英做了赤脚医生以后,邓霞找她拿了好几回药,方毅生病也到她这儿来挂水,都没有付钱,也不就是仰仗着还欠着她五千,于丽英便是卯足了劲要把这五千还给她。
于丽英是没和公婆说过,也不想弄得大家都不愉快,说出去别人还会说她这个做婶婶的,连侄子的医药费都收。
却是可以和刘翠如抱怨几声,刘翠如道:“谁家的便宜没被她占过,你瞧她开个商店,有往家里头送过半袋盐不?我们也不敢想,爸妈这里也没见拿点什么。过年的时候,拿点快过期的糖过来,连凯文去她那儿,一点小零食都舍不得。抠门抠成这样的也是少有,你说他们房子吧,爸妈现成给的。商店咋可能不赚钱?听说她现在开那百货店,生意热闹着呢,手里头不知道攥了多少钱。”
大概三家里头,他们家存款肯定是最多的。
于丽英深以为然,又不以为然,邓霞这种品质是挺适合做小生意的,却永远也赚不了大钱,占的了小便宜,赚不了大便宜。太过斤斤计较的人,眼界不会宽广。
在年前,找于丽凤凑了点,一股脑儿把剩下的五千块给还上了,这点牵扯没了,憋了大半年的气才算顺畅。
第011章
又是一年新年,93来了,每一年都是特别的,每一年又都是平凡的。工厂一直忙到新年的三天前,这是一开年就要的货,今年大家都非常卖力,方季康在最后一个月增加了工资,增加大家对来年的期盼。
到年底,方季康的工厂还掉了六万的债,比预期想得还好,虽然今年没有多得钱,但可以期待一下明年了,方季康是希望明年可以多招一些人,有些年纪大了的根本没办法做三班倒,他打算弄个分班制,只要刚入厂的年轻了都要做三个月的三班倒,然后再依据资历和能力慢慢调职位。
今年过年方季康一家都很省,还了方仲伟家钱,手里就没有多少了,今年两人就没买新衣服,给两个孩子买件外套买双鞋子,也就够了。
于丽英送礼也精打细算,主要就是她娘家,自己家里养了鸡鸭,于丽英就拿了一只鸡一只鸭也算作年礼,他们一般年初三去,于丽英年初二晚上就先把年礼送过去了,也是想爸妈明天就不用买肉了。
第二天早上,方知浓就被于丽英从被窝里捞出来,洗漱洗漱,头上用大红花扎了两个羊角辫,大人觉得喜庆,方知浓只想扯掉,在她扯了两次明确表示不想要以后,于丽英就放弃了。
给她带个小帽子,方知浓才接受,于丽英还遗憾地说:“扎小红花多好看,你这小娘鱼怎么就不喜欢,你小姨特地留给你的。”
方知浓:……
今年过年暖和,而且是个好天气,方季康抱着方知浓,于丽英牵着方如初,街道上的店面基本上都关了,走动的人也都是去走东西的,手里都提着东西。
走到筒子楼这里,就能闻到各家烧饭烧菜的味道,在以往,谁家烧了什么好东西,味道藏都藏不住,现在是过年,家家户户都吃好的,也就不突兀了。
“老王,借我几块煤,下次还你。”
“诶诶诶,你上次借我们家的还没还呢!”
“今天比较急……”
“你怎么还在用水,我要洗锅了。”
大家都急匆匆的,一层楼就那么几个水龙头,谁家都要淘米洗菜,楼道狭窄,上上下下困难,于丽英习惯了乡下宽敞的大屋子,看着昏黑的小楼道,竟是有些不习惯了。
于丽英家在二楼,楼梯在水龙头边上,所以楼梯口这边潮湿得很。
李利芳戴着手套在给鸡拔毛,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和旁边的人闲聊:“……丽英送过来的。”
“乡下的土鸡啊,瞧着是结实,昨天送过来的啊?哎呦咋不在乡下杀好了送过来,我说怎么叫了一个早上。”
李利芳有些尴尬又忍不住埋怨:“昨天送过来的年礼,今年送了一对鸡鸭过来,鸡屎鸭屎拉了一地。”
“哎,农村不都鸡屎鸭屎满地吗……”那人话语戛然而止,尴尬地看到方季康一家,忙补救道:“丽英来了啊,乡下的鸡就是肉质结实……”
于丽英没有应话,对方知浓和方如初说道:“还不快叫大舅妈。”
“大舅妈~”两个小孩子乖乖地说道。
李利芳忙点头:“诶,真乖,快进去,外婆早就等你们了。”
方季康笑着说:“利芳姐,你继续忙,我们进去了。”
一家人一边走进去,方如初的声音在楼道里清楚地来传来:“爸爸,我们家明明没有鸡屎鸭屎,比这里干净多了。”
“阿姨没去过我们家,所以不知道。”
“外婆家为什么这么小,比我们家厨房都小……”
那人心底暗暗呸了一声,再大也是乡下,现在这里可是市里。
于丽凤一家已经来了,估计也是刚来没多久,外套都还没有脱,人一多,屋里头就小得不行,几张板凳上都做得满满当当,桌子上放了干货,于老头于老太笑得脸都皱成一朵菊花了。
方知浓刚被方季康放下,就被其他几个大人抱了过去逗,这个时候的小孩子最是好玩,奶声奶气会说话却又说不好话的时候。
她一个个叫过去,疙疙瘩瘩地说着祝福的话:“大,舅九,恭喜,发柴。”
小孩子就是这点好,说啥都是讨喜的,方知浓也毫不客气地卖萌骗红包。
大人们闲聊了,于眉就主动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职责,带弟弟妹妹到自己房间去玩,方知浓也被赶了过去。
王芬和李利芳在外面做菜,于老太偶尔过去帮帮忙,今天谁家的门都是敞开的,认识的还会过来窜门,到了下午更是热闹得不行。
不一会儿就有认识人过来了,还自带了板凳,屋子里闹哄哄的。
“……这衣服是丽凤买的,广州的货呢,我这一把年纪的非要给我款式这么新的。”于老太嘴里说着不好,可这笑容就没止住过。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聚在这儿闲聊的人才散去,地方小,基本上自家人就不怎么会上桌。只有男丁上了桌,女人还在烧菜,也是为了好看点,总不能客人在吃她们在旁边看着。
还好小孩子吃得快,没吃多少就吃饱了下桌了,女人们正好可以上桌。
“丽凤,你这服装店今年赚了不少吧?广州的衣服就是款式新好卖。”李丽芳问道,也是有打探的意思。
于丽凤含糊地说道:“也就那样,年底生意肯定好一点,赚肯定赚了的,肯定没你们这么稳定。”
但所有人都知道,肯定是赚了不少的,杨建设是吃公家饭的,还是做办公室的,杨建设的爸爸也有点能耐,是技术工人,今年还升职了,工资更高,于丽凤开个服装店,那叫锦上添花。
杨建设笑着说:“也没啥不可以说的,也就赚了个把万,当初我说开个衣服店,丽凤还犹豫,你瞧现在多赚钱。”
于老太捧场道:“女人家胆子小,还是建设你有头脑。”
于丽凤暗暗地瞪了一眼杨建设,恼怒他钱财外漏。
杨建设也没别的毛病,就是个爱炫的性子,是个能说会道的人,这是于老太亲自定下的乘龙快婿,满意得不行。
于丽英瞧着嫂子和弟媳那热切的态度,不置可否,就默默地吃菜,方季康还偶尔搭两句话。
“季康,你那厂怎么样?今年赚了多少?”于振国举起酒杯,朝方季康示意一下。
方季康抿了一口,道:“今年还在还之前留下来的外债,赚了的也还要发工人的工资。”
杨建设说道:“季康可是大老板,我们领工资,他发工资的。”
“咱们社会主义国家,肯定公有制占主体,你看现在的大企业都是国有的。私有制到底还是少数的,虽然国家放宽私营了,总归还是公有制好的。”于振兴又是这一套理论。
方季康自知说不通,若非是大舅子,不然于他当真懒得同这种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说,他大舅子,说得好听点,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难听点就是自以为是。但大舅子这人又是老好人,又热心肠,大抵也是出于好心,总是爱说教。
吃过午饭,整栋楼都聚在几户人家,摆起了麻将桌,方季康玩了几把,都赢了之后,见他们越玩越大,让给了别人。
方凯文和方毅也都放暑假了,邓霞开小卖铺活动性比较强,还能照顾到方毅,原本暑假的时候,邓霞为了图省事,也会把方毅送沈老师这边,还能让沈老师辅导,又不用做饭做菜。今年方主任沈老师要给方季康帮忙,其次邓霞也不好意思送孩子过来。
方伯勇和刘翠如还要上班,方凯文也就跟着到厂里来了,方凯文已经上四年级了,方伯勇和刘翠如都是宽厚的性格,方凯文也比同龄人稳重些。
大热的天气,一把破破旧旧的落地扇呼啦呼啦的,方知浓都不愿意离开这把扇子,她的肉夹缝里太容易出汗了,稍微动一动就浑身是汗。
沈老师怕他们没事情做,让方凯文教方如初写字算数,方知浓盘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翻着报纸,电风扇吹得报纸哗哗响。
“如初,你这个初,是衤字旁,你少一点。”
方季康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这幅景象,两小子坐小马扎上一个教一个写,小闺女坐他那大椅子里好似看得懂似的在看报纸,一副人小鬼大的模样,满身的疲惫都一扫而空,不自觉地笑了起来。
“爸爸!我会写自己名字了!”方如初邀功一般说道。
方季康也配合地说:“真乖,凯文也教得很好,弟弟妹妹要是不乖了,去找奶奶。”
“如初一直在练字,浓浓也很乖,自己看报纸,没有吵闹。”方凯文说道。
方知浓听到声音,扯下报纸,方季康走过来,方知浓张开手臂,就被方季康抱了起来,方季康身上还有车间机油的味道,但大概是自己爸爸,也没那么嫌弃。
“你个小人你看得懂吗?”方季康坐下后把方知浓放膝盖上。
方知浓手里还攥着报纸,小脸端正严肃:“浓浓懂!”
方季康更乐了:“好,跟爸爸说说,你懂什么?”
方知浓暗想,就怕吓到你。
她一本正经地对着报纸胡说八道了,叽里咕噜说婴儿语:“宝宝,书书,%……”
她那可爱得不行的小脸蛋配上这正经的表情,恨不得抱在怀里好好疼爱一番,方季康忍俊不禁,抱着她狠狠地啄了两口。
厂里进进出出的人多,很快大家都知道了,厂长的小闺女喜欢看报纸,逗她的人还不少,都问她看不看得懂。
但这么小的囡囡能坐得住,而且不乱撕乱涂,真是少见,那小模样好似真看得懂。
于丽英七月底回来,顺利通过了培训,并且申请也已经提交了上去,没什么意外的话,她的条件应该是可以通过的。
市政府卫生部门通过之后,还需要和乡镇府卫生部门商量诊所地点,一般离镇上比较远的村委办公处都会设置个乡村医务所,但于家就在镇上附近,一般诊所还是要离镇上稍微远一点,这样才能发挥作用。
方主任说道:“咱们村不行,这不还有季康厂那边,就把厂门口那个小屋子收拾出来,田湾那里的村子离得不远不近,几个村还分得比较开,季康那个厂正好在中间,都能照顾到。”
这么一说,倒是比自家这里还好,沈老师原本是想把家里旁边以前养猪的圈给收拾出来,这猪圈不用好多年了,现在堆积杂物,到时候还得修葺一下,方季康厂那边直接就可以用,还朝着外头,位置也好。
审批是直接发到镇政府这边的,有方主任在,话也不难说,于丽英顺利上岗,成为一名赤脚医生。
家里亲戚都喜闻乐见,做医生是好事啊,小病小痛的也不用去医院,认识人多方便,谁不想和医生打好关系。
“瞧瞧你们一家子,老师、医生、公务员、大老板都齐了。”邻里这般开玩笑,亦是无限的羡慕,放其他人家里头,占一个家里头都很体面了,全给这一家子占了,当真是祖上烧了高香。
“丽英,你咋不在我们村做呢?平时我们有个小病小痛的,找你也方便,医院里就是太麻烦了。”
于丽英道:“婶儿,我又不是不回家了,要是不是急病,晚一点可以来家里找我,或者早上来找我,都可以的。”
这样一说,大家都更热情了。
更是受到了工厂里工人的热烈欢迎,常年做工,最近还经常三班倒,工人们小病小痛还是挺多的,忙的时候哪里有空去看病,于丽英就等于是个厂医。
放几张桌子,卫生院送来两张病床、输液杆和其他的医用物品,如果日后需要补药,需要向卫生所提交申请,赤脚医生只能治一些普通常见的病,能够申请的药品也不多。
八月中旬就正式营业了,方知浓每天也转移到医务室了,刚开始这几天一事物忙得很,厂里的、附近村里的,大概是离得近,天天来量血压都高兴。
方知浓每天见到的人也更多了,看完病还要坐着闲聊一会儿,要是有输液的,还要逗上她好一会儿。
她生得好,又乖的不行,逢人笑着叫个阿姨叔叔,总让人稀罕得不行。每天一本正经地看着报纸,大家也都特别好奇她到底能看懂个什么。
方知浓也不想一天到晚看报纸,但除了看报纸,她真的没什么可以做的,有时候看看电视吧也就那么几个台,那么几个电视剧。
看来看去也就那么几个毛病,不是发热就是血压高,亦或者划开了涂点红药水。于丽英的精神状态也比闲赋在家的时候好多了,闲赋在家总要考虑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人一旦无事可做,想得也会多一点。
如今这不算太忙又有事可做的状态,家里也能有个进账,之前填进去的进药费慢慢开始回本,心里的压力也就没那么大了。
九月份开学,方如初没有读大班,直接上了小学,幼儿园放学太早,其实就是个托管的,真正教什么也没有。他脑子又聪明,书家里方凯文教他算数,一教就会,沈老师觉得幼儿园里学不到什么,索性直接送她去上小学。
方小琴是小学老师,托一下关系很容易,宋俊凯比方凯文大一岁,表兄弟两正好一道入学了。
自打于丽英做了赤脚医生以后,邓霞找她拿了好几回药,方毅生病也到她这儿来挂水,都没有付钱,也不就是仰仗着还欠着她五千,于丽英便是卯足了劲要把这五千还给她。
于丽英是没和公婆说过,也不想弄得大家都不愉快,说出去别人还会说她这个做婶婶的,连侄子的医药费都收。
却是可以和刘翠如抱怨几声,刘翠如道:“谁家的便宜没被她占过,你瞧她开个商店,有往家里头送过半袋盐不?我们也不敢想,爸妈这里也没见拿点什么。过年的时候,拿点快过期的糖过来,连凯文去她那儿,一点小零食都舍不得。抠门抠成这样的也是少有,你说他们房子吧,爸妈现成给的。商店咋可能不赚钱?听说她现在开那百货店,生意热闹着呢,手里头不知道攥了多少钱。”
大概三家里头,他们家存款肯定是最多的。
于丽英深以为然,又不以为然,邓霞这种品质是挺适合做小生意的,却永远也赚不了大钱,占的了小便宜,赚不了大便宜。太过斤斤计较的人,眼界不会宽广。
在年前,找于丽凤凑了点,一股脑儿把剩下的五千块给还上了,这点牵扯没了,憋了大半年的气才算顺畅。
第011章
又是一年新年,93来了,每一年都是特别的,每一年又都是平凡的。工厂一直忙到新年的三天前,这是一开年就要的货,今年大家都非常卖力,方季康在最后一个月增加了工资,增加大家对来年的期盼。
到年底,方季康的工厂还掉了六万的债,比预期想得还好,虽然今年没有多得钱,但可以期待一下明年了,方季康是希望明年可以多招一些人,有些年纪大了的根本没办法做三班倒,他打算弄个分班制,只要刚入厂的年轻了都要做三个月的三班倒,然后再依据资历和能力慢慢调职位。
今年过年方季康一家都很省,还了方仲伟家钱,手里就没有多少了,今年两人就没买新衣服,给两个孩子买件外套买双鞋子,也就够了。
于丽英送礼也精打细算,主要就是她娘家,自己家里养了鸡鸭,于丽英就拿了一只鸡一只鸭也算作年礼,他们一般年初三去,于丽英年初二晚上就先把年礼送过去了,也是想爸妈明天就不用买肉了。
第二天早上,方知浓就被于丽英从被窝里捞出来,洗漱洗漱,头上用大红花扎了两个羊角辫,大人觉得喜庆,方知浓只想扯掉,在她扯了两次明确表示不想要以后,于丽英就放弃了。
给她带个小帽子,方知浓才接受,于丽英还遗憾地说:“扎小红花多好看,你这小娘鱼怎么就不喜欢,你小姨特地留给你的。”
方知浓:……
今年过年暖和,而且是个好天气,方季康抱着方知浓,于丽英牵着方如初,街道上的店面基本上都关了,走动的人也都是去走东西的,手里都提着东西。
走到筒子楼这里,就能闻到各家烧饭烧菜的味道,在以往,谁家烧了什么好东西,味道藏都藏不住,现在是过年,家家户户都吃好的,也就不突兀了。
“老王,借我几块煤,下次还你。”
“诶诶诶,你上次借我们家的还没还呢!”
“今天比较急……”
“你怎么还在用水,我要洗锅了。”
大家都急匆匆的,一层楼就那么几个水龙头,谁家都要淘米洗菜,楼道狭窄,上上下下困难,于丽英习惯了乡下宽敞的大屋子,看着昏黑的小楼道,竟是有些不习惯了。
于丽英家在二楼,楼梯在水龙头边上,所以楼梯口这边潮湿得很。
李利芳戴着手套在给鸡拔毛,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和旁边的人闲聊:“……丽英送过来的。”
“乡下的土鸡啊,瞧着是结实,昨天送过来的啊?哎呦咋不在乡下杀好了送过来,我说怎么叫了一个早上。”
李利芳有些尴尬又忍不住埋怨:“昨天送过来的年礼,今年送了一对鸡鸭过来,鸡屎鸭屎拉了一地。”
“哎,农村不都鸡屎鸭屎满地吗……”那人话语戛然而止,尴尬地看到方季康一家,忙补救道:“丽英来了啊,乡下的鸡就是肉质结实……”
于丽英没有应话,对方知浓和方如初说道:“还不快叫大舅妈。”
“大舅妈~”两个小孩子乖乖地说道。
李利芳忙点头:“诶,真乖,快进去,外婆早就等你们了。”
方季康笑着说:“利芳姐,你继续忙,我们进去了。”
一家人一边走进去,方如初的声音在楼道里清楚地来传来:“爸爸,我们家明明没有鸡屎鸭屎,比这里干净多了。”
“阿姨没去过我们家,所以不知道。”
“外婆家为什么这么小,比我们家厨房都小……”
那人心底暗暗呸了一声,再大也是乡下,现在这里可是市里。
于丽凤一家已经来了,估计也是刚来没多久,外套都还没有脱,人一多,屋里头就小得不行,几张板凳上都做得满满当当,桌子上放了干货,于老头于老太笑得脸都皱成一朵菊花了。
方知浓刚被方季康放下,就被其他几个大人抱了过去逗,这个时候的小孩子最是好玩,奶声奶气会说话却又说不好话的时候。
她一个个叫过去,疙疙瘩瘩地说着祝福的话:“大,舅九,恭喜,发柴。”
小孩子就是这点好,说啥都是讨喜的,方知浓也毫不客气地卖萌骗红包。
大人们闲聊了,于眉就主动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职责,带弟弟妹妹到自己房间去玩,方知浓也被赶了过去。
王芬和李利芳在外面做菜,于老太偶尔过去帮帮忙,今天谁家的门都是敞开的,认识的还会过来窜门,到了下午更是热闹得不行。
不一会儿就有认识人过来了,还自带了板凳,屋子里闹哄哄的。
“……这衣服是丽凤买的,广州的货呢,我这一把年纪的非要给我款式这么新的。”于老太嘴里说着不好,可这笑容就没止住过。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聚在这儿闲聊的人才散去,地方小,基本上自家人就不怎么会上桌。只有男丁上了桌,女人还在烧菜,也是为了好看点,总不能客人在吃她们在旁边看着。
还好小孩子吃得快,没吃多少就吃饱了下桌了,女人们正好可以上桌。
“丽凤,你这服装店今年赚了不少吧?广州的衣服就是款式新好卖。”李丽芳问道,也是有打探的意思。
于丽凤含糊地说道:“也就那样,年底生意肯定好一点,赚肯定赚了的,肯定没你们这么稳定。”
但所有人都知道,肯定是赚了不少的,杨建设是吃公家饭的,还是做办公室的,杨建设的爸爸也有点能耐,是技术工人,今年还升职了,工资更高,于丽凤开个服装店,那叫锦上添花。
杨建设笑着说:“也没啥不可以说的,也就赚了个把万,当初我说开个衣服店,丽凤还犹豫,你瞧现在多赚钱。”
于老太捧场道:“女人家胆子小,还是建设你有头脑。”
于丽凤暗暗地瞪了一眼杨建设,恼怒他钱财外漏。
杨建设也没别的毛病,就是个爱炫的性子,是个能说会道的人,这是于老太亲自定下的乘龙快婿,满意得不行。
于丽英瞧着嫂子和弟媳那热切的态度,不置可否,就默默地吃菜,方季康还偶尔搭两句话。
“季康,你那厂怎么样?今年赚了多少?”于振国举起酒杯,朝方季康示意一下。
方季康抿了一口,道:“今年还在还之前留下来的外债,赚了的也还要发工人的工资。”
杨建设说道:“季康可是大老板,我们领工资,他发工资的。”
“咱们社会主义国家,肯定公有制占主体,你看现在的大企业都是国有的。私有制到底还是少数的,虽然国家放宽私营了,总归还是公有制好的。”于振兴又是这一套理论。
方季康自知说不通,若非是大舅子,不然于他当真懒得同这种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说,他大舅子,说得好听点,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难听点就是自以为是。但大舅子这人又是老好人,又热心肠,大抵也是出于好心,总是爱说教。
吃过午饭,整栋楼都聚在几户人家,摆起了麻将桌,方季康玩了几把,都赢了之后,见他们越玩越大,让给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