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
俞祈回来了,葛杨反了死了,赵天成又回去继续当他的御林军都统。出了那么大的纰漏,皇帝都没有降罪,可见皇帝对赵天成的信任。
皇帝想想也是,赵天成跟了他三十多年,不能亏待了心腹,也是让别人看看他不会薄待自己人,“还是卿想的周到。”在以前皇帝是想不到这些的,他觉得自己是皇帝,别人忠心他是天经地义,不忠他是大逆不道,然而惨痛的教训告诉他现实的残酷。
箫铎笑了笑,“这是臣的本分,如此一来京城守卫有些单薄,眼下局势又紧张,京城万万不容有失,陛下何不将谢节度使从扬州调回来。”
加强京城武备,皇帝十分赞同,自从出了‘天谕’,好像造反有理,造反是流行,全国各地起义大军一股接着一股的冒出来,冒的皇帝好几次梦见乱民冲破了皇城杀到寝宫。皇弟恨得牙痒痒,减的税赋都喂狗了。但是这个人选,“让他带谢家军回来!?”
“陛下不相信谢相为人吗?”
如今的朝堂,世家被箫铎收拾的七零八落,死的死,走的走,剩下的安分不少,庶族地位大大提高,谢氏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而谢韫恭谨一如从前。加上皇帝对箫铎近乎盲目的信任,“自然是信的。”
第72章 一捧黄土掩风流
平地一声雷,奔赴荆州讨伐楚王的楚崇原在半路上大喊一声“皇家负我!”反了。
皇帝啪叽一声,吓得瘫软在龙椅上,一张脸白得惨无人色。
七天前,常宁长公主出现在闹市,大腹便便,舆论哗然。那时候皇帝就心惊胆战,但是想着楚崇原家人还在京城,他好好安抚再重罚常宁应该没问题。没想到楚崇原反的那么干脆利落,连家人都不顾了。
皇帝吭哧吭哧的喘着气,犹如老风箱。经此一事,天下将士都要对朝廷失望,军心已散,他还能指使谁,被指使的是不是也会拥兵自重。完了,真的完了!
他明显的感觉到皇宫内人心惶惶,皇帝扭曲着一张脸,五官狰狞恐怖,“传顾南平。”
李氏,李氏,要不是李氏从中作梗,朕怎么会沦落到这般田地。他恨李氏欲死,但为了不给李氏名正言顺起兵的理由,一直没有动手,但是现在还有必要吗?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反了。他完了,他也不会让别人好过。
庄上李昭等人,正快而不乱的准备撤退。
md,终日打雁终被雁啄。
楚崇原好算计,要反朝廷还不忘在檄文里感谢他们不忍他被蒙骗在鼓里,据实以告。
皇帝要是杀了他们,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李徽必要反。朝廷就腾不出那么多人马来收拾他,也许他还能坐收渔翁之利。
“楚崇原,好一个楚崇原。”李廷背着手望着东南方向,脸色阴沉,“老夫竟然看走眼了。”他们和楚崇原已在暗地里接洽好,却没想被他坑了一把。
“人心叵测。”李昭安慰,“大父不必在意,日后战场上见真章。”楚崇原既然有野望,两家以后肯定会碰上。“现在明白他是言而无信的小人,总比日后被他背后插刀好。”
话虽如此,李廷却还有些郁郁,实在是太狼狈。
李昭扭头问李曦,“阿姐身体如何?”因为不放心,成国大长公主把李曦早就接了过来。
李曦秀眉紧蹙,“你姐夫?”
“大父已经派人去接,阿姐莫担心。”
李曦笑了笑,笑意不达眼底。
“有人送了一封信和这个锦盒过来,说是给大娘子的。”管家一脸古怪的进来,听动静,锦盒里的是金子。
李曦激动,“是不是阿源有什么消息?”
“阿姐勿急。”李昭忙道,又命人检查了一番,在得到李曦同意后打开锦盒,内有一灵芝和十金。
那边信已经打开,寥寥四个字“帝怒速离”,无落款。
李昭不明所以,疑惑的看着李曦。
李曦也是一怔,忽地眼角微微动了动。
李昭心神一动,想起李曦曾经和她提过箫铎一句,那是很多年前,李曦送过箫铎一枚灵芝用以救母,又赠十金维持生计。
能知道皇帝动作的人,不多,能给他们通风报信的,更少,难道真的是他?
李昭一直很不明白箫铎,这是个聪明人无疑,若是当今皇帝稍微靠谱一点,搞不好天下真的乱不了。
这样一个人物,居然便宜了皇帝,有时候李昭颇为可惜。权、名、利,换一个主子,以他才华都能得到,也许更好。反而皇帝这个猪队友只会拖后退。
聪明人不会到今天还不明白,这个皇帝无功无德,无兵无权,还惹的天怒人怨,最大的护身符就是大义,可现在他连大义都没了。要想天下平,这个皇帝必须死。
箫铎是俞祈那种忠到‘愚’的人吗?
李昭不觉得,那他到底图什么,李昭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眼下的局面他还能扶持皇帝杀出一条活路来。
眼下的局面?(⊙o⊙)
皇帝鹰犬赵卫东不在,对皇帝颇有忠诚度的京城守卫军不在,谢瑀带着谢家军即将到达。皇帝就是砧板上的肉。
京畿世家垮了,寒门庶族崛起。
野心勃勃的诸王死的死,逃的逃。
抄了几大世家,国库充盈。
虽然摇摇欲坠,但是难得的平静。
对谢太子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没有人会对他指手划脚,正可以大显身手。
活路?
若她是谢太子,她会弄死皇帝,控制兄弟,然后杀了箫铎一干弄臣平民愤。那么很多义军的理由就站不住阵脚。
李昭悚然一惊,如果真是箫铎刻意为之!李昭简直要给他跪了,真是个疯子!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作为世家子,李昭有时候自己都觉得世家势力太大,有碍国祚,是要收敛下。但也没箫铎这么麻利,以杀收敛,不过以朝廷的局势,也没条件徐徐图之。
皇帝想想也是,赵天成跟了他三十多年,不能亏待了心腹,也是让别人看看他不会薄待自己人,“还是卿想的周到。”在以前皇帝是想不到这些的,他觉得自己是皇帝,别人忠心他是天经地义,不忠他是大逆不道,然而惨痛的教训告诉他现实的残酷。
箫铎笑了笑,“这是臣的本分,如此一来京城守卫有些单薄,眼下局势又紧张,京城万万不容有失,陛下何不将谢节度使从扬州调回来。”
加强京城武备,皇帝十分赞同,自从出了‘天谕’,好像造反有理,造反是流行,全国各地起义大军一股接着一股的冒出来,冒的皇帝好几次梦见乱民冲破了皇城杀到寝宫。皇弟恨得牙痒痒,减的税赋都喂狗了。但是这个人选,“让他带谢家军回来!?”
“陛下不相信谢相为人吗?”
如今的朝堂,世家被箫铎收拾的七零八落,死的死,走的走,剩下的安分不少,庶族地位大大提高,谢氏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而谢韫恭谨一如从前。加上皇帝对箫铎近乎盲目的信任,“自然是信的。”
第72章 一捧黄土掩风流
平地一声雷,奔赴荆州讨伐楚王的楚崇原在半路上大喊一声“皇家负我!”反了。
皇帝啪叽一声,吓得瘫软在龙椅上,一张脸白得惨无人色。
七天前,常宁长公主出现在闹市,大腹便便,舆论哗然。那时候皇帝就心惊胆战,但是想着楚崇原家人还在京城,他好好安抚再重罚常宁应该没问题。没想到楚崇原反的那么干脆利落,连家人都不顾了。
皇帝吭哧吭哧的喘着气,犹如老风箱。经此一事,天下将士都要对朝廷失望,军心已散,他还能指使谁,被指使的是不是也会拥兵自重。完了,真的完了!
他明显的感觉到皇宫内人心惶惶,皇帝扭曲着一张脸,五官狰狞恐怖,“传顾南平。”
李氏,李氏,要不是李氏从中作梗,朕怎么会沦落到这般田地。他恨李氏欲死,但为了不给李氏名正言顺起兵的理由,一直没有动手,但是现在还有必要吗?随便找个理由,都可以反了。他完了,他也不会让别人好过。
庄上李昭等人,正快而不乱的准备撤退。
md,终日打雁终被雁啄。
楚崇原好算计,要反朝廷还不忘在檄文里感谢他们不忍他被蒙骗在鼓里,据实以告。
皇帝要是杀了他们,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李徽必要反。朝廷就腾不出那么多人马来收拾他,也许他还能坐收渔翁之利。
“楚崇原,好一个楚崇原。”李廷背着手望着东南方向,脸色阴沉,“老夫竟然看走眼了。”他们和楚崇原已在暗地里接洽好,却没想被他坑了一把。
“人心叵测。”李昭安慰,“大父不必在意,日后战场上见真章。”楚崇原既然有野望,两家以后肯定会碰上。“现在明白他是言而无信的小人,总比日后被他背后插刀好。”
话虽如此,李廷却还有些郁郁,实在是太狼狈。
李昭扭头问李曦,“阿姐身体如何?”因为不放心,成国大长公主把李曦早就接了过来。
李曦秀眉紧蹙,“你姐夫?”
“大父已经派人去接,阿姐莫担心。”
李曦笑了笑,笑意不达眼底。
“有人送了一封信和这个锦盒过来,说是给大娘子的。”管家一脸古怪的进来,听动静,锦盒里的是金子。
李曦激动,“是不是阿源有什么消息?”
“阿姐勿急。”李昭忙道,又命人检查了一番,在得到李曦同意后打开锦盒,内有一灵芝和十金。
那边信已经打开,寥寥四个字“帝怒速离”,无落款。
李昭不明所以,疑惑的看着李曦。
李曦也是一怔,忽地眼角微微动了动。
李昭心神一动,想起李曦曾经和她提过箫铎一句,那是很多年前,李曦送过箫铎一枚灵芝用以救母,又赠十金维持生计。
能知道皇帝动作的人,不多,能给他们通风报信的,更少,难道真的是他?
李昭一直很不明白箫铎,这是个聪明人无疑,若是当今皇帝稍微靠谱一点,搞不好天下真的乱不了。
这样一个人物,居然便宜了皇帝,有时候李昭颇为可惜。权、名、利,换一个主子,以他才华都能得到,也许更好。反而皇帝这个猪队友只会拖后退。
聪明人不会到今天还不明白,这个皇帝无功无德,无兵无权,还惹的天怒人怨,最大的护身符就是大义,可现在他连大义都没了。要想天下平,这个皇帝必须死。
箫铎是俞祈那种忠到‘愚’的人吗?
李昭不觉得,那他到底图什么,李昭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眼下的局面他还能扶持皇帝杀出一条活路来。
眼下的局面?(⊙o⊙)
皇帝鹰犬赵卫东不在,对皇帝颇有忠诚度的京城守卫军不在,谢瑀带着谢家军即将到达。皇帝就是砧板上的肉。
京畿世家垮了,寒门庶族崛起。
野心勃勃的诸王死的死,逃的逃。
抄了几大世家,国库充盈。
虽然摇摇欲坠,但是难得的平静。
对谢太子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没有人会对他指手划脚,正可以大显身手。
活路?
若她是谢太子,她会弄死皇帝,控制兄弟,然后杀了箫铎一干弄臣平民愤。那么很多义军的理由就站不住阵脚。
李昭悚然一惊,如果真是箫铎刻意为之!李昭简直要给他跪了,真是个疯子!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
作为世家子,李昭有时候自己都觉得世家势力太大,有碍国祚,是要收敛下。但也没箫铎这么麻利,以杀收敛,不过以朝廷的局势,也没条件徐徐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