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
“你以后肯定能吃成个胖子。”
“为什么?”
“因为食言而肥。”
“……”
第75章 进仓库
谢韵跟顾铮没有立即行动, 因为顾爷爷放东西的地方在港口最里侧不好进。吃完晚饭两人顺着港口大门处的外沿转了一圈。周围有十几幢四、五层的居民楼, 应该是工人住宅。
码头很大,当年日本人占领的时候因为在郊区还有个专门的军用港口, 这个主要作为民用港口在用。当年日本人本着拉拢的想法, 对当地的企业家港口的使用权没有剥夺,谢爷爷在港口有泊位, 但出海回来大部分时候都在南方卸货卸人。
谢爷爷的船运生意也主要在战争之前比较好, 最激烈那几年海上都封锁了生意也没得做,解放后仅过了几年后来又归到国营的船运公司去了。原主记忆,谢爷爷讲古时说过,生意最好的时候在30年代中期, 那时还太平, 他也年富力强, 他们走远洋线路,最远欧洲、南北美都去过。
现在的港跟当年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最明显的是前些年在北边的湾里建了个大型的造船厂,码头现在主要还是是货运占大部分, 客运只占了一小部分。
谢韵跟顾铮两人第二天一早,往远处走了走,码头范围很大,顾铮想找块警卫盲区趁夜混进去,往北走有个小矮山, 矮山紧挨着港口,里侧虽然有围墙, 但最靠外的应该是放废弃零部件的仓库,平时人迹罕至。两人在山上看了半晌没发现有什么人出现在仓库周围,下了山来,又接着走了很远,考察了几个地方,还是觉得小矮山那最适合。其实要是顾铮一个人可能不用这么麻烦,他经过特殊训练,码头范围大东西多,更容易隐藏,很方便他行动,但必须带谢韵去装东西,所以得麻烦地提前安排好。
晚上顾铮让谢韵告诉他存放东西的地方的特征,他先去查看下线路,他们时间充足,提前踩好点明晚再行动。
顾铮速度快,没用上两个小时就回来了。回来敲响谢韵的房门,夏天天气热谢韵让顾铮进来就让门敞着,现在住宿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如果让对过的扒门缝看到有年轻男女关门独处,保不准真有人去通知管理的,真是个谈个恋爱都得偷偷摸摸的年代。
顾铮坐在屋里的椅子上,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你形容的那个仓库从我们选的位置进去需要往里走大概半个小时,因为路上得尽量绕道走边上。里面是物资区,有几个港口保卫科的人晚上巡夜,好在遮挡物足够,我带着你不会被轻易发现,但我们还是选择下半夜好一点,那时人最疲惫,警觉性最低。
但是怎么进仓库是关键,大门是肯定不行,我观察了下为了通风仓库靠近顶部留了通风的小窗没合拢,爬一个人进去倒是可以,但窗户有栏杆离地面至少7米,我们需要准备好绳索跟破坏栏杆的工具,虽然有一面背人的墙,但为保险行动要快。”
谢韵觉得自己的空间真有能用上的东西,跟顾铮说:“明天找个没人的时候,我给你看样东西。”
第二天两人出门,路过码头的家属区,谢韵看到一个大概50多岁的一个男人,觉得很面熟,应该是原主记忆里的人,那人走得很快,匆匆而过,很快进了靠近马路的二号楼的左侧第一个单元。
谢韵甩甩头,搜索原主的记忆,好像应该是她早年出入过她家里的人,想想并不奇怪,编入国营船运公司后,原先为谢爷爷工作的人肯定像省城的工厂一样都当了国有职工,这人年龄不小了,应该也是当年的老人,暂时想不起来,关系又不大,谢韵就没放在心上,顾铮因为谢韵慢下来,回头疑惑看向她,她赶紧快走两步赶上。
滨市是沿海的丘陵地貌,在一处无人的山上,谢韵从空间里拿了一样东西出来,顾铮了然这东西特别适合晚上用。
谢韵拿出来的是仓库后场专用的升降平台,这种平台都可以按要求订货,超市的为了储物方便,层高都在五到六米,大部分平台都在5米左右的升降高度,有一台比较特别,工程部为了外立面维修专门订做了一个延展十米的升降机,最新技术,没噪音不容易被发现。
顾铮现在对谢韵从她的空间里拿出来的东西已经见怪不怪了,他算是看出来了,她那里的东西要说高级倒是没高级到那里去,但肯定是超前很多,想不明白,他也不自讨苦吃,谢韵又从工程部的工具间里找了一堆工具出来,顾铮挑了几个能用到的出来,“行了,其他的收起来吧,窗户又小又高,设个栏杆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铮铮,你说你这是不是违背军人职责?夜探国有仓库什么的?”谢韵故意问他。
“我还夜探过保密单位呢,又不是偷东西,从自己钱包拿钱有什么错?”说得好有道理。
顾铮看了下时间:“走了,你赶紧回去提前休息好,晚上还指着你别拖后腿呢。”
“我有那么没用吗?”
“这些天我没督促你早晨锻炼,看你身上都圆乎了一圈,希望你别跑起来喘成小狗。”
“就知道你没好话。”
下午谢韵睡了一大觉,醒来有些迷糊,半梦半醒间有些记忆冒了出来,让她立即清醒。她想起了先前看到的那个人是谁,是谢爷爷原来海运公司的副经理好像姓王。这人一直感念谢爷爷在他马上就要饿死的时候救了他,还栽培他让他有了后来的地位,即便不为谢爷爷工作了,过年时每年还会专程到省城给谢爷爷拜年,原主见过他所以有印象,没想到他就住在工人家属区,看来没有被运动波及到。
谢爷爷曾经跟家里人说过,老王这人他没看错,多少人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原先公司还姓谢的时候家里过年人一波接一波,不出正月人都不带断的,可自从合营后,拜年的人大部分都销声匿迹,只有少数几个念旧情的人还不忘登门,人走茶凉这时最是能体会人情冷暖。
若今晚行动成功,谢韵想找个借口偶遇下,因为下一站就是省城了,她一直没忘林伟光他父亲说过有个轮机长曾找过他,不知道从曾经的王经理那能不能找到些线索。
晚上两人7点左右出门就没回去,大半夜往外走才可疑呢。去那个小山处等着时间,除了虫子多点倒是不难过。
顾铮帮谢韵赶着虫子:“你的记忆真不错,照理这种地方当年你那么小,怎么就记住了呢?”
谢韵回答他:“这些都是爷爷发现风向不好提前了好多年安排的,原先也就他和我爸知道,爷爷去世的前一年好像是自己有预感,把他放东西的几个地方让我反复的记忆,想忘掉都不容易。”
“真是一个睿智的人,如果他还在的话,跟我爷爷一定有很多话说。”顾铮也佩服谢爷爷的未雨绸缪。
是啊,能在那样的乱世谋得了偌大的财富还能想方设法保住,谢韵对谢爷爷唯有敬佩。
时间到了,套上深色适合夜行的衣服,两人先破坏围墙上的铁丝网灵活翻过去,进到里面绕过那个废弃仓库,视野就开阔了,有部分集装箱跟货物露天整齐的摆放在偌大的场地,顾铮在前面带路,两人放轻脚步迅速在货物的间隙见穿行。顾铮尽量照顾谢韵的速度,还要查看周围情况,所以走走停停,两人到目的地时已经凌晨两点钟。
这个特别的仓库还是当年日本人修建的,他们战败撤走后,谢爷爷接手这个仓库偶然得到仓库修建的图纸,发现这个仓库有个独一无二的优势,用来藏东西正好。而现在因为仓库修得牢固,码头并没有弃用,拿它存放一些防潮防晒的货物。
正面有高悬的灯光照着,两人绕到背面视觉的盲区,迅速拿出升降台,升降台可以人为遥控,两人很快升到高处,确实如顾铮所言,小窗的栏杆并没有多粗,三两下就被破坏掉,旁边固定好一根粗绳子,顾铮先下去,谢韵将升降台收起,也顺着绳子爬了下去。
顺利落到地面,仓库的货物并不多,从外包装看,应该是一些待运的粮食,掏出两个手电筒,“帮我找下通往地下的楼梯门。”谢韵对顾铮说。
“海边竟然做地下层,看来这里应该不是流沙地貌,做防水不难。”顾铮没想到一个普通的仓库还能有地下。
楼梯门没锁,地下层很空旷,里面只堆放了一些麻袋,谢韵对照记忆,在一面墙的一处红砖处鼓捣了几下,只见那墙往里翻转,出现了一段向上延伸的楼梯,楼梯不长,手电筒的光扫到尽头是一道铁门。
“夹层?”
第76章 箱子
“嗯, 这边地势有高低差, 当年鬼子隐蔽地做了夹层应该是为了放些贵重物资,做成密室外人很难发现, 我爷爷也是得到图纸以后才知道这里的存在。”
铁门上有一个旋转的机械转盘, 谢韵凭着脑海里的记忆将转盘转到要求的刻度,边对刻度边想这些当年让个十岁的孩子都记住可真不容易。一个锁芯露了出来, 用手里唯一的一把钥匙插进去逆时针拧了两圈半, 啪嗒一声门开了,两人没立即进去开门等了一会,但里面空气并不污浊。顾铮拿手电光扫了下门边,发现有电灯开关, 试了试一按竟然亮了。谢韵看着灯光下一目了然的空间, 心说鬼子做东西可真细致, 这条线路不知接到哪根主线上,这么长时间电路还好使不得不说真是个奇迹, 可能整个码头现在的供电线路应该还是沿用的老线路。
里面大概有500平米大小,因为夹层, 层高不是很高,不到二米五,不知通风口接在哪个隐蔽的地方,夹层里有空气流动并不憋闷。
里面东西真不多,特殊定制的箱子大概二十几个码放在一起只占了一个角落。两人走上前, 这种箱子应该外层专门做了防潮处理,不设锁跟铁门的打开方式有些类似, 谢韵知道怎么开,摸索着打开其中的一个,两人探头望去,里面只放了两个碗?没错是碗……
箱子不小,为了防止搬运中碎裂,碗被嵌在特殊的凹槽里,顾铮还好,谢韵自从看到里面的东西已经快要原地爆炸了。
顾铮知道这两个东西肯定不同凡响要不也不会被这么郑重安置,但古董这块他还需要补课,碗里面还有张纸条,顾铮拿起来看到上面写着:比真金还真的宋代出品,饿得剩条裤衩也得给老子保住了!顾铮有些好笑,觉得真是谢韵爷爷的风格。
“哥窑啊,这个确实能当传家宝。”谢韵激动得声音都抖了。这种宋代浙江名窑出品的冰裂纹瓷器,传世也就一百余件,比元青花还要稀少,谢韵曾经在故宫博物院跟上海博物馆见过正品,其他都是后代的仿品。虽然灯光不明亮,但还是挡不住那种雨过天青的冰润色泽,是珍品中的珍品。
“我爷爷真有眼光,这个从来没在家里出现过,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得到的,估计是受姜爷爷的熏陶,姜爷爷就是那个收藏家。”谢韵好不容易抑制了激动情绪说道。
谢韵又顺手打开旁边的箱子,里面是一顶精美的凤冠,这个应该不是文物,虽然有些年头,色泽有些发暗,但能看出镶嵌、錾雕、点翠的工艺是近代的,果然在底下又找到张纸条:给我大孙女准备的不能用旧的,没钱花可以把上面的东西抠下来换东西。谢韵刚感动的眼泪含眼圈,下一秒就被逗笑。老人家对孙女的爱让人动容,凤冠上镶嵌的饰物一颗珍珠都没放,全是品相很好的红蓝宝石。谢韵心里默念:放心吧老人家,谢家我会帮你发扬光大。
“我们时间有限,你先收起来留以后慢慢看。”顾铮怕她情绪波动太大让她先消化一下。
谢韵听话把箱子全都收到空间里,在清空后的墙角谢韵又鼓弄一翻弹出个小木头盒子。这种特殊盒子的制作是借鉴久远流传下来的机关术,外表不起眼,不清楚的人以为是个木头块,只有懂的人才能顺利开启,顾铮佩服谢爷爷的用心良苦。
盒子里卷了一封信,还有一把做工精致的钥匙,谢韵知道应该是省城那处的开箱钥匙,展开信,里面有这处物品的清单,谢爷爷虽然爱开玩笑,但做事仔细,细细罗列了每件东西的来处及介绍,谢韵跟顾铮两人看完才知道,当年伪政权时期,好多旗人子弟也跟着末帝带着家资回到关内老家,过来后生计愈发艰难,败家子也多,好多开始变卖家产为生,还有一些内府的东西也在这个时期流传出来,所以一些珍贵的物件就这样进了谢爷爷他们这些不缺钱的人的腰包,一般的他看不上眼,这里大部分都是姜爷爷也点头肯定的珍品,重质不重量,其中有两幅古画谢韵估计其价值应该不下于后世以书画闻名的省博的那幅最珍贵的藏品。
谢爷爷谨慎,这些东西都没示于人前,信里还说,其中有十个箱子他做了标记是姜爷爷让他帮忙保存的,信得过谢爷爷的为人,姜爷爷甚至都没告诉家人他还藏了东西。所以要记得还给他,如果他不在了就还给他的后代。谢韵没有疑异,做人要立得住要守信,现在不安全,给了他们兴许也守不住反而放她这里更安全,再等一两年世道太平了,再找机会物归原主。
目的达到,两人迅速原路返回,都没用升降机,有绳子在,顾铮先上去,又绑了一根顺到外面,谢韵没有白锻炼,有墙体支撑,拽着绳子攀墙而上,没有惊动任何人,两人顺利地走到外墙,翻过墙后顾铮还拿工具细心地把高墙上的铁丝网给拧好。两人有惊无险顺利完成了滨城的任务。
在外面磨蹭到天亮又吃了早饭,等8点多回旅社补了一上午觉,依顾铮的想法,两人下午就直接坐火车去省城,谢韵跟顾铮说起了自己看到的熟人:“我想在他家楼外面堵他一下,装作偶遇。这个人跟了我爷爷很多年,人品我爷爷鉴定过应该可靠。我们这次去省城,还想找找那个人,现在一点头绪没有,他当年负责船运公司的运营,应该对底下人有了解,我还一直想着那个叫张明的人。”
说完看顾铮,元芳,你怎么看?
顾铮想了想:“贸然上门太刻意,还是瞒着一些为好,我也跟你一起,说你和我一起去鲁省探亲才回来。”
傍晚定点的下班时间,果然在职工楼外堵到回家的老王,谢韵跟他对向而行,快要走到老王面前时,谢韵故意掉了东西,老王帮忙捡起来,两人脸对脸,老王脸上有些恍惚,谢韵先开口:“你是王经…王大伯吗?”
隔了几年没见,谢韵脸上还能看出小时候的影子,老王多次去过谢韵家里,对她印象很深,有些激动:“你…你是不是谢老……谢同志的孙女?”
“是啊,我就是谢韵。这是我对象,我们俩刚下船,没想到在这碰见你,真是缘分。”
老王这些年也一直关心谢韵一家的情况,谢老爷子去世,当时他有事没有去吊唁一直心存愧疚,打听得来的消息说老爷子的儿子跟儿媳都去世了,留下个小丫头也不知去向,没想到今天在家门口看见了。特别开心,一定要拉着谢韵跟顾铮两人去他家坐坐。
老王家在二楼,屋里是两个卧室和一个小小的客厅。家里孩子还没下班回家,只他老伴一人在家,腿脚有些不利索,一直躺在里屋的床上。
老王解释:“你爷爷去世那会,正好赶上我老婆出工伤砸坏了腰,要不怎么也要赶过去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老爷子对我有恩,我从来都不敢忘。”
双方简单介绍了各自的情况,听说谢韵过得还不错,跟她一起的小伙子一看就是个正派人,老王也替她高兴。老王这边也简单,照理他这种早年当过船运公司经理的人有很大的可能也是在被收拾的范围内,他比较幸运,现在单位的负责人跟他早年有旧出面把他保了下来,没被揪出来挨批。
聊天说起谢韵省城的房子已经被收回,连张照片都没拿出来,老王起身进了里屋,在床的暗层里翻出了几张照片。
“丫头,你爷爷当年坐镇省城,这边来得少,记得有一年赶上公司成立整年搞了庆祝会,你爷爷过来跟所有人照了合影,还分批跟不同部门的人都照了,照片我都偷偷放了起来,你要是想要,我在照片背面都封了底片,你可以拿走,找照相馆去洗几张出来。”
谢韵赶忙接过,老王是个细致的人,不但底片用纸包好黏在相片背面,连照片里人的名字,也拿笔在后面细细地标注。
谢韵打量照片里的谢爷爷,谢韵的眼睛像他,谢爷爷那双笑眼透过照片像是能直视你的心底。现在的相片都是手工冲洗,还能在底片上刻字,顾铮找到一张上面写着远洋船务员工的合影,翻到背面,一个人的名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指着这个人问老王:“这个人看着面熟总觉得在哪见过。”
老王找来花镜盯着照片看了一会:“你说老纪啊,他当年是船上的轮机长,常年跑西面那条线,在公司干了很多年,他的年龄比我大,合营后也在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前些年退休了,他大儿子在省城工作,早搬去省城跟儿子一起住了。”
谢韵拿起相片看了看顾铮说的那个人,不认识,应该原主没打过交道。再翻过去看背面的名字,心里咯噔一下,纪章明?张明?轮机长?
老王又接着往下说:“老纪这个人我打交道不算多,平时话少,干活最是认真仔细,他负责的船故障都很少出。他儿子也遗传了他的精明能干,据说干得不错,这不他老伴去世,把他接过去养老了,现在可算是享福了,照片里这些人就属他现在过得最好。”在顾铮的有意引导下,老王零零散散说了些老纪的事情。
又聊了其他一些事,两人起身告辞,老王非要留他们在家里吃饭,虽然他真心留,但家里女主人身体不方便,谢韵不好意思打搅,从包里拿出一些提前准备好送给老王的东西,老王挽留不住,俩人出了他的家门。
谢韵很高兴,这次的拜访没想到能有这么大的收获,老纪的儿子老王只听人说在革委会工作,虽然还有好多细节有待查明,但他们去省城找人也算有了些方向。拿到底片,两人商量后,还是连夜坐车去省城,到了省城后,再把照片洗出来,拿去给林伟光他爸确认。
省城对于谢韵算是故乡一样的存在,希望这次省城之行能把仇报了。
第77章 找人
谢韵跟顾铮两人到省城已经半夜, 在火车站附近的旅社住了下来。第二天上午, 找了家照相馆冲印底片,加了钱师傅说下午稍晚点可以来取。
省城无论是原主还是她本人都不陌生, 原主在这出生长大, 谢韵家后世在这个城市有最早开业的一批门店,营业额很可观, 经常会跟着父亲来这个城市考察。
现在城市的面貌当然跟后世有显著的差别, 但路网基本没大变化,不像滨市路都是弯的,这里的马路又宽又直,现在大部分偏远地区还没通电, 省城的主要马路已经架了路灯。谢韵做零售需要了解居民收入, 翻过很多年鉴, 她记得从建国后本省在经济总量上一直多年居于前列,有一半时间都是占据榜首的位置, 这得益于建国以后大力发展的工业,有好多巨型工厂, 职工数上万,产量高火车都直接开进厂拉货。经济好,城市很兴旺,在安市很是珍贵的自行车,在省城的大街上不算稀罕, 骑自行车的感觉比走路的都多。
要了解革委会的情况,两人作为外地人没什么好办法, 顾铮昨晚在火车上跟谢韵说过,他在省城的公安系统有个关系很铁的战友,可以找他帮忙。
直接去了顾铮战友的单位,跟门卫说找齐明,等了一会,从里面出来个身材中等的年轻人,谢韵觉得这个人特别适合搞刑侦,盯个稍什么的很有隐蔽性,因为他长得太没特点了,不是说长得不好,就是缺乏辨识度,混在人堆里认不出来那种。
那人上前亲热地捶了顾铮一下:“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也不提前跟哥们打声招呼。听说你前两年倒霉,大家伙哪都找不到人急得什么似的,我就说你命硬,肯定死不了……”话没说完看到谢韵,“哎,哪来的漂亮小妹子,你亲妹啊?长得不像。有对象没?哥给你介绍,我们刑侦大队别的不多,帅小伙……”
顾铮见他要把话题扯十万八千里了,赶紧打断:“闭嘴,这是我对象,别妄想了。”
谢韵感觉跟顾铮走得近的都是话痨,两人还没开口他就自顾自的说了半天,还要给自己介绍对象,比周建勋还三八。
“找你有事,快中午了,赶紧找个地请我们吃饭。”顾铮跟他不见外。
“你这小子一来就没好事,不光出力,还得破财。”嘴上这么说,问谢韵想吃什么,他刚发了工资,还没来得急霍霍光,直说他们真会挑时候。
附近有家著名的国营老菜馆,价格贵上门的食客不多,就决定去那,让谢韵点菜,谢韵看了菜单,点了溜丸子,溜四样,干烧大王鱼,大拉皮,主食要了韭菜盒子。
看小姑娘点起菜头头是道,一点也不生疏,一看就是见过世面不差钱的,齐明疑惑:“小嫂子对这的拿手菜挺熟啊,看来没少吃。”
“她姓谢。”顾铮言简意赅。
“谢?原来如此,那就不奇怪了。”齐明反应很快,省城待了几年,虽然谢家早就淡出视线,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怎么能不记得,没想到顾铮找了个这么个身份特殊的小对象,听说家里就剩她一个了。
上菜很快,谢韵咬了口丸子,外皮焦脆,勾芡恰到好处,肯定是多年的老师傅的手艺,尝了这一样,其他的不用尝肯定都差不了。
“为什么?”
“因为食言而肥。”
“……”
第75章 进仓库
谢韵跟顾铮没有立即行动, 因为顾爷爷放东西的地方在港口最里侧不好进。吃完晚饭两人顺着港口大门处的外沿转了一圈。周围有十几幢四、五层的居民楼, 应该是工人住宅。
码头很大,当年日本人占领的时候因为在郊区还有个专门的军用港口, 这个主要作为民用港口在用。当年日本人本着拉拢的想法, 对当地的企业家港口的使用权没有剥夺,谢爷爷在港口有泊位, 但出海回来大部分时候都在南方卸货卸人。
谢爷爷的船运生意也主要在战争之前比较好, 最激烈那几年海上都封锁了生意也没得做,解放后仅过了几年后来又归到国营的船运公司去了。原主记忆,谢爷爷讲古时说过,生意最好的时候在30年代中期, 那时还太平, 他也年富力强, 他们走远洋线路,最远欧洲、南北美都去过。
现在的港跟当年比有了很大的变化, 最明显的是前些年在北边的湾里建了个大型的造船厂,码头现在主要还是是货运占大部分, 客运只占了一小部分。
谢韵跟顾铮两人第二天一早,往远处走了走,码头范围很大,顾铮想找块警卫盲区趁夜混进去,往北走有个小矮山, 矮山紧挨着港口,里侧虽然有围墙, 但最靠外的应该是放废弃零部件的仓库,平时人迹罕至。两人在山上看了半晌没发现有什么人出现在仓库周围,下了山来,又接着走了很远,考察了几个地方,还是觉得小矮山那最适合。其实要是顾铮一个人可能不用这么麻烦,他经过特殊训练,码头范围大东西多,更容易隐藏,很方便他行动,但必须带谢韵去装东西,所以得麻烦地提前安排好。
晚上顾铮让谢韵告诉他存放东西的地方的特征,他先去查看下线路,他们时间充足,提前踩好点明晚再行动。
顾铮速度快,没用上两个小时就回来了。回来敲响谢韵的房门,夏天天气热谢韵让顾铮进来就让门敞着,现在住宿的要求还是比较严格,如果让对过的扒门缝看到有年轻男女关门独处,保不准真有人去通知管理的,真是个谈个恋爱都得偷偷摸摸的年代。
顾铮坐在屋里的椅子上,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你形容的那个仓库从我们选的位置进去需要往里走大概半个小时,因为路上得尽量绕道走边上。里面是物资区,有几个港口保卫科的人晚上巡夜,好在遮挡物足够,我带着你不会被轻易发现,但我们还是选择下半夜好一点,那时人最疲惫,警觉性最低。
但是怎么进仓库是关键,大门是肯定不行,我观察了下为了通风仓库靠近顶部留了通风的小窗没合拢,爬一个人进去倒是可以,但窗户有栏杆离地面至少7米,我们需要准备好绳索跟破坏栏杆的工具,虽然有一面背人的墙,但为保险行动要快。”
谢韵觉得自己的空间真有能用上的东西,跟顾铮说:“明天找个没人的时候,我给你看样东西。”
第二天两人出门,路过码头的家属区,谢韵看到一个大概50多岁的一个男人,觉得很面熟,应该是原主记忆里的人,那人走得很快,匆匆而过,很快进了靠近马路的二号楼的左侧第一个单元。
谢韵甩甩头,搜索原主的记忆,好像应该是她早年出入过她家里的人,想想并不奇怪,编入国营船运公司后,原先为谢爷爷工作的人肯定像省城的工厂一样都当了国有职工,这人年龄不小了,应该也是当年的老人,暂时想不起来,关系又不大,谢韵就没放在心上,顾铮因为谢韵慢下来,回头疑惑看向她,她赶紧快走两步赶上。
滨市是沿海的丘陵地貌,在一处无人的山上,谢韵从空间里拿了一样东西出来,顾铮了然这东西特别适合晚上用。
谢韵拿出来的是仓库后场专用的升降平台,这种平台都可以按要求订货,超市的为了储物方便,层高都在五到六米,大部分平台都在5米左右的升降高度,有一台比较特别,工程部为了外立面维修专门订做了一个延展十米的升降机,最新技术,没噪音不容易被发现。
顾铮现在对谢韵从她的空间里拿出来的东西已经见怪不怪了,他算是看出来了,她那里的东西要说高级倒是没高级到那里去,但肯定是超前很多,想不明白,他也不自讨苦吃,谢韵又从工程部的工具间里找了一堆工具出来,顾铮挑了几个能用到的出来,“行了,其他的收起来吧,窗户又小又高,设个栏杆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铮铮,你说你这是不是违背军人职责?夜探国有仓库什么的?”谢韵故意问他。
“我还夜探过保密单位呢,又不是偷东西,从自己钱包拿钱有什么错?”说得好有道理。
顾铮看了下时间:“走了,你赶紧回去提前休息好,晚上还指着你别拖后腿呢。”
“我有那么没用吗?”
“这些天我没督促你早晨锻炼,看你身上都圆乎了一圈,希望你别跑起来喘成小狗。”
“就知道你没好话。”
下午谢韵睡了一大觉,醒来有些迷糊,半梦半醒间有些记忆冒了出来,让她立即清醒。她想起了先前看到的那个人是谁,是谢爷爷原来海运公司的副经理好像姓王。这人一直感念谢爷爷在他马上就要饿死的时候救了他,还栽培他让他有了后来的地位,即便不为谢爷爷工作了,过年时每年还会专程到省城给谢爷爷拜年,原主见过他所以有印象,没想到他就住在工人家属区,看来没有被运动波及到。
谢爷爷曾经跟家里人说过,老王这人他没看错,多少人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原先公司还姓谢的时候家里过年人一波接一波,不出正月人都不带断的,可自从合营后,拜年的人大部分都销声匿迹,只有少数几个念旧情的人还不忘登门,人走茶凉这时最是能体会人情冷暖。
若今晚行动成功,谢韵想找个借口偶遇下,因为下一站就是省城了,她一直没忘林伟光他父亲说过有个轮机长曾找过他,不知道从曾经的王经理那能不能找到些线索。
晚上两人7点左右出门就没回去,大半夜往外走才可疑呢。去那个小山处等着时间,除了虫子多点倒是不难过。
顾铮帮谢韵赶着虫子:“你的记忆真不错,照理这种地方当年你那么小,怎么就记住了呢?”
谢韵回答他:“这些都是爷爷发现风向不好提前了好多年安排的,原先也就他和我爸知道,爷爷去世的前一年好像是自己有预感,把他放东西的几个地方让我反复的记忆,想忘掉都不容易。”
“真是一个睿智的人,如果他还在的话,跟我爷爷一定有很多话说。”顾铮也佩服谢爷爷的未雨绸缪。
是啊,能在那样的乱世谋得了偌大的财富还能想方设法保住,谢韵对谢爷爷唯有敬佩。
时间到了,套上深色适合夜行的衣服,两人先破坏围墙上的铁丝网灵活翻过去,进到里面绕过那个废弃仓库,视野就开阔了,有部分集装箱跟货物露天整齐的摆放在偌大的场地,顾铮在前面带路,两人放轻脚步迅速在货物的间隙见穿行。顾铮尽量照顾谢韵的速度,还要查看周围情况,所以走走停停,两人到目的地时已经凌晨两点钟。
这个特别的仓库还是当年日本人修建的,他们战败撤走后,谢爷爷接手这个仓库偶然得到仓库修建的图纸,发现这个仓库有个独一无二的优势,用来藏东西正好。而现在因为仓库修得牢固,码头并没有弃用,拿它存放一些防潮防晒的货物。
正面有高悬的灯光照着,两人绕到背面视觉的盲区,迅速拿出升降台,升降台可以人为遥控,两人很快升到高处,确实如顾铮所言,小窗的栏杆并没有多粗,三两下就被破坏掉,旁边固定好一根粗绳子,顾铮先下去,谢韵将升降台收起,也顺着绳子爬了下去。
顺利落到地面,仓库的货物并不多,从外包装看,应该是一些待运的粮食,掏出两个手电筒,“帮我找下通往地下的楼梯门。”谢韵对顾铮说。
“海边竟然做地下层,看来这里应该不是流沙地貌,做防水不难。”顾铮没想到一个普通的仓库还能有地下。
楼梯门没锁,地下层很空旷,里面只堆放了一些麻袋,谢韵对照记忆,在一面墙的一处红砖处鼓捣了几下,只见那墙往里翻转,出现了一段向上延伸的楼梯,楼梯不长,手电筒的光扫到尽头是一道铁门。
“夹层?”
第76章 箱子
“嗯, 这边地势有高低差, 当年鬼子隐蔽地做了夹层应该是为了放些贵重物资,做成密室外人很难发现, 我爷爷也是得到图纸以后才知道这里的存在。”
铁门上有一个旋转的机械转盘, 谢韵凭着脑海里的记忆将转盘转到要求的刻度,边对刻度边想这些当年让个十岁的孩子都记住可真不容易。一个锁芯露了出来, 用手里唯一的一把钥匙插进去逆时针拧了两圈半, 啪嗒一声门开了,两人没立即进去开门等了一会,但里面空气并不污浊。顾铮拿手电光扫了下门边,发现有电灯开关, 试了试一按竟然亮了。谢韵看着灯光下一目了然的空间, 心说鬼子做东西可真细致, 这条线路不知接到哪根主线上,这么长时间电路还好使不得不说真是个奇迹, 可能整个码头现在的供电线路应该还是沿用的老线路。
里面大概有500平米大小,因为夹层, 层高不是很高,不到二米五,不知通风口接在哪个隐蔽的地方,夹层里有空气流动并不憋闷。
里面东西真不多,特殊定制的箱子大概二十几个码放在一起只占了一个角落。两人走上前, 这种箱子应该外层专门做了防潮处理,不设锁跟铁门的打开方式有些类似, 谢韵知道怎么开,摸索着打开其中的一个,两人探头望去,里面只放了两个碗?没错是碗……
箱子不小,为了防止搬运中碎裂,碗被嵌在特殊的凹槽里,顾铮还好,谢韵自从看到里面的东西已经快要原地爆炸了。
顾铮知道这两个东西肯定不同凡响要不也不会被这么郑重安置,但古董这块他还需要补课,碗里面还有张纸条,顾铮拿起来看到上面写着:比真金还真的宋代出品,饿得剩条裤衩也得给老子保住了!顾铮有些好笑,觉得真是谢韵爷爷的风格。
“哥窑啊,这个确实能当传家宝。”谢韵激动得声音都抖了。这种宋代浙江名窑出品的冰裂纹瓷器,传世也就一百余件,比元青花还要稀少,谢韵曾经在故宫博物院跟上海博物馆见过正品,其他都是后代的仿品。虽然灯光不明亮,但还是挡不住那种雨过天青的冰润色泽,是珍品中的珍品。
“我爷爷真有眼光,这个从来没在家里出现过,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得到的,估计是受姜爷爷的熏陶,姜爷爷就是那个收藏家。”谢韵好不容易抑制了激动情绪说道。
谢韵又顺手打开旁边的箱子,里面是一顶精美的凤冠,这个应该不是文物,虽然有些年头,色泽有些发暗,但能看出镶嵌、錾雕、点翠的工艺是近代的,果然在底下又找到张纸条:给我大孙女准备的不能用旧的,没钱花可以把上面的东西抠下来换东西。谢韵刚感动的眼泪含眼圈,下一秒就被逗笑。老人家对孙女的爱让人动容,凤冠上镶嵌的饰物一颗珍珠都没放,全是品相很好的红蓝宝石。谢韵心里默念:放心吧老人家,谢家我会帮你发扬光大。
“我们时间有限,你先收起来留以后慢慢看。”顾铮怕她情绪波动太大让她先消化一下。
谢韵听话把箱子全都收到空间里,在清空后的墙角谢韵又鼓弄一翻弹出个小木头盒子。这种特殊盒子的制作是借鉴久远流传下来的机关术,外表不起眼,不清楚的人以为是个木头块,只有懂的人才能顺利开启,顾铮佩服谢爷爷的用心良苦。
盒子里卷了一封信,还有一把做工精致的钥匙,谢韵知道应该是省城那处的开箱钥匙,展开信,里面有这处物品的清单,谢爷爷虽然爱开玩笑,但做事仔细,细细罗列了每件东西的来处及介绍,谢韵跟顾铮两人看完才知道,当年伪政权时期,好多旗人子弟也跟着末帝带着家资回到关内老家,过来后生计愈发艰难,败家子也多,好多开始变卖家产为生,还有一些内府的东西也在这个时期流传出来,所以一些珍贵的物件就这样进了谢爷爷他们这些不缺钱的人的腰包,一般的他看不上眼,这里大部分都是姜爷爷也点头肯定的珍品,重质不重量,其中有两幅古画谢韵估计其价值应该不下于后世以书画闻名的省博的那幅最珍贵的藏品。
谢爷爷谨慎,这些东西都没示于人前,信里还说,其中有十个箱子他做了标记是姜爷爷让他帮忙保存的,信得过谢爷爷的为人,姜爷爷甚至都没告诉家人他还藏了东西。所以要记得还给他,如果他不在了就还给他的后代。谢韵没有疑异,做人要立得住要守信,现在不安全,给了他们兴许也守不住反而放她这里更安全,再等一两年世道太平了,再找机会物归原主。
目的达到,两人迅速原路返回,都没用升降机,有绳子在,顾铮先上去,又绑了一根顺到外面,谢韵没有白锻炼,有墙体支撑,拽着绳子攀墙而上,没有惊动任何人,两人顺利地走到外墙,翻过墙后顾铮还拿工具细心地把高墙上的铁丝网给拧好。两人有惊无险顺利完成了滨城的任务。
在外面磨蹭到天亮又吃了早饭,等8点多回旅社补了一上午觉,依顾铮的想法,两人下午就直接坐火车去省城,谢韵跟顾铮说起了自己看到的熟人:“我想在他家楼外面堵他一下,装作偶遇。这个人跟了我爷爷很多年,人品我爷爷鉴定过应该可靠。我们这次去省城,还想找找那个人,现在一点头绪没有,他当年负责船运公司的运营,应该对底下人有了解,我还一直想着那个叫张明的人。”
说完看顾铮,元芳,你怎么看?
顾铮想了想:“贸然上门太刻意,还是瞒着一些为好,我也跟你一起,说你和我一起去鲁省探亲才回来。”
傍晚定点的下班时间,果然在职工楼外堵到回家的老王,谢韵跟他对向而行,快要走到老王面前时,谢韵故意掉了东西,老王帮忙捡起来,两人脸对脸,老王脸上有些恍惚,谢韵先开口:“你是王经…王大伯吗?”
隔了几年没见,谢韵脸上还能看出小时候的影子,老王多次去过谢韵家里,对她印象很深,有些激动:“你…你是不是谢老……谢同志的孙女?”
“是啊,我就是谢韵。这是我对象,我们俩刚下船,没想到在这碰见你,真是缘分。”
老王这些年也一直关心谢韵一家的情况,谢老爷子去世,当时他有事没有去吊唁一直心存愧疚,打听得来的消息说老爷子的儿子跟儿媳都去世了,留下个小丫头也不知去向,没想到今天在家门口看见了。特别开心,一定要拉着谢韵跟顾铮两人去他家坐坐。
老王家在二楼,屋里是两个卧室和一个小小的客厅。家里孩子还没下班回家,只他老伴一人在家,腿脚有些不利索,一直躺在里屋的床上。
老王解释:“你爷爷去世那会,正好赶上我老婆出工伤砸坏了腰,要不怎么也要赶过去见他老人家最后一面,老爷子对我有恩,我从来都不敢忘。”
双方简单介绍了各自的情况,听说谢韵过得还不错,跟她一起的小伙子一看就是个正派人,老王也替她高兴。老王这边也简单,照理他这种早年当过船运公司经理的人有很大的可能也是在被收拾的范围内,他比较幸运,现在单位的负责人跟他早年有旧出面把他保了下来,没被揪出来挨批。
聊天说起谢韵省城的房子已经被收回,连张照片都没拿出来,老王起身进了里屋,在床的暗层里翻出了几张照片。
“丫头,你爷爷当年坐镇省城,这边来得少,记得有一年赶上公司成立整年搞了庆祝会,你爷爷过来跟所有人照了合影,还分批跟不同部门的人都照了,照片我都偷偷放了起来,你要是想要,我在照片背面都封了底片,你可以拿走,找照相馆去洗几张出来。”
谢韵赶忙接过,老王是个细致的人,不但底片用纸包好黏在相片背面,连照片里人的名字,也拿笔在后面细细地标注。
谢韵打量照片里的谢爷爷,谢韵的眼睛像他,谢爷爷那双笑眼透过照片像是能直视你的心底。现在的相片都是手工冲洗,还能在底片上刻字,顾铮找到一张上面写着远洋船务员工的合影,翻到背面,一个人的名字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指着这个人问老王:“这个人看着面熟总觉得在哪见过。”
老王找来花镜盯着照片看了一会:“你说老纪啊,他当年是船上的轮机长,常年跑西面那条线,在公司干了很多年,他的年龄比我大,合营后也在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前些年退休了,他大儿子在省城工作,早搬去省城跟儿子一起住了。”
谢韵拿起相片看了看顾铮说的那个人,不认识,应该原主没打过交道。再翻过去看背面的名字,心里咯噔一下,纪章明?张明?轮机长?
老王又接着往下说:“老纪这个人我打交道不算多,平时话少,干活最是认真仔细,他负责的船故障都很少出。他儿子也遗传了他的精明能干,据说干得不错,这不他老伴去世,把他接过去养老了,现在可算是享福了,照片里这些人就属他现在过得最好。”在顾铮的有意引导下,老王零零散散说了些老纪的事情。
又聊了其他一些事,两人起身告辞,老王非要留他们在家里吃饭,虽然他真心留,但家里女主人身体不方便,谢韵不好意思打搅,从包里拿出一些提前准备好送给老王的东西,老王挽留不住,俩人出了他的家门。
谢韵很高兴,这次的拜访没想到能有这么大的收获,老纪的儿子老王只听人说在革委会工作,虽然还有好多细节有待查明,但他们去省城找人也算有了些方向。拿到底片,两人商量后,还是连夜坐车去省城,到了省城后,再把照片洗出来,拿去给林伟光他爸确认。
省城对于谢韵算是故乡一样的存在,希望这次省城之行能把仇报了。
第77章 找人
谢韵跟顾铮两人到省城已经半夜, 在火车站附近的旅社住了下来。第二天上午, 找了家照相馆冲印底片,加了钱师傅说下午稍晚点可以来取。
省城无论是原主还是她本人都不陌生, 原主在这出生长大, 谢韵家后世在这个城市有最早开业的一批门店,营业额很可观, 经常会跟着父亲来这个城市考察。
现在城市的面貌当然跟后世有显著的差别, 但路网基本没大变化,不像滨市路都是弯的,这里的马路又宽又直,现在大部分偏远地区还没通电, 省城的主要马路已经架了路灯。谢韵做零售需要了解居民收入, 翻过很多年鉴, 她记得从建国后本省在经济总量上一直多年居于前列,有一半时间都是占据榜首的位置, 这得益于建国以后大力发展的工业,有好多巨型工厂, 职工数上万,产量高火车都直接开进厂拉货。经济好,城市很兴旺,在安市很是珍贵的自行车,在省城的大街上不算稀罕, 骑自行车的感觉比走路的都多。
要了解革委会的情况,两人作为外地人没什么好办法, 顾铮昨晚在火车上跟谢韵说过,他在省城的公安系统有个关系很铁的战友,可以找他帮忙。
直接去了顾铮战友的单位,跟门卫说找齐明,等了一会,从里面出来个身材中等的年轻人,谢韵觉得这个人特别适合搞刑侦,盯个稍什么的很有隐蔽性,因为他长得太没特点了,不是说长得不好,就是缺乏辨识度,混在人堆里认不出来那种。
那人上前亲热地捶了顾铮一下:“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也不提前跟哥们打声招呼。听说你前两年倒霉,大家伙哪都找不到人急得什么似的,我就说你命硬,肯定死不了……”话没说完看到谢韵,“哎,哪来的漂亮小妹子,你亲妹啊?长得不像。有对象没?哥给你介绍,我们刑侦大队别的不多,帅小伙……”
顾铮见他要把话题扯十万八千里了,赶紧打断:“闭嘴,这是我对象,别妄想了。”
谢韵感觉跟顾铮走得近的都是话痨,两人还没开口他就自顾自的说了半天,还要给自己介绍对象,比周建勋还三八。
“找你有事,快中午了,赶紧找个地请我们吃饭。”顾铮跟他不见外。
“你这小子一来就没好事,不光出力,还得破财。”嘴上这么说,问谢韵想吃什么,他刚发了工资,还没来得急霍霍光,直说他们真会挑时候。
附近有家著名的国营老菜馆,价格贵上门的食客不多,就决定去那,让谢韵点菜,谢韵看了菜单,点了溜丸子,溜四样,干烧大王鱼,大拉皮,主食要了韭菜盒子。
看小姑娘点起菜头头是道,一点也不生疏,一看就是见过世面不差钱的,齐明疑惑:“小嫂子对这的拿手菜挺熟啊,看来没少吃。”
“她姓谢。”顾铮言简意赅。
“谢?原来如此,那就不奇怪了。”齐明反应很快,省城待了几年,虽然谢家早就淡出视线,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怎么能不记得,没想到顾铮找了个这么个身份特殊的小对象,听说家里就剩她一个了。
上菜很快,谢韵咬了口丸子,外皮焦脆,勾芡恰到好处,肯定是多年的老师傅的手艺,尝了这一样,其他的不用尝肯定都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