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张夫人对这对小夫妻充满了好奇之心,也想多了解些平陵县的情况,好为夫君解忧。
  娇娥早早便准备了起来,换了大衫,又让夏婆子打了个小包裹,带着替换的衣物,发髻梳了又梳,发饰也是选了又选。
  瞧着她如此折腾,林天的眼神有些发暗。
  最终娇娥选了一身水红色的纱裙,加了一条稍厚的披帛,简单打扮了一番,瞧着即简单又不失隆重。
  林天亲自将夫人送到郡守府门口,看着两个婆子将娇娥一行迎入后院,才收住脚步,守在外面。
  张敞听了只是笑笑,这对小夫妻经常被夫人提及,也是恩爱的很。
  娇娥步入了郡守府的后院,在郡里,就数郡守最大了,又不是在寸土寸金的长安城,这院子就大了不少,堪比丞相府。
  里面亭台楼宇,飞廊高桥让人眼花缭乱,娇娥暗暗咋舌,想不到郡守府的后院如此气派。
  带她的婆子见了笑嘻嘻地解说,这是前面几任郡守逐年扩建而成,尹太守带了家眷来,但人数不多,也懒得打扫,将这园子锁了一半,里面种了些蔬果供应郡守府使用,到了张太守来了,还没有顾得上这些,只将园子开了,没事的时候进去走走散心。
  “大人最喜欢和夫人饭后漫步,这个习惯一直都有,夫人最喜欢这园子里的花,看到尹太守将那么多好花都扔到一边,只种了许多茄子豆角的,说尹太守太无情趣。”
  娇娥捂着嘴轻轻地笑,心里已经对张夫人的习性有了七八分的了解。
  一行人走走停停,说说看看,近小半个时辰才走到了正院的廊檐下,几个装扮明媚的侍女上前,将娇娥等人迎进了正屋。
  进了正屋,屋内装饰雅致,简单但不失华贵,没有点香,屋内摆放着几琉璃盆的香果,专门取那果香来熏屋子。
  张夫人真是个会享受的,看着不怎么奢华,细节处处考究,这样的人瞧着平和,实际难处,洛嬷嬷在心中暗叹,自家这个小娇女不知道能不能入了太守夫人的眼。
  只听得一阵佩环响,张夫人牵了两个孩子走了进来,大的不过*岁,小的四五岁,都是女孩子,打扮的粉嫩,睁着一双大眼睛盯着娇娥不放。
  张夫人梳着坠马髻,鬓便插这一支黄色的菊花,衬托的肤色明亮,眼神清澈,虽然说不上有多么美貌,但浑身上下洋溢着受宠的幸福之感,娇娥一眼便看了出来,母亲这几年来身上便洋溢着这种幸福。
  身边两个小孩子也像广哥一般粉雕玉琢,看着颇为娇憨。
  传闻所说张夫人和张太守感情深厚,看来所言非虚。
  娇娥悄悄地舒了口气,下定决心要说服张夫人担任平陵县的绣学学长。
  张夫人被娇娥的打扮惊呆了,那一身水红的纱衫,轻轻柔柔地随着一举一动而晃动,身上用银丝参杂着绣就的花纹,微微发着光,瞧上去又像是在纱衫上披了一层银纱,看着极为赏心悦目。
  最关键是这个小人儿,眉毛眼角都流露着幸福,本就是绝色,因这幸福更是亮丽,眼下还未张开,若是长开了真不知道该是个什么倾国倾城的模样。
  “果真是个绝色的美人儿,真不知道那林天又是个怎么俊秀的少年郎,方才配得上这样的美娇娘,”张夫人心中暗道。
  娇娥连忙上前,施了大礼,道:“臣妇见过太守夫人。”
  “快快请起,”张夫人连忙扶起,牵着娇娥的手,让她坐在身边,两个小孩子不怎么说话,只是盯着娇娥一眨不眨地看,娇娥有些羞涩地对她们笑了一笑。
  张夫人见了,点着两个女儿的脑袋,笑骂:“看到县令夫人这般美,也不能如此失态,去去去,出去玩去,客人都被你们吓住了。”
  大女儿道:“原本以为母亲最美了,没想到还有更美的,真是看愣了。”
  小女儿点点头道:“看愣了。”
  娇娥脸上红晕升起,连忙谦让:“夫人美在行止,而臣妇只是皮相,行止长久,而皮相难存,怎堪相比。”
  张夫人的唇角微微勾起,让侍女们将两个孩子牵了出去,不要来捣乱,双方叙话毕,娇娥便说了来意,“……臣妇没有想到兴办绣学这样难法,有许多的妇人们宁愿在家穷困潦倒,吃不起盐,买不起衫,也不愿意出来学习绣艺,为家中赚些钱粮。臣妇想请夫人担任绣学的学长,让那些狭隘的妇人改变想法,都不再守着自家的小院穷饿下去……若是夫人答应,功德无量……”
  “好一张巧嘴,这事我不敢自专,待大人回来,问过方能回复……”张夫人心里是欢喜的,又不用她出面,出力,出钱,只需要出个名字,便能挂了学长的身份,届时绣学出了成绩,她就有了好名声,这个平陵县的县令夫人倒是心思活络。
  洛嬷嬷心中暗喜,娇娥这番说辞,真是说到了张夫人的心里去。
  张夫人又热情地询问了娇娥许多长安城的绣样,又问了问贵妇人圈子里的闲话,最后得知娇娥的母亲是于夫人丢失在外的大女儿,不由得拍手称奇,当知道娇娥经常出入皇宫,又说些长公主和王皇后的闲话。
  娇娥始终面色如常,对答都非常的适宜,一点纰漏都没有,瞧着这样的娇娥,洛嬷嬷别提心里多自豪了。
  张夫人果然对娇娥非常满意,告别时,笑着送到了门廊下。
  与之同时,张太守收到了来自长安城的一份礼物。
  张太仆命人快马加鞭送来了一块玉玦。
  这块玉玦通体莹透,小巧精美,的确是馈赠之良品。
  张太守对着这块玉玦,微微地苦笑。
  玉玦,玦者,决也,张太仆在催着他早做决定。
  ☆、第173章 托付
  张敞忿忿地回了后院,就见到两个小娘子围坐在夫人身边,一起兴高采烈地欣赏着一副绣图。
  绣图上一只翠绿的鸟儿,立在窗前的大石上,引吭高歌,阳光撒在鸟儿身上,翠绿的羽毛带着微微的金光,幽暗的石苔上还有几滴露珠。
  真美。
  “这幅绣图真是好,夫人……”张敞也忍不住赞叹了几句。
  “阿父,你看这鸟儿羽毛,是贴翠呢,”大女儿摇着双环髻连忙给父亲炫耀。
  张夫人看了看张太守的气色,笑着从侍女的手中接过热帕子,给他搽手,道:“方才林县令的夫人来了,小小的年纪,长得真是招人怜爱,还有一手好绣艺,这个是她送过来的,两个孩子喜爱的不得了。”
  张敞听了,淡淡地“嗯”了一声,又是林县令。
  “……乖巧聪慧的很,经常出入宫中和长公主一起绣花,她的弟弟也做了太子的伴读……”
  “什么?”张敞一愣。
  张夫人又拿过一张帕子,轻轻帮着张敞搽脸,让他放松一下,又道:“听说她们在宫里曾经因黑熊袭人,保卫过太子,受了嘉奖,她的舅舅于永眼下正在太子身边当值……”
  夫人外交还是有用的,这些事情,总是夫人之间说说闲话传递的更快。
  张敞和夫人又商议到了三更时分,方安稳地睡了过去。
  第二日,张敞召集各县县令,对各县的考绩做出了评价,并指出了剩下几旬需要做的几件大事。
  做完训殇、激励、总结这些事情之后,张敞又当众表扬了平陵县的做法,希望其他各县有能力也试着解决县内穷人娶妻这样的大事。
  县令们低下头,互相使着眼色,瞧吧,林县令上头有人,太守也这般看好他,这个小童官将来前程不可限量呢。
  当众人都退下,张敞又将林天留下,单刀直入地询问柳公这个案子究竟有没有什么隐情。
  林天拿出昨夜和娇娥、李功曹商议了半天的奏章,笑着道:“郡守大人,臣正好有个折子想递上来,请大人先过目。”
  张敞打开一看,头上的汗就滴了下来,林天启奏朝廷,对将汗血宝马安置在平陵县的牧苑一事进行了一番讨论,顺便对马政也做了一番议论。
  奏章上写道,汗血宝马乃是国宝,冯大人从大宛幸幸苦苦地护送了回来,应当珍惜。
  太仆应按照不同用途对汗血宝马进行分配,有给皇室专用的,有用来配马种繁育的,若是给皇室专用,应放到上林苑去,若是要用来配马种繁育,则应集中到几个大型的牧苑,由专人来管理这件事。
  另外,就汗血宝马的繁衍一事,林天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汗血宝马这样血统高贵的马匹,适合奔袭,并不适合承重,若是骑兵专用,还需配承重马来承载物品,这样的配置在大规模骑士团也是不适合的,只能由少量的精兵配置这样的宝马,做突袭专用,所以,建议将繁衍所用的汗血宝马挪到挨近屯兵处的牧苑,而不是留在平陵县的牧苑。
  若太仆一定觉得平陵县的牧苑更适合饲养这些汗血宝马,为了再次发生这样的意外,请给予重兵把守,平陵县实在调集不出来这么多的县吏看管。
  这段话看起来只是在提一点小小的建议,实际上却包含了对此案为何发生进行了影射,并对太仆质疑。
  “林县令真是高见,”张敞强笑道,平心而论,忽略掉其中满满的对张太仆的恶意,这份奏章还是很有见地的。
  这个小童官很有斗争经验吗,张敞突然想起了萧望之对林天的夸奖:擅长治狱。
  既然擅长做这个,自然这些纸上功夫都是不差的。
  张敞命人将决曹椽、贼曹椽、柳公及两位证人都提了上来,再次审理了一番,案情仍然没有什么进展,张敞直接命人上刑逼供,柳公年纪大了,实在熬不下去,便道:“这显然是因为林县令娶了丞相长史家的女儿,赵家与张家有仇,林县令与张家过不去,故意诬陷与我。”
  苗公听了冷笑不止,道:“你不是和林县令家是亲戚吗?若是真的这样想,又何必将女儿嫁与张太仆,林县令怕你为利所诱,专门来找了郡里的功曹将牧苑早已经到期的服役者全部释放,偏偏你又借故犯了新的过错,延长了在牧苑的服役期,你的女儿紧接着嫁给了张太仆,你又做下这样的事,究竟是谁在诬陷谁?你又是受何人指使?”
  其余的人眼观鼻,鼻观心,恨不得没有听到这样的秘辛。
  张敞大叫一声,“都死到临头了还嘴硬,给我狠狠地打。”
  柳公这个时候也清楚过来,他是注定要死的,林天早已经盯上了他,给过他机会,眼下也不会救他,而他除了认了,别无他法,他还指望着张太仆照顾他一家老小了。
  “罢了,罢了……这都是我做下的孽,是我和林县令有隙,想私下里报复,一时糊涂,做下这样的错事……”柳公哽咽地道,至少能避过一顿毒打,张太守这个样子想将他打死灭口了事。
  林天面上闪过不忍,但也无可奈何,这些都是姨丈的选择,有了什么样的选择,便有了什么样的结果。
  若是叫姨丈得手,他何止是县令做不了,大汉律令中每年春耕的牛瘦了或者无疾而终,负责管理的县令都会被责罚杖刑二十。
  更何况是从大宛国带来的汗血宝马。
  张敞如释重负,这件事情由柳公承担,不再牵涉旁人当然最好。
  柳公被罚断右足,罚敦煌郡建筑城墙五年。
  接着张敞气不过,向朝廷上了道请罪的折子,又将林天的奏章附在内。
  刘询看了大怒,一旁又有戴长乐加油添醋,刘询心中对张延寿为了将林天拉下马,不惜将汗血宝马阉割之事,记了一笔。
  张安世身体及其不好,刘询一切都看在这个老人面上,忍了下来。
  皇帝只将折子扔给了张延寿,让他自己去看,张延寿知道事发,立即扑倒在地,叩首泣道:“只因家父病重,哥哥在西羌,臣心中忧思重重,恍惚之间,竟做下了这样的决定,若真让那柳公得手,臣万死难辞其咎。”
  刘询听他又拿张安世出来做挡箭牌,便挥挥手道:“好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林天的那份奏章说的甚是有理,你重新布置一番吧。”
  自此,对张延寿心中极为不喜。
  娇娥对柳公的下场有些唏嘘,林天安慰道:“是柳家要和我们过不去,若是要让他得了手,你还不知道怎么为我哭呢。”
  “那日柳蓉来看了我,一心想着赢了我去,只怕是为了这个……”娇娥深有所感地抱着林天的肩膀,道:“柳蓉先看上了你,怎么会看上张延寿那样的老头子……眼下,还不知道柳家能有个什么下场。”
  “你就是心善,柳蓉是什么人,你不用为她操心了。柳家成了这个样子,只能怪他们贪心不足,”林天劝慰着娇娥,还是去了狱中看了看柳公。
  柳公求林天看在亲戚的面上,不要计较,日后若是柳家有难,靠不上张家时,还希望林天能伸手。
  林天点了点头,两人都知道,年过半百的柳公受了刑,再去了敦煌郡,只怕连命都留不下来了。
  柳家本就是商户,如今又有了罪人,只怕柳家的两个儿子难以再有什么好前程了,就不知道张太仆会不会伸手照顾柳家。
  张敞却是满意的,两家谁也不得罪,张夫人也表态,愿意担任绣学的绣长,日后绣学发展遇到了什么困难,都可以来找她。
  娇娥又去了张夫人家几次,次次林天都亲自将她送到郡守府,又守在门口将她接回行辕。
  “你当年新婚的时候也没有这般对我,”张夫人趴在夫君的身上酸酸地道。
  张敞却道:“林县令又不会每日给林夫人画眉,只不过偶尔几次接送罢了,谁有我两这般长久呢。”
  张夫人这才觉得心里好受了些。
  沐休日,各县的县令都已经离开了郡府,各自回县里去了。
  张敞拉着夫人儿女在街道上漫步散心,却又远远瞧见林天拉着娇娥的小手,在集市上东张西望。
  “那便是林夫人了,林县令真是保护的紧,在外就用纱帽围了起来,林夫人真是绝色,”张夫人指点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