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雪中潜伏
按照分工,扎西局长率领侦查员,暗访公路两旁的群众。实际上,这一带山高,空气稀薄,根本没有什么居民,只偶尔有几座牧民的帐篷。眼下风雪交加,天寒地冻,连牧民的帐篷也寻觅不到。真正访问的对象,只有养护214国道的工人。为了不打草惊蛇,扎西局长等不能亮出真实身份,只能旁敲侧击,见机行事。
道班工人虽然常年工作、生活在这条国道线上,每一寸路段,都洒满了他们的汗水,都倾注着他们的心血,他们熟悉这条公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指纹,他们爱护这条公路,如同爱护自己的心脏。平时,他们只知埋头把这条路保养好,哪里有了洼,他们及时修补,哪里有了坑,他们很快铺平,保证过往车辆、行人安全畅通。
此时,扎西局长等要他们清清楚楚说出抢劫团伙有多少人,有什么特征,习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抢劫,抢劫后往哪个方向逃离,他们都感到十分困难。一则他们中间没有人亲眼看见抢劫团伙拦车抢劫,二则他们听受害人说起被抢劫之事时,受害人也讲不准究竟是在什么地方遭抢劫,这一带的山与山,岭与岭,都几乎一个样,没有明显标志和区别,也难怪受害人只能讲个大概。
秘密访问,一无所获。
扎西局长不甘心。他想:怎样才能发现劫匪的踪迹呢?他改变方法,沿途撒下一个个观察哨,潜伏在雪地里,寻觅、发现可疑的目标。
鹅毛似的雪花,纷纷扬扬的撒落,给侦查员们身上盖了一层,又盖一层。每个人除了两只眼睛在黑夜里,在雪山上闪闪发亮外,其余都似乎不复存在。
熊从他们面前走过,
野牛从他们头上跨过,
野猪从他们身上踩过,
每个侦查员都受到狼群的包围,人体的气味被狼们嗅出,一双双蓝幽幽的眼睛寻来寻去,可又寻不到什么,最后朝空旷的巴颜喀拉山发出一阵阵嚎叫,悻悻离去。侦查员们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过硬的本领,从狼群里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半夜观察,巴颜喀拉山依然是那样寂静,除了风吼,除了雪飞,除了野兽散步与啸叫,别的什么也没有。
莫非抢劫团伙察觉了公安机关的行动,早已深深隐藏。扎西局长和侦查员们一致认为:这次行动高度保密,除了参战民警,任何人都不知道。劫匪不可能察觉。
午夜,扎西局长和侦查员们悄悄撤离,回到营地。宋旭武局长和他的卡车,和他的侦查员们在巴颜喀拉山中往返一百多公里,也两手空空而归。
两支队伍会师,每个人的眼神都显得很不安、很焦急。
抢劫团伙有多少人?究竟潜藏在哪里?下一步该采取什么行动?
抢劫团伙销声匿迹。
钓鱼行动落空。
宋旭武、扎西局长决定,按事先拟定的第二套方案行动。
二十名侦查员,分为四个行动小组。
一组访问过往车辆,从司机、乘客嘴里寻找线索;一组搜索公路沿线,抢劫团伙数次行劫,多少要留下痕迹物证;
一组勘查公路桥洞、山洞、窝地,抢劫团伙有可能在这些地方潜藏、隐蔽,兴许能捕捉到蛛丝马迹;
一组再次访问、调查道班工人,先前访问过的,作深层次细谈,没有访问过的,决不能漏掉,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花多大力气,一定要访问遍所有道班工人,决不能漏掉一个。
四个侦查小组,四支锋利的箭,穿透西北风,踏碎鹅毛雪,在茫茫雪域,巍巍高原穿梭奔忙,寻踪觅迹。一天一夜过去,侦查员们个个顶着满头雪花,带着一身汗臭,挂着两腿冰渣,回到了营盘。四个侦查小组,均带回了重要收获。
第一侦查小组从过往司机、乘客中间了解到抢劫团伙的人数,体貌特征。
第二侦查小组对抢劫团伙实施抢劫的路段进行了仔细勘查,提取到鞋印、毛发。
第三侦查小组在公路桥洞、山洞、窝地里,发现抢劫团伙得手后丢弃的鸡、面粉、粉丝、空易拉罐、啤酒瓶等物品。
第四侦查小组通过对道班工人的全面调查,证实有七个四川打扮的牧民,曾在214国道南侧扎下一顶帐篷,放牧20多头牦牛。后来,这七个牧民和牦牛和帐篷都不见了,不知去了什么地方。自从这七个牧民和帐篷、和牦牛走了以后,巴颜喀拉山一带也就没发生抢劫案了。
查清这七个牧民的去向。
宋旭武、扎西两位局长,率领侦查员们寻找那七个牧民、一顶帐篷、二十多头牦牛的踪迹。青藏高原,地域宽广,一时到哪里去找。眼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汽车只能沿国道勉强行进,其余的山路均无法通行,若是霸蛮驱车,十有八九摔进深渊,粉身碎骨。在这种气候环境里,骑马为最好,可大雪封山,方圆几十公里找不到一顶帐篷,牧民们早已迁徙到山下去了。
困难吓不倒英雄汉。侦查员们凭着两条腿,在雪山草地里奔波、跋涉。他们经过的地方,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一半,昼夜温差达三十多摄氏度。据测定,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区人类不能长时间停留,5000米以上为“生命禁区”。
内地人踏上青藏高原,大多有高原反应:头晕、恶心,甚至得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病,抢救稍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
在这里,即使是一般的感冒、发烧、腹泻、阑尾炎之类也会因医疗条件差而丧命,很多人都是在睡梦中突然死去。
宋旭武、扎西两位局长及其率领的侦查员们,虽然大多是本地人,虽然都适应了高原环境,然而,要在呵气成冰的天气里,要在积雪盈尺的高山上不停地奔波,体魄再强健的人,也会感到苦累难当。
侦查员们忍受着苦,承受着累,一双双铁脚量遍了巴颜喀拉山,终于获取了大量的物证和线索,证实那七个牧民,一顶帐篷、二十多头牦牛,就是214国道、巴颜喀拉山路段多次实施抢劫的犯罪团伙。
宋旭武、扎西两位局长率领侦查员们乘胜追击,发现了抢劫团伙的黑窝。
道班工人虽然常年工作、生活在这条国道线上,每一寸路段,都洒满了他们的汗水,都倾注着他们的心血,他们熟悉这条公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指纹,他们爱护这条公路,如同爱护自己的心脏。平时,他们只知埋头把这条路保养好,哪里有了洼,他们及时修补,哪里有了坑,他们很快铺平,保证过往车辆、行人安全畅通。
此时,扎西局长等要他们清清楚楚说出抢劫团伙有多少人,有什么特征,习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抢劫,抢劫后往哪个方向逃离,他们都感到十分困难。一则他们中间没有人亲眼看见抢劫团伙拦车抢劫,二则他们听受害人说起被抢劫之事时,受害人也讲不准究竟是在什么地方遭抢劫,这一带的山与山,岭与岭,都几乎一个样,没有明显标志和区别,也难怪受害人只能讲个大概。
秘密访问,一无所获。
扎西局长不甘心。他想:怎样才能发现劫匪的踪迹呢?他改变方法,沿途撒下一个个观察哨,潜伏在雪地里,寻觅、发现可疑的目标。
鹅毛似的雪花,纷纷扬扬的撒落,给侦查员们身上盖了一层,又盖一层。每个人除了两只眼睛在黑夜里,在雪山上闪闪发亮外,其余都似乎不复存在。
熊从他们面前走过,
野牛从他们头上跨过,
野猪从他们身上踩过,
每个侦查员都受到狼群的包围,人体的气味被狼们嗅出,一双双蓝幽幽的眼睛寻来寻去,可又寻不到什么,最后朝空旷的巴颜喀拉山发出一阵阵嚎叫,悻悻离去。侦查员们凭着坚强的毅力和过硬的本领,从狼群里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半夜观察,巴颜喀拉山依然是那样寂静,除了风吼,除了雪飞,除了野兽散步与啸叫,别的什么也没有。
莫非抢劫团伙察觉了公安机关的行动,早已深深隐藏。扎西局长和侦查员们一致认为:这次行动高度保密,除了参战民警,任何人都不知道。劫匪不可能察觉。
午夜,扎西局长和侦查员们悄悄撤离,回到营地。宋旭武局长和他的卡车,和他的侦查员们在巴颜喀拉山中往返一百多公里,也两手空空而归。
两支队伍会师,每个人的眼神都显得很不安、很焦急。
抢劫团伙有多少人?究竟潜藏在哪里?下一步该采取什么行动?
抢劫团伙销声匿迹。
钓鱼行动落空。
宋旭武、扎西局长决定,按事先拟定的第二套方案行动。
二十名侦查员,分为四个行动小组。
一组访问过往车辆,从司机、乘客嘴里寻找线索;一组搜索公路沿线,抢劫团伙数次行劫,多少要留下痕迹物证;
一组勘查公路桥洞、山洞、窝地,抢劫团伙有可能在这些地方潜藏、隐蔽,兴许能捕捉到蛛丝马迹;
一组再次访问、调查道班工人,先前访问过的,作深层次细谈,没有访问过的,决不能漏掉,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花多大力气,一定要访问遍所有道班工人,决不能漏掉一个。
四个侦查小组,四支锋利的箭,穿透西北风,踏碎鹅毛雪,在茫茫雪域,巍巍高原穿梭奔忙,寻踪觅迹。一天一夜过去,侦查员们个个顶着满头雪花,带着一身汗臭,挂着两腿冰渣,回到了营盘。四个侦查小组,均带回了重要收获。
第一侦查小组从过往司机、乘客中间了解到抢劫团伙的人数,体貌特征。
第二侦查小组对抢劫团伙实施抢劫的路段进行了仔细勘查,提取到鞋印、毛发。
第三侦查小组在公路桥洞、山洞、窝地里,发现抢劫团伙得手后丢弃的鸡、面粉、粉丝、空易拉罐、啤酒瓶等物品。
第四侦查小组通过对道班工人的全面调查,证实有七个四川打扮的牧民,曾在214国道南侧扎下一顶帐篷,放牧20多头牦牛。后来,这七个牧民和牦牛和帐篷都不见了,不知去了什么地方。自从这七个牧民和帐篷、和牦牛走了以后,巴颜喀拉山一带也就没发生抢劫案了。
查清这七个牧民的去向。
宋旭武、扎西两位局长,率领侦查员们寻找那七个牧民、一顶帐篷、二十多头牦牛的踪迹。青藏高原,地域宽广,一时到哪里去找。眼下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汽车只能沿国道勉强行进,其余的山路均无法通行,若是霸蛮驱车,十有八九摔进深渊,粉身碎骨。在这种气候环境里,骑马为最好,可大雪封山,方圆几十公里找不到一顶帐篷,牧民们早已迁徙到山下去了。
困难吓不倒英雄汉。侦查员们凭着两条腿,在雪山草地里奔波、跋涉。他们经过的地方,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一半,昼夜温差达三十多摄氏度。据测定,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区人类不能长时间停留,5000米以上为“生命禁区”。
内地人踏上青藏高原,大多有高原反应:头晕、恶心,甚至得肺水肿、脑水肿等高原病,抢救稍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
在这里,即使是一般的感冒、发烧、腹泻、阑尾炎之类也会因医疗条件差而丧命,很多人都是在睡梦中突然死去。
宋旭武、扎西两位局长及其率领的侦查员们,虽然大多是本地人,虽然都适应了高原环境,然而,要在呵气成冰的天气里,要在积雪盈尺的高山上不停地奔波,体魄再强健的人,也会感到苦累难当。
侦查员们忍受着苦,承受着累,一双双铁脚量遍了巴颜喀拉山,终于获取了大量的物证和线索,证实那七个牧民,一顶帐篷、二十多头牦牛,就是214国道、巴颜喀拉山路段多次实施抢劫的犯罪团伙。
宋旭武、扎西两位局长率领侦查员们乘胜追击,发现了抢劫团伙的黑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