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奸臣[重生GL]_131
齐王只恨不得仰天长笑天助他也,他相信,只要皇帝知道了张宋威被匆匆处死与太子的心虚有关,那太子掩埋下的一切都会被翻出来。加之这次避暑山庄的事件,他只要再下一记猛药,那太子准玩完了!
不仅是太子,连身为太子太师的骆老翰林、户部尚书江广、原烨等人怕都难逃牵连。齐王只要想到若能将他们连根拔起,浑身心都舒坦开来。
而原烨虽说不担心避暑山庄之事与自己扯上关系,可说到底他曾是工部侍郎,若太子愣是要将他拉下水,那也总能找到罪名的。所以他回府找了刚落地,还没来得及回院子歇脚的原竟,向她打探到底发生了何事。
原竟与他说了事情的起因,却没说她觉得此事的幕后推手为梁王。而原烨也出乎意料地替齐王说了两句:依爹与他共处多年的经验来看,此事当不是他所为。
可我听说他近来一直在找机会攻击太子。
正因为如此,他才没什么心思和机会在避暑山庄上动手脚。
那爹认为会是一个意外吗?
原烨摇了摇头,他并不在场所以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情况,但的确不排除是意外。如果这是意外,那无疑是上苍对太子的一种警告。
深深地看了原竟一眼,他问道:你近来在皇上的身边,可有发现皇上有何异常之举?
异常之举倒是没有,不过,太子近来的所作所为令皇上不悦。
原烨叹了一口气,他及朝中的部分朝臣都已经猜出了皇帝此番急匆匆地回京便是表示了对太子的不信任。太子自得朝臣们的拥戴,让皇帝体会到了被冷落以及大权旁落的感觉,故而他多疑地认为太子已经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莫说皇家无情,哪怕是放在他与自己的孩子的身上,他兴许都觉得颇为不是滋味。试想一下或许有一天原竟将他的位置和一切都取而代之,登门造访的人都是找原竟的,而他只能像个孤寡之人一般躲在后院里……
所谓父业子继,但前提也在于父子之间感情能和睦,儿孙而对年迈的爹娘表示关怀和关切。太子在皇帝病重期间,虽说身负监国重任,可到底也没能到避暑山庄去看过一次皇帝,这难免会让皇帝认为太子心中并无他这个父亲。
而不管是太子或朝臣,谁都无法窥探皇帝真实的心思。在他们以为皇帝对太子彻底放心了,能许以重任了的时候,皇帝忽然又猜忌起了太子,导致太子以及朝臣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历朝历代因疏忽大意而被废黜的储君不在少数,他们以为对眼下的情况有很大的掌控力,故而没能重视起来,实在是一大过失!
太子之事已有臣僚给太子出招以及采取了不少补救的措施,骆老翰林也稍微地替太子说了两句,虽他有过错,可大多数都是身为东宫辅臣做得并不够好,不能尽职尽责地监督教育太子,才会让太子犯下那样的错误。
皇帝听了众多此类的话,又将东宫的辅臣按责处置了不少,便没有一开始那般生气了。可到底太子还是犯下了那等大错,被齐王已经正直的言官抓到了把柄而加以弹劾,此事若是不依法处置,并不能对天下人有个交代。
不管朝堂上风云诡谲,原竟难得回到了京师,能日夜见到南莲,她也就不必时刻想着朝政的事情了。
由于原烨忙着处理朝政而无暇商议将原旭过继到原励的名下的具体时间,且此事也还未告知族亲,原烨不过是私底下与原竟说过而已。原旭依旧在平遥身边带着,原烨给她请了个奶娘细心照顾母子俩,南莲也暂时还乐得清闲。
你原大人怎么不去处理政务,怎的这么有空来我这儿?南莲一回修为苑便看见原竟坐在秋千上折竹叶。
大嫂不是在陪大娘解闷的吗,怎会如此步伐匆匆地赶回来?原竟笑问,她把玩着折纸,眼神狡黠,莫不是大嫂听说我过来了,所以就迫不及待地回来见我了?
南莲的确在陪原鹿氏,虽然原鹿氏情绪稳定了不少,可依旧被原烨禁锢在院子里。在原旭过继到原励的名下之前,他是不会让原鹿氏有接近原旭的机会的。而原鹿氏一开始也是对南莲很是厌恶,可到底来看她的也只有南莲一人,且南莲对她的态度依旧,她才慢慢地又接受起了南莲来。
原竟拉着南莲坐到了秋千上,道:况且今日是休沐日,难得可什么都不想地歇息一下,为何还要去劳心政务呢?
你也有想歇息的时候,难得。南莲道。
原竟虽这么说,可与南莲谈天说地、谈情说爱时难免会论及朝政之事,南莲也不打断她,只由着她说。不过原竟担心骆老翰林会因身居太子太师之职而被牵连的时候,南莲才道:骆老回朝不久,是牵扯不到他的身上去的。若真的要因职位而怪罪他,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的。
那便好。
你知此事是怎么一回事?
不知,可若太子不保了,我也绝不能让齐王得益。
若能好好利用此次机会,齐王也难独善其身。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便是将宫房坍塌与齐王联系起来,这会让皇帝对齐王也起疑心,可这个方法也容易让人认为是齐王在背后搞鬼,设计陷害太子。只要上升至皇子之间的争斗便容易让人失去对事件的本质真相的追求,太子私吞建造避暑山庄的料银的罪也会被放轻了来。
不行,此事不能将齐王扯上,我另想办法……原竟又陷入了深思之中,南莲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原竟听见叹息声方回过神,茫然而不自知地问道,莲儿为何叹气?
你说难得休沐日,要好好歇一歇的,怎么又言而无信了呢?南莲替她揉着太阳穴,她怕原竟想太多容易折寿。
原竟握着她的手笑了:你还说我,在我不知道的时候,你要想的或许比我还多。不过你说的对,既然休沐日,难得与你相伴,定不好辜负这好时光。
第99章 废黜
原竟思来想去也暂时想不出什么稳妥的法子,她去找骆老翰林下棋,顺便看看能否从中打听他的态度。骆老翰林见她如此旁敲侧击,便知她的心思,道:太子之事若是查实,该依法处置,老夫虽为太子太师,可国法当前也不会徇私。不过老夫既然身处太子太师,未能及早发现太子走错了路,也是失职……
骆老回朝不久,又焉能怪在骆老的头上呢?
话可不能这么说,毕竟老夫回朝也有段时日了,却未能知悉朝中情况,也属失职。对了,还未恭贺二郎喜得贵子。骆老的眼神从原竟的脸上扫过,有一丝耐人寻味。
这孩子……来的不是时候。原竟的神情甚是尴尬,而骆老翰林一看便知是怎么一回事。他笑了笑,又问,此话怎讲?
眼下大哥的丧期还未过……原竟说着叹了一口气。
罢了,不说这些令人难过的事了,你且陪我再下一盘棋。
骆老翰林的态度即言明他不会因为太子太师的身份便偏袒太子,原烨这时候也不会轻易地与太子扯上关系,稍有不慎,他便会被打回原形。他无法接受从高位跌落,故而这时候也还是选择明哲保身。
太子已无冯家的支撑,江广这个户部尚书也被查着,自身难保。没了这些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臣子,太子便如同风雨中的一根船桅,随时都能被折断。
齐王便是利用了这一点,四处搜刮太子的罪名。太子之位似乎离他越来越近……
太子在位多年,一直都对皇帝的话言听计从,还甚是孝顺。且他的身份高于别的皇子,自然便不用太大的劲就得到了太子之位。这些年来他除了一开始办了几件漂亮的事情外,便越发地耽于享乐。
齐王则不甘心,他不甘心大皇子因为是皇后生的便能享有一切。好在后来大皇子死了,他的野心便开始显露出来,只是同为妃嫔所生,偏偏太子早他出生而接手了大皇子生前的一切!
他本想趁太子初立需要建立功勋而外出历练的机会对太子下手,便拉拢了不少人心。可皇帝将太子保护得太好,让他找不到任何攻击的机会,他便知道,若想要将太子拉下来,便只有静静地等他露出马脚好抓住他的把柄。
这么多年,他不断地拉拢人心以与太子抗衡,同时又抓住了太子的把柄。可惜皇帝对太子还宠信,他将太子的罪责拿出来也只会像是拳头打在了棉花上般无力。
如今时机已到,他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太子一党中,江广是最早被捕入狱的。弹劾他的奏折已经堆满了案几,可碍于他的身份,也只能由皇帝亲自下令处置。皇帝对待太子还有些犹豫,可待旁人便不会手软了,当即将他押入天牢审查。
江广受不住严刑拷打便招了,可他的手上有太多牵涉到太子一党的朝臣的不干净的证据,负责主审他的刑部尚书怕他将他们都供出来,便以其妻儿的性命相要挟,逼迫他篡改了供词。
江广知太子自身难保,无法救他,可他仍然希望太子能救他的妻儿,便亲写了一封血书给太子。太子将江广将大部分的罪名都担了下来,便应允了他的条件。江广得到太子的保证便自缢于牢狱之内,成为太子一案中第一个死之人。
不仅是太子,连身为太子太师的骆老翰林、户部尚书江广、原烨等人怕都难逃牵连。齐王只要想到若能将他们连根拔起,浑身心都舒坦开来。
而原烨虽说不担心避暑山庄之事与自己扯上关系,可说到底他曾是工部侍郎,若太子愣是要将他拉下水,那也总能找到罪名的。所以他回府找了刚落地,还没来得及回院子歇脚的原竟,向她打探到底发生了何事。
原竟与他说了事情的起因,却没说她觉得此事的幕后推手为梁王。而原烨也出乎意料地替齐王说了两句:依爹与他共处多年的经验来看,此事当不是他所为。
可我听说他近来一直在找机会攻击太子。
正因为如此,他才没什么心思和机会在避暑山庄上动手脚。
那爹认为会是一个意外吗?
原烨摇了摇头,他并不在场所以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情况,但的确不排除是意外。如果这是意外,那无疑是上苍对太子的一种警告。
深深地看了原竟一眼,他问道:你近来在皇上的身边,可有发现皇上有何异常之举?
异常之举倒是没有,不过,太子近来的所作所为令皇上不悦。
原烨叹了一口气,他及朝中的部分朝臣都已经猜出了皇帝此番急匆匆地回京便是表示了对太子的不信任。太子自得朝臣们的拥戴,让皇帝体会到了被冷落以及大权旁落的感觉,故而他多疑地认为太子已经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莫说皇家无情,哪怕是放在他与自己的孩子的身上,他兴许都觉得颇为不是滋味。试想一下或许有一天原竟将他的位置和一切都取而代之,登门造访的人都是找原竟的,而他只能像个孤寡之人一般躲在后院里……
所谓父业子继,但前提也在于父子之间感情能和睦,儿孙而对年迈的爹娘表示关怀和关切。太子在皇帝病重期间,虽说身负监国重任,可到底也没能到避暑山庄去看过一次皇帝,这难免会让皇帝认为太子心中并无他这个父亲。
而不管是太子或朝臣,谁都无法窥探皇帝真实的心思。在他们以为皇帝对太子彻底放心了,能许以重任了的时候,皇帝忽然又猜忌起了太子,导致太子以及朝臣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历朝历代因疏忽大意而被废黜的储君不在少数,他们以为对眼下的情况有很大的掌控力,故而没能重视起来,实在是一大过失!
太子之事已有臣僚给太子出招以及采取了不少补救的措施,骆老翰林也稍微地替太子说了两句,虽他有过错,可大多数都是身为东宫辅臣做得并不够好,不能尽职尽责地监督教育太子,才会让太子犯下那样的错误。
皇帝听了众多此类的话,又将东宫的辅臣按责处置了不少,便没有一开始那般生气了。可到底太子还是犯下了那等大错,被齐王已经正直的言官抓到了把柄而加以弹劾,此事若是不依法处置,并不能对天下人有个交代。
不管朝堂上风云诡谲,原竟难得回到了京师,能日夜见到南莲,她也就不必时刻想着朝政的事情了。
由于原烨忙着处理朝政而无暇商议将原旭过继到原励的名下的具体时间,且此事也还未告知族亲,原烨不过是私底下与原竟说过而已。原旭依旧在平遥身边带着,原烨给她请了个奶娘细心照顾母子俩,南莲也暂时还乐得清闲。
你原大人怎么不去处理政务,怎的这么有空来我这儿?南莲一回修为苑便看见原竟坐在秋千上折竹叶。
大嫂不是在陪大娘解闷的吗,怎会如此步伐匆匆地赶回来?原竟笑问,她把玩着折纸,眼神狡黠,莫不是大嫂听说我过来了,所以就迫不及待地回来见我了?
南莲的确在陪原鹿氏,虽然原鹿氏情绪稳定了不少,可依旧被原烨禁锢在院子里。在原旭过继到原励的名下之前,他是不会让原鹿氏有接近原旭的机会的。而原鹿氏一开始也是对南莲很是厌恶,可到底来看她的也只有南莲一人,且南莲对她的态度依旧,她才慢慢地又接受起了南莲来。
原竟拉着南莲坐到了秋千上,道:况且今日是休沐日,难得可什么都不想地歇息一下,为何还要去劳心政务呢?
你也有想歇息的时候,难得。南莲道。
原竟虽这么说,可与南莲谈天说地、谈情说爱时难免会论及朝政之事,南莲也不打断她,只由着她说。不过原竟担心骆老翰林会因身居太子太师之职而被牵连的时候,南莲才道:骆老回朝不久,是牵扯不到他的身上去的。若真的要因职位而怪罪他,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的。
那便好。
你知此事是怎么一回事?
不知,可若太子不保了,我也绝不能让齐王得益。
若能好好利用此次机会,齐王也难独善其身。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便是将宫房坍塌与齐王联系起来,这会让皇帝对齐王也起疑心,可这个方法也容易让人认为是齐王在背后搞鬼,设计陷害太子。只要上升至皇子之间的争斗便容易让人失去对事件的本质真相的追求,太子私吞建造避暑山庄的料银的罪也会被放轻了来。
不行,此事不能将齐王扯上,我另想办法……原竟又陷入了深思之中,南莲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原竟听见叹息声方回过神,茫然而不自知地问道,莲儿为何叹气?
你说难得休沐日,要好好歇一歇的,怎么又言而无信了呢?南莲替她揉着太阳穴,她怕原竟想太多容易折寿。
原竟握着她的手笑了:你还说我,在我不知道的时候,你要想的或许比我还多。不过你说的对,既然休沐日,难得与你相伴,定不好辜负这好时光。
第99章 废黜
原竟思来想去也暂时想不出什么稳妥的法子,她去找骆老翰林下棋,顺便看看能否从中打听他的态度。骆老翰林见她如此旁敲侧击,便知她的心思,道:太子之事若是查实,该依法处置,老夫虽为太子太师,可国法当前也不会徇私。不过老夫既然身处太子太师,未能及早发现太子走错了路,也是失职……
骆老回朝不久,又焉能怪在骆老的头上呢?
话可不能这么说,毕竟老夫回朝也有段时日了,却未能知悉朝中情况,也属失职。对了,还未恭贺二郎喜得贵子。骆老的眼神从原竟的脸上扫过,有一丝耐人寻味。
这孩子……来的不是时候。原竟的神情甚是尴尬,而骆老翰林一看便知是怎么一回事。他笑了笑,又问,此话怎讲?
眼下大哥的丧期还未过……原竟说着叹了一口气。
罢了,不说这些令人难过的事了,你且陪我再下一盘棋。
骆老翰林的态度即言明他不会因为太子太师的身份便偏袒太子,原烨这时候也不会轻易地与太子扯上关系,稍有不慎,他便会被打回原形。他无法接受从高位跌落,故而这时候也还是选择明哲保身。
太子已无冯家的支撑,江广这个户部尚书也被查着,自身难保。没了这些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臣子,太子便如同风雨中的一根船桅,随时都能被折断。
齐王便是利用了这一点,四处搜刮太子的罪名。太子之位似乎离他越来越近……
太子在位多年,一直都对皇帝的话言听计从,还甚是孝顺。且他的身份高于别的皇子,自然便不用太大的劲就得到了太子之位。这些年来他除了一开始办了几件漂亮的事情外,便越发地耽于享乐。
齐王则不甘心,他不甘心大皇子因为是皇后生的便能享有一切。好在后来大皇子死了,他的野心便开始显露出来,只是同为妃嫔所生,偏偏太子早他出生而接手了大皇子生前的一切!
他本想趁太子初立需要建立功勋而外出历练的机会对太子下手,便拉拢了不少人心。可皇帝将太子保护得太好,让他找不到任何攻击的机会,他便知道,若想要将太子拉下来,便只有静静地等他露出马脚好抓住他的把柄。
这么多年,他不断地拉拢人心以与太子抗衡,同时又抓住了太子的把柄。可惜皇帝对太子还宠信,他将太子的罪责拿出来也只会像是拳头打在了棉花上般无力。
如今时机已到,他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太子一党中,江广是最早被捕入狱的。弹劾他的奏折已经堆满了案几,可碍于他的身份,也只能由皇帝亲自下令处置。皇帝对待太子还有些犹豫,可待旁人便不会手软了,当即将他押入天牢审查。
江广受不住严刑拷打便招了,可他的手上有太多牵涉到太子一党的朝臣的不干净的证据,负责主审他的刑部尚书怕他将他们都供出来,便以其妻儿的性命相要挟,逼迫他篡改了供词。
江广知太子自身难保,无法救他,可他仍然希望太子能救他的妻儿,便亲写了一封血书给太子。太子将江广将大部分的罪名都担了下来,便应允了他的条件。江广得到太子的保证便自缢于牢狱之内,成为太子一案中第一个死之人。